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一天天转凉,风里带着越来越重的寒意,王玲的眉头也皱得越来越紧。
她带来的旧棉衣,入冬了可能扛不住。
地里的活计停了,村里人都忙着收自留地里的萝卜、白菜,用土窖藏起来预备过冬。
等菜地收完就得准备种冬麦了。
顾从卿他们早前也在院墙外开了块小菜地,种了些萝卜和青菜。
几人手脚麻利,没两天就全收完了,萝卜切成条晒在屋檐下,青菜腌进缸里,整整齐齐码在新盖的小厨房里,看着就让人踏实。
这几日没了农活,大家便把重心放在上山砍柴上。
天刚蒙蒙亮,顾从卿就带着李广和秦书往后山去,王玲和黄英则在家收拾晾晒的柴火,劈成细条码好。
后山的枯枝越来越少,他们就往更深的林子走,扛回来的硬柴越来越多,厨房后墙根的柴火垛堆得像座小山,王玲看着那座“山”,心里的焦虑才稍稍淡了些。
这天一早,顾从卿推出那辆三轮车:“去趟镇上,买点过冬的东西。”
李广和秦书赶紧放下手里的斧头,乐呵呵地跟上。
三人骑着三轮车往镇上去,车轮碾过结了薄霜的路面,发出“咯吱”的轻响。
顾从卿身上向来不缺票证,家里寄来的钱和布票、工业券总比别人多些,他也不省着,该花就花。
李广和秦书则是另一路——家里每个月都寄钱票来,但他们总攒着,等攒到一定数目,就趁去镇上的机会一次性取出来,能买的东西多囤点,省得来回跑。
到了镇上,三人先去邮局。
李广和秦书各自取了家里寄来的包裹,里面除了钱票,还有母亲缝的厚鞋垫、毛衣。
顾从卿也收到一个包裹,是他父亲寄来的,打开一看,里面是件新做的棉袄,衬里铺着厚厚的棉絮,还有几包压缩饼干和一小袋红糖。
另一个包裹是刘春晓寄的,他没拆回去再拆。
“够厚实!”李广掂了掂那件棉袄,咂舌道,“你家人真疼你。”
顾从卿笑了笑,把东西塞进行囊,又去供销社。
三人一趟趟往三轮车上搬东西,最后连车斗里都塞满了,顾从卿才作罢。
回程时,三轮车压得轮胎都瘪了些,李广坐在后面,抱着把新斧头,笑得合不拢嘴:“有这家伙,往后砍柴不用愁了!”
秦书也乐:“买了两斤红糖,回头咱们一起冲糖水喝,暖暖身子。
我妈说这东西不论男女,喝了都好。”
顾从卿踩着踏板,迎着风笑:“再冷点,就用这红糖煮姜茶,驱寒。”
车轱辘滚过田埂,载着满车的东西和几人轻快的笑声,往村子的方向去。
阳光透过光秃秃的树枝照下来,落在他们身上,竟驱散了不少寒意。
回到知青点,王玲和黄英看见堆在院里的东西,眼睛都亮了。
顾从卿把刘春晓给他寄的包裹打开,里面有给他织的毛衣,做的吃的,还有一件有点旧的小棉袄。
他打开包裹里的纸条才知道,这是给王玲的。
顾从清把棉袄递给王玲,“试试大小,我对象给你的。”
王玲愣了愣,才反应过来那棉袄是给她的。
她红着眼睛接过来,指尖碰到厚实的棉絮,心里暖烘烘的,之前那点焦虑,仿佛被这暖意彻底融化了。
黄英凑过来,戳了戳她的胳膊:“看,咱这过冬的家当,齐活了!”
王玲用力点头,看着满院的东西和忙碌的同伴,忽然觉得,就算冬天再冷,有这些人在,有这满院的烟火气,也一定能熬过去。
窗外的风还在吹,但屋里的人脸上,都带着对冬天的笃定。
王玲捧着那件棉袄,指尖抚过上面细密的针脚,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烫了一下。
顾从卿刚才随口提了句:“这是我对象寄来的,她前两年做的,今年做了新的,就把这个给你了。”
“刘……刘同志?”王玲的声音有点发颤。
她知道刘春晓,顾从卿偶尔会提起,是他在城里的对象,听说人很厉害,还是一名医生。
“嗯,”顾从卿正帮秦书卸车上的东西,头也没回地应道,“她知道咱这儿冬天冷,特意让我爸转寄过来的,说你可能用得上。”
王玲把棉袄往怀里紧了紧,眼眶更红了。
棉袄虽然是旧棉袄,却洗得干干净净,领口都用针线仔细锁了边,一看就知道是被用心对待过的。
她在家里排行老二,上面有个哥哥,下面有个弟弟,作为中间的女儿,从小就知道“懂事”两个字怎么写。
家里的新衣服永远先紧着哥哥弟弟,她穿的都是改了又改的旧衣。
冬天的棉袄总是薄一层,母亲总说“女孩火力旺,不用穿那么厚”。
家人不是不爱她,只是那份关心,像掺了水的粥,淡得几乎尝不出来。
可现在,一个素未谋面的女孩,隔着千里万里,却惦记着她会不会冷,把自己穿过的棉袄仔细收拾好寄过来……王玲吸了吸鼻子,眼泪还是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棉袄的布面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印记。
“咋哭了?”黄英端着水盆过来,见她掉眼泪,赶紧放下盆,“不合身?还是不喜欢这颜色?”
“不是……”王玲摇摇头,抹了把眼泪,声音带着哭腔,“就是觉得……心里怪暖和的。刘同志她……她真好。”
黄英这才明白过来,拍了拍她的背:“是啊,刘同志是个好心人。
往后咱好好干活,等回城了,再好好谢谢人家。”
王玲重重点头,把棉袄小心翼翼地叠好,放进自己的木箱最底下,上面压着她攒了很久的几块布票。
她在心里悄悄想,等开春了,她要学着纳鞋底,做一双最厚实的棉鞋,托顾从卿寄给刘春晓——就算手艺不好,也是她的一点心意。
顾从卿看着王玲把棉袄收起来,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弯。
他之前在信里说了知青点这几个伙伴的情况,刘春晓听说王玲的情况,立刻就翻出这件棉袄,连夜洗干净缝补好,说“都是姑娘家,不容易,该互相帮衬着”。
他当时还笑刘春晓操心太多,现在看来,这操心,倒是暖到了人心坎里。
院子里,秦书正把新买的煤油倒进灯里,李广在摆弄他的新斧头,黄英帮着王玲把腌好的咸菜坛子搬进厨房。
风从院墙外吹过,带着冬天的凉意,可这小小的知青点里,却因为一件旧棉袄,弥漫着一股说不出的暖意。
王玲看着忙碌的同伴,又想起那个素未谋面的刘春晓,心里的焦虑彻底散了。
她想,就算冬天再冷,就算日子再难,只要身边有这些人,有这份惦记,就一定能熬过去。
她走到灶房,拿起柴火,往灶膛里添了几根,火苗“噼啪”地跳起来,映得她脸上暖暖的。
喜欢四合院:我,十岁称霸四合院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四合院:我,十岁称霸四合院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