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快五点时候,许大茂带着儿子来了,还有孟寡妇母女。
“陈锋,你也在。”
“你儿子还没到打疫苗的时候吧?”陈锋靠在自行车上,疑惑问道:“你们家也接到通知了?”
“我以前没有打过,他们过来看看的。”
陈锋也给了许大茂儿子和女儿一颗糖,小许正本能害怕着看着那些个打针的白大褂,嘴里含着一颗糖,顿时欢快起来。
“你怎么没打?”
“这不是看你家一个都没有打嘛!”
许大茂无比奸诈道:“跟着你家总是没错的。”
“对了,傻柱也没有打。”
“他也是学我家?”陈锋有些想笑道:“我记得他向来怕死,这种事一向很积极才对。”
“你不知道嘛,他怕打针。”许大茂看着前方排队的人说道。
孟小枣已经过去替代许大茂排队。
“哈,这家伙也怕打针?”
“怕!”
许大茂嗤笑道:“当年王主任去找他,他都跑出去避开人,害得何雨水打完了找不到人,差点晚上饿肚子。”
“到了十点多,才赶回来做饭。”
说曹操,曹操就到。
冉秋叶揪着傻柱来了,何雨水抱着何晓看乐子。
何晓看到陈锋,立刻使劲摇动手,他也没少从陈锋这边拿到好喝的。
“喏,一颗糖。”
陈锋很公平给他一颗糖粒。
他立刻放进嘴里,吃过好多次糖粒,知道这东西含在嘴里就行。
“你也来打针?”
“这不是我媳妇疼我嘛!”傻柱很不要脸说道。
“原来是疼你,那你待会多打几针疫苗。”陈锋笑道。
孟小枣可以帮许大茂排队,何雨水是万万不可能的,傻柱只能去自己排队。
陈锋等了一会,就轮到了王胖子。
疫苗分两次打,今天是第一针,速度挺快。
不过王胖子号称不怕打针,真打时这家伙也不敢看,咬牙忍了几秒后,按照护士教导的方法按住伤口处止血。
“走,回去。”
“大哥,我没法坐车啊!”
“才几步路啊,你自己走回去!”
监督王胖子打针了,陈锋自己就骑着自行车回去,把王胖子丢在了后面。
王胖子只能自行走回去。
回到家里,就看到陈莉领着李捷一群孩子,正开心从儿童乐园上爬上滑下来。
“这玩意可以用了?”
“当然可以,大锅都说可以了!”
陈邢正在光着身子,在大水盆里洗澡,或者说玩水。
他今天学走路,摔了好多次,硬是没有哭,但衣服脏死了。
此刻泡在热水里,倒是欢快得很。
老爷子不愿意种痘,可他千防万防,也没防到家里还是出了一个小叛徒。
因为城南出现三例天花感染患者,全城开启防疫,教育局还发动了所有学校,什刹海体校也在其中。
老师听说陈莉没有种痘,就让她带头打了一针。
别的小女孩就算是没中,面对老师询问,也是说自己打过针。
陈莉就十分勇猛表示自己没打过!
然后,她打了一针。
回来时还得意洋洋炫耀:“大锅,爷爷,奶奶,朱珠都哭了,还有胖子,就我没有哭。”
“她们也没有打?”
“她们打了,但我拉着她们一起,让医生给她们也打一针!”
陈莉笑得很像一只小狐狸。
“干得漂亮!”王胖子学陈锋的样子,竖起大拇指。
“你们几个打的?”
“我啊!”
“就你一个?”
“就我一个,但她们都吓哭了,我没哭!”
陈莉再次强调自己没有哭。
“这几天别出去玩,就在家里。”
周清告诫道。
“等外面情况好转再说。”
“对,放学就回来补课,不要出去买东西。”老爷子放下报纸说道。
几个孩子一起唉声叹气。
“莉莉,今晚和你姐姐一起睡,要是哪里不舒服,记得立刻说。”老爷子不忘记提醒一句。
“爷爷,我肚子不舒服!”
“哪里?”
老爷子连忙起身过来,拉起小丫头的肚子衣服。
小丫头挺着小肚子,说道:“爷爷,你看,我肚子饿了!”
老爷子气得拍了一下她的小肚子。
这小东西,吓他一跳!
“待会就吃饭了!”
“那要是晚上饿了呢?”陈莉把衣服拉下来,对着老爷子十分认真说道。
“晚上多吃点就不饿了!”老爷子掐了一下孙女的脸。
小丫头片子,什么时候可以长大了。
这老是想着吃,想着玩,也不知道将来会不会走歪了。
晚上十一点,陈锋拿着药水去陈建国家。
陈建国今天从港岛回来,除了张家赞助的一大批设备和国外最先进的机床,还有一笔爱国华侨想尽办法弄来的技术图纸。
虽说绝大多数华人在国外生活不好,一些富裕的也是自私自利之辈。
但有个别如同港岛霍家一样的爱国人士,从民国时期就一心为国家为民族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另外,常胜山当年也扶持了一批军阀,后来逃到了海外。
陈建国和陈玉楼找到这些人,一些混得不错的,也给力一些购买技术和设备的渠道。
只要陈建国能够源源不断创造价值,给国内输送重要设备和技术,他在港岛的地位就稳如泰山。
创造价值,永远是个人在集体之中地位的保证。
家庭中如此,企业中如此,国家也是如此。
“咔哒”一声,陈锋又把陈建国家的锁给撬了。
被孩子吵醒后,下来抽根烟的陈建国,歪着头看向客厅大门。
陈锋推开门,把东西提进来。
“听到撬锁,我就知道是你!”
“看到灯亮,我就知道二叔没睡。”
“二叔,怎么样,港岛是不是很先进?”陈锋笑着问道。
陈建国想了想,说道:“去了哪里,就感觉四九城像是乡下。”
“那边私人的车子,跟我们这边的自行车一样多!”
这句话有些夸大,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香港,经济起飞是在70年代,那时候欧美崛起,工业开始空心化,向劳动力廉价的东南亚转移,港岛经济飞起。
中产阶级开始从一两成朝着五成迈进。
不过几十万辆没有,几万辆汽车是有的。
国内现在汽车加起来,也不过是二十多万辆。
喜欢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