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36章 三天收官,星城挂榜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问责会直播结束那晚,星城的风更凉了些。省政府广场仍旧人声不散,问题墙下的灯一直亮到深夜,红纸与绿单在风中微微抖动。

直播后台的在线人数曲线还停在屏幕上,像一条攀升到顶点的山脊。陈晓峰从会场出来,直接拐向八楼调度室,他知道真正的考验在问责会之后,三天交卷是李一凡亲口下的死命令。

凌晨一点,调度室里依旧满员。值班员把各市州上传的承诺书逐一入库,标注时限与责任人。陈晓峰让人把“群众代表签字页”单独建档,叮嘱任何一页都必须有清晰影像与时间戳。数据墙上,绿色条块占了八成,剩下的红黄警示格外刺目。

岳州退费清账进度跳到百分之九十七,株洲两所学校的教室改造显示“主体封顶”,湘南园区的三处排口监控恢复稳定,第三方机构的抽检结果实时推送到屏幕底栏。陈晓峰抬腕看表,沉声道:“从现在起按小时推进,过夜的事明天不能再留。”

清晨,广场的人又多了起来。群众代表把昨夜的几张承诺副本贴在问题墙边,特地空出一栏写“到时核验”。一位老人看完绿单,叹了口气说:“过去看公告只见好话,现在看墙能见硬话。”旁边年轻人接过他手里的笔,补上一句:“硬话兑现才算数。”记者把这两句一并拍下,配文发出,当天就上了本地热搜。

第一天的推进会比以往更短更硬。李一凡只问三件事:进度、堵点、补救。他盯着株洲汇报人的眼睛问:“十天逾期,三天能补回来吗?”对方回答“能”,李一凡说:“把工序拆成小时,卡点公开,群众代表跟班。”

他又点了岳州:“退费清账剩下的百分之三是谁的单?下午一点前把名单亮出来,资金路径全链条上墙。”说完转向湘南园区:“第三方抽检不合格,谁签字谁说明,今晚八点前给我书面结论。”三句话砸下去,会场里“收到”的回声一片。

纪委专班这一天没有休息。王平带队直插湘北某县,发现夜间施工报表与现场不符,当场让无人机盘旋拍摄,画面回传到星城,显示“夜间停工”。

当晚,县委书记和项目负责人被约谈,第二天上午出现在问题墙中央,群众代表在评语栏里写下:“报表不能熄灯。”消息扩散到各个工作群,有人倒吸一口凉气,连夜把现场照与报表逐项核对,生怕哪一张单据被抓到漏洞。

第二天上午,株洲那两所学校的工地上加装了投光灯,保温杯与安全帽排成一列。局长守在边上,不时掀开进度牌上的透明罩查看,旁边的家长轮值小组用秒表计时。

有人问:“中午会不会停?”承包商苦笑着摇头:“停就上墙。”下午两点,第一间教室的顶棚封闭完成,家长代表在“进度页”上签名,拍下照片传回星城。调度室里响起一阵掌声,陈晓峰抬手压住,淡淡道:“第二间还没完。”

岳州的医保中心里,财务科把退费系统界面投到大厅大屏,排到最上方的红色条目被一个一个点亮为绿色。有人问:“跨行到账慢怎么办?”主管科长当场拿出“应急联动表”,三个银行的值班经理接入视频,承诺在一小时内完成核验。

傍晚六点,剩余那百分之三清为零,大厅里自发响起掌声。负责此事的副市长抹了把汗,转身就给市长发消息:“全部清账。”消息同步传回省里,实时进度条在屏幕上彻底变绿。

湘南园区的监控大厅更像一个战场。十二块分屏把每个排口的数值与图谱标得清清楚楚,工程师把异常阈值调得更敏感,一旦跳动,警报声就刺响。第三方机构的两名专家把临时工作台搭在角落,现场开箱、封样、送检一条龙。

主任穿着反光背心在屏幕前来回踱步,看到数值稳定才缓缓吐出一口气。晚上七点半,第一批复检结果出炉,全合格。主任让人把报告复印了一摞,亲自送上车,连夜往星城送审。

夜里十点,广场又热闹起来。问题墙上贴出了当日“销号单”,绿单比昨天多了八张。几位群众代表在墙下对照直播回放,逐条核对承诺与兑现的时间差。

有路过的企业主停下脚步,摸了摸那张新贴的绿单,说:“以后办事不用老是托人了,看墙就知道谁能办。”有人笑:“托人不如托墙。”两句话当晚被网友做成海报,到处传。

第三天清晨,省政府小礼堂的灯早早亮起。李一凡把昨晚收到的一摞报告摊在桌上,逐份翻阅。湘南园区的复检合格意见夹在中间,他看完后用笔敲了敲桌面:“黄卡解除,但整改监督不撤。”旁边人应声记下。

陈晓峰送来一份整理表:株洲教室改造提前交付一天,岳州退费清零,湘南园区完成复检;另有三项难点卡在外协单位与并联审批。李一凡圈出那三项,吩咐:“并联审批今日午后开到省里,承办处长到场,流程卡在谁手里谁说话。”

