青峰山的秋叶漫过望星台时,李江、沐瑶与小林站在老桃树下,望着枝头最后几颗泛红的桃子,腕间的桃花契印同时泛起微光。
三日前,黑松峰的张师兄用修复的墨玉笔,在锁风阵的阵眼处发现了半块暗灵教的令牌,令牌上刻着的血色符文,与当年蚀心珠残孽身上的邪气如出一辙。那符文扭曲如蛇,在月光下会渗出黑丝,沾到石台上,竟让坚硬的青石泛起了锈色。
“冥主分身虽灭,但暗灵教背后定有更大的势力。”李江摩挲着星辰链上的本命玉佩,玉佩映着飘落的秋叶,泛出沉稳的金光:“他们敢在青峰山布子,显然不止觊觎灵脉那么简单。”
他指尖划过链身的星纹,突然想起瑶光手札里的记载:“暗灵教以‘蚀灵’为术,所过之处,草木枯萎,灵脉断绝。”
沐瑶将琴盒放在树下,指尖拂过琴弦,琴音里混着秋风的清冽:“我在星图琴谱的夹层里,找到张残页,上面画着座倒悬的祭坛,旁边标注着‘暗灵之源,封印于斯’。”
她展开残页,泛黄的宣纸上,祭坛的石柱上刻满了与令牌相同的符文,祭坛中央的凹槽里,似乎嵌着颗黑色的珠子,形状与蚀心珠有七分相似。
小林怀里的灵月兔突然竖起耳朵,往药圃的方向蹦跳。
他低头看着腕间愈发清晰的桃花契印,青木灵力在指尖流转,带着股蓄势待发的蓬勃:“张爷爷说,我们的契印虽与灵脉相连,但修为尚浅,若遇真正的强者,怕是难以应对。”
他想起三日前与张师兄切磋时,对方虽只出了三成力,却已让他的青木藤甲出现裂痕——那还是借了桃花阵灵力的缘故。
三人对视一眼,心中已有共识。
沈道长不知何时拄着桃木剑走来,剑穗上的桃花结在风中轻晃:“青峰山的护阵已稳,你们确该潜心修炼一阵子了。后山的‘静心洞’灵气最纯,当年瑶光闭关突破,便是在那里。”
他顿了顿,用剑鞘指着老桃树的根部,“这树的根系与静心洞相连,你们在洞内修炼,既能借洞中的聚灵之力,亦可通过根系汲取桃花阵的灵气,一举两得。”
“这是我根据瑶光手札补全的修炼心法,能助你们借桃花阵的灵力打磨修为。”
“记住,闭关不仅是突破境界,更是要让自身灵力与契印、与青峰山真正融为一体。”
他从袖中取出三枚玉简,分别刻着“守”“引”“生”三字。
玉简入手温润,上面的刻痕里似乎藏着微光,凑近了闻,能嗅到淡淡的桃花香。
李江接过刻“守”字的玉简,指尖触及的瞬间,星辰链突然发出清鸣,与玉简上的纹路产生共鸣。
链上的本命玉佩射出道金光,在玉简表面扫过,原本模糊的刻痕顿时清晰起来,竟浮现出密密麻麻的星轨图。
沐瑶的“引”字玉简落在琴盒上,琴身的桃花纹竟顺着玉简蔓延,开出朵虚影小花,花瓣上的纹路与琴谱的泛音位完美重合。
小林的“生”字玉简刚入手,灵月兔便凑过来蹭了蹭,玉简上顿时浮现出片凝魂草的图案,草叶上的绒毛纤毫毕现,仿佛能随风飘动。
当日午后,三人带着行囊走进静心洞。洞口被沈道长布下隐匿阵,藤蔓与苔藓迅速覆盖石门,从外面看,与周围的石壁别无二致。
