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长心里的算盘打得噼啪响——工分就是拿捏知青的绳,就算手里有钱,没工分也别想在村里舒坦。
这年头不兴私下买卖,村里肯让用钱换粮,说是“好心”,实则拿捏着主动权;真要是不给换,外人也挑不出错处。
顾从卿回到知青点,把请假的事一说,李广第一个拍起了大腿:“能去镇上了?
太好了!
我这双鞋都快磨透了,正好去买双新的!”
王玲和黄英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难得的笑意——总算能离开村子透透气,顺便买点女性用品。
可高兴劲儿没持续多久,李广就垮下了脸:“就是这路太远了,走着去得半天,来回一整天都耗在路上了,太不方便。
这地方是真偏啊……”
几人正唉声叹气,秦书忽然眼睛一亮,转身往自己的柜子走去,翻了半天,摸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票证:“你们看这是什么?”
票面上印着“自行车券”三个字,鲜红的印章格外醒目。
秦书笑着说:“我来的时候,我爸妈就担心我来的地方偏,特意托人弄了这张票,说万一需要跑路能方便点。
我本来想着先存着,现在看来,正好派上用场。”
他把票揣进兜里:“等会儿我把钱备好,明天到了镇上就先去供销社,买辆轻便点的自行车。
到时候咱们换着骑,谁累了就载谁一段,可比走着强多了!”
“秦书你太可以了!”李广眼睛都亮了,“有自行车,以后去镇上买东西、领东西都方便,省老鼻子劲了!”
王玲和黄英也跟着笑起来,刚才的愁云一扫而空。
“那明天一早出发,争取早点到镇上。”顾从卿拍板道,“大家今晚都早点休息,把要带的钱票都理清楚,别漏了东西。”
夜色渐深,知青点的屋子里却透着股难得的轻快。
几人各自收拾着东西,心里都盘算着到了镇上要买些什么——李广惦记着结实的胶鞋,王玲想着扯块布做件新衬衣,黄英想买点红糖补补身子,秦书满脑子都是自行车的样式。
这趟镇上之行,不仅是为了添置物件,更像是给紧绷的日子透了口气。
只是他们都清楚,这短暂的轻松过后,回到村里,该面对的依旧要面对。
但至少此刻,对明天的期盼,冲淡了连日来的疲惫和焦虑。
顾从卿其实自己也揣着几张自行车票,不止这个,他包里还压着电视机票和收音机票——要不是这两年忙着上学,没合适的由头把这些票用出去,家里早添上电视机了。
不过这些他没跟其他人说,眼下有秦叔的票先用着就行,多的票留着总有派上用场的时候。
第二天凌晨,天还黑沉沉的,启明星刚在东边露出点微光,五人就背着包出发了。
借着朦胧的月色,深一脚浅一脚地往镇上去。
刚开始还有些劲头,走了一个多小时,天渐渐亮了,太阳爬上山头,晒得人浑身发烫,脚步就越来越沉。
“歇会儿,歇会儿……”李广一屁股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扯着领口大口喘气,“这路也太熬人了,脚底板都快磨出泡了。”
秦书也抹了把汗:“再坚持坚持,到了镇上就能吃点热乎的了。”
几人走走停停,渴了就喝口随身带的凉水,累了就找树荫歇片刻,直到快九点,才总算看到了镇上的青砖瓦房和高高的供销社招牌。
“到了!”黄英指着远处的建筑,声音里带着点雀跃,脚步都轻快了些。
一进镇,几人没先去供销社,径直往国营饭店冲。
找了张桌子坐下,李广把包往旁边一扔,嗓门洪亮地喊:“服务员,给我们来五个白面馒头,再来份红烧肉、一盘炒青菜,还有一大盆鸡蛋汤!”
顾从卿补充道:“再来两斤米饭,多来点实在的。”
等饭菜上齐,几人也顾不上讲究,拿起筷子就狼吞虎咽。
白面馒头的松软、红烧肉的油香,比知青点的窝窝头和稀粥不知强了多少倍。
王玲和黄英吃得慢些,却也眼眶微红——来村里这些天,这是头一回吃顿像样的热饭。
“慢点吃,没人跟你们抢。”秦书笑着给她们俩各夹了块肉,自己也塞了一大口馒头。
这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几人才慢慢缓过劲来,瘫在椅子上揉着肚子。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暖洋洋的,身上的疲惫仿佛被这顿饭熨帖了不少。
“总算活过来了。”李广打了个饱嗝,“等买了自行车,下次来就不用遭这罪了。”
顾从卿掏出钱和粮票递给服务员,对几人说:“歇够了咱们就分工,秦书和李广去买自行车,我带王玲和黄英去供销社买日用品,中午在饭店门口汇合。”
几人点头应下,眼里都透着点期待——这趟镇上之行,才刚刚开始。
黄英从布包里掏出个巴掌大的小本子和半截铅笔,低头认真记下顾从卿递给服务员的钱数和粮票种类。
记完后又核对了一遍,才把纸笔小心收起来。
这是他们出发前就说好的,今天所有花销都一笔一笔记清楚,回去后平摊,免得日后算起账来麻烦。
顾从卿结完账,对几人说:“我先送王玲和黄英去供销社,然后去镇上转转,找找黑市,看能不能淘点紧俏东西。”
秦书叮嘱道:“黑市鱼龙混杂,你自己多留个心眼,注意安全。”
李广也跟着点头:“有事就往人多的地方跑,别硬扛。”
“放心。”顾从卿应着,带着王玲和黄英往供销社走。
供销社里人不少,货架上摆着布匹、肥皂、搪瓷盆之类的日用品。
顾从卿帮她们把要买的针线、胰子、信纸等一一记下,又嘱咐道:“挑结实耐用的买,别省这点钱。
我先去邮局打个电话,一会儿过来找你们。”
王玲和黄英点点头,开始认真挑选东西。
顾从卿快步走到邮局,排队打了个长途电话回家。
电话那头是母亲接的,他简单说了句“一切都好,勿念”,便匆匆挂了——知道家里安好,他也报了平安,就够了,再多说怕耽误事。
出了邮局,他按照来时路上听人闲聊的线索,往镇东头的老巷子走。
拐进一条僻静的胡同,果然看到个叼着烟的汉子守在巷口,眼神警惕地打量着过往的人。
“要进去?”汉子吐了个烟圈。
顾从卿点头,递过去五毛钱。汉子接过钱揣进兜里,侧身让开了路。
进了巷子,两旁是低矮的土房,不少人低声交谈着,手里比划着东西。
顾从卿没急着看其他摊位,径直走到一个看着面善的老者跟前,开门见山问道:“大爷,您知道这有没有三轮车卖?
要能蹬的那种,结实点的。”
老者眯着眼打量他片刻,慢悠悠道:“有是有,就是贵。
你要新的还是旧的?”
“旧的就行,关键是能用,别半路掉链子。”顾从卿说,“价钱好商量。”
老者往巷子深处指了指:“尽头那家,门口摆着个破麻袋的,你去找老周,就说是我让来的。
他那有辆八成新的,就是车把有点歪,修修能用。”
顾从卿道了谢,往巷子尽头走去。
他心里盘算着,有辆三轮车,往后拉粮食、运东西都方便,比自行车能装,比步行省力,在村里用处大着呢。
喜欢四合院:我,十岁称霸四合院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四合院:我,十岁称霸四合院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