午后,并联审批会在省政务大厅开到第三会议室。审批、住建、环保、市场监管、消防几家窗口把各自的章放在桌面,陈晓峰把时间条贴在白板上,从“图审”到“竣工”一格一格拆。

某项“专项验收”环节卡着不动,承办处长支支吾吾,陈晓峰盯了他三秒:“今天划掉两道重复审查,保留一项责任最重的,余下全并联。”房间沉默几秒,住建口的负责人点头:“执行。”一小时后,流程表从十二道变八道,白板上的时限被重新标注,群众代表应邀签了字。

三天期限到点的那一刻,八楼调度室响起短促的提示音。大屏幕上的红色警示只剩下两条,且已进入收口环节。陈晓峰让系统生成“第二轮问责会整改完成清单”,一行行绿色状态后的“群众签名图”同步弹出。李一凡站在屏幕前,看着那些清晰的签名,语气平淡地说了一句:“把这套流程写成制度件,明天上网公示。”

当天傍晚,组织部把“任前公示”挂上官网与政务大厅外屏,排在第一位的,是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人选。人群迅速围了上去,看到“陈晓峰”三个字时,忍不住交头接耳。

有人问:“那两个竞选的呢?”另一人把公示往下念,邓志远调任省发改委体制改革处主要负责人,明确“轮岗交流”;挂职干部返回原单位,晋升职级,不再参与厅办竞争。公示下面附着一行小字:“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兼督查室主任,负责制度流程固化、群众代表制度常态化推进。”消息在干部群和媒体端口同时炸开,评论刷屏:“这一步,落地了。”

陈晓峰看见公示那一刻,沉默了半分钟。他想起前几个月在小礼堂的问询,想起通宵整理日志、把“共享账号”贴上问题墙那晚的心跳,也想起在家里回避家人关切眼神时说的那句“再等等”。电话响起,是李一凡的短句:“恭喜,明天八点上班到督查室。”陈晓峰应了一声“是”,嗓子却有些发紧。

组织部并没有止步于一纸公示。许宏志在同一条公告里把“绿单数量、群众满意率、按时销号率”写进年度考核权重,明文规定与干部任免直接挂钩。人事处外间有年轻人小声感叹:“以后想上位,先把墙跑绿。”老同志笑着摇头:“这是好事,起码谁行谁不行一眼就亮。”

公示挂出的第二个小时,四九城某部委的通气电话打到赵建国办公室,对方只提了两个词:“经验总结,可复制”。赵建国放下电话,笑了一下,对身边人说:“把这四个字送到李省长那里。”

当晚,省政府官网上挂出《群众代表制度与问题墙机制操作细则》,从抽签、旁听、提问、签名、复核、销号到档案留痕,每一环都有模板与示例。评论底里,企业主与市民轮番点赞,有人留言:“任何时候看到模板都比看到口号更踏实。”

夜色里,星城广场又贴上了新的绿单。主持人把摄像机拉近,镜头里一行行字干净利落,群众代表的签名遒劲有力。记者问一位在墙下驻足许久的年轻人:“为什么每天都来?”他笑:“我创业刚起步,哪怕少跑一趟腿都是成本。这面墙,省了我很多看不见的路费。”

第三天深夜,第二轮问责会整改的“全省交卷”消息被推送到每一位代表的手机上。代表群里有人感慨:“十五年没见过这么紧的三天。”又有人回:“三天不是紧,紧的是制度把人盯住了。”几位老代表用手指在屏幕上放大那张流程图,彼此转发,字边缘的锯齿清晰可见。

陈晓峰没回家,躺在督查室的折叠床上,窗外灯光从百叶窗缝里斜斜照进来。他把手机倒扣在桌面,打了个盹,又被消息提示震醒。屏幕上跳出督查室内部群的新任务:整理“第二轮问责范本”,拟定“绿单竞速”季度通报词,筹备“群众代表培训班”。他点开日程,把时间挪到更早,备注里只写两个字:先跑。

李一凡在办公室里整理当天的材料。他把几份“群众代表评语”夹在红头文件里,一张张看过去,眼睛不时停在某一句上。“报表不能熄灯”“兑现就是最好承诺”“托人不如托墙”。

他合上最后一份,走到窗前看向广场,那面墙在夜色里更亮了。桌上的电话震动,是赵建国发来的短信息:“四九城通气。”他回复两个字:“明白。”

星城的风在楼群间穿过,旗帜轻轻作响,像是在为这场三天交卷之后的任用落定鼓掌。省政府大楼逐层灭灯,只有八楼还亮着。陈晓峰从折叠床上坐起,穿上外套,下意识掀开白板角落的便签——承诺、进度、验收、签名,这四个字仍然贴在那里。

他把便签按实,抬手关灯,门合上的那一刻,他听见走廊深处的清洁车传来轻微的轮声,像是整个机关在夜里继续缓慢但坚定地向前推移。

广场上最后一批群众散去,值守的保安抬头望了望墙,确认新贴的绿单被透明罩压实,才收回目光。灯光下,红与绿并排而立,像两把并肩的尺子,丈量着干部的速度与分量。潇湘的节拍被锁定在一种明快的频率里,谁快,谁就上墙,谁慢,谁就上墙。第二轮问责会的余波尚在扩散,第三轮已经在路上。

喜欢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