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大妈撇了撇嘴,对着旁边的人冷笑一声:“哼,可惜什么?
有对象又怎么了?
隔着十万八千里,谁知道以后咋样?
这年头的事,谁说得准呢。”
她往大队部的方向瞥了一眼,压低声音道:“也就是咱们大队长家的秀莲去她姨家走亲戚了,这两天不在村里。
不然让她瞧见这知青,哼,就她那性子,保证得哭着闹着让她爹想办法,非逼着人家跟她成亲不可!”
旁边的大妈们听了,都跟着笑起来:“可不是嘛,秀莲那丫头,眼高于顶的,一般人瞧不上,偏就喜欢城里来的斯文后生。
这新知青模样周正,干活又利落,真要是撞上了,指定得缠上。”
“不过话说回来,大队长要是真开口,这知青怕是也不好推辞……”有人小声嘀咕。
胖大妈啐了一口:“那也得看人家乐意不乐意。
城里来的娃,心气高着呢。”
几人又低声说笑了几句,才散开继续拔草,只是目光时不时往顾从卿那边瞟,带着几分看热闹的意味。
顾从卿虽然离得远,没听清具体内容,但隐约察觉到那些目光里的异样,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皱。
他没多做停留,加快脚步走到李广身边,低声道:“赶紧弄完,早点收工。”
李广正累得够呛,听了这话连忙点头:“哎,好。”
秦书也擦着汗附和:“这太阳太毒了,早干完早歇着。”
王玲和黄英虽然进度慢,但也咬着牙在坚持,听到顾从卿的话,都默默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他们心里都清楚,这村里的人和事,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还是少惹是非为好。
顾从卿坐在田埂上歇了会儿,阳光晒得后背发暖,倒也不算难熬。
小队长在不远处巡查,瞥了他几眼,见他负责的地块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便没多说什么——这人向来只看结果,谁干活快谁歇着,他从不管过程。
等李广、秦书他们陆续干完,五人负责的那片地总算都弄利索了。
几人凑到一起,拍了拍身上的土,跟着小队长去记工分。
本子上一笔一划写上名字,旁边标着“4分”,算是今天上午的收成。
刚记完工分,小队长又指着不远处一片长满杂草的地块:“你们去那边拔草,把地界清出来。”
顾从卿点点头,转身就把那片地按人头分成了五块,用锄头在地上划了线:“还是各管一块,抓紧干。”
说完,他率先走进自己的区域,弯腰拔草的动作又快又稳,手指翻飞间,一把把杂草就被连根薅起,堆在一旁。
没多大功夫,他负责的那块地就见了底。
直起身时,另外四人还在埋头苦干。
顾从卿走过去,对他们说:“我去问问小队长,要是这活干完能提前回去,我就先回知青点把饭做了,省得晚上手忙脚乱。”
李广直起腰,抹了把汗,眼里满是感激:“辛苦你了,从卿。你放心,我们加把劲,争取早点弄完。”
秦书也跟着点头:“对,以后不管是干活还是做饭,咱们都轮着来,不能总让你一个人操心。”
顾从卿见他们态度积极,心里还算满意,点了点头:“行,我先过去了。”
他找到小队长,说明来意。
小队长看了眼他负责的地块,又瞅了瞅太阳的位置,挥挥手:“去吧。”
顾从卿应了声,转身往知青点走。
一路穿过村子,村民们大多还在地里忙活,偶尔有几个在家门口纳凉的老人,见了他也只是多看两眼,没多搭话。
回到知青点时,院子里空荡荡的。
顾从卿径直走进厨房,拿出自己带的小铁锅,又从行李里翻出仅剩的玉米面和几个红薯,打算煮一锅杂粮粥,再蒸几个红薯当主食。
灶膛里的火慢慢烧起来,映得他脸上暖融融的。
他一边添柴,一边想着白天的事——虽然累,但几人总算慢慢进入了状态,这是个好兆头。
只是村里那些若有若无的打量和议论,还有大队长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态度,总让他觉得心里不踏实。
锅里的粥渐渐冒出热气,带着粗粮特有的香味。
顾从卿揭开锅盖搅了搅,心里盘算着,等晚上领了粮食,得好好规划一下,往后的日子,还得精打细算着过。
顾从卿瞥见院子角落有两块菜地,绿油油的种着些青菜和萝卜,看长势是精心照料过的,不用想也知道是老知青们种的。
他脚步没停——就凭他们跟老知青那关系,去摘人家的菜,不是自讨没趣吗?
