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非洲当酋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21章 你还看书?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杨猛忍住笑道:“其实也没啥事儿,简单说就是鹏鹏是各种当舔狗,远远看着人家都觉得美得不行。而那个女孩也是以‘清纯’、‘内向’闻名的。”

“然后呢?”亚历山大道:“该有反转了吧?”

“肯定有啊!”杨猛道:“后来一次晚自习的时候,我们教导主任在学校小树林抓到俩猛人,那叫一个激情四射啊。听说被抓到的时候就差整实事儿了,其中一个就是咱们鹏鹏暗恋的那个女孩,而另外一个则是我们学校的体育生。所以从那时候起鹏鹏就对体育生有意见了!”

“我没有,别瞎说!”萧鹏直接否决。

亚历山大也点头:“就是,我也觉得猛子是瞎说。”

萧鹏投给亚历山大一个感激的眼神。

结果这时候亚历山大又道:“如果说那个女孩是萧的女朋友跟别人跑了,他恨体育生也有情可原,可是人家女孩根本不是他女朋友啊,他凭什么恨体育生?如果人家早就恋爱了那他才是第三者吧。”

萧鹏的表情僵在脸上。

杨猛在一边道:“扎心了老铁,你看看鹏鹏的表情。”

亚历山大看了一眼萧鹏没有在意问道:“那么那俩人怎么样了?”

“啊?”杨猛道:“分了呗。我们学校有个制度绝对的阴险。基本上抓到早恋的一拆一个准。”

“什么制度?”亚历山大好奇。

杨猛道:“抓到早恋的只罚一个,到底罚谁让男女双方自己协商。结果就是一拆一个准。”

亚历山大比出大拇指:“厉害啊。跟‘苏珊娜行动’有一拼了。”

杨猛一愣:“什么‘苏珊娜行动’?”

萧鹏本来在一边生闷气,听到杨猛的问题道:“让你多读书,你却去养猪!简单来说:当年乙色列刚建立的时候其实就跟恐怖组织一样,四处搞恐怖袭击,派人去别的国家放炸药搞爆炸,1954年的时候他们制定了一个‘苏珊娜行动’,就是在埃及多个城市制造爆炸案件。说白了他们是想搞离间计,结果自导自演过于蹩脚,不仅形象大受影响,而且还让跟这个事情毫无关系的当时乙色列国防部长平哈斯-拉冯卷铺盖回家。亚历山大说‘苏珊娜行动’就是代表咱们说的‘离间计’。”

杨猛恍然大悟,然后摇了摇头道:“我确实现在不看书了,关键是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很多书都没法看了。”

亚历山大瞪大眼睛:“就你?你还看书?”

杨猛气急:“你小看谁呢?你问问鹏鹏,我原来是不是很爱看书?”

亚历山大看向萧鹏,一脸的不可置信。

萧鹏点头道:“你别小看猛子,能在鲁省考上二本大学的其实都很不错了。他原来就是因为太喜欢看书,要不然以他的学习能力考个一本甚至更高的学校都有可能。”

“不对啊,喜欢看书怎么还能考不上好大学?”亚历山大表示不解。

萧鹏给出答案:“他喜欢看的是武侠小说和漫画书。当时天天看着金作家的书不撒手。”

亚历山大:“……活该你没考上好大学。”

杨猛却道:“我原来倒是很喜欢看,但是现在看的时候就发现很多问题都不对。很多书就看不下去了。”

“嗯?”亚历山大不解。

杨猛道:“我很喜欢看的一本书是《鹿鼎记》,那时候我觉得这书真有意思,但是后来我发现那本书竟然是金老的最后一本武侠书,在一九六九年就发表了,那么后来他为什么不写书了?特别是我前段时间又看了一遍《鹿鼎记》,然后我才发现了很多问题。”

这次萧鹏也来了兴趣,转头看向杨猛:“什么问题?”

杨猛道:“金老年轻的时候是重庆ZY政治大学的学生,属于预备外交官那个级别的的,但是却被学校开除了。”

“为什么?”萧鹏还真不知道这事儿。

杨猛道:“拒绝参军!”

