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棕熊后,小鱼儿便再次去跟小伙伴一起玩去了。
直到傍晚时分,秋猎的队伍才全部陆续归来。
大姐夫刘三郎勇猛过人,收获很不错,加上一直以来为人谦虚,现在在武官队伍中也算是站住了脚跟。
本来还挺开心的,结果在营地中听了小舅子的八卦后,他一下子就坐不住了。
驴蛋儿和猫蛋两人还年轻,听说以后倒还好,很为小舅的痴情所感动。
“你们俩小子还年轻,知道个什么啊,等回京后,你们姥爷姥娘知道以后肯定又要发愁了,唉!”刘三郎叹气道。
驴蛋儿安慰道:“小舅向来聪明,做事有分寸,如今小鱼儿也慢慢大了,有子嗣传承,感情专一我觉得很好啊,挺让人钦佩的!”
“就是,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小舅了”,猫蛋儿重重点头肯定道。
“这就不是感情专一不专一的问题,以后府中中馈和人情往来怎么处理?总不能都指望你们姥娘吧,何况你们姥娘年纪也大了,现在来往的都是大户人家,她又不太懂这些,不能事事都让你们小舅去操心吧”!
和俩儿子说不明白,刘三郎也不再多说,转头去找小舅子去了。
张平安此时还在帐篷里和王大人两人下棋喝茶,惬意的很。
见大姐夫来找,他跟王大人告了声罪后,两人便出去了。
“大姐夫,听说你今日收获又不错,恭喜啊!”
“我的事都是小事,反倒是你,我听说你在陛下面前立誓,以后要一辈子打光棍做鳏夫了?”刘三郎语气有些沉重。
“不错,这事我已经想了很久了,今日正好是个机会,我就请求陛下应允了,也算是过了明路”,张平安背着手一脸淡定地回道。
“没想到传的还挺快的!”
刘三郎有些无语,“别人都在背后骂你是糊涂虫了,就你还这么淡定,我看回京后你怎么和岳父岳母还有你大姐他们交代,老实跟你说,大丫早就在操心帮你盯着这事儿了,结果你给她来这么一出!”
“大姐怎么年纪越来越大后,反而越热衷于给人牵线做媒了,我的事我自己心里有数,你们就放心好了,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张平安嘴里这么说,其实心里都已经设想到回京后爹娘的脸色了,但是没办法,总得走这一遭的。
“唉……!”刘三郎除了沉沉叹一口气之外,也没别的办法,毕竟他也只是姐夫,操心再多,遇到这么有主意的小舅子他也没辙。
不管别人在背后怎么议论,当面还是没什么人来直接提这事的,最多也就是意味不明隐晦的夸一句“情圣”。
张平安只当这话是赞美了,面色不变的照单全收。
第二日一大早,队伍便拔营回京了。
二皇子周术这次没骑马,坐了马车。
张平安远远瞟了一眼,看他脸色还好,只还是从前那样一脸阴沉的样子。
但许是吃了教训,一路上再没发过脾气,直到安然无恙回京。
虽然是秋猎,但周子明依然按照秋猎上的表现给各人论功欣赏了。
张平安被赏了几张上等的狐狸皮子,还有虎骨酒和熊骨酒。
大姐夫刘三郎则被赏赐了一副皮甲,对于武官来说,很实用了。
猫蛋儿作为初出茅庐的后起之秀,除了最开始赏赐的金饼和银腰带外,也有几张好皮子。
可以说这次秋猎,算是不虚此行。
对于出使西域打头阵的队伍,张平安根据秋猎的情况,心中也有了一些人选雏形。
毕竟这不是简单的出门远行,而是一次充满艰险的、综合性的国家级远征。
使团成员的构成直接关系到使命的成败、国家的声誉乃至个人的生死。
队伍中的成员除了要机灵、体力好以外,还必须具备多个方面的技能。
首先,领头的人就必须具有极高的政治智慧和外交手腕,具有指挥能力。
其次是不可或缺的译官,不仅要会西域各国的语言,如匈奴语、吐火罗语、粟特语、大宛语等,还要懂得笔译,以及各地风俗情况,方便翻译记录。
然后就是合适的向导,能懂得地理知识和野外经验,能熟悉西域的山川、河流、沙漠、绿洲、水源地、季节气候变换等,规划路线,避开风沙,识别方向,并且找到水源,这种向导除了一开始配备的,等到了边境后,还得再雇佣当地往来关内外的商人辅助才行。
包括精通账目的算术人才也不能少,要负责管好使团的“钱袋子”,确保维持经济活动,同时做好各种路线和国情记录,这也是出使的使命之一。
另外,精通医术的大夫、兽医、工匠也少不了。
最后就是负责刺探情报和保卫使团安全的武装型人才了。
张平安根据职能仔细规划过,第一次出使至少不能低于十四人,最合适的是在二十人到三十人之间。
既不太引人注目,该配的人也能都配上。
当然,第一次摸底,选择级别太高的肯定不行。
反而是像李越、猫蛋儿这样的年轻人才更适合。
算是风险与机遇并存。
张平安原本没考虑过外甥猫蛋儿的,但猫蛋儿这次秋猎上的表现确实亮眼,能力也够出色。
如果愿意去西域搏一搏的话,成功以后至少可以再升三级,无形中就和同龄人拉开了巨大差距。
这事儿,张平安准备和大姐、大姐夫说一声,让他们自己考虑做决定。
等到家后没几天,张平安秋猎时做的好事,到底还是没瞒住。
张老二和徐氏俩人倒是没发脾气,只是一个劲儿唉声叹气,这样反而让人看着更难受。
“爹、娘,你们放心,我心里有数,我知道我自己现在在做什么”,张平安也只能这样保证道。
“儿子,爹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是也知道圣上金口一开,一言九鼎,现在说什么也晚了,唉,你不用担心我和你娘,过一阵我们想通了就好了,好在家里还有小鱼儿能传宗接代,唉!”
张老二反复叹息几声,听得人心里酸酸的,很不得劲儿。
徐氏又想要哭了,侧着身子生闷气。
张平安也很无奈,只能等他们自己慢慢想通。
全家最高兴的要数小鱼儿,他支着小耳朵听得差不多了,加上在学堂里同窗们嚼舌根说的,差不多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想到爹对娘这么痴情,小小年纪的他就很感动,就像表哥们说的,他是爹娘爱的成果,跟别的小孩儿是不一样的。
就算娘不在了,还有爹会全心全意爱他、保护他。
想到这儿,小鱼儿立刻哒哒哒亲自去给自家老爹倒了杯茶,又双手捧着,哒哒哒跑回来,甜甜的脆声笑道:“爹,你喝茶,等你老了我一定好好孝顺你,就像你现在对我这么好一样,我也对你好,特别特别好!”
“哟,儿子懂事了,看来我也能享福了”,张平安接过茶杯,摸了摸儿子的头。
张老二在一边看着也欣慰的笑了,心里愁绪散了很多。
张家很是过了段父慈子孝的日子。
喜欢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