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人民网:上海世博会支持转基因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近日,一则耸人听闻的消息在传播。自媒体号“奇闻趣事糗事”发布的文章《英国研究:中国人体内已出现转基因作物中常见的基因,请当心下一代!》,让不少人陷入恐慌。然而,事实却与谣言大相径庭,这篇文章不过是用转基因钓鱼文和谣言文拼凑起来,为非转基因食品杂货店站台的广告文。

文章中提及“上海世博会不过只有几个月时间,就动用了全国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严格检测和避免转基因食品危害外国来宾的健康”,试图营造出转基因食品危害极大,连世博会都要极力避免的假象。

但真实情况却恰恰相反,上海世博会不仅没有排斥转基因食品,甚至指定的食用油中就包括转基因大豆油。

在世博会这样一场举世瞩目的盛会中,选择转基因大豆油作为指定用油,这背后有着诸多考量。首先,转基因大豆油经过了严格的安全评估和质量检测。其生产过程遵循国际和国内的相关标准,从原材料的选取到加工工艺的控制,都确保了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次,转基因大豆油在市场上广泛流通,具有成熟的产业链和稳定的供应渠道,能够满足世博会大规模的用油需求。而且,世博会选用转基因大豆油,也是对转基因技术安全性的一种认可,向世界展示中国在转基因技术应用方面的开放态度。

在科技部门户网站上,曾发布过《关于世博科技专项行动中应用快速检测技术检测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说明》,明确强调已有的相关检测技术在上海世博会中的集成应用,目的是满足上海世博会中将属于我国转基因标识目录中的转基因产品加贴转基因标签的需要,提供快速检测和鉴别的技术手段,这与检测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不同。这充分说明,世博会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是科学、规范且透明的,并非像谣言中所描述的那样是为了“避免危害外国来宾健康”。

再看文章中大肆介绍美国杂货连锁店“Earth Fare”出售着非转基因食品,似乎在暗示非转基因食品才是健康之选。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医学院药理系博士后任金琪指出,Earth Fare超市在美国并不是很流行,仅在10个州开有店铺。从其官方网站信息可知,该超市75%的产品不是转基因食品,而剩下的25%仍是转基因食品。科普作家、环保人士马克·林纳斯就指出,迄今为止,有不少食用有机食品致死的例子,但却没有人因为吃了转基因食物而死亡。与有机食品相比,转基因产业化20多年来,世界上有3\/4的人口生活在批准种植或进口转基因的国家,从未发生过一例安全事件,那些着名的“安全事件”,事后证明都是谣言。

这篇谣言文章的前半部分来源于关于转基因的钓鱼文。早在今年2月份,网络上就流传着类似内容的“10万+”文章——《触目惊心:中国平民体内发现美国转基因的ScoAL基因!》等。该文章称“只要是经过基因改造的食物,几乎都含有ScoAL基因”“‘ScoAL’会在人体内合成化学物质丁二酸”。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林敏直言,这些文章或来源于2012年7月右岸新闻社的一则报道,且漏洞百出。实际上,并没有《雪莱遗传学通讯》这本英国学术期刊,也没有泰斯特罗莎医学中心。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韬也表示,ScoAL基因名称应该是炮制的。林敏进一步解释,“丁二酸,又名琥珀酸。所有生物,包括非转基因作物,都会产生丁二酸。在转基因作物中检测到生命代谢活动产生的中间产物丁二酸,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文章中还声称“在美国,乃至整个欧洲很多国家,转基因食品已经被政府禁止”,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今年6月29日,美国国家农业统计局公布了2018年全美农作物种植面积及主要转基因作物普及率。武汉金玉良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定富表示,“美国仍然是转基因作物的第一种植大国,约占全球转基因作物面积的40%” 。去年3月28日,在“南北美大豆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重要性暨与华贸易论坛”上,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主席吉姆·米勒就曾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我的农场中,我种了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美国种植的玉米85%是转基因的,大豆95%也是转基因的,其中75%的玉米和42%的大豆都是在美国国内消费的。”这充分说明,转基因食品在美国不仅没有被禁止,反而广泛种植和消费。

关于“国人体内出现转基因作物中常见基因”的说法纯属谣言。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科学的态度,不被这类谣言误导。在面对转基因相关话题时,要依靠权威的科学研究和信息,而不是轻信网络上毫无根据的谣言,让真相在科学的阳光下大白,让转基因技术在正确的认知中为人类发展贡献力量。

(发表于人民网,发表于2019年。)

喜欢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