洞内别有洞天,钟乳石倒挂如冰棱,石缝中渗出的灵泉滴落在石潭里,发出“叮咚”声响,与洞顶透下的微光交织,像天然的聚灵阵。
洞壁上布满了古老的刻痕,仔细看去,竟是青峰山历代修士的修炼感悟,其中几处带着桃花印记的,无疑是瑶光留下的。
李江选了洞中央的石台,将星辰链铺在身前,本命玉佩悬于链心。他闭上眼,按照“守”字玉简的心法运转灵力,桃花契印的霞光顺着经脉游走,与星辰链的七彩光带相融,渐渐在周身形成个半透明的光茧。光茧外,灵泉的水汽与钟乳石的灵气不断汇入,让光茧愈发凝实,像裹了层月华凝成的琥珀。
初时,灵力运转尚有些滞涩。他想起瑶光手札里的话:“守阵者,当如青山不撼,既能引天地灵气,亦能纳万物变数。”
便试着将心神沉入青峰山的灵脉——感受生泉的流动,桃花林的呼吸,各峰子阵的灵力波动。渐渐地,他的灵力不再是独自运转,而是与整座山的灵气同频共振,星辰链上的光带愈发凝练,竟隐隐有了金属的质感。
某次运转至深夜,他甚至“听”到了黑松峰锁风阵的符文在风中低语,那是张师兄在加固阵法时,无意间泄出的灵力波动。
第七日夜里,石潭的水面突然掀起涟漪。李江体内的灵力在经脉中奔涌,像要冲破某种桎梏。他猛地睁眼,星辰链如活物般飞起,链尖的银蓝火焰化作道流光,在洞壁上刻出繁复的星纹——正是桃花阵的阵眼图。
当最后一笔落下,他清晰地感觉到灵力的壁垒“咔嚓”碎裂,聚灵境中期的威压扩散开来,洞顶的钟乳石竟凝结出层莹白的灵晶,灵晶坠落时,在半空便化作了精纯的灵气,被他的光茧吸收。
“原来‘守’并非固守,而是与天地共生。”李江握紧星辰链,链身轻颤,仿佛在回应他的领悟。
此刻他再运转灵力,指尖的光带能随意化作盾、化作刃,甚至能借着风势,引动洞外的落叶凝成剑雨——对灵力的操控,已臻精妙。
他试着用星辰链牵引洞外的桃花瓣,不过片刻,便有数十片粉白的花瓣穿过隐匿阵,在洞内织成个小小的结界,结界上的纹路,竟与望星台的护阵隐隐呼应。
洞的另一侧,沐瑶坐在石潭边,琴盒敞开放在膝头。她面前的石壁上,刻着星图琴谱的泛音位,每个音符旁都标注着不同的元素符号:金、木、水、火、土。“引”字玉简悬浮在琴上,散发着柔和的白光,将她的琴声与玉简心法缠成丝线,钻进石壁的纹路里。那些古老的刻痕被琴声唤醒,竟浮现出淡淡的光影,像是有人在石壁上演示着早已失传的指法。
起初,她只能借琴音引动单一元素。奏金音时,石屑凝成利刃;奏木音时,石缝里长出细草。但每当切换元素,琴音便会出现滞涩,像是两股灵力在琴弦上冲撞。
有一次,她试图同时引动水与火,琴弦竟“嗡”地一声断了半根,震得她指尖发麻。直到某日清晨,洞外飘进片带着晨露的枫叶,落在琴弦上时,琴音突然变得圆润——那瞬间,她感觉到金的锐、水的柔、木的生,本就是天地间自然流转的气息,何必刻意分割?
