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情感轨迹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5章 回乡惊见:被拴住的思念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我叫田颖,是一家企业的普通管理工作人员。每天在城市的喧嚣中忙碌,可心中总有一份对家乡和儿子深深的思念。我的丈夫在同城工作,我们的儿子留在了农村老家,由婆婆照看着。

丈夫和我一直商量着什么时候能回去看看儿子和婆婆。可每次一想到要长途跋涉,要面对老家那有些陈旧的一切,再加上工作上总有些忙不完的事,回家的计划就一拖再拖。而儿子,就在这一次次的拖延中渐渐长大,可距离却让我们的思念愈发浓烈。

那天,丈夫突然对我说:“颖啊,咱们回趟老家吧,好久没见儿子和妈了。”我看着丈夫的眼睛,他的眼神里也满是思念和愧疚。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可是,我心中又有个小纠结,我怕婆婆知道我们回来会忙前忙后地准备,可又实在想给儿子一个惊喜。

于是,我们就这么没通知任何人,悄悄地踏上了回乡的路。坐在车上,我的心就像一只即将归巢的小鸟,扑腾个不停。窗外的景色从城市的高楼大厦逐渐变成了乡村的田野绿树,我的心情也越来越激动。我不停地在心里想象着儿子看到我们时那惊喜的模样,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当车缓缓驶进村子的时候,我就看到前面那个熟悉又有些陌生的村口了。村子里的炊烟袅袅升起,仿佛在召唤着我们。我望着村口那棵大槐树,儿时和儿子在树下玩耍的情景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放映。可就在这时,我突然听到一阵孩子的哭声,那哭声就像一把尖锐的刀,狠狠地刺进了我的心里。

我的心猛地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我对丈夫说:“你听,那是不是儿子的哭声?”丈夫也愣了一下,然后我们寻着哭声的方向找了过去。当我看到那场景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懵了。

在村口的一棵树下,我的儿子,那个小小的人儿,被一根绳子拴在树上。他的小脸蛋哭得通红,眼泪和鼻涕混在一起,眼睛里满是惊恐和无助。他不断地挣扎着,可是那根绳子却紧紧地束缚着他。我的婆婆,就站在旁边,手里还拿着一根小树枝,应该是想吓唬儿子,不让他乱动。

看到这一幕,我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来,眼泪也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我怎么也想不通,婆婆为什么会这么对待我们的儿子。我冲到婆婆面前,声音颤抖地说:“妈,你这是干什么?为什么要拴住儿子?”婆婆看到我,也被吓了一跳,手中的树枝掉到了地上。

她有些慌张地说:“儿媳啊,你们怎么突然就回来了?这孩子,太调皮了,我这不是怕他乱跑嘛。”我看着她,心中满是委屈和愤怒:“妈,他只是个孩子,他调皮也不能这么对待他啊。我们在外面打工,已经够想他的了,回来却看到他这样。”

我抱起儿子,儿子在我的怀里不停地抽泣着。我轻轻地擦着他的眼泪,他的小手紧紧地抓着我的衣服,仿佛我是他唯一的依靠。我转过头看着丈夫,他也是一脸的无奈和愧疚。我知道,这件事他也脱不了干系,毕竟他是婆婆的儿子。

婆婆在一旁还在不停地解释着:“颖啊,我是他奶奶,我能害他吗?我就是想让他听话点。”我心里虽然还有气,但看到婆婆那有些无措的样子,我也有些心软了。可是一想到儿子刚才那害怕的眼神,我又忍不住责怪婆婆。

我带着儿子和丈夫回到了家里。家里还是老样子,有些破旧,却充满了熟悉的味道。儿子坐在沙发上,还是不停地抽泣着。我心疼地哄着他,给他拿零食,给他讲我们在城里的事。丈夫则和婆婆坐在一旁,低声地交谈着。

我在房间里,一边给儿子擦着眼泪,一边在心里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婆婆平时也不是那种不通情达理的人啊,为什么这次会这么鲁莽地对待儿子呢?也许,她是在我们不在家的时候,真的太想念儿子了,所以才会用这种错误的方式表达吧。可是,这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理由啊。

过了一会儿,丈夫走了过来,他对我说:“颖,妈说她以后不会这样了。她也知道自己错了。”我看着丈夫,点了点头。我知道,这件事情不能就这么算了,必须要让婆婆知道,教育孩子是有正确方法的。

我走出房间,对着婆婆说:“妈,我知道你疼孙子,可是你不能用这种方式。儿子还小,他需要我们的爱和正确的引导。我们把他留在家里,也是想让他能在一个有爱的环境里成长。如果我们总是用错误的方式对待他,他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婆婆低着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她小声地说:“儿媳啊,妈知道了,妈以后会注意的。”我看着婆婆,心中的气也消了一些。毕竟,她也是出于对孙子的爱,只是这种爱用错了方式。

