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末小旗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2章 付.背后灵.宁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把倪墨扔出去,付宁痛快了两三天。

因为跟着张君过来的这个叫王根生的小子,从思维到口才都不是倪墨的对手。

有的时候被倪墨怼得,付宁看着都可怜,但再可怜也是自找的,要是没有倪墨,被他怼的就是自己试验场的这帮人了。

毕竟倪墨是大学毕业,还是学数学的,他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是一般人能比的,那辩论跟做证明题一样,一环套一环,一步跟不上就等于掉坑里了。

而且他还特别把得准脉,王根生一张嘴,他就知道下面三句话是什么,找准一个点使劲儿凿,用不了一刻钟,对方就得丢盔卸甲。

没有两天的工夫,王根生都开始怀疑人生了。

要知道,当初的倪墨可是整个儿晋察冀都闻名,那是气得付宁都不想搭理他,说得张老西儿都想跟他动手儿的存在。

不过倪墨跟王根生对了两天线,悄悄儿的问付宁:“叔,当初我就是这么招人恨的吗?”

诶呀!

什么叫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古人诚不欺我!

付宁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比他强,你就是纯愣、纯轴、纯不拐弯儿,但你没私心。”

至于那个王根生,可就没这么纯粹了。

他跟张君不对付有一阵子了,虽说这孩子刚二十一,比张君小了好多,但是心气儿可不低。

他常挂在嘴边儿的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能做主,就别问资产阶级的意见。

在他看来,张君太软弱、太宽容,对无产阶级的苦难共情不够,但是对统治阶级的同理心又太强。

他们家就是村里一户平常的农户,托根据地的福,上完了小学,从儿童团干起来的。

工作自然是努力的,那份热情也是人所共见的,所以是重点培养对象。

上一次抽调干部的时候他是因为年纪落选了,这回是铆足了劲儿坚决申请要来的。

虽说按他的资历,这个队长怎么也不可能落在他脑袋上,但他就是认了死理儿,觉得张君要是不写血书,怎么也能轮他个副队长的。

从冀东出来的时候还好,走到半道儿他就不是他了,不是挑这个,就是攻击那个,小杨跟他谈了好几回,没用。

他们这1500人有总队长,也有政委,一层一层反映上去,也都找他谈话,他是好一阵儿坏一阵儿。

有心把他退回去,可是队伍都离开根据地好远了,也不能把自己同志就这么扔在敌占区啊。

总队长跟张君和小杨说,就这么先带着他,等到了大别山稳定下来,看他的表现再考虑他的工作问题。

但是他们进了大别山就是一通儿的围追堵截,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叽里咕噜的就出溜到试验场来了。

听了这前因后果,付宁抓到了他们嘴里的“阶级”二字。

他悄悄儿的跟张君打听,他们家里的产业怎么样了。

张君也跟家里联系不多,怕连累家里人,但听着风声是说,经营得有些费劲了。

“费劲就处理了吧,省得授人把柄。”

“叔,不至于吧,再怎么说也是应该团结的一部分呢,再说了,一大家子人呢,都处理了靠什么生活啊?”

“张君,咱们不是外人,我也不必跟你绕圈子,这么多年,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事儿,你身在其中肯定比我感触深。

王根生这样的以后少不了,你们要是还想在国内,还想落个善终,该舍的就得舍了。”

付宁抬了抬下巴,指着倪墨说:“那孩子家里原来也是这样,前两年把产业兑出去了,钱给我女婿带了出去,一部分买了药品回来,另一部分给他存着了。”

看着张君若有所思的样子,付宁打算让他自己好好儿琢磨琢磨,不过走了两步他又回来了。

“钱的事儿别跟这个实心眼子的说,瞒着他呢。”

付宁背着手儿在院子里遛遛达达的走,听见那个王根生又在那儿跟工作队的人叨叨,“我当初的理想就是去参军,当个炮兵,威风凛凛……”

他凑过去说了一句,“还炮兵?会算诸元吗?见过表尺吗?

真以为炮兵就是塞个炮弹,一拉咣当一下就完了?!”

然后他一脸的痛心疾首,走过去了。

留下一脸懵的王根生和几个偷着笑的队员。

从这天开始,付宁就解锁了一项新技能---背后灵。

王根生跟杨政委汇报自己在新区开展工作有什么伟大构想的时候。

付宁从旁边儿飘过,留下一句“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他跟队员们描绘自己想象的工作开展后的大好局面,又接着说队长过于保守,而自己有抱负不得施展。

付宁来了一句“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然后就飘走了。

他摆功绩,准有一句“诶呦喂,这能耐的!”

他说这个根据地的开辟问题,付宁坐在一边儿望着天说:“哎呀,这一手给雁北根据地打下基础的人都没这么多经验可以分享呢!”

王根生让他怼得面红耳赤,拦在半道儿上跟他说自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付宁横着挪了几步,绕过他往前走。

“呵,有本事也让人把腿打折两回,再几千里地走到我跟前儿来,我给你写两个字:佩服!”

这北平方言本来就带点儿阴阳怪气儿,再加上付三爷特特儿的一句话加了八个顿挫,听在大家耳朵里,那可就不是一点儿阴阳怪气儿了。

那就是行走的太极图,除了阴,就是阳。

王根生没辙了,找张君和杨政委告状,付宁又遛达过来了,把手一背,“怎么的?还不让说话啦?!我指名了吗?我道姓了吗?诶呀,这捡什么的都有,居然还有捡骂的?!”

杨政委憋住了笑,跟王根生说:“这大爷六十的人了,不至于背后说道你。”

其实他心里也爽翻了,这个王根生一路上净找事儿了,可事事都先站在道德高地上,弄得人倍儿难受,还不好反驳。

说实话,冀东那也是个民风彪悍的地方,要不是有纪律摆在前头,杨政委早就给他手动闭嘴了。

不过这也都是插曲,过了几天,地上的积雪就消了大半,工作队也该踏上他们自己的征途了。

喜欢清末小旗兵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清末小旗兵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