萧鹏听后恍然大悟。

那时候是同侵略者作战的时期,拒绝参军那不就是贪生怕死吗?

杨猛又道:“等到龙国建国后,他又去了北都投靠外交部,因为政审不合格没有用他,这才去了香江。然后成了当年第一批的‘公知’,各种写文章发表各种公知言论,帮英政府和香江资本家发声站台,也就是那时候他撰文批评咱们搞蘑菇蛋的政策,指名道姓的骂咱们时任外交部长的陈大元帅。”

萧鹏点头:“这个事情我倒是知道。”

杨猛却道:“那你不知道当时他因为公知言论险些被左翼刺杀一度逃到海外避难吗?他为什么1969年写完《鹿鼎记》后就封笔开始对以往的武侠作品开始修订工作?就是怕丢命。”

“为什么这么说?”萧鹏愣在原地。

杨猛回答道:“你如果把他的书里的汉人朝廷都换成龙国,异族政权全部殖民者,你会发现他的书别有一番风味。其实在《鹿鼎记》里还有一点儿特别明显,但是普通人因为不了解历史还真看不出来!”

听他这么一说,萧鹏陷入思考。

《鹿鼎记》他也看过,有什么问题啊?

杨猛看着萧鹏迷茫的眼神,直接给了他提示:“明史案!”

听到‘明史案’仨字,萧鹏瞬间恍然大悟!

杨猛看着萧鹏的表情后笑了起来:“看来你明白了!”

萧鹏表情震惊,但是还是点了点头。

所谓的‘明史案’是清朝初期最大的的文字狱案!

简单来说就是浙江湖州有个富户叫做庄延鑨。这人双目失明却胸怀大志,和他父亲一起出钱购买了朱国祯没有写完的《明史》,然后自掏腰包招揽名士曾润删节,补写了崇祯朝以及南明的历史,刊印出版了《明史辑略》。

但是后来清朝政府以该书‘心怀不轨’为名进行查抄,凡是做序者、校阅者、刻书、卖书、藏书者全部处死,最终导致十四人被凌迟,七十多人被杀,先后牵连近千人,还有几百人发配宁古塔。

那时候庄延鑨已经死去多年,还被掘墓开棺焚骨后挫骨扬灰。

《鹿鼎记》里首篇就是用明史案开场,里面不就有庄家奶奶给了韦小宝丫鬟双儿,最后杀了吴之荣为庄家报仇的情节吗?

可以说关于这个案子贯穿了该书全篇!

但是这个事情不对啊!

这个事情除了吴之荣外,还有别人参与!

最早举报这个案子的人并不是吴之荣,而是有人把这个案子先检举给吴之荣,吴之荣再把这个案子上报的。

那么检举给吴之荣的是谁呢?

当时为那本书作序的人不是都被杀了吗?

并没有全杀!

里面有三个人因为‘告发有功无罪开放’,而且他们不但无罪释放,还和吴之荣一起获得了庄家以及朱家(朱国祯后人)一半的财产。

准确的说是吴之荣得到抄没朱家的财产,而其余三人获得庄家财产。

而这三人里有两个人根本没有要庄家的财产。

一个是范骧,这人返回家乡专心做学问,留下了《默庵集》等作品;还有一个是陆圻,他直接看破红尘去出家当道士云游四方不知所踪。

他不回家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女儿‘七岁能诗’的才女陆莘行为了这事儿和其反目唾弃他有关。

他还要脸。

也就是说庄家的财产都被一个人拿走。

按照《费恭安日记》里记载是‘余亲见船舶慈感寺前,领来朱庄厨桌家伙约十余船载去,转祸为福,真回天手段也’,里面讽刺意味满满。

拿走庄家财富的人所在家族因为他在明史案里检举有功获得赏赐而名声大噪,还被清政府抬旗成了满族,凭借着从庄家拿到的财富不断发展,一直到了二十世纪都是海宁望族!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喜欢我在非洲当酋长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我在非洲当酋长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