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东汉不三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12章 黑山邀叙 长安赴约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马腾望着帅旗上那抹即将被雪色吞没的赤红,想起儿子出征前披甲的模样——银甲将军的银枪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眼底的锋芒比羌胡的弯刀更凛冽。\"传令下去,\"他猛地转身,铁甲碰撞声惊飞檐下寒鸦,\"全城戒严,粮草辎重即刻入库!就算超儿不在,我也要让这长安城,成为插在关东诸侯咽喉的钢刀!\"

此时顶盔贯甲的魏延也来到城头,马腾说道:“文长将军辛苦,刚才我与文优还在谈起。这长安的防务,如今我们兵力短缺,要辛苦将军了。”

寒风卷着雪粒扑在魏延的铁面护颈上,发出沙沙轻响。他抬手掸落肩甲积雪,抱拳行礼时,锁子甲碰撞出清脆声响:\"老将军言重,末将既领凉王将令,自当死守长安!\"

马腾望着年轻将领坚毅的面容,苍老的眉头稍稍舒展,却仍难掩眼底忧虑。火盆中跳跃的火苗将三人影子投在斑驳城墙上,忽明忽暗间,李儒缓缓展开羊皮地图,指尖划过标注的兵力部署:\"如今城内守军两万,粮草虽足,但周边势力......\"他话音未落,魏延已跨步上前,粗粝的手指重重按在潼关位置。

\"敌军若来,潼关必是首战之地!\"魏延目光如炬,\"末将已安排斥候潼关各方向每日巡查百里,但有风吹草动,我们第一时间就能知道。\"他腰间的虎头湛金枪微微晃动,在雪光中泛着冷芒。

马腾抚须长叹,伸手拍了拍魏延肩头:\"有文长在此,老夫心安。只是......\"他望向城外无尽的雪原,声音低沉,\"超儿远在北地,长安孤立无援,还需从长计议。\"李儒默默往火盆添了块木炭,火星迸溅中,三人的身影映在风雪飘摇的城头上。

时间又过半月,转眼到了11月中旬。袁绍的玄色旌旗在幽州翻卷,宣告着这片土地终被纳入其版图。而千里之外的长安,同样笼罩在刺骨寒意中。

雪已经停了数日,仍然有残雪留在巍峨的城墙上,将\"马\"字帅旗染成斑驳的红白相间。守城士兵裹着厚重的棉衣,在箭楼上跺脚驱寒,长枪上凝结的冰棱折射着冷冽的光。朱雀大街往日的喧闹已被寒风驱散,偶尔有几辆载着粮草的马车匆匆驶过,车轮碾碎冰碴的声响,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清晰。

残雪在阳光下折射出刺目寒光。马腾裹紧貂裘,靴底碾碎阶前冰棱,望着巍峨的城楼叹息一声。李儒紧随其后,袖中羽扇轻摇,却难掩眉间隐忧:\"老主公,昨夜新到的军报......\"

\"不必说了,我已经知道了。\"马腾抬手打断,目光扫过城墙上结霜的垛口,\"超儿在北地鏖战,长安每一寸安宁都如刀尖起舞。\"话音未落,忽闻身后传来甲胄相撞声,魏延大步上前,:\"老主公怎又亲自上城?风寒露重,当心身子。\"

\"雪停了,来看看城防。\"马腾踱步至火盆旁,暖意却驱不散眼底阴霾。跳动的火苗映得三人面容忽明忽暗,忽有兵士跌撞着冲上城楼:\"报——潼关左近发现流民踪迹!队伍绵延数里,携老弱妇孺,似有武装随行!\"

魏延猛地握紧长枪,枪杆在城砖上磕出闷响:\"可探得旗号?\"

兵士单膝跪地,甲胄上的冰碴簌簌掉落:\"回禀将军!我等尚未靠近,只见流民队伍旌旗隐现,哨岗林立,戒备甚是森严!\"话音未落,魏延猛地踏前一步:\"究竟有多少人马?\"

\"观其队伍绵延数里!\"兵士抬手遥指西方,\"老弱妇孺混杂其间,可不有二三十万,然执戈披甲者,约莫数万之众!\"寒风卷着细雪掠过众人耳畔,火盆中跃动的火苗突然明灭不定。李儒的羽扇悬在半空,眼中泛起惊色:\"三十万人拖家带口而行,却有数万青壮武装......绝非寻常流民!\"

马腾的指节捏得发白,貂裘下的手掌已沁出冷汗。\"传令下去!\"他的声音陡然拔高,惊飞檐下寒鸦,\"所有城门加派三倍守军,箭楼备好滚木礌石!文长,你即刻点齐五千精锐,随我去一探虚实!\"

魏延轰然应命,转身时大刀带起一阵凛冽的风。李儒却突然拦住马腾:\"老主公且慢!数万之众若真是敌军,此时出城无异于羊入虎口;若为友军......\"他意味深长地瞥向西边,\"西凉铁骑远在北地,谁又有这般规模的部众?\"

马腾冷静下来,喉结微动,沉声道:“且静观其变。他们携老弱而来,必有所图。”他枯瘦的手指轻轻叩击城墙,发出沉闷的声响,“若真是寻常流民,何苦以十万甲士护行?若为敌军,又何必拖家带口暴露行迹?文优,你怎么看?”

