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深入牂牁郡群山深处,看当地部落的生活状态,又辗转到益州郡和永昌郡大山之中。
黄平将云贵高原主要道路逛了个遍,才对这里的民族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回到成都,和李定坐下来。
“益州南部的民族问题,现在你采取的都有哪些治理方案。”黄平开口,请教道。
李定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如今主要是恩威并施。对于顺从管理的部落,给予一定的赏赐和扶持,比如发放耕牛、种子,教他们耕种之法;对于那些不服管教、时常作乱的部落,则以白虎军的征讨镇压为主。”
黄平轻轻点头,这是古往今来一直沿用的法子,又问道:“那成效如何?”
李定叹了口气,“恩抚之策有一定效果,部分部落生活有所改善,对我们也更加亲近。但征讨之法棘手,那些部落熟悉山林地形,搞了坏事之后就躲入深山,白虎军也难以找到,就是找到了,他们也已经占据有利地形,我军难以行动。”
黄平摸着下巴,沉思道:“为什么不试试用孟获他们,我记得孟获等洞主对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归属感吧。”
“试过,但对最后这些部落效果不佳,他们本身就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丛林深处,鲜少与外界交往,消息闭塞,语言文字都自有体系。”
李定详细解释起来,“孟获等也只是当初以部落人数和战斗力称霸的,对于有交流的部落还有威慑,对于这些听都没听过他们名字的部落来说,他们看见的人,默认都是敌人。”
黄平算是明白为什么云贵在土司强大之前,完全没存在感的原因了。
真就和中世界欧洲一样,每一个部落都是一股匪徒,各自称王称霸,互相掠夺。
不过,这也和云贵的自然资源有关,这里确实养不了多少人。
黄平沉吟片刻,“如果以朱提市为军镇中心,在南部五市实行军镇治理,辅以义务学兵制,如何?”
黄平话落,李定沉默思考良久,才缓缓点头,“应该有一定效果,但是,仍然需要先打通一条交通要道,让其他地区的物资运送进来,南部五市的粮食产出实在太低,无法支撑大规模军镇。”
“明白,那以乌蒙山——凃水——温水为界,将其划分为东边的牂牁军镇区,由朱雀军军镇,西边为永昌军镇区,由白虎军军镇,越隽市若水以北由益州行省直管,你看如何!”
黄平在益州行省的粗略图上仔细看了一会儿,接着在原犍为属国的位置一分为三,顺着雅砻江、金沙江和乌蒙山脉的走势,划分了详细的管理区域。
“没问题,孟获等归化的部族多数这几年都在往北迁移,确实已经跨过若水(雅砻江),到越隽与汉人杂居了。”
李定也走到黄平旁边,盯着他划分的区域,点点头,黄平这个区域划分确实十分合理。
黄平看着地图,又补充道:“待交通要道打通,你要多鼓励成都的商人在各军镇区设置互市,促进与各部落的贸易往来,一来能让他们尝到与外界交易的好处,二来也能增进彼此了解。”
李定眼睛一亮,“此计甚好,如此一来,那些部落为了贸易也会安分许多。”
黄平接着说:“义务学兵制推行时,可挑选各部落有潜力的年轻人进入学兵营,教授他们知识和武艺,等学成回去,也能带动部落的发展,增强他们对我们的认同感。
另外,学兵营设置在成都,你可以加强汉人青少年和他们的交流,学兵营也不是非得部落少年才上。”
将草原那边实行的义务学兵制度改了改,搬过来解释道。
“问题不大,学兵营的事我会亲自盯着的。”李定点头,从娃娃抓起确实是最好的办法。
两人商议好之后,就向人大常委会提交了这些建议。
黄平并未在此停留等回复,他离开成都到了汉中。
途中,又将大猪圈村村民合作模式写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个方法可以报道,但不必有推广动作。
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黄平了解了现在的官员才能和思想高度,并不是他们理想的那种水平。
就怕中央一倡导,下面就搞层层加码那一套,搞农业合作社遍地开花的政绩。
这能不能提高生产呢,理论上是能的,但是实际操作中,不懂的农民只会知道他被你强制干活了。
只是简单报道,那么官员就没有政绩考核这一说,但实实在在地为百姓们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生产道路。
要相信人民的智慧,特别是在事关他们生死的时候,他们比没有危机的我们,更加聪明。
“老乡,这里走是去太一山(太白山)吗?”
过了安阳,走入山道,黄平也要问问路,因为褒斜道并没有翻修,和普通山道一样,他得确定一下。
“天师在上,是的,小友,顺着这里走就是太一山栈道!”
老樵夫打量了黄平一行一眼,倒是没看出他们有什么不同,行了个道礼,准备离开。
“咦,老乡,你口中的天师是何人?”
随行的林帆好奇开口,“是天公将军吗?”
老樵夫微微摇头,“非也,此天师乃是张陵张天师。他在汉中以五斗米道教化百姓,设义舍,置义米肉,行路者量腹取足,受过他家恩惠的都尊他为天师。”
“张天师不是早就羽化登仙了吗?”黄平顺着他的话说道。
“足下所言,亦是不差,然天师虽已羽化,但其道长存,又有其孙承其道统,依旧行走汉中,行义举。”
黄平心中一动,没想到张鲁还在布道,要不,找找看?
心中权衡片刻,黄平决定打听打听。
“老乡可知小天师仙居何处,我等游历天下,合当去拜访拜访。”
“那足下可是问对人了,不是我跟你们吹,要说这十里八乡,也就我老人家亲眼见过小天师从哪来,到哪去,在哪个山坡歇脚,在哪个仙洞修行……”
没想到老樵夫的高冷也是装出来的,终于见到愿意听他吹牛逼的人了。
一阵知己倾诉,黄平也终于搞清楚了,张鲁就在太白山中隐居,老樵夫之所以知道,是因为张鲁一开始砍柴的时候遇到过他,帮他解决了蛇毒,救了他一命。
他也就跟着张鲁,加入了五斗米道,现在叫天师道了。
问清道路,黄平当下便决定去拜访张鲁。
沿着山道前行,黄平一行终于在一座比太白山主峰矮一个度的东南奇峰上,见到了一处简陋的道观。
道观外,一名小道童正在打扫,看来张鲁这山居生活过得挺舒适啊。
黄平上前表明来意,小道童便进去通报。
不一会儿,一位身着道袍的张鲁快步走了出来,因为张鲁从小道童口中知道了黄平报上的名字,由不得张鲁不紧张啊。
“首席不远千里来我这破落道观,真是蓬荜生辉!”来都来了,不管来意如何,张鲁笑着引黄平等人进观。
进入道观,众人分宾主落座。
黄平开门见山:“路过褒斜道,无意间听闻道长在此地落观仙居,特来叨扰,还望海涵!”
张鲁心里的忐忑放下些许,这才开口,“首席出身太平道,不知对道有何见解?”
黄平微微一笑,说道:“道者,自然之理也。太平道与天师道虽有所不同,但皆以劝善度人、济世救民为宗旨。太平道倡言‘致太平’,天师道施义舍、置义米肉,本质上都是为让百姓安居乐业。”
张鲁点头称是,又道:“然首席似乎并未广布太平道,不知首席对于道门教派发展,有何考虑?”
喜欢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