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看起来宣明宗很睿智,不然的话,也不会夺了皇位,成就大业。
可真涉及到与秦军交手,宣明宗就不灵了,总是一败再败。
地盘也是越来越小,连带冯之景等人也受了连累,钱财只出不进,坐吃山空之下让人头疼。
在看这几年的过往,他们已经有些后悔了,若不是宣明宗知道他们的重要性,派人盯得紧,怕是他们都想着重新回到昌都,去做自己的老本行。
秦地的商税是很重,但也是有的赚的,总要好过提心吊胆跟着宣明宗强。
大家正想着办法,怎么联系秦军,怎么重回故里,又怎么能避开宣明宗的眼线,不被其针对。可办法还没有想出来,秦军就来了一个兵临城下。
三人此时来找杜文渊,表明的就是一个意思。便是他们不准备离开了,要走就让宣明宗自己撤好了,他们就留在曹城,等着秦军来接收。
听着三人表明来了来意之后,杜文渊一句,想屁吃呢,差一点就是脱口而出。
但考虑到自己也是大家族之一,大家还有着更多共同点,他还是没有出言去打击他们,而是摆出了事实说道:“不用想了,现在我们想走都走不成了,后路已经被断。”
听到想走都走不成的时候,三位族长还很高兴,但一听到后路都被断了,当下瞪大了着眼睛。
什么玩硬?后路没有了,难道说是北统军杀过来了?
嗯,这倒是极有可能,国与国之前,向来只有利益,没的感情。
之前大家合作,那是形势所迫。现在北统军强大了不少,压得南统军抬不起头来,那也就到了先解决他们的时候。
“我早就看统文帝不是个东西,果不其然。”于致远开了口,一副事后诸葛亮的样子。
“不是,不是北统军。”杜文渊知道这是对方误会了,连忙说道。
“不是北统军,难道是大夏军?也对,他们也不是什么好玩硬,这几年仗打下来,想必也开始缺银子了,这是看中我们的财富,想要抢了呀。”吕伯靖一副大聪明的样子,自认分析出了正确的结果。
“也不是。”杜文渊再次摇头。
“嗯?”
冯之景三人听到这也不对,那也不是,便有些懵然。
看着三人的样子,杜文渊也没有了打机锋的意思,直接就把结果说了出来,“是秦军,秦军突然出现在了福宁城,不知道怎么的就收编了羽林卫,现在已经拿下了商临城,我们...没有退路了。”
“啊?”
三人闻听,尽皆起身。
如果说之前得知秦军来攻,他们只是感觉到了机会,并没有慌乱的话,那现在,就是真的心慌了。
秦军这么勇的吗?竟然把他们的后路都给切断了?
也就是说,他们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死拼到底,一条就是投降了。
刚才三人还想着怎么做能够留下来,可现在确定走不了了,一个个又开始担心了。
怎么说呢,能走而不走这是一种态度。
完全走不了,这是形势所迫,属于另一种情况了。
前者,他们算是态度主动,到时候还能提一些条件。
后者,他们属于被动,属于别人怎么说,他们就要怎么做了,完全没有了主动性。
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给弄得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好。
最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是把目光落在了杜文渊的身上。
怎么说呢,杜文渊好歹是当过首辅的人,在政治敏感性上要强他们不少。
事情到了这个时候,三人也相信,抱团在一起,总好过自己的单打独斗要强。
注意到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自己,便知道了其意。杜文渊这就叹了一口气道:“事到如今,我们还有的选择吗?如果只是我们自己,死了也就死了,但我们四人,谁身后不是有几百上千人需要养活,我们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家族的延续考虑呀。”
这话的意思已经很明了,就是不能和秦军来硬的。
决定投降了,怂了,但还是以为了家族为名,不得不说,要脸的人就是这样,做出任何的决定,给人的感觉都有足够的理由。
“对,对,我们生死无所谓,但我们身后还有家族呢,为了他们,我们也不能轻言死亡。”
似乎是找到了最为合适的理由,冯之景三人也是连忙表态。
一个个装成为了大义,而不得不委曲求全的模样。
意见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或是说他们是不想死,是怕死下的唯一选择。
决定有了,接下来就是怎么和秦军联系的事情。
既然要投诚,当然要主动一些,真等秦军拿下了曹城,那个时候再被动的投降,意义可就不一样了。
四人坐在一起,纷纷亮出了底牌。
比如说,我冯氏家族在军中都有哪些子弟,可以帮上什么忙。
我于氏家族又控制着多少的军队,关键时刻可以反正,甚至可以主动打开城门,放秦军进来等等。
主打的就是一个卖主求荣。
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商人利己的本色。
......