可是,事情并没有就这样平息。晚上,我和丈夫在房间里,他又开始和我商量起儿子的抚养问题。他说:“颖,我觉得儿子跟着我们在外面可能会更好,我们能给他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我听了丈夫的话,心中一阵难过。

我看着他说:“你也知道我们在外面打拼不容易,而且儿子在老家有爷爷奶奶照顾,他也不想离开。我们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却看到这样的场景,你难道就不能多为儿子的感受想想吗?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就给儿子带来更多的伤害。”丈夫听了我的话,沉默了。

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我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儿子被拴住的那张小脸,还有婆婆那有些愧疚的眼神。我在想,我们该怎么让儿子健康地成长呢?是把他接到城里,还是让他继续留在老家?

第二天早上,我们带着儿子去了村子附近的小学。这是儿子上学的学校,虽然有些简陋,但是老师们都很负责。我们去见儿子的班主任,想了解一下儿子在学校的情况。班主任是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她对我们说:“这孩子很聪明,也很懂事,就是有时候会有点调皮。不过,他很想念他的爸爸妈妈,每次提到你们,他都很开心。”

听到老师的这番话,我的心里暖暖的。我知道,儿子虽然和我们分开,但是他对我们的爱却从未减少。丈夫也说:“老师,我们会尽量多回来看看儿子的,也希望您能多照顾他。”老师点了点头。

从学校回来后,我们在家里和儿子一起度过了几天温馨的时光。我们一起做饭,一起在院子里种花,儿子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多了起来。可是,我心里还是有一个疙瘩,那就是婆婆对待儿子的方式。我决定找个时间和婆婆好好地谈一谈。

在一个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院子里,我坐在婆婆身边,拉着她的手说:“妈,我知道你爱孙子,我们也都爱他。我们把他留在老家,是想让他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有爷爷奶奶的陪伴。但是我们不在家的时候,你也要用正确的方式对待他。他是一个有思想的小孩,他需要我们的尊重和理解。”

婆婆听了我的话,眼中闪着泪光说:“颖啊,妈知道错了。妈年纪大了,有时候做事就想当然了。你们能回来,妈真的很高兴。以后,妈会好好照顾儿子的。”

看着婆婆的样子,我也有些感动。我知道,她是一个好的婆婆,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沟通和理解。丈夫也走了过来,他对婆婆说:“妈,我们会经常回来的,儿子是我们三个人的,我们都会好好爱他的。”

日子在我们的相互理解和包容中慢慢流逝。儿子在老家和我们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我们也会定期回来看看他。而婆婆也改变了她的方式,儿子在她的脸上又重新看到了慈爱和耐心。

有一次,我们回来给儿子过生日。那天,家里布置得很温馨,村民们也都来帮忙。儿子生日那天特别开心,他和我们一起吹灭蜡烛,许愿。看着儿子那幸福的笑容,我和丈夫知道,我们的决定是正确的。我们既要努力工作,也要守护好儿子和这个家。

然而,就在我们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那天,丈夫接到一个电话,是他在城里工作的一个合作伙伴打来的。合作伙伴在电话里说,有一个很大的项目,需要丈夫马上回去处理,而且这个项目的时间很紧迫,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丈夫听完电话后,脸色变得很难看。

我知道,这个机会对丈夫来说是很难得的,这可能会让他的事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可是,这个时间点对我们来说又很关键,儿子刚刚和我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而且我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和婆婆好好地相处,把家里的事情打理得更好。

丈夫看着我,有些为难地说:“颖,这个项目我真的很想做,但是我又不想离开儿子。”我看着丈夫,心中也很纠结。我该怎么办呢?我知道丈夫的事业对他的重要性,可是儿子也需要他。

我想了一会儿,对丈夫说:“我知道这个机会对你很重要,你去吧。我会照顾好儿子和家里的。”丈夫紧紧地抱住我,说:“颖,谢谢你。我会尽快回来的。”丈夫离开的那天,儿子哭得很伤心,我抱着儿子,心中五味杂陈。

丈夫走后,我和婆婆一起照顾儿子。我们每天都会让儿子给丈夫视频通话,虽然他还是会很想爸爸,但是有我的陪伴,他也渐渐适应了没有爸爸在身边的日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婆婆之间也出现了一些小摩擦。

有一次,儿子生病了。婆婆很着急,就想按照村里的老方法给儿子治病。我有些担心,因为儿子的情况看起来比较严重,我不太相信那些老方法。于是,我坚持要带儿子去医院。婆婆却认为我不信任她,两人为此发生了争执。

