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三月天。
中州西南有一座汪家寨,这是一座山野小寨,寨中居民全部姓汪。
居民数量不算多,男女老少加一起也就两百余人,但这种小寨子亦有大儒愿意在此传道授业。
汪家寨的人只知道这位大儒姓袁,寨中孩子称呼他为袁老师,寨中大人则称他为袁师傅。
因此久而久之,可能是喊顺了口,后面无论大人还是孩子,统一都称呼这位大儒为袁师。
袁师在汪家寨居住十余年,周围几座寨子的大人听说他有学问,纷纷将孩子送到这里读书识字。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袁师用大雅言带头念诵,私塾里的孩子们跟着念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袁师用大雅言继续念诵:“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一群七八岁的孩子们跟读:“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袁师继续念诵,孩子们接着跟读:“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一位身裹黑色斗笠的男人站在私塾门口,他见状摇了摇头、嘴里发表锐评:“无用功。”
这位男人正是刚到此地的洪渊,但孩子听不到他的话语,仍在专心致志朗诵千字文,只有袁师用眼角余光瞥了一眼门口……
袁师见到一位身裹黑色斗笠的男人、但斗笠的帽檐压得很低,所以看不清男人的脸庞。
这堂课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中午,袁师有修为傍身,自然无妨,但孩子们早已口干舌燥。
袁师合上竹简,说道:“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你们回家吃饭吧。”
孩子们起身行礼告辞,然后三三两两、闹哄哄离开私塾。
洪渊听从陈玄机的建议,御空来到中州西南方位,他按照心中指引来到汪家寨,随即就看到了私塾里的袁师。
袁师有着圣境巅峰的实力,这境界放眼如今的人族,算是顶级强者。
因为此时这个年代,剑祖年纪尚轻,方天武帝还是少年,大祖还未出生……
除了三教祖师再无帝境,圣境巅峰是顶级强者,当然这里说的不包括妖族。
袁师怀里夹着竹简,漫步来到私塾门口,他看着好整以暇的洪渊,问道:“阁下之前所言何意?”
果然能看到自己,洪渊笑着开口:“你是说我那句‘无用功’吗?”
“我教他们读书识字,怎就是无用功?”袁师先质问,紧接着再次发出质问:“难道你觉得乡野村夫就该干粗活?干一辈子粗活?”
“我可不是这个意思。”洪渊连忙摆手道:“你好歹是读书人,还是周昭圣的弟子,别一上来就扣这么大的帽子!”
“你是谁?”袁师面露警惕,问道:“怎会知道周昭圣是我老师?”
“我与老师可是至交好友。”洪渊装了个大逼,反正袁师又不认识他,周昭圣也不在这里,死无对证,还不是随自己怎么说。
袁师是远古时代着名的人物,虽然名气不如远古十豪,但史书里可是有他的记载。
洪渊还听顾平生提起过袁师,所以对袁师的生平有些了解,自然知道他是万世之师周昭圣的学生。
看到袁师还想再问,洪渊打断他的话,故作高深道:“我和周昭圣认识之时,你估计还没出生。”
“这么说是前辈了?”袁师拱了拱手,问道:“前辈尊姓何名?”
洪渊见瞒不下去了,只好说道:“鄙人龙渊。”
袁师又看了一眼洪渊,这人身上的气息确实不同寻常,至少自己圣境巅峰的实力看不透,他应该没有骗自己。
“前辈,你刚刚说的无用功,究竟是何意?”袁师实在不解,追问道:“我带领孩子们读书识字,你为何觉得是无用功呢?”
“咱们坐下来聊。”洪渊盘膝坐在地面,这个时代的人都会坐而论道。
袁师坐在之后,洪渊问道:“我问你,天地玄黄是什么意思?宇宙洪荒又是什么意思?”
“天空是深青色,大地是灰黄色。”袁师顿了顿,继续解释道:“宇宙形成之初是无边无际的混沌状态。”
洪渊闻言说道:“你带领孩子们念诵千字文,孩子们虽然认识了这些字,但却不知道这些字的意思。”
“你教孩子不能局限于读书识字,还得让孩子懂得其中的意思。孩子们认识这些字,但不知其意,这不就是无用功吗?”
袁师愣了愣,说道:“我看别人都是这么教的啊,一直以来都是这样教的呀……”
洪渊打断袁师的话,反问一句:“难道从来如此就是对吗?”
远古时代的教育观念,远远落后于六千年后的人们,因为眼光局限了思想。
洪渊看着呆若木鸡的袁师,继续说道:“读书不止是为了识字,更是为了懂得其中的意思。”
袁师闻言犹如醍醐灌顶,喃喃重复着洪渊的话:“读书不是为了识字,而是为了懂得其中的道理。”
“正是如此。”洪渊悠哉悠哉说道:“教书更要解惑,使人开智。”
“我明白了。”袁师抱拳,感激道:“多谢前辈指点。”
两人一同离开私塾,因为有袁师的授业,汪家寨里的畜牧业很是发达,随时可见鸡鸭牛羊。
但同时也有遍地的鸡屎狗粪,洪渊见状说道:“你是圣境巅峰的强者,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汪家寨才多少人?你为何不去大点的村镇?”
“这样你就能教更多的学生,还能给更多人传道授业,而且大点的村镇也更整洁,何必留在这小小的汪家寨?”
袁师闻言笑了笑,答道:“清朗村镇是人间,泥泞乡野同样是人间。”
洪渊只是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思考,并没有其他的意思,但显然袁师的思想觉悟更高一层。
“我还有位朋友在这里,我带你去见见他。”袁师带着洪渊走出汪家寨,两人来到一处农田跟前。
三月底的时候,适合种植水稻,附近几座村寨的人,几乎都在这里插着秧苗
虽然是正午,但这群人并没有歇息,反而加快了动作,似乎是想快点插完剩下的秧苗……
一位老汉将裤脚卷到膝盖,他左手攥着一把秧苗,右手捏着几根秧苗,弯腰把手中秧苗按进泥里。
“中州大地以前只有麦穗,这是我从东胜神州带来的水稻。”袁师解释道:“水稻的产量更多,能让更多人吃饱饭。”
“而且水稻也更方便,收获之后,只需脱壳,便可以煮熟食用。麦穗还要研磨成粉,方才能做成馒头和面食。”
这事在史书里有记载,洪渊看到过相关的记载,九州原本食用不同的五谷,袁师不辞辛苦走赴各地,传五谷于九州。
北枳南橘,北方的酸涩的枳,种植到南方,便成了可口清甜的橘。
中州西南这个地方,原本一直种植麦穗,但麦穗的产量却是极低。
水稻虽是外来品种,但异常适合此地,因为此地常年炎热,几乎没有冬天,因此水稻能一年三熟,而且产量惊人。
喜欢你一个F天赋,竟能力压九州天骄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你一个F天赋,竟能力压九州天骄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