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9章 清醒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犁庭扫穴,荡平女真?\"

虽然知晓在场群臣对于女真人的恨意丝毫不亚于自己,但朱由校仍是因众人这近乎于有些荒诞的念头而有些失神。

冰冷的文字,永远不能体现战争的残酷与冰冷。

诚然,朝廷这一次令倾巢而出的女真建奴无功而退,并且还顺势收复了\"清河城\",算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但若是仔细研究军报战果便会发现,此役大明遭受的伤亡怕是比建奴还要严重许多。

女真三贝勒莽古尔泰虽然伏诛,但复州城近乎被夷为平地,城中数千兵卒大多以身殉国,仅有少许幸运儿和躲在地窖中的百姓得以存活。

至于被建奴重兵围困多时的海州城,同样遭受重创,不仅城中数千兵卒阵亡,就连西平堡的万余名援军也是伤亡过半,劫后余生者也是人人带伤,短时间内难以恢复战力。

如若说这些以身殉国的兵卒还不足以让大明\"伤筋动骨\"的话,那么真正促使建奴下定决心退军的\"辽东铁骑\"则是无形中动摇了辽东战局的平衡性。

在与镶蓝旗和正红旗鞑子的拼杀过程中,由祖大寿和满桂所率领的\"辽东铁骑\"虽是装备精良,悍不畏死,但因双方兵力悬殊过大的缘故,仍是不可避免的遭受重创。

若非后续的数万兵卒及时赶到,这些硕果仅存的辽东铁骑极可能被一拥而上的两黄旗鞑子蚕食瓜分。

经此一役,大明万余名辽东铁骑瞬间锐减至不足五千余人,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元气;反观那女真建奴虽然同样损兵折将近万人,但其终究背靠塞外草原,又有辽东腹地作为\"屏障\",大可以通过招募草原上的蒙古鞑子以及深山老林之中的\"东海女真\"来恢复实力。

从即战力的角度来考虑,这些上马为兵,下马为民的鞑子,可是要比大明的士卒强上许多。

\"诸位卿家莫不是忘了,萨尔浒之战的教训?\"

幽静的暖阁中,年轻天子轻飘飘的话语好似一盆冷水,瞬间熄灭了众臣心中滚滚燃烧的野望,也让其因为激动而有些扭曲狰狞的脸颊上泛起一抹清醒和惶然。

骄兵必败。

昔日\"萨尔浒之战\"的时候,包括万历皇帝在内,朝廷上上下下皆是认为兵力满打满算也不过十万余人的女真建奴不过土鸡瓦狗,在大明九边精锐的围剿下,必然会被碾为齑粉。

可后来的战果却是给了众人狠狠一巴掌。

号称军中第一猛将的刘綎力竭战死;让西北蒙古鞑子闻风丧胆,主动称之为\"杜太师\"的杜松因轻敌冒进被建奴分兵击破;出身将门世家,常年坐镇边塞的马林同样不敌神出鬼没的女真建奴,后在开原殉国。

大明眼下在辽东大放异彩的将校们虽是取得了不菲的功绩,但与昔日那些能臣将帅相比仍是有些相形见绌。

对待女真建奴,绝不能急于求成,否则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

\"陛下教训的是,是老臣唐突..\"

眼神隐晦不定片刻,脸色略有些涨红的次辅刘一璟便是主动起身拱手,沙哑的声音隐隐有些颤抖。

长久以来,他在朝中都是\"保守派\"的代表,如今好不容易强硬了一回,却是遭受到了天子的驳斥。

虽说案牍后的天子不见得是有意针对,但此举必会削弱他在朝野间和士林间的影响力和威望,再难与首辅方从哲相抗衡。

或许用不了太长时间,他这位出身东林的内阁次辅便要主动上书乞骸骨,以免重蹈韩爌的覆辙,落得一个黯然致仕的下场。

\"先生言重了。\"

眼见得暖阁中的气氛突然变得诡异起来,次辅刘一璟的神色也有些落魄,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的朱由校便是赶忙出声宽慰,眉眼间隐隐有些迫切。

眼前这位身材短小精悍的次辅虽然出身\"东林\",但与日后那些只会纸上谈兵,乃至于排除异己的庸碌之辈相比,起码为人正直,不至于因为意见不合,便对他人肆意攻讦,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若非刘一璟坐镇朝野,恐怕由东林党所挑起的\"党争\"还要在持续一段时间。

\"陛下,若是短时间内难以平定辽东,臣斗胆建议屯兵清河,以防建奴殊死反扑。\"

随着暖阁中的气氛渐渐缓和,主管兵马大权的兵部尚书王在晋便是适时起身,朝着案牍后的年轻天子拱手道,其深邃淡然的眸子随之投向窗外,似乎能够一眼直达千里之外的辽东。

如今清河虽是复土,但依着辽东经略熊廷弼所说,城中兵力满打满算不过万余人,其余在城中俘虏的两千余\"汉奸\"则被悉数发往辽东各地充当\"苦役\",难以指望得上。

相比较重兵把守的辽沈防线,这清河城不仅兵力不足,而且更加靠近女真腹地,以女真老酋努尔哈赤那睚眦必报的性子,极有可能会卷土重来,强攻清河。

毕竟地势险要的清河城就好似一把屠刀,悬在赫图阿拉的头上,让女真建奴寝食难安。

\"王本兵,去何处调兵?\"

未等朱由校做声,刑部尚书朱国祚便适时起身,颇有些针锋相对的询问道,脸上闪过些许无奈。

经过近些年的整饬,不算扼守辽西走廊的山海关,辽东关外的兵力全部加起来也不过十余万人,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辽沈防线,防备女真主力。

此役虽然号称\"大捷\",但官兵损伤加起来同样超过万人,毕竟除却凤凰城和海州城之外,其余诸如岫岩,宽甸六堡,旋城等辽南关隘近乎于望风而溃,没有半点抵抗之力。

以朝廷眼下刚刚恢复些许生机的财政,供养辽镇十余万大军已是极限,如若再强行招兵买马,必然会对朝廷造成严重的负担,乃至于影响到帝国的运转。

\"清河乃重中之重,如今失而复得,确实不可忽视。\"

\"在凤凰城和广宁的援军中各抽调一万人,镇守清河城。\"

穷则战术穿插,重则火力覆盖。

如今大明的财政虽是到了捉襟见肘的程度,但得益于去年在南直隶籍没的富绅家产,国库中倒是还有些盈余,起码维持辽东现状不成问题。

只要守住清河城,女真建奴便再难染指辽南,只能重新将目光对准重兵把守的辽沈。

而当女真人引以为傲的骑射,对上辽沈防线的坚城利炮,又能有几分胜算呢?

想到这里,朱由校的嘴角便是涌现出一抹狞笑,不由自主的看向窗外,也不知晓那女真老酋,此时此刻在作何感想呐。

喜欢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