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1章 王字印记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周冰微微皱起眉头,神色凝重,沉声说道。

“大家都清楚,自我毕业后,便投身于文学领域的工作,日常接触古董的机会少之又少。

就拿眼前这件东西来说,若将它视作真品,仔细端详,它确实具备诸多真品应有的显着特点,无论是釉色的细腻质感,还是器型的规整程度,都与记忆中真品的模样相契合。

可要是把它当作赝品来看,又不得不承认,其中某些细节之处,隐隐透着那么一丝仿造的痕迹,仿佛是仿造者精心留下的破绽。

所以啊,说它是真的,有足够的道理支撑;说它是假的,也并非毫无根据。

至于这件器物究竟是真是假,依我看,还得听听咱们小师弟张震的高见,他在古董鉴赏方面的造诣,大家有目共睹。”

高婕听了周冰这番看似滴水不漏、实则将难题抛给张震的言论,忍不住笑骂道。

“嗯哼,瞧你这话说的,文学研究果然是做得很透彻了,把这模棱两可的本事都学到家了!”

高婕的调侃带着几分亲昵,瞬间打破了些许凝重的氛围。

众人一听,再度爆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银安殿内回荡着欢快的笑声。

齐老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讨论,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微笑。

待笑声渐歇,他目光如炬,直直地看向张震,忽而开口说道。

“张震,如今就只剩下你了,别再卖关子,还不快点为大家解惑,揭开这只小碗的神秘面纱!”

众人的目光也齐刷刷地聚焦在张震身上,眼神中满是期待,急切地渴望从他口中听到那个关乎小碗真假的最终答案。

“行,既然大家都这般热切地想听,那我就不自谦,献丑了!”

张震神色沉稳,迈着不疾不徐的步伐缓缓走向摆放锦盒的桌子。

他附身从盒中轻轻拿起那只小碗,动作十分随意。

旋即,他扭头面向郭远,目光中透着探究,开口问道:“郭师兄,我心里有个疑问,这只碗你当初花了多少钱才入手的?”

众人原本满心期待张震能抛出什么惊世骇俗的鉴别高论,谁能想到他一开口,问的竟是如此直白的金钱之事。

在这充满文化底蕴与鉴赏氛围的场合下,这般提问着实显得有些突兀,甚至大煞风景。

一时间,众人面面相觑,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

然而,齐老静静地坐在一旁,神色平静,并未插话。

其他人见老师都未表态,自然也不好指责张震什么。

郭远显然也没料到张震会这么问,愣了一下神,才开口说道:“这东西,我其实没花一分钱,是一个朋友赠送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不自觉地挠了挠头,脸上带着些许疑惑,不明白张震为何对这碗的价格如此在意。

张震听闻,眉头瞬间皱成了一个“川”字,追问道:“这位朋友,是个岛国人吧?

又或者,是和岛国有密切关系的人?”

此话一出,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众人不由得一片哗然。

大家交头接耳,纷纷猜测这只小碗怎么就和岛国人扯上关系了,一时间,殿内议论声此起彼伏。

郭远被张震问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下意识地扭头看了一眼黄思源,似乎想从对方那里获取一些应对的思路,片刻后才说道。

“我平日里与他打交道,感觉那人和岛国人没什么明显关联。

不过,要是他背地里和岛国人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猫腻,我确实也无从知晓。

张师弟,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这和这只碗有什么关系吗?”

郭远的眼神中充满了困惑,急切地想要从张震那里得到答案。

此时,宝光内敛的瓷碗在张震手中不断地上下翻转,他的眼神专注而锐利,仿佛根本不在意这翻转的动作是否会损伤到这件珍贵的宝贝。

众人的目光紧紧跟随着那只碗,心也随着碗的翻动而悬了起来。

忽而,瓷碗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停住了旋转。

张震面色一正,语气笃定地说道:“这是个赝品,另外,我敢断定,你那位朋友和岛国人关系匪浅!”

郭远听后,脸上满是茫然之色,眼睛睁得大大的,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众位师兄弟也皆是一脸莫名其妙,彼此间眼神交汇,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疑惑,实在猜不透张震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齐老一直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见张震话说到一半就停住,便沉声道。

“张震,别再卖关子了,直接为大家解开谜底,让大家明白这其中缘由。”

齐老的声音不高,但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威严。

张震听到老师的话,瞬间卡了壳。

实际上,这只碗的真假、制作工艺乃至出自谁手,他都如同数家珍般一清二楚。

只是,其中缘由却难以开口明说。

他在心中暗自思忖了好一会儿,才缓缓说道:“这只碗在底部,大家仔细摸,会摸到一个王字的暗记,这是工匠制作时留下的名字。

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是在宋代,宋徽宗那般对瓷器要求严苛,会允许工匠有这种做法吗?”

叶秋莹出身于瓷器世家,对瓷器相关的掌故了解得极为深入。

她一听张震这话,眼睛一亮,抢先说道:“肯定不可能!在宋代,尤其是宋徽宗时期,官窑瓷器制作要求极高。

如果工匠胆敢如此胆大妄为,在瓷器底部留下自己的名字,首先这只碗必定会被当作废品处理掉,更严重的是,工匠本人甚至会因此掉脑袋。”

叶秋莹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神色颇为激动。

众人听了叶秋莹的解释,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经她这么一提醒,瞬间都明白了过来,这只所谓的汝窑瓷器,极有可能是后世人仿造的。

而且,仿造者不知出于何种心思,竟在上面留下了暗记。

郭远听后,心急如焚,连忙让张震把瓷器放下。

他三步并作两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只碗,按照张震所说,从碗底仔细摸索。

果不其然,他摸到了那个隐藏在底部的暗记,手指轻轻摩挲着那三横一竖的笔画,确定无疑是个“王”字。

喜欢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