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沉沉的,似孕育一场暴雨。
上京拢上一层诡异的暗涌,狂风卷着乌枝败叶在街巷内横穿直撞。震的窗户簌簌颤抖。
不知谁家的衣裳未收,被风撕扯卷入高空,狠狠甩在了老槐树上,远远望去,像是吊在半空中的幽魂。
顾傅居着官袍,腰间玉带轻扣,步履匆匆,眼底凝着深潭般的沉静,得召见后入了皇宫。
“太傅您可算是来了。”
小公公左顾右盼,看到他连忙迎上前带路。
顾傅居脚步不停。
小公公在他身侧道:“几位皇子都在,六部九卿集聚。对了,还有翰林院的祝大人。”
顾傅居垂下视线,掩下情绪。
翰林院掌院祝尉?
负责起草机密诏令。
那是应乾帝的人。
自从杨常正入狱,祝尉就成了应乾帝身边的一把手。
别看翰林院掌院无固定品级,可这些人动动笔,是能决定官员生死的。
若非绝对信任,应乾帝也不会把他放在翰林院。
可杨常正出事,尚书令一职空缺,各方势力虎视眈眈,谁都想提拔身边的人顶上。
应乾帝自不会如他们所愿。
只怕……
顾傅居眸光闪烁。
内殿,紧张的气氛一触即发。
应殷跪在地上:“朝廷开仓放粮迫在眉睫,人心惶惶,尤其灾情严重之地必须派官员即刻前往,一为救灾,二为安抚,告知灾民朝廷不会不管他们,以防民闹。”
“情况严峻,若条件允许,可允灾民暂入官仓避水。”
“征用官署,寺庙设为灾厂,临时安置。”
应峙也急急表示。
“溺毙者尸身三日内必须掩埋,儿臣认为,若要派官员前去,太医院也该遣员一同前往,携苍术雄黄等药材。煮避瘟汤大锅分发。”
避免瘟疫。
应乾帝眸色沉沉,来回的走。
可见他心下焦灼。
他最后停在了低头一言不发的应承跟前。
“可有想说的?”
应承为难。
“儿臣愚钝。”
应乾帝失望厉声怒斥:“冀涿两州,禺州府四城百姓身陷囹圄!你可知会死多少人?”
“不……不知。”
“你知什么!抗水救灾也不知!身为皇嗣没有半点担当。朕把你带在身侧亲自教养!你却没有半点长进!遇着事却只会畏缩的无知蠢货!”
他看一眼就窝火。
不知道没什么,多看看多参与,总能学到本事。
可应乾帝恨的是应承,没有半点要和兄弟争的意思!
太子死后,这几个儿子没有一个得他心的!
应乾帝俨然忘了,当初太子还在,他也不见的多在意。
可死了,没有利益纠葛了,他也就念起太子的好来。
应乾帝用尽所有力气吼的,不免晕眩,眼前闪过黑影,可即便如此,他还不忘给应承一脚。
身子也跟着往后踉跄,被祝尉疾步扶住。
可一凑近就是应乾帝身上用熏香也藏不住的腐臭味,祝尉面不改色,好似闻不到那样。
“圣上息怒,保重龙体。”
应承被踹的身子歪斜,他摔到了地上,又胆小如鼠飞快重新跪好。
这般仪态,别说应乾帝看不上。便是边上几位尚书,也纷纷摇头,没把他当回事。
“太傅里头请。”
外头传来公公的说话声。
应乾帝收敛怒容,由祝尉扶着坐下。
顾傅居从外疾步入殿,衣摆擦过跪着的应承,上前请安。
“傅居啊。”
应乾帝的嗓音裹满愁容,他一手扶额,浓浓的倦意藏不住。
“你说,这可如何是好?”
他身子往后靠,一言不发,谁也不知他在想什么。
可顾傅居清楚,应乾帝要是真心系百姓,当初饥荒年也不会死那多人了。
他不过是做给朝臣看的,做给万千百姓看的。
问什么?
六部尚书都叫来了,你心里没数吗?
可顾傅居清楚应乾帝的意图。
顾傅居拱手:“先前为防御洪涝,各朝中重臣纷纷给出方案,其中就有不少提出灾后安置的。”
“臣也琢磨些许时日,再配合历代卷宗。首当其冲该先草拟赈灾政令。”
应乾帝微微直起身子,似在细听。
顾傅居视线一扫。
“户部尚书。”
“下官在。”
“户部负责统筹钱粮调拨,核算赈灾银两减免赋税。”
那人未应。
说着简单,可办起来并非易事。
顾傅居则看向工部尚书周大人。
“工部负责河道堤防抢修,实地勘察灾后重建,堵决优先分洪减损。”
工部尚书便是周玉柔的父亲,听后只是沉默不语。
顾傅居的嗓音继续响起。
“兵部协助运输赈灾物资,调动人手维持秩序,防范流民暴动。刑部监督赈灾钱粮发放,查处贪墨。各布政使司开设粥铺。”
“减免赋税,重灾区免三年钱粮,毗邻区减等。平抑粮价,严打囤积。”
“……”
他一字一字说下去。
殿内没有人搭腔。
顾傅居也不在意。
等说完最后一个字后,他才稍稍抬眼。
“诸位可有异议?”
六部尚书面面相觑,最后刑部尚书姚大人上前一步。
“太傅费心,我等也该竭力尽能,可国库……空虚,灾情四起,这赈灾款怕是难……”
应乾帝一动不动,就这么看着。
顾傅居:“调六省库银,削减开支。”
六省便是大晋内六个富庶之地。
开支包括皇宫,以及百官俸禄。
他淡声:“杨常正入狱,杨家抄家充公银不是笔小数目。可见贪官污吏都守着金矿。”
他心甘情愿做起应乾帝手里的刀刃。
“从圣上登基起国库便空虚,六部不该自省吗?”
“不说别的,魏家军的军饷都是魏昭一人承担,户部称为天下钱粮总汇,为何送过去的粮草和给将士避寒的衣物都是一拖再拖?兵部在其中可有作为?”
“杨常正的案子至今未审,吏部刑部可有贪赃枉法,包庇贪官之嫌?”
————
“你是说,太傅在皇宫和六部的人吵起来了?”
虞听晚午睡才醒,就从魏昭嘴里得知此事,惊愕不已。
“也不算吵。”
魏昭煮茶执银匙,舀起碾得极细的茶末轻筛入瓷,茶汤渐涌新雪,白雾氤氲:“他老人家气定神闲,靠着一张嘴把六部那些老东西人气得面红耳赤。”
喜欢半路抢的夫君他不对劲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半路抢的夫君他不对劲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