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八,天地德合,阴阳相调,是难得一遇的好日子。
这是青阳道长拉着周若依来到勤政殿,亲自给她算出来的好日子。
那日青阳道长兴奋不已,完全没有耍心眼,算出了这个日子便脱口而出。
当时周若依露出十分无奈的表情。
之前的故事裴乐瑶并不知道,不过看两人的模样,好像曾经发生过什么。
于是,裴乐瑶便询问周若依是否发生了有趣的故事。
周若依并没有隐瞒她,将自己和青阳道长就在勤政殿给赵攀算黄道吉日的往事告诉了裴乐瑶。
“当时我可是被逼的。”青阳道长脱口而出为自己辩驳。
“如果不是为了给胡慵那老东西埋一个好位置,我是誓死也不会给赵攀那逆贼合算登基之日的……”青阳道长扬着下巴,露出铁铁铁骨铮铮的表情。
周若依只想翻白眼。
裴乐瑶只是觉得这段往事很有趣。
以她对青阳道长的了解,在叛军进城之前竟然能因为胡慵而留下来已经很令她震惊。
胡慵被杀时,他竟然还能挺身而出,争取胡慵一个全尸,已经很有情义,很厉害了。
他的勇敢和义气已经超过了京城绝大部分人。
九月十八,阳光明媚,百官、宗室齐聚朝堂。
他们穿着与自己身份匹配的朝服。
宗人府宗正再次捧出昭德帝的传位诏书,将诏书和传国玉玺交给裴乐瑶。
裴乐瑶穿着新帝蟒袍,坐着轿辇,缓缓而出。
红毯铺地,滑盖遮天,禁卫军透着严肃而森然之气。
礼部官员撞击铜钟。
钟声响彻整个皇宫。
钟声完毕,乐声响起,演奏的是太和之乐,乐声悠长。
登基大典需要先祭祀天地,然后祭祀祖庙,最后才会在太和殿接受百官的朝拜。
接受完百官朝拜,便会改变年号。
随后便是封赏亲眷和诸臣。
像皇后便要改为太后,安妃也被封为安太后。
其实最麻烦的那扎依。
那扎依还在苍月国活的好好的,是苍月国的圣女。因为她登基坐帝,她的亲生母亲自然也要被追封为太后。
追封都是封给去世的人。
裴乐瑶觉得这么做不太妥当,有损那扎依的阳寿,所以暂时把这件事情压下去了。
谢晋并不知道那扎依还活着。裴乐瑶只好悄悄把这件事情告诉他。
谢晋震惊的看着裴乐瑶,随即又满脸八卦的表情问道,
“陛下是如何将其送出皇宫的?”
他可知道,一个后宫的嫔妃想要出宫是千难万难。
于是裴乐瑶便将自己如何设法将那扎依送出皇宫的过程告诉了谢晋。
谢晋瞠目结舌。
“怪不得陛下能有今日辉煌之成就。”
“五岁的时候就有胆量做出那等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裴乐瑶笑着摇了摇头,“我后来回想起来其实也挺害怕的。”
“可当时看着我娘亲马上要没命了,便也没有计较那么多,只是闷头、闭着眼睛往前冲,完全不管不顾。”
“没想到还真的成功了。”
“先生,这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现在得想想怎么掩盖那扎依还活着的这个事实。”
虽然她现在已经是大周女帝,但这件往事还是不提为好。
“就说陛下认了安太后为母后,之前的娘亲就不再追封了,永远藏在陛下的心里就好。”谢晋在地上来回踱步,思索片刻之后说道。
“这样,不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觉得陛下格外孝顺。”
“还是先生厉害。”裴乐瑶向谢晋竖起大拇指。
“陛下谬赞了。”谢晋笑着微微躬身。
其实后宫现在也就只有太后和安太后两位老人家。
即使这两位老人家,裴乐瑶也不准备约束她们。
他们可以在后宫居住,也可以离开后宫出去走走。
她见识过刘太妃等人被困在一方小院里,耗损自己的生命的过程。
她不过是给刘太妃她们推广了广场舞,就让这些老人家都焕发了新机。
其实他们年纪并不大,在后世,以她们的年纪都还没有退休呢,都还是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中坚力量。
在这个时代,这个年纪的人却要困在后宫,让岁月无情的消耗她们的生命力。
她觉得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
一朝天子,一朝臣,她已经登上帝位,自然要组建自己的班底。
张启年当然是宰相。
左丞相就是给右丞相打工的,完全没有必要设立两个丞相。
所以她干脆废除了左丞相,只留下张启年一个人担任宰相职务。
张启年嘴角抽了抽,他本来很想把严鹤林拉回来给他做个助手,结果裴乐瑶根本没给他这个机会。
当然,严鹤林等人也不可能再留在洛州享福。
她这么吝啬的老板,怎么能让老当益壮的老人家享清福呢。
不论是严鹤林,还是梁先生,陆先生,全部都回朝堂来给她干活儿。
严鹤林做了户部尚书,陆恒和裴清婉分别是户部的左侍郎和右侍郎。
陆恒和裴清婉还是太年轻了一些,上面放一个老人家给他们压阵,他们两个主责主业是干活儿。
这三人在洛州的时候配合的完美无缺,自然都没有意见。
严鹤林年近古稀,等严鹤林实在干不动了,再把他们两个提拔起来,那个时候两人也在户部侍郎的位置上干了一段时间。
以他们两人的能力,很快就能让下面的人心服口服。
陆先生自然也不能闲着,裴乐瑶让他做了工部尚书。
他原本就做过工部侍郎,现在是重操旧业,轻车驾熟。
裴乐瑶让洛北辰跟着陆先生,做了工部侍郎。
以老带新,等她把六部的人都培养起来,这些老同志才能退下去。
至于梁先生,裴乐瑶让他去了翰林院。
现在的翰林院可不像之前清闲,翰林院担任起了选拔年轻人才的重要职责。
裴乐瑶准备在整个大周推行集体经济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做这项事务,需要很多年轻人。
她先在北方试验推广。
试验地区的县令她先从汝州和洛州的官员中挑选。
等翰林院选拔出年轻的才俊,就把这些人才送去试验区的县衙历练。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裴乐瑶要从底层,重塑大周的农业社会结构,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当然,这项工程户部的责任也很重,所以她才将陆恒和裴清婉全部都留在户部。
李豫做了御史大夫,而李孤勇则做了兵部尚书。
喜欢父皇他今天后悔了吗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父皇他今天后悔了吗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