李儒眼底泛起幽光:“老主公所言极是。此等规模的队伍,进退皆有章法,绝非乌合之众。他们或想借老弱妇孺为饵,试探我军虚实;亦或是另有所求,想在长安谋个落脚之地。”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城墙上严阵以待的士兵,“但无论如何,长安城门绝不能轻开。可先派人送去粮食衣物,探探他们的口风。”

魏延握紧大刀,沉声道:“末将愿领一队人马,在城外设伏。若他们敢有异动,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马腾抬手示意稍安勿躁,苍老的面容在寒风中愈发凝重:“不可轻举妄动。如今超儿不在,长安兵力空虚,每一步都需谨慎。传令下去,城头守军不得懈怠,密切监视流民动向。这场雪下得蹊跷,来的人,怕是更不简单。”

暮色如墨浸染天际时,潼关飞骑送来急报,马蹄踏碎半融的冰辙。守将的信笺上字迹潦草:流民首领愿于潼关十里设帐,邀长安主事者面议。李儒指尖摩挲着泛黄信笺,忽然轻笑出声:\"老主公,终于来了。\"

马腾望着城楼下点起的火把长龙,眉间褶皱更深:\"不知这是鸿门宴,还是投名帖。既如此,我去会他一会。\"他转身欲披挂,却被一声清喝止住——马云禄与董白顶盔贯甲立在阶前,玄铁护腕上的麒麟纹吞吐寒光,身后十二名女卫持弩而立,箭矢在暮色中泛着冷芒。

\"父亲不可涉险!\"马云禄摘下兜鍪,青丝凌乱却难掩英气,\"大哥临走前将长安托付于您,您若有闪失,我如何向他交代?\"她展开一卷舆图,指尖重重划过潼关十里之处:\"那处开阔平坦,无险可伏。我与白儿姐姐带女卫护卫文优先生前去,既显诚意,又可自保。\"

李儒轻点舆图:\"云禄姑娘所言有理。对方既敢邀见,必不愿撕破脸面。\"他望向马腾,目光意味深长,\"若派重兵前往,反生嫌隙;以女眷周旋,倒可探其虚实。\"

马腾捏着腰间玉佩,想起马超出征时坚毅的眼神。城外风雪再起,将远处流民营寨的灯火吹得明明灭灭。\"好!\"他突然解下披风披在李儒肩上,\"记住,谈不拢便撤,不可恋战。\"又对二女交代道:“一定要护卫文优先生周全。”

暮色浸透雪原时,董白与马云禄的赤色绣旗刺破寒风,五百名女卫如赤色游龙护卫着李儒的马车向潼关奔去。

与此同时,潼关外十里的营帐内,杜雄将整捆枯柴砸进火堆,火星腾起照亮张燕紧蹙的眉峰:\"将军,长安若拒不出面......\"

\"他们会来。\"张燕的断刃在掌心转了半圈,映出跳跃的火光,\"马超连天师道都能容,岂会拒三十万张口要粮的百姓于城外?\"老谋士却将冻僵的手指凑近火堆,骨节泛着青灰:\"可若长安假意应承,设下埋伏......\"

\"若真有埋伏,我们三十万人便是最好的盾牌!\"张燕突然起身,铁甲碰撞声惊得帐外哨兵握紧张弓。他望向长安方向若隐若现的城楼,喉结滚动:\"袁谭的五万大军迟早兵临城下,长安兵力空虚,我们带着十万青壮投诚,对他们来说是天赐良机!\"

杜雄望着张燕坚毅的面容,喉头滚动:\"将军,万一长安......\"

\"去!\"张燕猛地转身,铁甲上的冰碴簌簌坠落,\"清点所有干柴,优先供给妇孺!\"他大步走到帐口,掀开厚重的牛皮帘——风雪裹挟着孩童的啼哭扑面而来,远处流民的营帐在雪幕中若隐若现,\"告诉老弱,撑过这几日,长安的粮仓里有的是粟米!\"

老谋士欲言又止,张燕却已攥紧腰间的断刃:\"三十万条性命押在这赌局上,若连生火取暖都做不到,拿什么让马超信我们?\"他目光扫过帐内悬挂的破旧军旗,突然冷笑,\"袁谭的大军是悬在长安头顶的刀,而我们......\"话音未落,帐外传来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杜雄正指挥士卒分发柴火,跳跃的火光照亮流民们布满冻疮的笑脸。

张燕望着这一幕,握紧断刃的手渐渐松开。风雪更急了,却吹不散营帐内升腾的暖意。他知道,这场以命相搏的投诚,此刻已迈出最沉重的第一步。

营帐内,老谋士的眉头拧成死结,数位将领攥着刀柄的指节泛白,寒风卷着雪粒从缝隙钻入,将众人的忧虑冻成霜花。张燕却突然仰头大笑,震得头顶冰凌簌簌坠落:“都这副苦脸做什么?既把身家性命押在长安,反倒怕起明日来了?”

他大步走到案前,抓起半壶冷酒仰头灌下,酒水混着血丝顺着嘴角淌下:“就算长安主事者连夜疾驰,最快也得明日破晓才到。”他重重将酒壶砸在桌上,溅起的酒液在羊皮地图上晕开深色痕迹,“与其在这提心吊胆,不如养精蓄锐!”

杜雄望着主公眼底跳动的火光,紧绷的肩膀微微放松。张燕拍了拍他的铁甲,笑意未减:“去传令,各营轮班值守,其余人裹紧棉被睡个好觉。等天亮了,咱们得让长安来的人看看——黑山军的汉子,站着能扛刀,躺下便敢赌命!”

喜欢东汉不三国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东汉不三国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