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不动产登记的那些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6章 玉兰花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此时此刻,只见夕阳将街道浸染成一片温暖的蜜色时,而我正拎着刚刚在花店里买的玉兰花往家走。长长的影子在身后拖曳,随着我的步伐轻轻晃动,扫过老李那个熟悉的煎饼摊。

只见他正在低头弯腰收拾铁丝架上的油布,铁架“哐当”一声撞在三轮车的挡板上,在宁静的傍晚显得格外清脆。而那橘红色的晚霞洒在他微驼的背上,则像是为他披上了一件暖融融的坎肩,他那佝偻的身影在夕阳中显得格外温柔。

“老张,这是给弟媳捎的?”他直起身子,习惯性地把手在蓝布围裙上蹭了蹭,目光落在我手中的花束上。纸包裹的玉兰花还带着傍晚的露水,在夕阳下闪着微光。“这花色真俊,跟弟媳去年穿的那件白衬衫一个样,素净又雅致。”

我将花往身前递了递,花瓣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瓷白的光泽:“今天上班时同事跟我提到了说城西公园的玉兰该开了,我就去看了看。”

老李笑了起来,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像一朵盛开的菊花。他转身从铁皮车里取出一个牛皮纸袋,袋口还冒着袅袅白汽:“刚炸的糖油饼,给弟媳尝尝。今早听你说她昨儿熬粥没吃饱,特意多放了勺糖。”纸袋递过来时,热度透过纸壁传到我的指尖,微微发烫。他又往我手里塞了双竹筷,“趁热吃,凉了就不酥了。这竹筷是我今早新削的,干净着哩。”

“谢谢李哥,总让您破费。”我往袋口瞥了一眼,糖油饼的边缘炸得金黄焦脆,上面撒着的白芝麻在夕阳下闪闪发亮,“明早还来十套煎饼,小王说惦记您的小米辣呢,说是别处的总不如您这儿的地道。”

“得嘞!”他挥挥手,继续收拾摊子,铁铲敲在鏊子上发出清脆的“当当”声,“让她多睡会儿,我给她留最新鲜的小葱。今早新到的山东大葱,水灵着呢。”

告别老李,我继续往家走。街道两旁的梧桐树上,新发的嫩叶在晚风中轻轻摇曳,投下斑驳的影子。几个放学晚归的孩子背着书包追逐打闹,笑声在暮色中传得很远。远处传来自行车的铃铛声,夹杂着母亲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这寻常的傍晚,因着这一束玉兰花和一个糖油饼,显得格外温馨。

楼道里的声控灯被我的脚步声唤醒,昏黄的灯光洒在台阶上。刚到门口,就闻到从门缝里飘出的炖肉香气。钥匙插进锁孔转了半圈,门就从里面拉开了——妻子系着那条熟悉的蓝布围裙,发梢沾着些许面粉,鼻尖上还俏皮地沾着个小白点。

“回来啦?”她的目光落在我手上,刚触到那束玉兰花,眼睛“唰”地亮了,像是落进了两颗星星,“这玉兰开得真好!比去年公园的还精神,你看这花瓣,饱满得很。”

“午休特意绕过去看的,老地方的全炸开了。”我把花递过去,又将糖油饼小心地放在餐桌中央,纸袋上的油渍慢慢洇开,形成一个小小的圆晕,“老李听我说你昨儿没吃饱,特意多放了糖。还说是今早新到的花生油炸的,香得很。”

她捧着花往鼻尖凑,深吸一口气时,肩膀轻轻颤了颤。花瓣上的晚露沾在她睫毛上,在灯光下亮闪闪的。“老李可真细心。”她转身去厨房找花瓶,围裙带子在身后轻盈地晃悠,“我去插起来,正好摆在餐桌中间,配着你的炖肉香。这玉兰的香味清雅,不会夺了肉香,反倒相得益彰。”

炖肉的锅在灶上“咕嘟”作响,白色的蒸汽顶着锅盖轻轻跳动。我靠在门框上看她忙碌。她把玻璃瓶里的旧水倒掉,仔细地清洗着瓶壁,然后小心地捏着玉兰的茎秆修剪,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对待什么易碎的珍宝。插第三枝时,发梢垂下来扫过花骨朵,引得她歪头躲开,鬓角的碎发也跟着轻轻晃动。

