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左屯营。
李承乾负手而立,春风拂过他的太子服,猎猎作响。
程知节站在他身旁,虎目圆瞪,扫视着操练的士兵,时不时发出几声洪亮的喝彩。
“殿下今日带老夫来这,莫不是要看这些个臭小子耍刀弄枪?”程知节瓮声瓮气地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屑。
李承乾微微一笑,指着远处的高台:“程将军,今日孤要给您看的,可不是这些刀枪棍棒,而是真正的……火眼金睛!”
说罢,他打了个响指,几名飞骑军士卒立刻点燃了高台上的几个特制火炉。
“这是何物?”程知节看着那几个造型奇特的火炉,一脸疑惑,“难不成殿下要在此烤肉不成?”
李承乾哈哈一笑:“程将军稍安勿躁,好戏还在后头呢!”
随着几声震耳欲聋的“砰砰”声响,几道颜色各异的焰火冲天而起,在蔚蓝的天空中绽放出绚丽的光芒。
程知节瞪大了眼睛,看着那几道焰火,更加疑惑了:“这…这不就是些好看的烟花吗?殿下莫不是在跟老夫开玩笑?”
“非也,程将军。”李承乾摇了摇头,神秘一笑,“这可不是普通的烟花,而是孤新研制的‘烟火传讯系统’!”
他指向远处长安城的十二座城门以及周边的八个驿站,解释道:“不同的颜色和组合代表不同的指令,可以在一刻钟之内贯通长安十二门与周边八驿。无论哪里发生紧急情况,只需燃放相应的焰火,便可迅速传递消息,调动兵马!”
程知节听得一头雾水,忍不住嗤笑道:“殿下,这玩意儿看着倒是挺花里胡哨的,可真能管用吗?打仗靠的是真刀真枪,可不是这些个虚头巴脑的东西!”
李承乾也不生气,只是笑着说:“程将军若是不信,不如咱们来做个小小的演练如何?”
程知节见李承乾如此自信,心中也燃起了一丝好奇:“好,老夫就看看殿下这‘烟火传讯系统’到底有多厉害!”
李承乾点了点头,立刻下令进行模拟疫区封锁演练。
随着一道红色焰火冲天而起,驻守在长安城各处的飞骑军士卒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骑着快马,手持兵器,朝着指定的区域飞奔而去。
仅仅过了三刻钟,各路人马便完成了对“疫区”的合围。
整个过程迅速而高效,没有出现丝毫的混乱。
程知节站在高台上,看着眼前这一幕,彻底惊呆了。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些看似“花里胡哨”的烟花,竟然能够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
他抚着胡须,感慨道:“昔年秦王破窦建德,靠的是玄甲冲锋;如今殿下治国,靠的是火眼金睛啊!”
李承乾笑着拍了拍程知节的肩膀:“程将军过奖了。这‘烟火传讯系统’虽然厉害,但终究只是辅助手段。真正能够保家卫国的,还是程将军这样的忠勇之士!”
程知节闻言,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
他深知李承乾此举是为了拉拢自己,但他还是被李承乾的诚意所打动。
“殿下放心,老夫虽然年事已高,但还能为殿下再战十年!”程知节拍着胸脯说道,“老夫愿意将麾下三千老兵编入飞骑后备队,供殿下调遣!”
李承乾闻言大喜,连忙拱手道:“如此,孤就多谢程将军了!”
与此同时,东宫之中。
徐惠正坐在书案前,翻阅着手中的密报。
“娘娘,掖庭那边传来消息,说是鸿胪寺最近偷偷掩埋了一具波斯商人的尸体。”一名侍女轻声说道。
徐惠眉头一皱:“波斯商人?此事可有蹊跷?”
“掖庭的人说,这名商人是暴毙而亡,死状十分恐怖,鸿胪寺似乎想隐瞒此事。”
徐惠沉吟片刻,立刻吩咐道:“传令裴行俭,让他以‘核查贡品清单’为由,立刻前往鸿胪寺调查此事。”
“诺!”
不多时,裴行俭便来到了鸿胪寺。
他亮出太子手谕,要求查阅近日入关的波斯商队名单以及贡品清单。
鸿胪寺的官员们不敢怠慢,连忙将相关文书呈上。
裴行俭仔细查阅,很快便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大人,这名波斯商人的行李似乎有些问题。”一名随从低声说道。
裴行俭点了点头,示意随从将商人的行李打开。
只见行李中除了丝绸、香料等寻常货物外,还有一封用粟特文写就的信件。
裴行俭不懂粟特文,连忙找来一名通译。
通译仔细辨认后,脸色骤变:“大人,这信上说,大食境内天花蔓延,已有三城闭户!”