沐瑶试着让指尖的灵力顺着琴音自然流动,不执着于“引哪般元素”,只专注于“传何种意”。当她想着“融”字时,金音与水音交织,石潭的水珠竟凝成把晶莹的剑,剑身上流转着金属的光泽。
当她念着“生”时,木音与火音相和,石壁上的细草突然开出带着火星的花,花瓣触之不烫,反而暖融融的。
她甚至能让琴音顺着灵泉的水流蔓延,在水面上画出星图的轨迹,引得石潭里的灵鱼围着轨迹游动,吐出串串灵气泡泡。
第三十日,她指尖在琴弦上划过个复杂的泛音,洞壁上的元素符号同时亮起,金刃、木藤、水箭、火球、土盾在洞内交织成网,却互不冲突,反而像彩虹般融成道灵光,注入她腕间的契印。
桃花契印上的琴纹陡然清晰,她甚至能感觉到,只要拨动琴弦,便能借青峰山的灵脉,引动方圆百里的元素之力。
有一次,她试着奏起安抚的曲调,洞外竟传来群飞鸟的鸣啼,像是在应和她的琴音——那是被琴声引来的灵鸟,正绕着静心洞的入口盘旋。
小林的修炼地在靠近洞口的藤蔓丛旁,灵月兔蹲在他肩头,时不时往他嘴里塞颗生泉边采的灵果。
那果子是张爷爷特意准备的“青灵果”,果皮上带着桃花纹路,咬一口,清甜的汁液里混着青木灵力,能滋养经脉。
“生”字玉简被他按在块凸起的青石上,青木灵力顺着玉简钻进地下,与洞外的桃树根系相连,形成道看不见的灵力线,线上流转着淡淡的绿光,像是植物的脉络。
他的目标是巩固聚灵境初期修为,让青木术法更具威力。起初,他试着催发凝魂草,草叶虽长得快,却不够坚韧,轻轻一碰便会折断。
想用活土咒让石缝开花,花瓣刚展开便会枯萎,像是被无形的力量抽走了生机。灵月兔见状,叼来颗月精珠放在他手心,珠子的清辉顺着灵力线流进地下,竟让他清晰地“看”到了植物生长的脉络——原来每种草木都有自己的“性子”,凝魂草喜阴,需缓缓滋养;石缝花畏燥,要配合水汽催生,强行催发只会伤其根本。
小林开始学着顺应草木的节奏,用灵力温和地引导,而非强硬地驱动。他给凝魂草的根系“梳理”灵力,像给老人按摩般轻柔,让其自行吸收石缝里的养分。
他对着待放的花苞“哼唱”青木心法,调子是跟着桃花林的风声学的,让花萼在舒适的节奏里慢慢舒展。
灵月兔也时常帮他,用爪子刨开石缝,露出里面带着灵气的湿土,或是用月精珠的光芒驱散对草木有害的煞气。
一个月后,当他再次施展活土咒,洞壁的石缝里竟钻出株缠着火焰纹的藤蔓——那是他用青木灵力与沐瑶无意间泄出的火元素相融,催生出的新品种。
灵月兔咬着藤蔓的叶子晃了晃,叶子突然喷出团小火花,落在地上竟长出朵绿色的火苗,不伤草木,只暖暖地跳动。
他给这藤蔓取名“火灵藤”,藤条坚韧如铁,既能缠绕束缚,又能喷出小火苗,是攻防一体的术法。更奇的是,这藤蔓似乎认主,只要小林的灵力一动,它便会顺着石壁攀爬,像条乖巧的灵蛇。
“原来生之力,是让万物找到共存的方式。”小林摸着藤蔓笑,腕间的桃花契印亮得发烫,青木灵力运转时,周身的藤蔓都跟着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他行礼。
他试着将火灵藤的种子埋进土里,用青灵果的汁液浇灌,不过半日,便长出片小小的藤丛,丛中还开出了粉色的小花,花芯里藏着颗颗小小的火珠,像迷你的灯笼。
三个月后,静心洞的石门在沈道长的手印下缓缓开启。李江走在最前,星辰链在他腕间流转,每一步都带着聚灵境中期的沉稳,他走过的地方,地面的碎石会自动避开,像是被无形的力量牵引。
沐瑶紧随其后,琴盒上的桃花纹泛着流光,周身环绕着若有若无的元素光晕,指尖划过空气时,会留下淡淡的金、绿、蓝三色残影。
小林最后出来,肩头的灵月兔抱着颗更大的月精珠,他走过的地方,石缝里都冒出点点新绿,连枯萎的草叶都重新焕发生机。
三人站在洞口,望着漫山红叶,腕间的桃花契印同时亮起,与青峰山的灵脉产生共鸣。远处的望星台传来钟声,沈道长与老张正站在台顶等候,老张手里捧着个新炼的丹炉,炉身刻着三朵交缠的桃花,桃花的纹路里嵌着细碎的灵晶,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突破了?”
