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这一顿饭,吃了足有一个时辰。
之所以拖的这么长时间,涵盖了好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第一点,是杨一笑想和重臣们体察民情,通过亲自熬煮杠子头试吃的方式,亲身感受灾民们正在经历的艰难。
效果很好,深有感触。
他们蹲在地上,脚下厚厚积雪,天气很冷,飘着雪花……
哪怕是颇为康健的身子骨,时间久了也忍不住打哆嗦,况且他和重臣们都穿的挺厚,袍子里面还缝制了一层貂皮,即便如此,仍然能清晰感觉到寒意。
由此想一想那些灾民,大多数都是衣衫单薄,不需深思也能联想到,挨冷受冻的日子多难熬。
因此,无论杨一笑还是几位重臣全都心情沉重。
然而这一场体验也并非全无收获,杠子头的味道深受众人的赞许和期待。
谈不上难吃,并非难以下咽,哪怕是今日在场的小孩子都能咽下去,并不因为吃惯了宫里的膳食而抗拒。
宫里不缺衣食的小孩子尚且能吃下去,又何况是饥肠辘辘渴望一顿饱饭的灾民,因此,这种名叫杠子头的食物绝对对赈灾有极大意义。
……
其次是第二点,拖长时间是因为熬煮,杠子头实在太硬了,即便掰碎了熬煮竟然也得好一会功夫。
然而这一点恰恰让杨一笑和重臣们满意,因为越是如此越能看出这种食物的耐储存性,水煮尚且要煮很久,不沾水的时候岂不是硬如石头?
古人也知道发霉的道理,越是干硬越适合储存,因此,验证了杠子头制作之后适合往外地调拨的可行性。
最后是第三个长时间的原因,是因为有小孩子一起吃的缘故。
娃娃嘛,贪玩,好动,尤其是扎堆的情况,饭都不想吃就光想着玩。
尤其是今日有好多长辈在场,做外翁的不管性格多严厉总是忍不住宠溺孩子,因此,老家伙们笑呵呵的放任小家伙去撒欢。
比如比如唐青云,比如王乐相……
几个重臣刚刚还规劝杨一笑不要太过宠溺子嗣,然而轮到自己的时候却全都犯了同样的毛病。
每每小屁娃们才吃上几口饭,忍不住就跑到雪地里撒欢,几个做外翁的则是在后面跟着,心情舒畅的看着外孙们嬉闹。
闹了好一阵之后,个个小家伙额头冒汗,这才喊回小火炉旁边,一边给孩子擦汗一边哄着再吃几口。
然而娃娃们仅仅再吃几口之后,立马又忍不住跑到雪地上扎堆,打打闹闹,嘻嘻哈哈,老家伙们不由再次跟过去,甚至连杨一笑也忍不住参与。
一顿饭,吃了将近一个时辰。
总算等到孩子们玩累了,大人也享受了一次温情,这才恋恋不舍的结束,都知道又要开始繁碌和操劳。
……
杨一笑去了御书房,他今天有几十道奏疏需要批阅。
重臣们则是告辞出宫,前往各自坐镇的官署处理政务,都很忙,非常忙,毕竟是掌管一个国家,每个人的差事都很繁重。
这一忙起来,时间就如同流水,仿佛不经意之间,抬头看看天色已经黑了。
竟然已经是深夜!
人不可能连轴转,再怎么能拼也得休息,于是,几位重臣在夜色之中各自回家。
虽然官署距离家门不远,他们的府邸都建在城中,然而毕竟有一段路要走,所以到家的时候几乎已经深夜子时了。
这时候几位重臣全都昏昏欲睡,到家之后却全都干了同一件事情,他们没有立马安歇,而是喊来了家中的晚辈。
比如李颖达……
老头子是几位重臣之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因此无论上朝还是上差全都被特赐乘坐牛车,既可以在宫里行走,也方便回家的路途。
当牛车到达李氏府邸的时候,早就已经有家丁下人在门前候着。
甚至几个中年子嗣也守在大门口,第一时间把李老头从车上搀扶下来,嘘寒问暖一番,迎接老人家进门。
倘若是往常的日子里,李颖达按惯例会摆摆手,让子嗣们各自回房睡觉,不需要陪着他这个老头。
然而今夜却有所不同,他语气颇为肃重的吩咐一声,道:“各支各房的当家,无论睡没睡全都喊起来,让大家去正屋那里候着,老夫等会有大事交代……”
于是,一整座府邸忙碌起来。
各处都亮起灯,响起接连不断的开门声,家丁们提着灯笼引路,一道一道身影直奔府邸正屋的议事处。
门阀世家的规矩很严,老头子发话没人敢忤逆,仅仅半盏茶功夫不到,李氏族群每一支的当家人全都到了。
所谓钟鸣鼎食之家,这一刻终于显出气象……
但见家丁们点燃了巨大的牛油火烛,把一整个议事正堂照亮的犹如白昼一般,各支各房按照族中的排序落坐,放眼一望竟然足足有二十三人之多。
二十三个人,且是能进入议事正堂的人……
这意味着李氏族群仅仅主脉就有二十三个,而每一个主脉下面又会分成无数个支脉。
门阀之庞大,由此可见之!