“你说老李每天起那么早,炸糖油饼的时候会不会犯困?”她忽然问道,手指轻轻调整着花枝的位置。

“他说三点就得起来和面,不然赶不上早市的热乎劲。”我走上前,伸手替她把散落的碎发别到耳后,“明早你也早点起,跟我去摊上看看?老李总念叨想见见你,说是有大半年没见着了。”

她笑着摇头,眼角弯成好看的弧度:“还是算了,我起那么早,怕耽误他做生意。那会儿正是最忙的时候呢。”说着,她掰了半块糖油饼递过来,“你先尝尝,看甜不甜。我闻着这香味就馋了。”

我咬下去时,热乎的面香混着焦糖的甜味在舌尖漫开,酥脆的外皮在齿间发出细微的碎裂声。她期待地看着我的表情,忽然拍了下手:“对了,下午妈来电话,说周末想过来,让你别忘了买她爱吃的酱肘子。说是东街那家老字号的,别处的她吃不惯。”

“知道了,明天下班就去酱肉铺。”我嚼着糖油饼点头,香甜的味道在口腔中弥漫开来,“正好让妈也尝尝老李的糖油饼。她上次吃过就说好,说是比从前国营饭店老师傅做的还地道。”

晚饭后,我把相机往她面前一递:“给你看个好东西。”她擦干手接过去,指尖划过屏幕时,公园里的玉兰花一张张展现在眼前——有仰着头沐浴阳光的,有被春风吹得歪着脖子的,还有躲在嫩绿叶缝里羞怯地只露半张脸的。每一张都捕捉到了玉兰不同的美态。

“这张光线真好,花瓣像镀了层金。”她指尖点着屏幕,忽然“呀”了一声,声音里满是惊喜,“这张拍到了只小麻雀!站在枝桠上,跟花并排着呢,像在说悄悄话。你这抓拍得可真巧。”

翻到最后一张时,她的指尖顿住了。屏幕上是她去年生日时的背影,系着同一条蓝布围裙,站在厨房灶台前。窗外的玉兰花枝恰好探进来,轻轻落在她的肩头,像是别在衣上的一朵活的花。

“你什么时候拍的?”她的声音轻得像一声叹息,睫毛上又沾了层湿亮,如同沾了晨露的玉兰花瓣,“我都不知道你还留着这张。”

“那天你在炖排骨,说要等我回来一起吃。”我从身后轻轻环住她,下巴抵在她发顶,闻着洗发水混着玉兰花香的味道,“看你站在花底下择菜,觉得这画面比任何风景都好,就悄悄拍下来了。这些日子一直存在相机里,想着什么时候给你个惊喜。”

她往我怀里靠了靠,发梢蹭着我的脖颈,带来一阵细微的痒意。窗外的月亮慢慢爬上来,银辉透过玻璃落在餐桌上,给玉兰花镀了层薄纱般的清辉,连花瓣上细腻的纹路都看得清清楚楚。

“其实啊,”她的声音轻柔得像梦呓,“我最喜欢的不是公园里的玉兰,是你每次带回来的这束。”

“为什么?”我捏了捏她柔软的耳垂,好奇地问道。

“因为带着你的体温啊。”她转过身来,鼻尖轻轻蹭着我的下巴,呼出的气息温暖而湿润,“就像老李的糖油饼,热乎的才最好吃。这花经过你的手,就好像多了几分情意似的。”

夜深时,我轻手轻脚地起身,为她掖了掖被角。月光从窗帘的缝隙中钻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道银亮的光带,正好落在床头柜的玉兰花上。花瓣在夜色中显得更加洁白无瑕,淡淡的香气顺着呼吸漫入心田,像是泡了一杯温吞的花茶,让人心安。

书房的台灯亮起来时,日记本摊在桌上。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在静夜中显得格外清晰。忽然想起老李傍晚时说的话,忍不住笑了出来。他说:“这玉兰啊,像极了你们小两口的感情,经年累月,越发香醇。”明日的晨光里,想必又会有新的温暖在等待着我们吧。就像这玉兰,年年都会如期绽放,带着不变的清香,温暖着寻常的日子。