“看你们的契印,怕是不止精进修为那么简单。”
沈道长笑着捋须,桃木剑在他手中转了个圈,剑穗上的桃花结扫过空气,带起阵淡淡的灵气波动。
李江抬手,星辰链飞出,在空中凝成面光盾,光盾上倒映着青峰山的全貌,连黑松峰的锁风阵、赤霞峰的炎壁阵都清晰可见:“弟子悟得‘守阵即守心’,灵力可与山脉相连,感知百里动静。”
他心念一动,光盾化作道流光,在三人周身绕了圈,凝成个半透明的护罩,护罩上的星纹与桃花阵的阵眼图完美重合。
沐瑶将琴放在石台上,指尖轻拨,红叶在空中凝成只火鸟,火鸟的翅膀上泛着金属的光泽,飞过之处,带起的风里混着草木的清香。
它绕着众人飞了圈,化作漫天光点,落在地上竟长出片小小的桃林,虽转瞬即逝,却留下了沁人心脾的花香:“琴音可引多元元素,已能与桃花阵的子阵形成呼应。”
她指尖再动,洞外的灵鸟突然飞来,围着桃林的虚影盘旋,鸣声与琴音相和,像首自然的乐章。
小林摘下片红叶,灵力注入后,叶子竟长成株小小的桃树,枝头还结着颗迷你桃子,桃子上带着淡淡的火焰纹。
他摘下桃子递给灵月兔,兔子啃了口,耳朵尖顿时冒出点火星,却兴奋地“咕咕”叫:“青木术法可融他力,催生出的灵植,兼具攻防之能。”
他又指向洞口的藤蔓丛,那些藤蔓突然疯长,织成道绿色的拱门,拱门上缠着火灵藤,开出的小花在风中摇曳,既灵动又威严。
老张看得直点头,把丹炉递过来:“这‘同心炉’用桃花木心和生泉底的灵铁炼的,你们三人的灵力同注,能炼出比清灵散更强的丹药。”
他掀开炉盖,里面飘出股醇厚的药香,炉底刻着个小小的桃花阵图,“我在炉里加了点‘忆魂石’的粉末,炼药时,说不定能引动瑶光她们留下的灵力。”
李江接过丹炉,触手便感觉到里面流转的暖意。他与沐瑶、小林对视一眼,同时将灵力注入炉身,炉盖顿时喷出朵桃花形的火焰,火焰中隐约浮现出瑶光与小林师妹的虚影,两人似乎在笑着点头。火焰映得三人眼中的光芒愈发坚定,连腕间的桃花契印都亮得像是要滴出血来。
“暗灵教的据点,我们查到几处。”
“黑风谷的阴潭、西漠的断骨崖、东海的雾隐岛,都是他们早年活动的地方。”
沈道长从袖中取出张地图,上面用朱砂标出三个红点。
他指着阴潭的位置说道:“张师兄说,当年瑶光追查蚀心珠时,曾在阴潭底毁掉过暗灵教的分坛,坛里藏着不少关于‘封印’的记载。”
沐瑶指着地图上的阴潭:“这里离青峰山最近,且与蚀心珠、腐灵丝都有关联,或许能找到线索。”
“不过这断骨崖地势险恶,传说崖下镇压着上古邪祟,暗灵教选择在这里活动,怕是没安好心。”她指尖划过地图上的断骨崖。
小林的灵月兔突然跳上地图,爪子按在断骨崖的位置,喉咙里发出警惕的“咕咕”声,耳朵尖的毛都竖了起来。
“兔子好像觉得这里有危险。”
“或许可以先去阴潭,再往断骨崖查探。雾隐岛在东海深处,据说常年被浓雾笼罩,怕是最难对付,不如留到最后。”
他摸着兔子的耳朵,指尖能感觉到兔子身体的紧绷。
李江将地图折好,收进怀里:“明日一早便出发。”
他望着天边渐沉的落日,星辰链上的本命玉佩微微发烫,像是在呼应他的决心。
“瑶光师姐和小林师妹留下的线索,定能指引我们找到暗灵教的根源。”
“守住青峰山,也要守住天下灵脉。”
他想起闭关时,曾在灵力共鸣中“听”到瑶光的声音,那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
当晚,青峰山的桃花宴再次开席。这次没有邀请外人,只有沈道长、老张与他们三人。老桃树下,灵月兔追着飘落的红叶跑,时不时用爪子拍打着空中飞舞的灵鸟;沐瑶的琴音里混着生泉的流水声,时而清越如溪,时而厚重如山。
