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的命令,像是长了翅膀一样,嗖嗖地飞向了全国各地。
“五月五日,万炉同炼‘延寿丹’,为天子祈福!”
这道命令,带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霸气,直接从火政院发出,然后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开来。
各州药火炉,必须在同一时辰点火!
炉子上还必须得刻上几个大字:“承乾监制,敬献天子!”这几个字,简直就像是盖了戳一样,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太子殿下的心意。
为了确保“天下火起,同出东宫”,李承乾还大手一挥,派出了飞骑军,让他们快马加鞭地去传递火种。
这架势,简直比古代奥运会的火炬传递还要隆重。
“都统,这…这会不会太过了?”一个飞骑军的小头目,看着手中那燃烧的火把,小心翼翼地问道。
薛仁贵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过了?殿下让干啥就干啥,哪来那么多废话!记住,一定要把火种送到,要是误了时辰,仔细你的脑袋!”
小头目脖子一缩,立马闭上了嘴巴。
与此同时,杜君卿也没闲着。
他奉命督造一尊“九龙火鼎”,这可不是普通的鼎,那可是要摆在长安主炉用的。
鼎身用纯铜打造,上面雕刻着九条栩栩如生的金龙,张牙舞爪,气势逼人。
最绝的是,鼎底还铭刻着一行小字:“火自承乾,寿由民献!”
这几个字,简直是把李承乾的野心,明明白白地写在了脸上。
孙思邈原本是不想掺和这些乱七八糟的政事的,他只想安安静静地研究医术,炼炼丹药。
但是,李承乾却亲自来到了他的药堂,而且还执了弟子礼,对着他深深一拜。
“孙老,小子有一事相求。”李承乾一脸诚恳地说道。
孙思邈捋了捋胡须,叹了口气:“太子殿下,老朽已经是个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实在是不想再管这些闲事了。”
“孙老此言差矣。”李承乾摇了摇头,“昔扁鹊医蔡桓公,未及病发而谏。今陛下心火郁结,脉沉气滞,若无至诚至信之药引,恐难久安。”
说完,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精致的匣子,打开之后,里面竟然是一些黑色的炭块。
“这是……”孙思邈有些疑惑地问道。
“此乃‘心炭’,乃取自三十七州火炉中心炭心,混合百草灰,制成丹引。”李承乾解释道,“小子恳请孙老出手,救陛下于水火之中。”
孙思邈看着那些黑色的炭块,又看了看李承乾那张充满真诚的脸庞,沉默了。
“也罢。”孙思邈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此非药,乃民心也。老臣愿献。”
李承乾大喜,连忙再次拜谢。
东宫内,徐惠也没闲着。
她命宫婢在各殿焚“承乾香”,这香可不是普通的香,而是用火政炉灰调制而成的。
这味道嘛,怎么说呢,有点怪,燃起来的时候,竟然有一股淡淡的铁腥味。
宫人们闻着这味道,私底下议论纷纷:“这太子殿下,是不是火气太大了?这香的味道,都带着火气。”
徐惠听了这些议论,嘴角微微上扬。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她又令小宦官去给李二传话:“天子病,太子焚香祷告三日三夜。”
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是李承乾在关心李二的病情,实际上,却是在暗示李二:你生病了,我这个当儿子的,可是很孝顺的。
就连李二身边那个贴身的老宦官,也忍不住嘀咕了一句:“太子殿下虽然没有被召回,但是这香火,都已经烧满了整个皇宫了。”
某夜,李二在睡梦中,梦见整个皇宫都变成了火海,吓得他一下子就惊醒了。
醒来之后,他发现自己竟然出了一身的冷汗。
他心有余悸地坐起身来,发现自己的案头上,竟然堆满了香灰。
更让他感到震惊的是,那些香灰竟然组成了一行小字:“承乾敬父!”
李二看着那行字,脸色阴晴不定。
五月五日,这一天,终于来了。
整个长安城,都笼罩在一股紧张而又兴奋的气氛之中。
万炉同燃!
长安主炉,就设在东宫之外。
孙思邈亲自点燃了主炉的火焰。
九龙鼎开始升腾起紫色的烟雾,直冲云霄。
百官齐聚在东宫之外,遥望着那尊巨大的火鼎,心中充满了敬畏。
薛仁贵率领着飞骑军,将整个皇宫都给团团围住了。
他对外宣称,是为了防止百姓们拥炉入宫,扰乱秩序。
但实际上,他却是为了封锁内外通道,防止有人在这个关键时刻,搞出什么幺蛾子。
当紫色的烟雾,直冲云霄的时候,长安城的百姓们,都沸腾了。
他们齐声高呼:“太子献寿!万岁!万岁!”
那呼喊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竟然传到了太极宫内。
李二站在窗前,看着那直冲云霄的紫色烟柱,看着那被映红的龙袍,久久不语。
他感觉自己就像是被架在火上烤一样,浑身难受。
夜风吹过,带来阵阵热浪,也吹散了他心中那最后一丝侥幸。
次日,孙思邈手捧着那颗所谓的“承乾丹”,颤巍巍地走进了太极宫。
老头儿心里门儿清,这哪是什么丹药,分明就是一颗裹着糖衣的炮弹!
“陛下,”孙思邈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又无比坚定,“此丹乃万民火心所聚,炼制不易。若陛下不纳,则火将自熄,民将自疑啊!”说完,他还故意咳嗽了两声,装出一副风烛残年的模样,简直是演技爆表。
李二看着那颗黑不溜秋的“丹药”,心里一百个不愿意。
这玩意儿要是吃下去,指不定会出什么幺蛾子。
刚想拒绝,就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
“报——!百姓跪请太子收丹礼!”
李二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走到窗边,向外看去。
只见宫门外黑压压地跪了一片,人手一炷香,烟雾缭绕,场面极其壮观。
这哪是请愿,分明就是逼宫啊!
“这……”李二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万万没想到,李承乾竟然玩了这么一手。
沉默良久,李二长叹一声:“此非药,是势啊!”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最终,李二还是接过了那颗“承乾丹”,然后无奈地命礼部拟诏:“太子承乾,暂理火政、农工、疫医三事,如朕亲临!”
诏书一下,整个长安城都沸腾了。百姓们欢呼雀跃,仿佛过年一般。
东宫,炉火依旧熊熊燃烧。
李承乾站在火政堂前,手里拿着那道盖着玉玺的诏书,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笑容:“火没烧宫,却烧了龙袍。”
一阵风吹过,将火信的残灰吹向了太极殿,如同飘落的雪花,又像是飞舞的蝴蝶,充满了讽刺意味。
这漫天飞舞的,可不只是灰烬,而是皇权崩塌的碎片啊!
喜欢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