反倒显得他们没骨气。
他回屋翻出几张票揣在兜里,想了想,还是往村东头的老王家去。
昨天买家具时,隐约听老王提过一句家里种着菜,或许能换点。
刚走到老王家院门口,就见一个穿着蓝布褂子的妇人扛着锄头回来,裤脚沾着泥,脸上带着劳作后的疲惫,正是老王媳妇。
两人在门口撞上,老王媳妇认出他是昨天来买柜子的知青,愣了一下,开口问道:“你这知青又来买东西?
昨天买的还不够?”
顾从卿停下脚步,客气地笑了笑:“婶子,我不是来买东西的。
我们几个刚来,这两天光吃粮食了,嘴里没味儿。
寻思着问问您家,有没有种些菜?
我想用票跟您换点,添个菜。”
老王媳妇打量了他两眼,见他说话客气,不像昨天老知青们说的那般“蛮横”,便放下锄头,往院里指了指:“院里种了点菠菜和小葱,刚冒头,还有两把年前腌的咸菜,你要不嫌寒碜,就拿去点。”
她顿了顿,又说:“票就不用了,都是自家园子种的,不值当。
你们城里娃刚来,吃惯了细粮,哪受得了顿顿啃粗粮。”
顾从卿心里一暖,还是从兜里掏出两张菜票递过去:“婶子,规矩不能破。
您收着,不然我们也不敢拿。”
老王媳妇推让了两下,见他坚持,便接了一张糖票,转身进院薅了一把鲜嫩的菠菜,又从窗台上拿了个小坛子:“这里面是腌的萝卜干,下饭,你倒点回去。”
“谢谢您了婶子。”顾从卿接过菜和坛子。
“谢啥,邻里邻居的。”老王媳妇摆摆手,“快回去吧,看天头,你那几个同伴也该下工了。”
老王媳妇突然想起了什么,多问了一句:“你们知青点不是有几分菜地吗?
现成的菜,怎么不在那摘啊?”
顾从卿笑了笑,语气诚恳:“那菜地是老知青们种的,是他们的劳动成果。
我们刚到,啥也没干,哪能白吃人家的?”
他晃了晃手里的菜和坛子,“这头一回就多谢婶子的好意,菜我先拿走了。
等下回我们再来,您可别客气,该收票就收票。
或者您要是需要什么票,尽管来找我们。
您说得对,以后咱们都是一个村的,邻里邻居,本该互相帮衬着。”
老王媳妇这些年见多了下乡的知青,有眼高于顶的,有偷奸耍滑的,还是头一回见这么通透懂事的。
她眼里的欣赏藏都藏不住,拉着顾从卿的胳膊夸道:“好孩子!哎呦,这么多年来,来来回回多少知青啊,就你是个敞亮爽快又懂事的!”
她拍了拍他的手背:“你放心,等婶子真需要啥,肯定不跟你客气!
对了,在村里走动多注意着点,有些地方别瞎闯,村里老人多,规矩也多。”
说完,她也不多留,转身进了屋,看样子是要赶紧做饭。
顾从卿拎着菜往回走,心里琢磨着老王媳妇最后那句“注意着点”,总觉得话里有话。但眼下有了菜,先把饭做出来才是要紧事。
回到知青点,他赶紧把菠菜择了洗干净,又从坛子里倒出些萝卜干,切得细细的。
等锅里的杂粮粥快好时,他支起小铁锅,用仅剩的一点油把萝卜干炒了炒,又把菠菜烫了烫,撒上点盐。
又炒了一盘土豆片,才算完事。
刚忙活完,院门口就传来了脚步声,李广、秦书他们回来了,一个个累得直不起腰,看见桌上的菜,眼睛都亮了。
“有菜!”李广惊喜地喊了一声,“从卿,你这是……”
“跟老王家换的。”顾从卿盛着粥,“快洗手吃饭,吃完了歇会儿,晚上还得去领粮食。”
几人围坐在桌边,喝着稠稠的杂粮粥,感觉浑身的乏累都消了大半。
王玲咬着菜,小声说:“这菜真鲜,比光吃干粮强多了。”
顾从卿看着他们满足的样子,心里也踏实了些。
他知道,在这村里过日子,既要硬气,也得会处人。
像老王媳妇这样的实在人,值得好好相处——毕竟往后的日子还长,多一个照应,就多一分底气。
喜欢四合院:我,十岁称霸四合院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四合院:我,十岁称霸四合院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