李江与小林碰杯,桃花酒的清甜里,藏着少年人即将踏上征途的热血,也混着对守护的敬畏。
“记住,无论查到什么,青峰山永远是你们的后盾。”沈道长举杯,眼中的笑意混着期许。
“当年瑶光出去历练时,我也是这么跟她说的。”
“这糕里加了静心洞的灵晶粉末,能安神定气,路上用得上。”
他给三人各夹了块桃花糕。
李江三人同时举杯,杯沿相碰时发出清脆的声响,像是在天地间立下无声的誓约。桃花酒的醇香漫过舌尖,混着灵晶粉末的清冽,顺着喉咙滑下,在丹田处化作股暖流淌遍四肢百骸,连腕间的桃花契印都跟着泛起柔和的光晕。
“敬青峰山。”李江的声音沉稳有力,目光扫过漫山红叶与望星台的剪影,星辰链在他腕间轻轻震颤,像是在回应这份敬意。
“敬瑶光师姐。”沐瑶的指尖拂过琴弦,琴音里落进片飘落的红叶,带着草木的清香,“也敬所有守护过这里的人。”
小林把灵月兔抱进怀里,举杯时笑得眉眼弯弯:“敬火灵藤,敬青灵果,敬我们能一起走接下来的路。”
灵月兔似懂非懂地晃了晃耳朵,鼻尖蹭过酒杯边缘,沾了点酒液,顿时眯起眼打了个满足的小嗝,逗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沈道长与老张相视而笑,举杯回敬:“敬你们。”
夜色渐深,桃花宴散时,老张给三人各塞了个沉甸甸的布包。李江打开一看,里面是叠好的夜行衣、伤药、还有几块刻着桃花阵纹的传送符——符纸边缘泛着淡淡的灵光,显然是用静心洞的灵泉浸泡过的。
“这传送符能直接传回青峰山,不到万不得已别用。”老张叮嘱道,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关切。
“阴潭底下阴气重,记得把这个带上。”他又递过来三个小小的香囊,里面装着晒干的桃花瓣与艾草,闻着清清爽爽,能驱散邪气。
沐瑶把香囊系在琴盒上,桃花纹的香囊与琴身的桃花纹相映成趣,她指尖轻点,香囊上竟浮现出层薄薄的光膜:“张爷爷这香囊里加了灵力?”
“略懂些小手段。”
“瑶光当年去阴潭,也带了我做的香囊。”
老张笑得有些得意。
回到各自的住处,李江将星辰链与沈道长给的地图放在桌上,借着月光再次细看。
阴潭的位置被朱砂圈了个醒目的红圈,旁边标注着行小字:“潭底有暗河,连通蚀心珠旧址。”
他指尖划过“暗河”二字,想起瑶光手札里的记载:“阴潭之水,蚀灵蚀骨,唯桃花阵灵力可解。”
便从行囊里取出块桃花木心——那是沈道长特意削给他的,木心断面的纹路里还嵌着点点灵晶,能在危急时引动青峰山的灵力。
沐瑶在灯下擦拭着琴弦,琴盒里整齐地放着几张备用琴弦,都是用赤霞峰的炎蚕丝做的,水火不侵。
她将“引”字玉简贴身收好,又把星图琴谱的残页夹进琴谱里,残页上的倒悬祭坛在灯光下仿佛活了过来,石柱上的符文像是在缓缓蠕动。
她指尖在琴键上虚按,默默记下几个新领悟的泛音组合,那是能同时引动金与土元素的防御音波,必要时能筑起道坚不可摧的石墙。
小林则在给灵月兔梳理绒毛,兔子怀里抱着颗最大的青灵果,时不时啃一口,汁水顺着嘴角流到肚皮上,像沾了圈晶莹的珍珠。
他把火灵藤的种子小心翼翼地装进个小玉瓶里,又用青木灵力在瓶身上刻了个小小的“生”字,确保种子不会在途中受潮。
洞外的藤蔓丛里,几株火灵藤像是有感应般轻轻摇曳,藤叶上的火焰纹在夜色中闪着微光,像是在为他送行。