裴行俭闻言大惊,意识到事态严重。
他立刻将此事禀报给上司,却遭到了上司的压制。
“此乃外邦之事,岂容轻启边禁?若是因此影响了两国邦交,你担得起责任吗?”上司厉声呵斥道。
裴行俭心中焦急,却又无可奈何。
他深知天花的危害,一旦传入关中,后果将不堪设想。
当夜,他私自抄录了译文,托人送入东宫。
李承乾看着手中的译文,脸色阴沉得可怕。
“天花……果然还是来了!”他咬牙切齿地说道。
他立刻召集孙思邈和苏敬,紧急会商。
“孙神医,苏先生,你们都是医术大家,这天花若入关中,会有什么后果?”李承乾沉声问道。
孙思邈面色凝重地说道:“殿下,天花乃是烈性传染病,一旦传入关中,必将以十倍速度传播。到时候,恐怕会死伤无数!”
苏敬也点了点头:“殿下,必须立刻采取措施,阻止天花蔓延!”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孤决定提前启动‘九门验疫制’!”
“殿下,何为‘九门验疫制’?”孙思邈疑惑地问道。
“凡外来商旅,必经火篱筛查,马匹熏蹄、行李过烟。如此,方可有效杀灭病菌,防止疫情扩散。”李承乾解释道。
“殿下此计甚妙!”孙思邈和苏敬齐声赞道。
然而,要实行“九门验疫制”,需要兵部和鸿胪寺的协同配合。
但这两个衙门却互相推诿,拖延不决。
“这‘九门验疫制’耗时费力,影响通关效率,实在是不妥啊!”兵部的官员抱怨道。
“我鸿胪寺事务繁忙,实在抽不出人手配合啊!”鸿胪寺的官员推脱道。
李承乾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
“一群尸位素餐的废物!”他怒骂道,“难道要等疫情爆发了,他们才肯行动吗?”
他立刻命薛仁贵率领飞骑军,接管金光门、春明门检疫点,打出“代天子守门”的旗号。
飞骑军的铁血手段,立刻震慑了那些官僚。
他们不敢再推诿拖延,只得乖乖配合。
与此同时,鸿胪寺内。
杨素臣正在接待吐谷浑使团。
“杨大人,我国大相十分仰慕大唐文化,特命我等前来求取一些大唐的典籍和工艺品。”吐谷浑使者客气地说道。
杨素臣笑着点了点头:“使者客气了,我大唐向来与邻为善,定会满足贵国的要求。”
寒暄几句后,吐谷浑使者忽然问道:“闻贵国太子殿下擅用天火,不知可否赐一炉镇国?”
杨素臣闻言一愣,心中暗道:“这吐谷浑人打听‘天火’作甚?”
他连忙打了个哈哈:“使者说笑了,这‘天火’乃是太子殿下的独门秘技,岂能轻易示人?”
李承乾得知此事后,冷笑一声:“他们不怕火,怕的是谁掌火。”
他立刻召见杨素臣,吩咐道:“告诉吐谷浑使团,孤可以答应他们的要求,但条件是他们必须允许孤派遣‘民生使团’赴西域。”
“殿下,这‘民生使团’是?”杨素臣疑惑地问道。
“孤要派遣一批精通农艺、医术的官员和工匠,携带火政炉与《防疫手册》,去西域教他们如何用火活命,而非用来造反。”李承乾解释道。
杨素臣闻言,顿时明白了李承乾的用意。
“殿下英明!”他连忙拱手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看向一旁的裴行俭:“裴行俭,孤命你担任‘民生使团’的副使,随团出使西域。”
裴行俭闻言,激动地跪倒在地:“臣,谢殿下隆恩!”
“去吧,把我们的火,种到玉门关外。”李承乾看着裴行俭,语气坚定地说道。
裴行俭重重地点了点头,站起身来
李承乾看着裴行俭远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
“好戏,才刚刚开始呢……”
半月时光,如白驹过隙。
凛冽的寒风呼啸着穿过瓜州边境,卷起漫天黄沙。
第一批经过特殊改装的火政炉,终于被运抵这片苦寒之地。
驿站内,戍卒们小心翼翼地点燃炉火,橘红色的火焰瞬间驱散了刺骨的寒意,也映照着他们饱经风霜的面庞。
炉身上特别设计的消毒口,散发着淡淡的草药香气,试图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筑起一道抵御瘟疫的防线。
然而,就在火焰腾起的那一刻,远处沙丘之上,数十双眼睛如同潜伏的野兽,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火光照亮他们隐藏在面巾下的脸庞,也映衬出他们眼中的贪婪与杀意。
待到驿站内的守卫放松警惕,这支神秘的蒙面队伍便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长安城,东宫内。
徐惠正襟危坐,翻阅着手中刚刚送来的密报。
信纸上,河西道观察使的字迹略显潦草,却透露着一丝不安:“近日多股流寇活动频繁,专袭官仓火炭运输队,行踪诡秘,似有预谋。”
徐惠眼神微凝,提笔在奏报上批注道:“火已出城,有人想掐断引线。”
烛光摇曳,将她的身影拉得细长。
她放下笔,轻轻合上奏报,一个念头浮上心头:“看来,这出戏越来越有意思了。”她拿起火剪,利落地剪断一根燃了一半的烛芯,发出“啪”的一声轻响,一如她此刻的心情。
《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VIP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VIP小说!
喜欢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