我对婆婆说:“妈,我知道你想为儿子好,但是现在儿子的病不能耽误,我们还是去医院吧。”婆婆一听,就有些生气地说:“医院有啥好的,咱老祖宗的方法才靠谱。”我知道婆婆是为了儿子,只是她的观念太传统了。

我觉得这个时候必须坚持自己的想法,我硬是拉着儿子去了医院。医生说儿子只是有些感冒发烧,吃点药休息一下就好了。听到医生这么说,婆婆也松了一口气。回家后,我对婆婆说:“妈,我知道你有很多老方法,但是对于儿子的健康,我们还是要相信科学。”婆婆听了我的话,也点了点头说:“颖啊,妈知道了,这次是妈错了。”

这件事情过后,我和婆婆之间又恢复了平静。可是,丈夫在城里的工作却遇到了一些麻烦。那个项目虽然在初期很顺利,但是到了后期,因为合作伙伴的一些问题,项目遇到了很大的阻碍。丈夫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而且他很担心会影响到家里的收入。

有一次,他在视频里对我说:“颖,这个项目可能要失败了,如果这样,我们的经济压力就会很大。”我看着视频里有些疲惫和沮丧的丈夫,心中很是心疼。我对他说:“你不要太担心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一定能度过难关的。”

我知道,这个时候我不能给丈夫过多的压力,我要让他能安心地把工作做好。于是,我和婆婆商量了一下家里的开支,决定节约一些,先把一些不必要的花费省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和丈夫一起想办法。我利用自己在企业管理的经验,给丈夫提供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丈夫也很聪明,他根据我的建议,重新调整了项目的一些策略。慢慢地,项目开始有了转机。

就在丈夫的项目逐渐走上正轨的时候,家里又发生了另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儿子在学校里遇到了一个同学欺负他。这个同学经常抢儿子的作业,还嘲笑他是乡下孩子。儿子回到家后,闷闷不乐的。我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一开始还不肯说,后来在我们的耐心询问下,他才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我们。

我心里很是生气,就决定去学校找那个欺负儿子的同学和他的家长。我去找老师反映情况的时候,老师也很惊讶,说会好好调查这件事情的。可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却让我大失所望。老师虽然当时承诺会好好调查,但是过了几天后,老师却告诉我,那个欺负儿子的同学不肯承认是他干的,还反咬一口说儿子是自己调皮,把作业弄丢了还赖别人。看着儿子委屈又无助的小脸,我的火气一下子就冒了起来。

我觉得老师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处理好,没有做到公平公正。我要求老师再次深入调查,可老师却显得有些无奈,说这毕竟是小孩子之间的打闹,很难有确凿的证据。我气得和老师大吵了一架,老师被我气得不轻,从此对我的态度也变得冷淡起来。

回到家后,儿子看到我失魂落魄的样子,反而过来安慰我。他小小的手拉着我的衣角说:“妈妈,没关系的,我不想让你生气,我也不想这件事情把您和老师的关系搞糟。”儿子的话让我更加心疼,我知道儿子是个善良懂事的孩子,可我不能就这样任由他被人欺负。

我决定不再依赖老师,我要自己解决这件事情。我找了儿子的几个同学,旁敲侧击地询问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终于,有几个比较诚实的孩子告诉了我真相,原来那个欺负儿子的同学是受另一个高年级的孩子指使的。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既震惊又愤怒。

我再次来到学校,找到了那个高年级的孩子。他一开始还很嚣张,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我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你是个大孩子了,怎么能指使别人欺负小同学呢?你这样是不对的,会伤害到别人的。”他可能没见过我这样强硬的家长,渐渐地低下了头。

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学校,学校对这个高年级的孩子进行了批评教育,还组织了一次全校性的反欺负主题班会。这件事情过后,儿子看起来开朗了许多,可我知道,他心里可能还是会有一些阴影。

为了避免儿子再次受到伤害,我想给儿子转学。这个想法一出来,就遭到了婆婆和丈夫的反对。婆婆说:“转学多麻烦啊,儿子在这儿也生活了这么久了,有熟悉的老师和同学。”丈夫也担心转学会影响儿子的学习和社交。

我理解他们的担忧,但是我也害怕儿子在这所学校里会一直处于担惊受怕的状态。那段时间,家里因为这件事情争论不断。我每天看着儿子,心里都在想,怎样才能给他一个真正安全、快乐的环境。

就在我还犹豫不决的时候,儿子却站了出来。他对我说:“妈妈,我不想转学,我会变得更勇敢的。我要让那些欺负我的人知道,我不是好欺负的。”儿子的坚定让我很是欣慰,我知道儿子在慢慢成长,他在学着自己去面对困难。