第二日天未亮,三人已背着行囊站在青峰山的山门前。沈道长与老张拄着拐杖来送,晨雾中,老桃树的枝干在风里轻晃,像是在挥手告别。
“此去万事小心。”
“这是‘破邪符’,能斩阴煞,关键时刻或许能用得上。”
沈道长把桃木剑递给李江,剑鞘上的桃花结系着张黄色的符纸。
李江接过桃木剑,入手温润,剑身在晨雾中泛着淡淡的灵光:“多谢道长。”
老张往小林怀里塞了个油纸包,里面是刚出炉的桃花糕:“路上饿了吃,别省着。”
他又叮嘱沐瑶,“琴音虽能引灵,但阴潭底下阴气重,别轻易动用大范围术法,免得惊动邪祟。”
沐瑶点头应下,指尖轻轻拨动琴弦,送出道清越的琴音,琴音化作只小小的光鸟,绕着山门飞了圈,才消散在晨雾里——那是青峰山的“平安音”,意为此去顺遂。
三人转身,踏着晨露下山。李江走在最前,桃木剑斜挎在腰间,星辰链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沐瑶的琴盒在背后发出淡淡的微光,琴音的余韵还萦绕在鼻尖;小林怀里的灵月兔探出头,好奇地望着山下的世界,耳朵尖的火星在晨光中闪闪发亮。
山风吹过,卷起几片红叶,落在他们的肩头,又被灵力轻轻拂开。远处的望星台传来最后一声钟鸣,像是在为他们送行,也像是在等待他们归来。
阴潭在黑风谷的深处,据说谷中常年刮着带着沙石的烈风,风里混着蚀骨的阴气,寻常修士若是没有防护,不出半日便会灵力紊乱。三人循着地图走了三日,才抵达黑风谷的谷口。
刚到谷口,便感觉到股刺骨的寒意扑面而来,风中果然夹杂着细小的沙砾,打在身上竟有些微微的痛感。
沐瑶抬手拨动琴弦,道柔和的木音散开,在三人周身织成层绿色的光膜,沙砾撞在光膜上,顿时化作细碎的光点,消散无踪。
“这风里有煞气。”她蹙眉道,指尖的灵力微微波动,“比我们预想的要重。”
小林从布包里取出老张给的香囊,将灵力注入其中,香囊顿时散发出浓郁的桃花香,与谷中的阴风撞在一起,发出“滋滋”的轻响。
“张爷爷的香囊果然有用。”他把香囊分给李江与沐瑶,“系在身上,能挡些煞气。”
李江望着谷中翻滚的黑雾,桃木剑上的破邪符微微发烫:“里面的阴气更重,我们小心些,尽量别分散。”
他从行囊里取出块莹白的玉牌,玉牌上刻着桃花阵的阵眼图:“这是沈道长给的‘阵眼令’,捏碎了能暂时引动青峰山的桃花阵灵力,不到万不得已别用。”
三人交换了个眼神,同时点头,迈步走进黑风谷。
谷中的风比谷口更烈,黑雾浓得化不开,能见度不足丈许。脚下的路崎岖不平,时不时能踢到些枯骨,骨头上还残留着淡淡的黑色纹路,显然是被阴气侵蚀所致。灵月兔缩在小林怀里,耳朵紧紧贴在背上,喉咙里发出警惕的呜咽声。
“小心脚下。”李江运转灵力,星辰链飞出,在前方化作串光珠,照亮了前路。
光珠的光芒所及之处,黑雾纷纷退散,露出地面上纵横交错的沟壑,沟壑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蠕动,仔细看去,竟是些黑色的藤蔓,藤蔓上长着倒刺,刺尖泛着幽绿的光。
“是腐灵藤。”
“瑶光手札里提过,这是暗灵教用阴气培育的邪藤,缠上了会吸干灵力。”
沐瑶的声音带着几分凝重。
她指尖在琴弦上划过,道金音射出,化作道利刃,将前方挡路的腐灵藤斩断。断口处喷出黑色的汁液,落在地上,发出“滋滋”的声响,竟将坚硬的岩石腐蚀出一个个小洞。
小林见状,催动青木灵力,地面上顿时钻出数根带着火焰纹的藤蔓,正是他在静心洞培育的火灵藤。
火灵藤遇上腐灵藤,像是遇到了天敌,藤叶上的小火苗瞬间暴涨,将腐灵藤烧得噼啪作响,黑色的汁液被火焰蒸发,散成股刺鼻的黑烟。
