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郭攸之愣在原处。
努力消化着刘禅和诸葛亮的话语,脸上的激愤逐渐被思索取代。
许久,郭攸之才回过神道:“臣明白了,陛下所言极是,是臣想得简单了。”
话音刚落,刘禅一眼扫去,就见郭攸之的“政治数值”瞬间提高了2点。
不错,孺子可教!
……
此时,门外侍从驶入禀道:“陛下,雍州别驾李丰大人,在屋外等候召见。”
刘禅搁下手中毛笔,开口道:“宣他进来吧。”
少顷,李丰步入屋内。
“臣李丰,拜见陛下,见过丞相,陛下圣体安康,大汉国运昌隆!”
(李丰:武力71,智力83,政治85,统帅42,综合评级A级,技能:仁政,其管辖之地的农作物产量增加一成。)
见到这面板,刘禅先是一怔,随后欣喜不已。
李丰给狄仁杰干了三年的二把手,果然升级了,眼下数值面板倒也好看不少。
……
刘禅挥手示意李丰起身,微笑道:“文澜(李丰),许久不见,你配合怀英治理雍州,一晃已有三年,感觉如何?”
李丰恭敬回应:“蒙陛下信任,这三年在雍州,臣收获颇丰……”
……
一番谦词过后,刘禅对其很满意。
接着,刘禅将关于成立“房州”的文牍递给李丰,命其好好看看。
一刻钟后,李丰抬首,震惊道:“敢问陛下,这成立房州一事,是何人谋划的?”
刘禅笑问:“怎么?有何不妥么?”
李丰目光灼灼:“陛下,并无任何不妥,臣只是感慨,献此策之人实乃高瞻远瞩,丰…钦佩不已!”
“可否细说?”
李丰点点头,言辞恳切道:“陛下,将汉中郡、东三郡、南阳郡、襄阳郡从益州、荆州剥离,新设房州。以臣看来,可达成“以房制益”、“以房制荆”的目的,有效遏制未来地方有可能拥兵自重的隐患。”
“并且,从政治角度来看,荆、益二州的地域跨度,实在太大了,政令传达缓慢。成立房州,乃是细化行政区划,可让朝廷对地方的管理更加精准高效,政令进一步畅通,提升治理效能,稳固统治根基。”
“并且,臣观“房州”,西起汉水源头汉中郡,南至汉水入江处的襄阳郡。一条汉水,将房州六郡紧密相连,连通成一个整体,州内依靠汉水,往来便利……”
……
李丰说完后,诸葛亮嘴角含笑,徐徐言道:“文澜啊,谋划此策者,不是别人,正是陛下。”
李丰闻言,满是震惊,钦佩道:
“此等深谋远虑之策,非有洞察古今之智、经纬天地之才不能想出。陛下高瞻远瞩,这份眼光与先见,古之贤君亦难以企及,有陛下这样的明主,是我等臣子之幸!”
刘禅笑着点头道:“文澜,别的就不说了。朕唤你前来南阳,就一件事,朕有意让你担任房州刺史,不知你可愿意?”
李丰微微发颤,不敢置信道:“啊……陛下此话当真?”
“自然是真,但在任命之前,朕要考考你。”
李丰神色一凛,“陛下请说。”
刘禅指了指舆图,问道:“依你之见,这房州的刺史府,该设置在哪个地方?或者说,房州治所,该设在哪座城?”
刘禅虽对李丰有信心,但一个小小的考验,还是免不了的。
刘禅心中早有答案。
他只希望李丰不要犯糊涂,别告诉他房州刺史府应设在宛城或者襄阳就行。
此二城虽庞大且繁华,但从其位置上来说,不适合作为“房州”治所。
……
李丰凝视舆图,沉思良久后,有条不紊回道:“陛下,臣以为,房州刺史府该设在上庸郡的上庸县。”
闻言,刘禅惊喜,李丰果然有点东西。如此短的时间,便找到了正确答案。
“哦?为何?可否详细说来?”
“禀陛下,臣觉得最重要的一点,乃是上庸处于房州的中心位置,又位居汉水中游,它可成为连接房州东西的枢纽……其西可沿汉水而上抵达汉中,其东能顺汉水而下连通南阳、襄阳等地……”
“其二,上庸作为东三郡最大的城池,虽比不上宛城、襄阳的繁华,但城墙、官署、仓储等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其三,上庸不仅有不少可耕之田,且周边群山蕴藏铜、铁矿产,皆为朝廷战略物资,并且水路交通也极为便利,极具发展潜力。”
“将刺史府设在此处,不仅便于刺史府管理,且可使原本最贫穷的东三郡迎来发展,进而推动整个房州的兴盛。”
……
刘禅听完李丰条理清晰、鞭辟入里的分析,脸上的笑意愈发浓郁。
他满意颔首道:“文澜啊,丞相果然没有看错你!有此才学,也不枉丞相用性命担保,举荐你担任房州刺史。”
李丰听闻,震惊道:“什么!丞相竟用性命为臣担保?”
刘禅点点头,“正是!”
话落,李丰再也抑制不住内心感动,转身朝着诸葛亮“扑通”一声跪地,泪水夺眶而出:“丞相,此前家父与益州官员那般对您,您不计前嫌,还向陛下举荐臣,臣……臣真不知该说什么好……”
诸葛亮上前,扶起李丰,温和道:“文澜,我向陛下举荐你,只是因为你有能力为大汉治理好房州。”
“至于正方之事,都过去了,你不必挂怀,正方是正方,你是你。况且,吾与正方相交多年,此前的事,相信他只是一时糊涂,若今年能回长安,我也准备前往功德林看看正方,与他好好谈谈心,解一解他的心结。”
李丰擦拭脸上的泪水,情绪仍难以平复:“丞相胸怀宽广,以德报怨……丰无以为报,唯有竭尽全力治理好房州,不负丞相和陛下的信任。”
“李丰听旨!”刘禅咳道,“朕任你为房州刺史,旨意随后下达。”
李丰调整情绪,俯首拜道:“臣领旨谢恩!”
刘禅挥了挥手,又道:“好了,你现在已是房州刺史,朕要和你聊聊关于房州施政的具体事宜。”
李丰神情一肃,拱手应道:“陛下请说。”
刘禅面色一正,言道:“房州之地,下辖六郡,人口约百三十万,其中南阳一郡,人口便占有近百万。”
“其余五郡,为原三方势力之间的战略缓冲带,人口稀少,这是事实,其间更有许多荒田至今无人耕种。特别是汉中郡,自大汉迁都长安后,汉中不再大量驻军,这两年间,汉中有不少土地荒废。”
“还有南阳,人口虽多,然此前大汉与伪魏在此处对峙了近两年时间,战乱致使许多百姓逃离。”
“不仅如此,我军水淹析县及宛城一战,又有诸多南阳百姓殒命,许多田地沦为无主之田,更有蒯家大量田地归于朝廷。
“然朝廷要这么多土地并无用处,汉水沿岸,如此多土地荒废,无人耕种,实在可惜!而近两年,川蜀之地却人满为患,又有不少百姓无田可耕。”
“眼下,我们必须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解决房州这个问题,你以为呢?”
闻言,李丰凝眉思索。
刘禅见状,抬手打断他:“你别急着思考,朕与相父已有策略。现在想让你一同参详,看看能否由你在房州推行。”
“陛下有何妙策?”
刘禅点点头:“你听好,此策名曰‘均田制’。”
“均田制?”
……
喜欢魂穿刘禅:开局安居平五路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魂穿刘禅:开局安居平五路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