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还珠之云倾帝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7章 容人之量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永琰脸上满是思索的神情,“阿玛,他们一个勇猛无畏,一个带兵严谨,要是他们一起打仗,肯定更厉害吧?”

乾隆哈哈一笑,摸了摸永琰的头,“小十五果然聪慧,他们二人常常携手作战,互为臂膀。

霍去病的勇猛加上卫青的沉稳,那可是珠联璧合,让匈奴毫无招架之力。

在他们的努力下,大汉的威名传遍四海,边疆得以长久稳定。

他们是大汉的英雄,更是后世将领们学习的楷模。”

永琰眼中闪烁着光芒,“阿玛,有朝一日,我也要像霍去病和卫青一样,成为守护大清的英雄。”

乾隆听着永琰的豪情壮语,就知道这一段英雄传奇,已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梦想的种子,日后定会生根发芽。

永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接着又问:“那第二位帝王是谁呢?”

乾隆笑了笑,“第二位,朕要讲的是光武帝刘秀。

他身处新朝末年,天下大乱,汉室倾颓。

刘秀虽为汉室宗亲,可彼时已家道中落,他以一介布衣之身,在乱世中崛起。

起初,他跟随更始帝,却不被重用,还时常面临生命危险。

但刘秀没有气馁,他凭借着非凡的谋略和勇气。

在昆阳之战中,以少胜多,大破王莽军,一战成名。

此后,他广纳贤才,收揽人心,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势力。

待时机成熟,他毅然称帝,重建汉室,史称东汉。”

永琰眼睛一亮,好奇地问,“阿玛,刘秀在昆阳之战中,是怎么做到以少胜多的呀?”

乾隆兴致勃勃地继续讲解:“小十五,这刘秀,在昆阳之战中充分展现了他的智慧。

当时,王莽军兵力强盛,号称百万之众,而刘秀所率之军不过数千人。

面对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刘秀并没有慌乱。

他一方面稳住军心,让将士们相信必胜;

另一方面,他亲自率领敢死队,趁夜出城,偷袭敌军后方,扰乱敌军阵型。

同时,他还巧妙地利用天象,传言有陨石坠落王莽军营,令敌军军心大乱。

在他的精心策划下,最终成功击败王莽军,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永琰听得津津有味,小手不停地比划着,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之中。

他接着问道:“阿玛,刘秀称帝后,又是怎么做的呢?”

乾隆微微眯起眼睛,回忆着历史的细节,“刘秀称帝后,深知百姓历经战乱,渴望安宁。

他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轻徭薄赋,释放奴婢,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在用人方面,他也是不拘一格,不论出身,只要有才能,都能得到重用。

他与功臣们相处融洽,没有像有些帝王那样大杀功臣,而是给予他们应有的待遇,让他们忠心耿耿地为汉室效力。

这些举措,使得东汉在他的统治下,逐渐繁荣昌盛。”

永琰坐在乾隆身旁,小身子挺得笔直,听得入神之际。

他眨了眨那双灵动如同星子的大眼睛,带着孩童特有的好奇与懵懂,开口问道:“阿玛,那历史之上,有哪位帝王是得了天下之后斩杀功臣的呀?

你给我讲讲,他又为何要擅杀功臣?”

说着,小家伙微微歪了歪脑袋,一脸急切地望着乾隆,仿佛在等待开启一扇通往神秘历史深处的大门。

乾隆见永琰提出如此疑问,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他深知,身为皇子,了解这些历史教训对日后治国理政大有裨益。

于是,他微微倾身,右手轻轻抚摸着永琰的小脑袋,“小十五,历史上确有这般帝王,其中较为典型的,便是明太祖朱元璋。”

永琰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忙不迭地追问,“朱元璋?阿玛,他是个怎样的皇帝呀?

怎么会做出斩杀功臣这般事呢?”

乾隆神色凝重起来,缓缓说道:“朱元璋出身贫寒,放过牛,当过和尚。

在元末乱世中,他凭借着非凡的谋略与果敢。

集结一众能人志士,历经无数苦战,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逐步崛起,最终推翻元朝,建立大明,一统天下。

起初,他与那些功臣们情同手足,大家齐心协力,为开创大明基业共同拼搏。

像徐达、常遇春等名将,跟随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

永琰聚精会神地听着,小嘴巴微微张开,仿佛生怕错过一个字。

乾隆顿了顿,接着说道:“然而,天下初定之后,朱元璋的心态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他看着这些战功赫赫、手握重兵的功臣们,心中渐渐生出忌惮。

他担心这些功臣仗着功劳大、威望高,日后会对他的皇位、对朱家的江山社稷构成威胁。”

永琰忍不住插嘴道:“阿玛,那些功臣们不是帮他打天下的吗?他们肯定不会谋反的呀!”

乾隆轻轻叹了口气,耐心解释道:“小十五,帝王之心,深不可测。

朱元璋站在权力的巅峰,所思所想已与往昔不同。

他觉得,哪怕功臣们当下没有谋反之心,但保不准未来形势变化,会有人动歪心思。

况且,他想要为子孙后代扫除一切潜在隐患,确保大明江山永固。

于是,他便以各种理由,对功臣们大开杀戒。”

永琰小脸满是惊愕,又问道:“那他是怎么杀的呀?那些功臣们就不反抗吗?”

乾隆继续说道:“朱元璋手段颇为狠辣,他通过‘胡惟庸案’‘蓝玉案’等一系列大案,株连甚广。

胡惟庸身为丞相,位高权重,朱元璋以其谋反为由,大肆诛杀,前后牵连达三万余人;

蓝玉是一员猛将,战功卓着,朱元璋同样借口其骄纵不法、意图谋反,将其一网打尽,受牵连被杀者亦有一万五千余人。

这些功臣们,有的还来不及反抗,就被莫须有的罪名压垮,含冤而死。”

永琰听着,不禁打了个寒颤,小声嘟囔道:“这也太可怕了,阿玛。”

乾隆看着儿子受惊的模样,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抚道:“小十五,这便是历史的教训。

为君者,当有容人之量,善用人才,亦要懂得平衡各方势力,切不可因猜忌而滥杀无辜。

否则只会寒了人心,动摇国本。”

喜欢还珠之云倾帝心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还珠之云倾帝心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