许府。
兵部尚书许德勇的院子里。
镇南将军伍定生、镇东将军余才动,被请到了这里。
以三人的影响力,其实可以叫来更多的将军一起议事,但为了安全起见,他们还是决定由三人把大框给定下来再说。
相比于大家族们考虑的是如何在逆境中为自己谋利,武将凑在一起的时候,就简单了许多。商议的议题就是如何开城放秦军进入。
没办法,打不过,根本就打不过。
如果说后路没断,还有四城做依仗,那倒不妨与秦军交交手。即便是败了,也可以向后退去嘛。
而现在,后路都没有了,退无可退,这一仗还怎么打?
明知必败还要战,这不是勇,而是傻。
在看宣明宗,不似人君。
对方自从继位以来,就没有做出过一件亮眼的事情,相反还把祖宗之地给丢了,这让大家对他完全的失望。
跟着这样的人,能打胜仗才是怪事。
打不过,又不想死,唯剩降尔。
“两位,意见统一了,我就联系卫国公了,此人是秦王的岳丈,与老夫也是旧识,只要能得到他的承认,我们全家的性命定然可保。”
许德勇一边开口,目光一边看向着伍定生两人。
“全凭大人做主。”
这两位也是光棍的很,表达出了完全的服从之意。
他们倒是想要反抗,但也有这样的实力才行。
同样的一幕还发生在于府。
当于万里从宣明宗那里离开,回到自己府中的时候,二弟于千里和三弟于百里就被叫了过来。
这段时间,他们三兄弟活的有些憋屈。
宣明宗对他们不信任呀。
属于即防又用。
这从把北府军带在身边,一直盯着,却允许羽林卫远离自己,独守福宁城就可以看得出来。
三兄弟心里苦,那种付出了一切,却还得不到信任的感觉,你让他们如何真的为你们卖命?
也就是他们常年的经营下来,北府军上下人等都听他们的,不然的话,怕是早就被寻了理由,给杀光了。
“大哥,要不然我们拼了,北府军上下五万人,全是精锐,未必就不能冲出一条血路杀出去。”
第一个开口的就是老三于百里。
他最年轻,也最有冲劲,武力值也是不弱,可称悍将。
“老三,万万不可。北府军是我们的底气,如果把他们给拼光了,那我们就真什么都没有了。”老二于千里发了话。
三人中,他属于智囊型的,像是北府军的粮草调度尽归他管。
“不错,老二说得对,北府军就是我们的底气,只要他们还在,我们就有资格和任何人去谈条件,反之,没有了他们,谁还会认我们呢?”于万里也开了口。
看似他是洞穿了一切,实则却是他被秦军打怕了。
一个能接连打败胡骑、凉骑,让大夏军也吃瘪的军队,岂又可能是容易对付的。
至少,以北府军的实力,他们是没有太多的胜算。
“还有,大哥,老三,不知道你们想过没有,就算是我们能杀出去,那我们要去哪里?带着军队,粮草军饷又从何而来,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了,那北府军早晚还是要面对一个乱字呀。”老二于千里再度开口。
这只是摆出的一个实际问题,便已经无解了。那还有其它的呢?
比如说北府军的家眷问题。
现在大家的家人都在曹城,如果大仗一启,就算是北府军够勇,可以杀出一条血路,但总不能连家眷一起带出去吧?
到时候,家人被秦军所控,北府军还是会大乱的。
说到底,这一仗怎么看都没有胜算。
怎么打,败势似乎都不可逆转了。
既是冒险之下都未必会有好结果,那不如投诚算了。
还是那句话,北府军还在,他们三兄弟就有用,就算是秦王也不好直接就把他们怎么样了?
大不了...大不了,不要军权了,三兄弟和家人的性命总是可以保全的吧。
喜欢风起宁古塔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风起宁古塔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