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永瑚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与太后之间的承诺,他深知诚信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是多么重要。因此,当和乐公主成年之后,永瑚便开始着手为她挑选一位合适的额驸。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精挑细选,永瑚最终将目光落在了清贵的翰林院编修身上。这位编修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品行端正,深得永瑚的赏识。
为了确保这桩婚姻的美满,永瑚还特意召见了这位编修,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在编修的言辞中,永瑚感受到了他对和乐公主的真诚和爱慕,这让他对这桩婚事更加放心。
最终,在一个良辰吉日,永瑚亲自为和乐公主和翰林院编修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这场婚礼不仅彰显了皇帝的威严和对太后的尊重,也让整个宫廷都沉浸在欢乐和喜悦之中。
自从和乐公主出嫁之后,太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除了一些必要的年节大宴之外,她几乎不会再出现在后妃们的面前。这让后宫中的许多人都感到十分诧异,但同时也让她们松了一口气,毕竟太后的存在对于她们来说始终是一种压力。
然而,与其他人不同的是,皇帝永瑚对他的生母太后却越发敬重了起来。他不仅时常去太后的寝宫请安,还会关心太后的生活起居,甚至亲自为太后挑选一些珍贵的礼物。太后对于皇帝的孝顺也非常满意,母子之间的关系愈发亲密。
每次皇帝去请安时,都会恭敬地向太后行礼,然后与太后闲聊家常,询问她的身体状况和日常饮食。太后也会关切地询问皇帝的政务处理情况,给他一些建议和指导。皇帝总是虚心听取太后的意见,对她的智慧和经验表示钦佩。
除了请安,皇帝还会特意为太后准备一些特别的礼物。这些礼物可能是稀有的珠宝首饰、精美的丝绸织品,或者是太后喜欢的书籍和字画。太后收到这些礼物时,总是喜笑颜开,对皇帝的用心深感欣慰。
而太后身边的嬷嬷们,看到皇帝如此孝顺太后,对太后的敬佩之情更是如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她们常常在背后赞叹太后的睿智和慈爱,认为太后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母亲。
有一天,太后在花园里赏花时,笑着对身边的嬷嬷们说:“皇帝已经坐稳了帝位,现在敢和他分享权利的人,无论是皇后还是朝臣,都是在找死。哀家平日里吃斋念佛,没事的时候养养鱼种种花,皇帝自然放心。”
嬷嬷们听了太后的话,纷纷点头称是。她们明白太后的意思,太后虽然看似不问世事,但实际上她对宫廷中的权力斗争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她以自己的方式维护着皇帝的权威,同时也让皇帝感受到她的支持和关爱。
就在太后与嬷嬷们闲谈之时,一名小太监神色匆忙地跑了过来,他气喘吁吁地跪地禀报道:“太后,皇后娘娘听闻您在花园赏花,特来给您请安。”太后闻言,微微一怔,似乎对皇后的到来有些意外,但很快便恢复了笑容,轻声说道:“快请她过来吧。”
小太监领命而去,不一会儿,皇后便袅袅婷婷地走来了。她身着一袭华丽的宫装,身姿曼妙,步履轻盈,宛如仙子下凡一般。走到太后面前,皇后优雅地福身行礼,娇声说道:“给太后请安,愿太后福寿安康。”太后见状,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她笑着扶起皇后,说道:“起来吧,难得你有心。”
皇后起身,环顾四周,只见花园里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美不胜收。她不禁赞叹道:“太后这儿的花开得真好,看着就让人心情愉悦。”太后微笑着拉过皇后的手,说道:“你若喜欢,挑些喜欢的花儿,让人送到你宫里去。”
皇后闻言,连忙摆手道:“太后的心意,臣妾心领了,这儿的花还是留在太后身边才好。”说罢,她又关切地询问起太后的饮食起居,两人相谈甚欢,气氛融洽。
太后端坐在凤椅之上,她的目光落在皇后身上,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审视和探究。皇后则站在太后面前,微微垂首,面带微笑,言语之间显得十分得体。
两人交谈了一会儿,皇后便起身告辞。她的动作优雅,礼数周到,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待皇后离去后,太后身边的嬷嬷们轻声议论起来。
“这皇后看着倒是恭敬,也不知她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一位嬷嬷小声说道。
太后微微一笑,轻声回答道:“这皇后啊,心思可深着呢。她今日在我面前表现得如此温顺,未必就是她的真实面目。不过,且看她日后的表现吧,时间会证明一切。”
太后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淡淡的深意,似乎对皇后的真实性格有所保留。嬷嬷们听了太后的话,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不再多言。
秀女大选结束后,皇宫内一片热闹景象。皇后西林觉罗氏手持一本厚厚的册子,迈着轻盈的步伐,缓缓走向太后的寝宫。
她身穿一袭华丽的宫装,裙摆拖地,上面绣着精美的图案。头上戴着凤冠,珠翠环绕,熠熠生辉。
进入太后寝宫后,皇后西林觉罗氏恭恭敬敬地向太后行了个礼,然后将手中的册子呈给太后。
太后接过册子,随意地翻开看了一眼,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入选秀女的名字和相关信息。太后的目光在名单上扫过,然后抬起头,看着皇后西林觉罗氏,缓缓说道:“这个名单,皇帝没有看过吧?”