从那以后,我陪着儿子一起锻炼身体,学习一些防身的小技巧。儿子也变得开朗自信起来,他还主动交了一些新朋友。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婆婆、丈夫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了。我们都在为了儿子的成长而努力,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丈夫在城里的工作越来越顺利,他把那个原本看起来摇摇欲坠的项目做得风生水起。他开始考虑把我们接到城里去,给我们更好的生活条件。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我时,我心中五味杂陈。

一方面,我向往城里的生活,那里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医疗设施,儿子可以在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另一方面,我又舍不得婆婆,舍不得这个生活了多年的家,还有村子里那些善良朴实的村民。

我把我的顾虑告诉了丈夫,他紧紧握着我的手说:“颖,我知道你的担心。但是只要我们把妈接到城里去,她也不会孤单的。而且,儿子在那里能有更好的发展,我们也能一家人永远在一起。”看着丈夫诚挚的眼神,我点了点头。

就在我们准备动身的时候,村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村里的老祠堂因为年久失修,快要塌了。这个祠堂对我们村来说意义非凡,它承载着我们村的历史、文化和村民们的情感。大家决定集资修缮祠堂,我婆婆虽然是女性,但在村里德高望重,她带头拿出了自己的积蓄。

我看到了婆婆的善良和对村子的热爱,也看到了村子里那种团结一心的力量。我在想,也许儿子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也有很多好处。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丈夫,他对我说:“颖,你说的有道理,也许我们在村里也能给儿子找到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于是,我们改变了主意,不急于搬到城里去了。我们决定在村里住一段时间,和儿子一起,在保护村子文化的同时,也让儿子感受村子里的温暖和力量。

婆婆知道我们的决定后,笑得格外开心。她拉着我的手说:“颖啊,你们能这样想,妈真的很欣慰。咱们一家人一起为村子做点事,儿子也能受到好影响。”从那以后,我们一家人积极地投入到祠堂的修缮工作中。

儿子从刚开始的好奇,到后来主动帮忙,他的变化让大家都很惊喜。他小小的身影在修缮现场忙前忙后,给大人们递工具,帮忙打扫卫生。他的这种行为也感染了村里的其他孩子,大家在修缮祠堂的过程中,仿佛形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在修缮祠堂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资金有时候会不足,材料也会出现运输问题。但是,全村人齐心协力,一起想办法解决。有的村民把自己家的旧木料拿出来,有的村民帮忙联系更便宜的供应商。这种互帮互助的精神,让我深深感动。

在这段时间里,我和儿子的感情更加深厚了。我看到了他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也看到了他那充满爱的一面。丈夫也从城里赶来,加入到我们之中。我们一家人,就像两棵相互扶持的树,在这个小村庄里,生根发芽。

而我的丈夫,他在村里也发挥着自己的优势。他帮助村里的年轻人,教他们一些在城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他把一些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拓展到了城里,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

村子里的人对我们也越来越好,他们把我们当成了村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次看到村里那些熟悉的面孔,看到儿子在村子里和小伙伴们快乐地玩耍,我的心中就充满了幸福。

然而,命运似乎又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村子,雨水不断地冲击着村子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一家人齐心协力,帮助村民们转移财物,保护那些还未完全修缮好的古建筑。

在暴雨中,我看到儿子小小的身影在雨中奔跑,他努力地帮助邻居搬运东西。那一刻,我知道,儿子已经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了。我们一家人和村民们齐心协力,度过了这个难关。虽然村子遭受了一些损失,但我们的感情却更加深厚了。

暴雨过后,村子开始重建。我们一家人在这个过程中,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力量。儿子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团结大家共创美好未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子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祠堂也修缮一新,成为了村子里新的文化中心。儿子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他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壮,心智也更加成熟。

而我,看着村子的变化,看着儿子的成长,心中满是感慨。我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尊重儿子的成长需求。如果儿子将来想要到城里发展,我们再搬到城里去;如果儿子想留在村子里,为村子的发展贡献力量,我们也会全力支持。

丈夫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在村子里的定位。他计划着在村子里开展一些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带动村里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而我,也会继续用我的方式,在村子里传递着爱和温暖。我发现,原来家不仅仅是城市里那套房子,不仅仅是熟悉的街道。这里,这个充满人情味的小村子,也是我的家,儿子的家,我们一家人在这里找到了幸福和归属感。

日子就这样平淡而又幸福地过着,村子里的生活依然平静而充满希望。儿子一天天长大,他的梦想也变得更加清晰。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和家人一起,和村子里的人一起,书写着属于我们的故事。

喜欢情感轨迹录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情感轨迹录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