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笙书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0章 很快就打脸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高笙书一笑,哈哈,他这是要让咱来做思考题,幸亏,咱读的杂书也算多了,这个小问题怎能难倒咱。不过,咱也不能便宜了这些拿了俸禄的家伙,也让他们帮咱来想一想才是。

“诸位爱卿,吴大人问朕,我朝铨叙人才,如果不用九品中正制,那该用啥法子呢,不知诸位爱卿有无良策?”

高笙书以为群臣之中总有人来说上几句,即使说的不着调,那也表明一种态度。可是,哪知群臣异口同声:

“陛下深谋远虑,运筹帷幄,臣等唯陛下马首是瞻。”

哼,都是一群老狐狸,明明心里有想法,却故意不置可否,分明是故意刁难咱,可是,咱虽然贵为皇帝,对这些家伙又有什么敲打的办法呢,总不能让他们全部走人吧。

“好,既是如此,那朕今日就和诸位爱卿说说朕的肺腑之言。既然诸位听了王大人的一番话,想必都已明白九品中正之制,之所以成为我朝隐患,乃是肩负选贤任能之责的中正官不公不法,致使弊病丛生。

“朕以为,解决中正官不公不法的最好法子,就是革故鼎新,采用科举之制,不论贵贱,毋问出身,但凭经义策论、诗赋文章,以才学定高下,以真才取贤能。从而让天下士子,潜心向学,踊跃赴试,一展胸中丘壑。如此,天下英才皆能为我朝所用,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殿上群臣面面相觑,虽然他们都有私心,但大庭广众之下,他们一时也不敢说这种公开选拔人才这种方式不好,可他们仍不死心,依旧以沉默相对。

这时,王文涵又大声说:

“陛下圣明!臣以为科举取士,实为千古未有之善政,乃利在千秋之壮举。通过科举取士,四海贤能皆入陛下毂中,朝廷得栋梁之才,百姓见上升之途,既解选材壅塞之弊,又安天下求仕之心,更可使学风日盛、文运昌隆。此制若在我朝推行,必能收揽人才,凝聚人心,陛下仁德之治,亦将光耀千秋!”

哈哈,这王文涵的话虽然是对咱的阿谀奉承,但是,这番话讲的也是入情入理,看来一些当政者为什么喜欢别人的奉承,不是别的,而是这些马屁话能将他的意思进一步拔高提升,从而推动自己意图的落实。咱今天倒要看看,这些暗中使坏的家伙怎么驳斥王文涵的这番话。

果然,群臣沉默了一会,并没有人出来唱反调,而又是异口同声的说:

“陛下圣明,我等谨遵陛下谕旨!”

“好,既是如此,朕意,礼部立刻安排,明年春天开始我朝第一次科举,对那些成绩优异者,朕要亲自面试。”

见自己推行科举的提议得以施行,高笙书也是心情大好,他正准备要让秦无术宣布退朝之际,忽然一位小黄门来报:

“陛下,殿外有赵勇高等三人求见!”

啊哈,赵勇高他们回来了,嗯,来的正好,咱正想着这赵勇高另有安排,今日,咱就一并委任册封了吧。

赵勇高与徐江闻、钱牛儿一身戎装,走进大殿,对着高笙书三跪九叩,说:

“臣等三人,根据陛下旨意,在江南各地巡视安抚,并将陛下的旨意广为传播,江南军民都对陛下的仁政万分拥护,故此,臣等三人当即进京缴旨复命,望陛下自此毋庸忧虑江南之事。”

好好好,只要江南的百姓拥护咱,咱的一些改革也就可以顺利推进了,像今天决定的科举考试,今后江南的士子可是风头无两,力压北方好多年呢。还有放开盐铁官营,允许商贾投资开矿,减少各地关卡,鼓励商品流动等等,如此一来,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经济很快就能得以繁荣。

“好,赵将军,你等三人此次代朕巡视安抚江南百姓臣民,劳苦功高,朕要论功行赏。赵勇高听封!”

“臣在。”

“朕封你为二等候,并担任朝中三品监察御史,专门监督朝中及地方不良官吏,遇有贪腐之举,立刻向朝廷弹劾。”

“臣领旨谢恩。”

“徐江闻、钱牛儿听封。”

“朕封你们为三等侯,具体职位待吏部拿出条陈后,朕再行下旨。”

“臣等领旨谢恩。”

赵勇高和徐江闻谢恩之后,跟随小黄门站到群臣中间,而钱牛儿却忽然来到王文涵跟前,歪着脑袋仔细端详。王文涵心中恼怒,大声斥道:

“哪里来的村野匹夫,如此无礼!”

可是,钱牛儿也不管王文涵的训斥,忽然扑上前,将他摁在了地上,并扯下他后颈的衣领,然后大声叫道:

“陛下,当初让微臣结果了陛下的正是此人,望必须明察!”

朝中众臣哪知道其中原委,都站在原地看热闹。有些人心中甚至还幸灾乐祸,因为王文涵迎合了高笙书的意思,让高笙书下定决心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从而让这些人的利益受损,所以,他们巴不得这个村野匹夫钱牛儿闹出什么大动静,把这个新君跟前的大红人拉下马,也出出他们胸中的恶气。

这时,殿外来了几个御林军,拉开了钱牛儿。

王文涵涨红了脸,大声说:

“陛下,休听这个村野匹夫一派胡言,臣怎么会认识如此粗鄙之人。”

钱牛儿气呼呼的,说:

“王大人,你不要再装了,你说你不认得我,可我认得你后颈斑块。你在江南的小酒馆给了我500两银子,说让我结果一个仇家万公子的性命,事成之后,再给我5000两银子。而这万公子,就是当今的圣上,你还不快快认罪?”

高笙书此时也想起了昔日在江南被钱牛儿绑票的情形,就笑了笑,说:

“文涵,要为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如果真的做了,时过境迁,朕仍然好好的坐在龙椅之上,说不定,朕会宽恕了你呢。说吧,你到底有无见过这位钱牛儿?”

王文涵略一沉思,扑倒在高笙书跟前,以头叩地,浑身颤抖着,大声哭喊:

“陛下,臣千不该万不该,贪图荣华富贵,上了奸贼澄如和曹师堂的当,做出了伤天害理的罪恶,差点祸及陛下,臣真是千刀万剐啊!”

王文涵的哭喊,不禁让高笙书想起了江南往事,他的心忍不住一阵揪心的疼痛。

喜欢笙书传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笙书传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