皇后微微躬身,优雅地行了个万福礼,然后柔声说道:“回太后,皇上尚未审阅过这些名册。臣妾考虑到此事关系重大,所以想先请太后过目并定夺,之后再呈递给皇上。”
太后闻言,微微颔首,表示认可皇后的做法。她继续翻阅着手中的册子,目光在每页上停留片刻,似乎在仔细查看每一个名字。突然,太后的眉头微微一皱,抬起头来,看向皇后,缓声道:“皇帝亲口提及的那个瓜尔佳氏,为何没有出现在这册子里呢?”
皇后心中一紧,但脸上依旧维持着得体的微笑,福身道:“太后,这瓜尔佳氏在甄选那日举止有失,言行间多有傲慢之态,臣妾担心她入了宫会扰乱后宫风气,便未将她列入名册。”
太后缓缓地将手中的册子放在桌上,然后抬起头,她那原本慈祥的面容此刻却变得异常严肃,双眼如鹰隼般锐利,紧紧地盯着皇后。
“举止有失?”太后的声音冷冰冰的,仿佛能穿透人的骨髓,“这其中恐怕不只是这么简单吧。皇帝特意提及此人,想必对她颇为看重。而你,身为皇后,如此行事,是否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原因呢?”
皇后被太后的质问吓得脸色苍白,额头上也微微沁出了一层细汗。她连忙解释道:“臣妾绝无此意,只是想着先以太后的意见为重,所以才没有急着将此事告知皇上。若是太后觉得这样做不妥,臣妾这就重新安排,绝对不会让太后和皇上为难。”
太后听了皇后的话后,原本面无表情的脸上突然浮现出一抹冷笑,那笑容中透露出的不仅仅是冷漠,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
“哼,”太后的声音冰冷而又严厉,“你倒是挺会自作主张啊。皇后,你难道真的以为自己的后位已经稳如泰山了吗?竟然连皇帝亲自提及的人都敢如此轻易地刷下去?”
皇后被太后的质问吓得脸色惨白,她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仿佛风中的落叶一般。
“太后息怒,是臣妾考虑不周,请太后恕罪!”皇后的声音充满了恐惧和懊悔,她深知自己这次的行为已经触怒了太后,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太后看着跪在地上的皇后,冷哼一声,“起来吧,哀家也不想过多地苛责你。但是你要清楚,后宫之事虽然由你掌管,但也绝不能擅自违背皇帝的心意。”
皇后如蒙大赦,连忙从地上爬起来,连连点头,“太后教训得是,臣妾记下了,以后绝不再犯。”
太后见状,微微叹了口气,然后缓缓站起身来,慢慢地走到窗边。她静静地凝视着窗外的景色,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太后转过身来,目光落在皇后身上,语重心长地说道:“记住,这天下是皇帝的天下,这后宫同样也是皇帝的后宫。无论是前朝还是后宫,都只有一个主子,那就是皇帝。皇后啊,你在犯糊涂的时候,不妨想想先帝废后乌拉那拉氏,想想她的下场,也好让自己醒醒神。”
皇后听闻太后提及先帝废后乌拉那拉氏,身子猛地一颤,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她想起那乌拉那拉氏失宠后凄惨的下场,心中满是惶恐与后怕。
“太后,臣妾一定铭记您的教诲,绝不敢再犯。”皇后声音颤抖,带着深深的敬畏。
太后看着皇后这副模样,语气稍微缓和了些,“哀家也不希望后宫生乱,你若能好好辅助皇帝,管理好后宫,哀家自然不会亏待你。”
皇后忙不迭地点头,额头都快贴到地上,“太后放心,臣妾定会尽心尽力。”
太后摆了摆手,“行了,你回去好好想想今日哀家说的话。这瓜尔佳氏的事,你重新处理,莫要再让哀家失望。”
皇后领命,脚步虚浮地退出了太后的寝宫。她深知,自己这次是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以后行事定要更加谨慎,切不可再如此莽撞,否则这后位,怕是真的不保了。
喜欢如懿传之凤临天下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如懿传之凤临天下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