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誉这才回过神来,想起自身处境,连忙对叶贤和西施躬身行礼:“小生段誉,多谢公子、仙子援手之恩!后面那些人是追我的,恐连累诸位,小生这便告辞!”他虽然迂腐,却心地善良,不愿连累他人。
叶贤看着段誉,见他眼神清澈,虽有些书呆子气,但秉性纯良,不由心生好感,开口道:“段公子不必惊慌,些许跳梁小丑,不足为惧。”他声音平和,却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
阿青也笑嘻嘻地说:“对啊,有叶哥哥在,谁也伤不了你!”
段誉见叶贤气定神闲,阿青灵动可爱,西施清丽绝伦,心中稍安,但仍有些过意不去。
叶贤又道:“我看段公子步伐奇特,似蕴含极高明的轻功道理,不知师承何人?”
段誉脸一红,挠头道:“不瞒公子,小生并不懂武功。这步法……是……是从一个山洞里学来的,胡乱瞎走,让公子见笑了。”他生性不喜说谎,但又不好直接说出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的来历,只得含糊其辞。
叶贤自然心知肚明,也不点破,只是笑道:“大道至简,公子能于无意中契合妙理,亦是缘分。相逢即是有缘,若公子不嫌弃,可与我等同行一程,前面便是大理城,想必无人敢在皇城脚下公然行凶。”
段誉正愁无处可去,见叶贤邀请,又感其恩德,连忙答应:“如此,便叨扰公子和两位仙子了!”
于是,段誉便加入了叶贤三人的行列,一同向大理城走去。那几个恶仆见叶贤深不可测,不敢再追,悻悻离去。
路上,段誉与叶贤交谈,发现叶贤学识渊博,无论经史子集、佛道哲理,甚至医卜星相,皆有独到见解,言辞往往发人深省,让他这个自诩读书人的大理世子也自愧不如,心中敬佩不已。
而阿青的活泼烂漫,西施的温柔娴静,也让段誉如沐春风,很快便放下了拘谨。
叶贤也从段誉口中,了解到如今大理国内以及周边武林的一些情况,对当前的时间线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叶贤知道,随着段誉的出现,天龙八部的故事,即将正式拉开大幕。而他与这位气运所钟的段氏公子相遇,或许又将引出一段新的机缘。
一行人进入大理城,段誉作为世子,虽然偷偷跑出王府,但在城中还是有些人脉,很快安排了舒适的客栈住下。
段誉感念叶贤相助之恩,极力邀请叶贤三人前往镇南王府做客,但叶贤婉言谢绝,表示更喜欢清静。
安顿下来后,段誉想起自己身负的《北冥神功》和被人追杀的麻烦,心中烦闷,便向叶贤请教。
“叶公子,小生……小生实在不愿习武,更不愿与人争斗。可如今身不由己,学了那劳什子功夫,又被人觊觎追杀,该如何是好?”段誉愁眉苦脸地道。
叶贤品着香茗,悠然道:“段公子,力量本身并无善恶,关键在于运用之心。你秉性仁厚,不愿以武凌人,此乃美德。然,身处江湖,身怀异宝,若无自保之力,便是怀璧其罪,非但护不住自身,亦可能连累亲友。”
叶贤顿了顿,看着段誉道:“你所学的‘凌波微步’,乃是天下第一等的轻功,暗合易经八卦,用于避祸保身,最是合适。至于那‘北冥神功’……”
叶贤意味深长地笑了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可。内力并非一定要靠吸取他人,天地之间,灵气充沛,亦可炼化为己用。我观你体内已有不弱内力,却杂乱不堪,显然是未能得其法。”
段誉闻言,如醍醐灌顶,他一直抵触北冥神功吸取他人内力的法门,觉得有伤天和,却不知内力还有别的修炼方式。
“请叶公子指点!”段誉起身,郑重行礼。
叶贤虚扶一下,道:“我有一套‘导引归元诀’,可助你梳理体内异种真气,将其纯化,并引导你感应天地灵气,自行修炼出精纯内力。此法中正平和,不假外求,正合你心性。”
段誉大喜过望,这简直是解决了他最大的难题!