“这火灵藤果然克制邪祟。”小林惊喜道,灵月兔也从他怀里探出头,对着燃烧的腐灵藤“咕咕”叫了两声,像是在叫好。
三人小心翼翼地在腐灵藤丛中穿行,李江的星辰链负责照亮与警戒,沐瑶的琴音时不时化作金刃清理前路,小林的火灵藤则在两侧筑起道火墙,阻挡那些从暗处袭来的腐灵藤。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的黑雾渐渐淡了些,隐约能听到水声——那是阴潭的方向。
“前面有动静。”李江突然抬手示意停下,星辰链上的光珠微微震颤,“不止一处,像是有人在打斗。”
沐瑶屏住呼吸,指尖轻按琴弦,将灵力注入琴音,朝着水声传来的方向探去。
“是修士的灵力波动,还有……暗灵教的邪气。”
“好像有两伙人,一伙在守着潭边,另一伙在突围。”
片刻后,她低声道。
小林的灵月兔突然从他怀里跳下,朝着水声的方向跑去,跑了几步又回头看他,像是在示意跟上。
“兔子好像发现了什么。”小林低声道,跟着兔子往前走去。
绕过一片嶙峋的怪石,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只见前方有个约莫数十丈宽的深潭,潭水漆黑如墨,泛着诡异的绿光,正是阴潭。
潭边站着十几个身穿黑袍的人,黑袍上绣着与那半块令牌相同的血色符文,显然是暗灵教的教徒。
他们正围着五六个身穿青衫的修士,青衫修士的衣衫上沾着血迹,显然已激战许久,其中一人的手臂上缠着根腐灵藤,脸色苍白如纸,灵力波动越来越弱。
“是黑松峰的弟子!”李江认出了青衫上的标志,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他们怎么会在这里?”
“别管那么多了,先救人!”沐瑶指尖拨动琴弦,道急促的火音射出,化作数道火球,朝着暗灵教教徒飞去。
火球在空中炸开,火星四溅,逼得教徒们连连后退。
暗灵教教徒显然没料到会有人突然出现,一时有些慌乱。
领头的是个高个黑袍人,脸上戴着个青铜面具,面具上刻着扭曲的符文。
他冷哼一声,挥手道:“拿下他们!”
十几个教徒立刻分出一半,朝着李江三人扑来。他们手中握着黑色的骨刃,刃上泛着幽绿的邪气,显然淬了剧毒。
李江手持桃木剑迎了上去,破邪符遇邪祟,顿时爆发出刺眼的金光。他一剑斩出,金光与剑影交织,竟直接将一名教徒的骨刃劈成了两半,剑势不减,顺势划破了对方的黑袍,露出里面枯瘦如柴的手臂,手臂上布满了与令牌相同的符文,正随着呼吸微微蠕动。
“蚀灵术修炼到这种地步,竟连肉身都不顾了。”李江心中一凛,手腕翻转,星辰链飞出,缠住另一名教徒的脚踝,猛地一拽,将其狠狠掼在地上。
沐瑶的琴音在空中织成张无形的网,金刃与水箭交替射出,时而斩断教徒的骨刃,时而冻结他们的步伐。
她看到一名教徒绕到李江身后,正举着骨刃刺去,立刻变调,道土音落下,地面突然隆起块石盾,挡住了骨刃的偷袭。石盾上泛着金属的光泽,竟是金土双元素融合的术法,坚硬无比。
小林指挥着火灵藤在地上蔓延,藤条如灵蛇般缠绕住教徒的双腿,火焰纹亮起时,便会燃起绿色的火焰,灼烧着他们身上的邪气。
有教徒试图用阴气驱散火灵藤,却被灵月兔猛地扑上去咬住手腕,兔子嘴里吐出的月精珠光芒,竟像阳光般克制阴气,疼得那教徒惨叫连连。
青衫修士们见来了援兵,顿时士气大振。其中一个像是领头的修士喊道:“多谢三位援手!这些暗灵教徒在潭底挖祭坛,想解封什么东西!”