曾经朱涟儿跟杨一笑聊天的时候说过,号称超级门阀的江淮朱氏拥有十六个分支,族群绵延,庞大无比,不但盘踞整个江淮,而且掌控或者影响着附近十几个州域的利益……
因此朱氏乃是顶级门阀,实力几乎能排进大江以南的前三名。
然而今夜李氏族人汇聚议事,竟然有二十三个主脉同聚一堂,由此可见实力何等的恐怖,明显比庞大的朱氏还要强横。
……
“咳咳!”
伴随着一声轻咳,李颖达颤巍巍的走进屋子,然而这老人并没有居中而坐,反而是坐在了主位侧面的一群老人之中。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门阀世家的规矩,掌管家族的必须是中年,一旦超过四十五岁就得卸任。
这是传承几百年积累下的经验。
让中年人执掌家族,无论学识还是沉稳都足够,只要不超过四十五岁,可算是年富力强的情况,因此,能带领族群不断兴旺。
四十五岁之后,无论家主威望何等之高,必须卸任退让,从此只担任族老之职。
李颖达老头子便是这种情况。
他是上一代家主,卸任之后成了族老,李氏门阀的族长不再是他,而是交到了嫡长子的手中。
如果族群需要商议大事,坐在正中的也不是他,虽然他是李氏辈分最高的老辈,但是坐在中间主位子的必须是族长。
只不过,今夜这议事大屋的中间位子却空着……
整个燕京都知道,如今李氏的族长不在京城,由于担任青州府尹之职,因此已经七八个月不曾回京。
因此,李氏族群的事务暂由族老们共同掌管!
“咳咳!”
李老头再次轻咳一声,坐下之后用目光扫视一下,发现二十三个支脉都已经到齐,因此便语气缓缓的示意议事开始。
“这么晚把大家喊起来,想必你们心里明白要说大事,而老朽我已经累了一整天,没精力铺垫一些陈词滥调,故而,今夜议事就尽量简短迅速一些。”
“有两个事情,要跟大家交代一声,此后将成为族群的决议,所有族人必须严令服从。”
“都听清楚了,这乃是决议,虽然老朽事先并不曾和你们商量,但是老朽依旧要叮嘱你们这已经是决议。”
“首先,第一个事……”
“今日早朝之上,老朽接了陛下一份旨意,从即日起,李氏门阀将会肩负一项重大的任务。”
“是什么呢?”
“是粮,买粮,动用李氏门阀所有的人脉,向整个天下各方不断的买粮。”
“注意,老朽用的‘不断’这个词,意味着长久持续,源源不断的去做。”
“钱财方面不用担心,陛下没打算杀鸡取卵,国库虽然被雪灾掏空了,但是陛下的内府无比充盈,因此,所有钱款全由内府承担……”
“咳咳!”
“老朽之所以先说这个事,主要目的是提前给大家敲敲鼓!”
“无论哪一支哪一房,也无论你平日里多么精明机巧,但你在帮助朝廷买粮这件事情上,绝不允许抱着趁机捞一笔的念头。”
“大灾之下,局势艰难,虽然咱们皇帝陛下的性子仁厚,立国以来尚未出现斩杀臣子的先例,可是老朽我要说的是,朝廷的法度不允许触摸……”
“如果你们犯蠢,伸了不该伸的手,那么,族里会把你主动绑起来送到刑部去。”
“都听到了没?”
“趁机捞一笔的念头绝对不允许有。”
“老朽还是那句话,大灾之下的局势太艰难,无论陛下还是满朝官员,心中都被缺粮的问题所焦虑……”
“因此倘若有人胆敢在这件事上触碰律法,不用陛下出手仅凭满朝官员就能把犯事之人撕碎了。”
“切记,切记,贪心万万不可有,免得赔上你们那一支的命。”
伴随着李老头的厉声叮嘱,在座所有人的脸色都显出肃重。
门阀中人不蠢,掌权之人尤其聪明,大家仅从李颖达的语气就能听出来,买粮之事看似有大利益其实悬着一把刀。
不能碰,碰就死!
这是在座所有人的瞬间所想。
……
【第四更送上,后面紧跟第五更】
喜欢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