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还珠之云倾帝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6章 登望岳阁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乾隆等人步入岱庙,院内古柏参天,每一棵都需数人合抱,粗糙的树皮犹如岁月的皱纹,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斑,仿若给这古老的庙宇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殿堂巍峨,飞檐斗拱,精美的木雕、石雕随处可见,让人叹为观止。

行至大殿前,乾隆整了整衣冠,神色庄重,带领众人拾级而上。

殿内香烟缭绕,供奉着的泰山神塑像高大威严,目光深邃,仿若能洞察世间一切。

乾隆率先走到供桌前,拿起三炷香,在烛火上点燃,双手持香,虔诚地拜了三拜。

随后,他闭上双眼,心中默默许愿。

在这庄严肃穆的时刻,乾隆的心中唯有一个祈愿,那便是希望他的云儿长命百岁,一生顺遂无忧。

他想起与云儿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欢声笑语、柔情蜜意,都如同一股温暖的溪流,流淌在他的心间。

此刻,在神明面前,他愿倾尽所有,只为护云儿周全。

许愿完毕,乾隆将香插入香炉,后退几步,再次凝望泰山神塑像,眼中满是期许。

紫薇、尔康等人见状,也纷纷效仿,依次上香祭拜,各自许下心愿。

萧云站在一旁,看着乾隆虔诚的模样,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眼眶微微湿润。

她知道,在这纷繁复杂的世间,有一个人如此真心地爱着她、守护她,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祭拜完毕,一位身着道袍、面容清癯、目光炯炯有神的道长,面带微笑,上前几步,稽首行礼后。

他轻声说道:“皇上,诸位贵人,且随贫道在这岱庙之中游览一番,感受这千年古刹的厚重底蕴与别样景致。”

乾隆微微颔首,携着萧云的手,众人跟随着道长,缓缓迈开步伐。

刚迈出殿门,道长便抬手遥指前方一棵参天古柏。

那古柏枝干粗壮,需数人合抱,树皮粗糙干裂,宛如岁月镌刻的史书,每一道纹理都诉说着往昔的风雨沧桑。

“皇上请看,这棵古柏名为‘汉柏’,乃是汉武帝刘彻,登封泰山时亲手所植,迄今已有两千余载。

历经无数寒暑,却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实乃岱庙的镇庙之宝,亦是历史的活见证。”

众人听闻,皆仰头惊叹,乾隆亦是目光中满是赞赏,轻抚树干,似能与古老的时光对话。

沿着石板路蜿蜒前行,路旁的草丛中,点缀着星星点点不知名的小花,花瓣粉嫩,花蕊金黄。

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羞涩的少女翩翩起舞。

道长俯身轻轻拈起一朵,微笑道:“这些小花看似平凡,却岁岁枯荣,扎根于此。

汲取岱庙的灵气,为这庄严肃穆之地添一抹柔美之色。”

行至一处庭院,中央有一方池塘,池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天空的湛蓝、云朵的洁白以及周围殿堂的飞檐斗拱。

水面上,荷叶田田,有的舒展如盘,有的才露尖角

粉嫩的荷花亭亭玉立其间,仿若凌波仙子下凡。

道长止步,微闭双目,沉浸在这清幽之境,片刻后睁开眼说道:“此塘名为‘灵池’。

传说饮其水可祛病消灾,虽为传说,却也寄托着,古往今来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每逢夏日,荷花盛开,香气四溢,更是美不胜收。”

再往前走,便是岱庙的碑林。

一块块古朴厚重的石碑错落林立,碑身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

字体或雄浑、或飘逸、或工整,皆是历代文人墨客、帝王将相留下的墨宝。

道长逐一介绍着,哪块是某某皇帝的御笔,哪块记载着某次盛大的封禅大典,“这些石碑。

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文化的传承,透过它们,可窥探千年风云变幻。”

众人穿梭其间,仿若置身于历史的长河,触摸着岁月的脉搏。

临近后院,有一座精巧的楼阁,名曰“望岳阁”。

登上楼阁,凭栏远眺,远处的泰山山脉连绵起伏,峰峦叠嶂,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

道长负手而立,声情并茂,“站在此处,可观泰山全貌,感受其雄浑壮阔,岱庙与泰山相依相伴。

自古便是帝王祭祀、百姓祈福之地,承载着天地之灵气,山川之精华。”

乾隆与众人凭栏凝望,心中皆为这山河壮丽、人文厚重所震撼,久久沉醉其中,不愿离去。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洒落在岱庙的唐槐院内,静谧而又庄重。

道长身着一袭青灰色的道袍,步伐沉稳,引领着乾隆一行人缓缓步入这方充满古韵的庭院。

刚一入院,微风拂过,似带着往昔的呢喃。

道长不禁停下脚步,神色间满是怀念,微微欠身,朝着乾隆轻声说道:“皇上,这院内还有,当年您亲笔所题的诗碑,岁月悠悠,您风采依旧。”

众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永琰更是好奇心大起,迈着还显稚嫩的小短腿,几步就蹿到道长跟前,眼睛睁得溜圆,急切地问道:“道长,我阿玛在这留下了墨宝呢?

说的是什么?在哪里?”

道长见此,嘴角噙着一抹温和的笑意,抬手轻轻一指,“在那,小阿哥。”

永琰得到指示,像只欢快的小鹿,径直朝着石碑奔去。

跑到近前,他仰着小脸,晃着小脑袋,逐字逐句地读了起来,“枯木当年李释怀,枒槎老干倚春阶。

何当绿叶生齐日,高枕羲皇梦亦佳。”

可这诗句对于年幼的他来说,终究有些晦涩难懂。

读罢,他小脸上满是疑惑,转身又跑回乾隆身边,拉着乾隆的衣袖撒娇道:“阿玛,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啊?”

乾隆低头看着永琰,眼中满是慈爱。

他轻轻摸了摸永琰的头,仿佛思绪也随着这一问,飘回到了当年题诗的时刻。

缓了缓,乾隆抬手指向院内那棵历经沧桑的古槐,开口解释道:“小十五,你看这棵槐树,传说乃是唐朝时所植,岁月轮转。

到如今虽枝干嶙峋,仿若枯木,却依然顽强挺立。

‘枯木当年李释怀’,这一句中的‘李’,便是暗指唐朝,当年这槐树蓬勃生长,承载着大唐的盛世风华,见证了多少故事啊。

‘牙搓老干已春接’,说的是它那交错纵横、布满沧桑的枝干。

每到春日,依旧努力承接生机,汲取天地灵气,盼着新绿萌发。”

喜欢还珠之云倾帝心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还珠之云倾帝心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