接下来的几日,叶贤便传授了段誉简化版的“导引归元诀”,此诀虽非修仙功法,但也是圣界中打磨基础的上乘法门,对于梳理内力、夯实根基有奇效。
段誉本就聪慧,又身负逍遥派内力底子,学起来进展极快,不过数日,便觉体内那几股来自不同高手的内力逐渐平息,隐隐有融合归一之势,自身精神亦更加健旺,对凌波微步的运用也更加得心应手。
段誉对叶贤更是感激涕零,视若师长。
这一日,段誉提议前往天龙寺拜访,他伯父段正明即将在天龙寺出家,法号本尘,他也想借此机会,让叶贤这位“高人”与天龙寺的高僧见见面。
叶贤欣然应允,他对天龙寺的“六脉神剑”和枯荣大师的枯禅也颇有兴趣。
天龙寺坐落于苍山应乐峰下,规模宏大,殿塔林立,香火鼎盛,知客僧认得段誉,恭敬地将四人引入寺内。
行至牟尼堂外,但觉一股庄严肃穆之气扑面而来,堂内,本因方丈、本观、本相、本参四位高僧,以及面容枯槁、气息如同古井深潭的枯荣大师正在坐禅。
见到段誉引着三位气度非凡的陌生人进来,几位高僧皆睁开眼,目光落在叶贤身上时,都不由得微微一凝,以他们的修为,竟完全看不透叶贤的深浅,只觉其气息如同浩瀚星空,深不可测,而叶贤身边的阿青和西施,亦是灵光内蕴,绝非寻常女子。
“誉儿,这几位是?”本因方丈开口问道。
段誉连忙介绍道:“方丈大师,枯荣大师,各位师叔祖,这位是叶贤叶公子,这两位是阿青姑娘和西施姑娘。前几日孙儿遇险,多亏叶公子出手相救。叶公子学识渊博,修为高深,对孙儿多有指点。”
枯荣大师那如同干枯树皮般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深邃的目光却仿佛能穿透人心,他缓缓开口,声音沙哑道:“叶居士非常人,老衲枯荣有礼了。”
叶贤拱手还礼,微笑道:“枯荣大师客气。大师参悟枯荣禅功,于生死寂灭中寻求真如,已得三昧,令人佩服。”
枯荣大师古井无波的眼神微微波动了一下:“居士竟识得枯荣禅?”
“略有耳闻。”叶贤淡然道,“生死循环,枯荣交替,本是天地至理。然,由枯转荣易,由荣入枯难;知其荣,守其枯,更是难上加难。大师能于枯寂中见生机,已然触摸到了法则的门槛。”
这番话,直指枯荣禅功核心奥义,让在座几位高僧都悚然动容!本因方丈等人更是面面相觑,此人年纪轻轻(外表),对佛理和武学至理的认知,竟如此深刻!
枯荣大师沉默片刻,缓缓道:“居士慧眼如炬,老衲佩服。不知居士对‘六脉神剑’有何见解?”他竟直接问起了段氏至高武学,显然是想进一步试探叶贤的深浅。
叶贤不疾不徐地道:“六脉神剑,以指力化剑气,源于一阳指根基,却又超脱其上,需深厚内力与精微操控相辅相成。其理在于以点破面,以无形胜有形,更重‘神’与‘意’的运用。可惜,后世子孙内力不济,难以发挥其真正威力,实乃憾事。”
叶贤侃侃而谈,不仅点明了六脉神剑的精髓,更道破了其传承困境,让几位高僧再次震惊。
枯荣大师长叹一声:“居士真乃神人也。不错,六脉神剑之失传,非招式遗失,实乃内力难继。不知居士可有良策?”
叶贤看了一眼身旁的段誉,笑道:“良策或许就在眼前。段公子身具慧根,福缘深厚,体内已蕴不俗根基。若得正确引导,假以时日,重现六脉辉煌,未必不可能。”
叶贤此言,既是点出段誉的潜力,也是暗示自己传授段誉的“导引归元诀”正是解决内力问题的钥匙之一。
枯荣大师和本因方丈等人看向段誉的目光,顿时变得不同了,他们之前只知段誉不喜武功,却不知他竟有如此机缘。
此番天龙寺之行,叶贤虽未展露任何武功,但其深不可测的见识与气度,已彻底折服了寺内高僧,段誉更是对叶贤佩服得五体投地。
离开天龙寺时,枯荣大师亲自相送,临别前,他深深看了叶贤一眼,道:“叶居士,红尘多事,因果纠缠。望居士念在苍生份上,多多指引誉儿。”
叶贤颔首:“大师放心,段公子心地仁厚,自有其福报。叶某既入此局,自会顺势而为。”
叶贤知道,枯荣大师已然看出他非此界凡人,并隐隐将引导段誉、平衡因果的希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而这,也正合叶贤游历此界,体悟红尘、播撒机缘的本意。
天龙八部的宏大画卷,已在他面前展开一角,而他与三位伴侣,将作为超然的观察者与偶尔的参与者,见证并悄然影响着这段荡气回肠的传奇。
喜欢我有一本穿越者攻略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我有一本穿越者攻略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