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风在朝堂上借助“格物新法”成功化解漕粮核查风波,不仅稳固了自身地位,更意外地为格物院做了一次强有力的宣传。
一时间,户部乃至其他一些事务繁杂的衙门,私下打听、学习“格物数字”与新型核算方法的官吏悄然增多。
一股务实、求效的新风气,在帝国的肌理中悄然渗透。
然而,技术的推广,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诏令下达便能解决。尤其是在触及根深蒂固的地方利益和习惯时,阻力往往以更具体、更顽固的形式出现。
二代“瑾车”的推广便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工部的行文和标准图纸下发至各州县后,反应各异。
在京城及周边,因格物院影响力直接,又有太子和部分务实官员推动,推广较为顺利。
但在一些远离权力中心、或是地方势力盘根错节的州府,情况则大不相同。
这日,格物院派往江南某州进行技术指导的工匠小组负责人赵铁锤,风尘仆仆地赶回京城,脸上带着愤懑与无奈,径直向叶明汇报。
“三少爷,江南那边……唉!”赵铁锤是个直性子,灌了一大口凉茶,便开始倒苦水,“咱们带着图纸和标准齿轮过去,州府工房的那些吏员,表面客气,背地里却阳奉阴违!他们说咱们的‘瑾车’结构精巧是精巧,但用料讲究,制作费时,不如他们本地匠户用的老式绞盘‘实惠’。”
叶明静静地听着,示意他继续。
“我们提出可以指导他们制作标准齿轮,他们又以‘本地铁矿不佳,打不出好铁’、‘工匠手艺粗陋,学不会精细玩意儿’为由推脱。”
赵铁锤越说越气,“后来俺私下打听才知,那州府的工房吏员,多与本地几个大木匠坊有勾连,老式绞盘利润厚,他们自然不愿见咱们这省力又可能断了他们财路的‘瑾车’普及!”
“可有尝试绕过州府工房,直接与民间匠户接触?”叶明问道。
“试了!”
赵铁锤一拍大腿,“俺们找到几个手艺不错、也想学新东西的匠户,偷偷教了他们。”
“可没过两天,那些匠户就被工房的人找上门,要么威胁要加收他们的‘匠籍管理费’,要么暗示他们若用了格物院的法子,以后官府的活计就没他们的份了!吓得那些匠户也不敢再跟我们接触了。”
这便是地方官僚与既得利益者勾结,形成的无形壁垒。
他们并不公开反对朝廷政令,却利用手中的微末权力和人情网络,在执行层面进行软抵抗,让利国利民的新技术寸步难行。
叶明沉吟片刻,问道:“除了阻力,可曾见到一丝愿意接受新事物的人或事?”
赵铁锤想了想,道:“倒也不是全无希望。有个叫水生的小伙子,是运河码头扛活的,机灵肯干。他偷偷跑来看了好几次我们演示‘瑾车’,眼里放光。”
“他说码头上搬运重物,累死累活还容易受伤,要是有这宝贝,兄弟们能轻松不少。他还问俺,能不能卖给他一套图纸,他自己想办法凑钱做。”
“哦?”叶明眼中闪过一丝兴趣,“此人现在何处?”
“俺离府时,他还在码头干活。俺看他是个有心人,便偷偷塞给了他一份简化版的图纸和几个关键齿轮的尺寸图。”赵铁锤挠了挠头,“也不知他能不能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叶明轻轻敲了敲桌面,“有时,自上而下的推行,不如自下而上的需求来得有力。这个水生,或许就是个火种。”
他看向赵铁锤:“铁锤师傅,辛苦了。江南之事,暂且放缓,不必与地方硬顶。将重点转向那些推广顺利、或态度积极的地域,做出更多成功案例。”
“同时,密切关注那个水生的动向,若他真能有所成,暗中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不要暴露我们。”
“是,三少爷!”赵铁锤领命而去。
叶明深知,打破地方壁垒非一日之功,需要耐心和策略。他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于行政命令,必须培育民间自发的技术需求和应用土壤。
与此同时,在格物院内部,传习所的教学也进入了更深入的阶段。学子们开始接触更复杂的项目,比如参与改进“改犁”的设计,或是尝试制作小型的“水力磨坊”模型。
石柱,那个执着于斜齿传动的年轻工匠,在经过无数次失败和计算后,终于制作出了一套运转平稳、效率明显提升的斜齿轮组,应用于小型水力鼓风模型上,效果显着。
他的成功,在传习所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极大地鼓舞了其他学子。
林文博拿着石柱的演算草稿和模型,激动地对叶明道:“三少爷您看!此子不仅手艺精湛,于算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也已登堂入室!假以时日,必成大器!这斜齿轮的应用,或可解决许多大型机械传动不稳的难题!”
叶明看着那精巧的模型和纸上密密麻麻却条理清晰的演算,心中欣慰。这就是他创办传习所的意义——培养出不仅能动手,更能动脑,能进行创造性思考的技术人才。
“将石柱的斜齿轮设计记录下来,详细分析其原理和优劣,作为传习所的进阶教材。”
叶明吩咐道,“同时,鼓励所有学子,像石柱一样,勇于思考,敢于尝试,不怕失败。”
技术的推广在外遭遇暗渠阻隔,但在格物院内部,明流却在不断汇聚、壮大。
叶明知道,他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继续在高层争取支持,利用成功案例逐步瓦解保守势力的阻挠;
另一方面,更要深耕格物院这片土壤,培养出更多像石柱这样的人才,并等待像江南水生那样的民间火种自行燃起。
他铺开一张舆图,目光落在那些推广受阻的州府上。
或许,是时候让太子殿下,以“巡视河工”或“体察民情”的名义,去那些地方走一走,亲眼看看“瑾车”的效用,也亲身体验一下地方执行的“难度”了。
有些事,来自最高层的关注,往往比一纸文书更有力量。
《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VIP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VIP小说!
喜欢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