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安提出的意见,原本就会让上级领导重视。
在上级领导看来,陈长安提出来的意见的确是好事。
既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培养出的人才反哺医院,同时还能带动制药厂的生产。
这也算是三方共赢的局面了。
随着人口逐年增加,医疗体系相对落后,需要大批的医护人员。
如果陈长安这个主意能够实施,对于医疗系统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陈长安在离开了上级领导的办公室之后,直接就来到了社区医院。
在赵建红的办公室里,陈长安将情况和赵建红做出了说明。
“目前上级领导决定由我领导三家单位的改革。
在我看来,三家单位还是要以学院为主体。
毕竟只有医护人员的数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完成这个构想。
不然一边要看门诊,一边要做手术,还要去给学生们讲课,碰到好苗子还要教导,这就算是把人劈成三瓣儿也忙不过来。”
赵建红也是点点头,作为四九城内数一数二的大医院。
虽然社区医院得名字比较土,可规模着实不小。
当初冯姨在离休前,帮助社区医院引进了一大批的先进设备。
而汽车厂也是不差钱的主,后续得很多设备,也是不差钱的主,后续很多设备也是汽车厂出钱购置的。
这也导致了社区医院非常的繁忙,尽管当初陈长安有先见之明,把医院建设的非常大。
可占地面积大没用,要看有多少医术精湛的医生啊。
如今的社区医院的中医科,依然是靠着当初那一批老中医以及他们的徒弟们在扛大旗。
西医这边同样是当初那些受排挤的那部分医生。
由于社区医院一直游离在卫生系统得边缘,导致分配来的新医生们,水平也不太行。
好在这年头,医生的学历要求不算太高,水平差慢慢的也就练出来了。
可相比其他四九城内得大医院,社区医院也就是占了设备好的优势。
现在有了医学院和制药厂,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实在是感谢师兄了,别的不说至少制药厂当初是你和师傅一手创立的,决不能让他倒闭。”
陈长安点点头说道。
“条件我是争取来了,医学院那边,可以改名四九城医科大学。
你任校长兼书记,如何安排课程,谁去讲课你比我更清楚。
同时将社区医院改名,今后就是四九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样是你任院长,兼书记。
对于医学院,医院的人事方面,我就不再插手了,剩下的认命就交给你了。
包括制药厂那边,也全都交给你了。我是实在没时间。
后续机床厂和芯片厂也快要完工了,尚平还好一点,毕竟机床他还稍微的懂点。
再加上原本得几位机床厂的技术人员,勉强还算是凑合。
而芯片厂就不一样了,杨云飞也就是懂一点彩电的生产,对与芯片那就是个外行。
到时候我还要把重心放在芯片那边,这边的发展就全靠你自己了。”
“放心,这么多年了,我也有一些心腹手下,学校的事情也不是这一天两天就能改变的。
只要你还在这个位置上,我这边就算是做错了,也有挽救的余地。”
陈长安听了赵建红得话,也只是笑了笑。
赵建红这话说的也没错,就凭赵建红这一口一个师兄的叫着,就是妥妥的嫡系。
和尚平,杨云飞一样,不管是谁都会把他们当成陈长安的人。
只要陈长安还能坐稳目前的位置,这些人只要不是犯原则性的问题,就不会有啥大问题。
。。。
随着机床厂的厂房再一次的建好,这一次陈长安带着一众人,视察了新厂房的建设问题。
在机床厂恢复生产的同时,经上级领导的批准,尚平也升为了副主任。
也算是小小的填补了一下副主任一职空缺的尴尬。
而尚平的工作重心依然是机床厂,和当初的陈长安一样。
虽然尚平成为了副主任,可办公地点依然选择在了机床厂。
随着机床厂实验室的完工,高总工带着一众大学教授,也钻进了实验室里。
按照陈长安的要求,数控机床已经提上了日程。
陈长安要求不高,从最简单的两轴数控车窗开始,后续再慢慢的增加难度都行。
就在机床厂生产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国际上再一次开始了风云变幻。
立陶宛宣布独立之后,北方大国自然不会任由其独立。
北方大国立刻通过决议,宣布立陶宛此次宣布独立是非法的。
随后立刻切断了立陶宛能源,食物的输入。
随后派兵进入立陶宛,控制住了包括机场,港口等重要设施。
随着立陶宛宣布独立,让世界上所有的目光就聚集到了这里。
最高兴的人,当然是除了北方大国之外的另一个超级大国。
就在立陶宛宣布独立之后的几天时间里,西方国家陆陆续续的就不少国家宣布承认立陶宛独立。
米国更是赞扬这是立陶宛,这是所有公民的意志,应当予以支持。
扬言如果北方大国对立陶宛使用武力,他们必将做出回应。
而有了这么多国家在背后支持,立陶宛更加的坚定了自己独立得想法。
随着双方对峙的时间越来越长,冲突越来越加剧的时候,全世界都在等待着双方分出一个胜负的时候。
在中东的侯赛因,却不甘寂寞,不顾众多国家的劝阻,对科威特发动了战争。
此次得战争,其实在上一次陈长安亲自去中东卖武器得时候,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侯赛因为了打赢当时和波斯的战争,可以说是到处借钱。
尤其是科威特,侯赛因为了购买陈长安所出售的武器,可不仅仅是找苏尔坦亲王借钱,找科威特借的更多。
总金额超过了150亿美元,这些钱大多都是购买了陈长安所出售的军火。
最后战争貌似是打赢了,可留下来的确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以及一屁股外债。
随着石油价格的下跌,眼看着这些钱一时半会的还不上,侯赛因的心思立刻就活络了起来。
想要找一些借口,想把这些外债赖掉,于是开始寻找起了各种借口。
喜欢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