李江闻言,心中一动,朝着潭边望去,果然看到潭边的岩石上有被开凿的痕迹,痕迹里刻着与残页上相同的符文,符文正随着潭水的波动微微发光。
“他们在重演倒悬祭坛的阵仗!”
“沐瑶,小林,拦住他们!”
他大喊道。
青铜面具人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突然从怀里掏出个黑色的号角,放在嘴边吹了起来。号角声尖锐刺耳,像是无数冤魂在嘶鸣,潭水顿时剧烈翻涌起来,漆黑的水面下,竟浮现出无数只苍白的手,朝着岸边抓来——那是被阴潭滋养的怨魂!
“不好!他们在引怨魂!”沐瑶脸色一变,指尖在琴弦上急促地拨动,金、木、水、火、土五音同时爆发,五种元素在空中凝成道五彩光壁,将怨魂挡在光壁之外。但怨魂数量太多,光壁被撞得剧烈晃动,仿佛随时都会碎裂。
李江咬紧牙关,将桃木剑插入地面,星辰链铺展开来,与桃木剑形成个临时的阵法,阵眼处,沈道长给的阵眼令亮起,引来了青峰山的桃花阵灵力。粉色的光点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融入光壁之中,光壁顿时稳固了不少。
小林看着不断涌来的怨魂,突然想起老张给的桃花糕。他取出一块,将青木灵力注入其中,桃花糕瞬间化作无数粉色的花瓣,花瓣在空中旋转,散发出浓郁的灵气,所过之处,怨魂纷纷消散,像是被净化了一般。
“这桃花糕还有这用处!”
“快试试!”
他又取出几块,递给身边的青衫修士。
青衫修士们将桃花糕化作花瓣,撒向怨魂,果然效果显着。潭边的压力顿时减轻了不少。
青铜面具人见状,怒吼一声,亲自朝着李江扑来。他手中的骨刃上邪气暴涨,竟隐隐化作条蛇形虚影,显然是暗灵教的高手。
李江握紧桃木剑,星辰链在他周身形成层光盾。
“你的对手是我。”他迎着青铜面具人冲了上去,剑光与邪气碰撞在一起,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激起漫天烟尘。
烟尘中,李江的声音沉稳有力:“暗灵教费尽心机解封的,到底是什么?”
“等解封了暗灵之源,这天下的灵脉,都将归我们所有!”
“你们这些守旧的修士,都将成为祭品!”
青铜面具人发出一阵刺耳的笑声。
“休想!”李江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星辰链突然暴涨,链尖的银蓝火焰与桃木剑的金光融为一体,化作道巨大的光刃,朝着青铜面具人斩去。
光刃划破烟尘,照亮了阴潭上空的黑暗,也照亮了李江、沐瑶与小林眼中的决心。这一战,不仅是为了青峰山,更是为了守护这天地间的灵脉与生机。
潭水依旧翻涌,怨魂仍在嘶吼,但三人的身影在光与影的交织中,却显得异常挺拔。他们知道,前路或许还有更多的艰险,但只要三人同心,带着青峰山的灵力与信念,便无惧任何邪祟。
? ?多谢欢迎支持我的小号鼻杆的新书《造化破界天尊》。
喜欢逆天踏天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逆天踏天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