窗外的月色越发皎洁,玉兰的香气在房间里静静流淌。我想起第一次为她买玉兰的情形,那时我们刚结婚不久,她站在花摊前驻足良久,却因为舍不得花钱而离开。我悄悄返回买下最后一束,她惊喜的模样至今仍历历在目。从此,每年玉兰花开时,我都会为她带上一束,这成了我们之间不成文的约定。

老李的煎饼摊也开了十余年,从最初的手推车到现在的三轮车,从只有煎饼到增加了糖油饼、豆浆等早点,见证了这个街区的变迁,也见证了我们的生活。记得女儿刚出生那年,妻子产后体虚,老李每天都会留一碗特制的小米粥,说是老家坐月子的方子。那段时间,他的煎饼摊成了我们最大的依靠。

思绪飘远间,忽然听见卧室里传来轻微的响动。我轻轻走回去,发现她正站在窗前,望着楼下的玉兰树出神。月光洒在她身上,像是披了一层银纱。

“怎么醒了?”我轻声问道,将外套披在她肩上。

她转过头来,眼中有着温柔的光彩:“梦见从前的事了。记得我们刚搬来时,这楼下的玉兰还只是棵小树苗,如今都已经长得这么高了。”她的手指轻轻划过玻璃,仿佛在抚摸那些记忆中的岁月。

我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楼下的玉兰树在月光中静静伫立,枝头已经结满了花苞,在夜色中若隐若现。“明年这时候,花开得一定会更盛。”我握住她的手,轻声说道。

她靠在我肩上,轻声说:“这些年来,最让我感动的不是那些特别的日子,而是这些平凡的瞬间。老李的糖油饼,你带回来的玉兰,妈定期的探望,还有这楼下一年年长大的玉兰树。”

是啊,生活不就是由这些细微的温暖组成的吗?就像老李的糖油饼,总是热乎乎的;就像这玉兰花,年年如期绽放;就像母亲记得酱肘子的老字号,就像妻子记得我炖肉时最爱加的那味香料。

夜色渐深,我们相携回到床边。玉兰的香气越发浓郁,在房间里静静流淌。明天,当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棂,新的日子又会开始,带着煎饼的香气、玉兰的清香,和生活中那些细小而确切的温暖。

我在日记本上写下最后一行字:“生活至味,藏于细微处。一如玉兰清香,糖饼温热,爱人的眼波流转。”合上日记本,忽然期待起明天的到来。期待晨光中的煎饼香,期待妻子看见新鲜小葱时的惊喜表情,期待周末母亲的到访,期待生活中所有平凡而美好的瞬间。

楼下的玉兰树在夜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那些关于温暖、关于爱、关于生活的小故事。而这些故事,将会在每一个明天继续上演,带着温度,带着香气,带着生活中最动人的细节。

夜越来越深了,窗外的玉兰花香顺着半开的窗缝漫进来,混着妻子匀净的呼吸声,在房间里织成一张暖融融的网。我侧身躺着,借着窗帘透进的月光,能看见她鬓角的碎发贴在枕头上,像沾了层银霜。这一天的片段忽然在脑子里活了过来,像放电影似的,一帧帧慢慢淌。

我又想起老李递糖油饼时,指尖沾着的面粉蹭在我手背上,糙糙的,却带着刚出锅的热乎气;想起小王抢煎饼时被辣得直吐舌头,却非要把最后一口塞给我尝;想起科长站在晨光里,镜片后的眼睛弯成月牙,说“中午去拍玉兰”时,中山装袖口沾着的那点粉笔灰;还有妻子捧着玉兰花时,睫毛上沾着的晚露,亮得像她眼里的光。

这些碎片明明都是寻常日子里的边角料,凑在一起却暖得人心头发涨。原来生活从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戏,倒是这些藏在晨光里的问候、裹在食物里的惦记、落在肩头的目光,像一粒粒不起眼的星火,慢慢攒着,就把日子烘得热气腾腾了。

喜欢不动产登记的那些事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不动产登记的那些事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