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是上海的党委机关报。
这份报纸上面报道的新闻,很有份量,报道的内容也都是有选择性的,既然报道了,还是正面的,就代表认可。
陈小婷很高兴,分田到户的事,响彻全国了!
“能上解放日报,说明全国的报纸,大概率都有报道,分田到户的事真的在全国都传开了,也会成为政策,执行下去。”高唱秋道。
她眼睛里也泛起了光,“陈浩几乎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政策,真是厉害。”
在宿舍里,她跟陈小婷的关系最好,最为亲密,陈小婷跟她聊的最多的也是陈浩,她没见过陈浩,但对陈浩做的一些事,对陈浩的性格,从陈小婷的口中,有了一定的了解。
越是了解,才愈发知道这事的难度。
“别的报纸,也报道了分田到户?”陈小婷问道。
“肯定的,连上海的报纸都报道了分田到户,评价还挺高,说明这已经成了一种风向,政策开始执行前,都会吹风,风都已经吹到上海来了,别的地方自然也会有。”高唱秋点头。
她看着陈小婷,“这个暑假我跟你一起去村里,可以吗?”
先前,陈小婷跟陈浩打电话,高唱秋也在一旁,陈浩邀请高唱秋去村里,高唱秋说要考虑,但这会儿,她考虑好了,决定去了。
“太好了,那我们放了假就一起回去,我得把这个好消息打电话告诉浩哥,他肯定会很高兴,他也想邀请你去村里。”陈小婷道。
“我还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得先跟爸妈说一声。”高唱秋道。
从上海到江城有800公里,绿皮车时速在60公里左右,加上沿途停靠,上坡时速下降,从江城到上海一趟得要15个小时左右。
不算短了。
高唱秋是头次准备出这么远的门。
“你爸妈会不会不同意?”陈小婷道,“你是上海人,又是姑娘,去这么远的地方,人生地不熟的,你爸妈肯定会很担心。”
“你爸妈如果不放心,我可以过去帮你证明,我不是坏人,浩哥也不是坏人。”
“我自然知道你不是坏人,这个哪还需要证明?”高唱秋笑着说道,“不过你的浩哥是不是坏人,那可就不一定了。”
“听你的意思,几年前他还挺不着调的,也是最近几年情况才变了,人才好了不少。”
这年月,有时候出一趟远门就是生离死别,或者是杳无音讯,直接断了消息。
不过这方面高唱秋其实不是很担心,毕竟家里有电话,而且红旗生产队那边也有电话,再加上如今去红旗生产队的人肯定很多,红旗生产队又不是什么山旮旯里,不至于说去了后会杳无音讯。
她有自己的思考能力。
如果红旗生产队分田到户的事没有这么大,这个寒假她不打算过去看一看,但有这么大的声势,她改变了主意,打算过去瞧一瞧。
机会总是在变革中产生。
所谓的浑水好摸鱼,政策在明了与未明了之间就是混水。
“他以前的确有些不着调,不过更多的也是在嘴上,实际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陈小婷说道,“最近这几年变化好大,有能力,有担当,还能把村里对他不服的人治得服服帖帖的,很有手段。”
“人总是会成长的,浩哥应该是遇到了一些事,思想方面发生了改变,才会变化这么大,奶奶跟我说,浩哥可能是被什么东西上了身,不过这个说法太迷信了,是旧思想。”
陈浩的变化,好多人都看在眼里。
有人用成熟解释,有人用被上了身解释。
“有些人的思想,在遇到大事的时候会发生变故,如果挺过去了,他的思想会愈发的成熟,愈发的坚毅,往后很难有挫折可以打败他,如果没有挺过去,往后可能就会一撅不正,咱们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还得要有健全的思想。”高唱秋道。
陈小婷看着她,“我觉得你跟浩哥有些地方挺像的,你俩肯定能聊到一处去。”
“我俩哪个地方很像?”高唱秋问道。
“你俩思想有深度,看待东西的方向不一样,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陈小婷道。
她有些沮丧,“跟浩哥说话的时候,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就是个傻子,只能看到表面的东西,但是浩哥却能看到深层次的东西,注意到的地方跟普通人不一样。”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他会这么大胆,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敢做别人做不到的事,不单单是分田到户这事,就是恢复高考这方面,也多亏他的提醒和鼓励,不然我发挥不了这么好。”
说完后,她又看着高唱秋,“我跟你分在一个宿舍,跟你聊的越多,越是能感觉到亲切,我觉得就是在你身上看到了浩哥的影子,所以天然的就觉得跟你亲近。”
宿舍里其他几个女生也跟着点头。
她们虽然不认识陈浩,但是对于陈小婷说的,关于高唱秋想法观念方面的一些感受,都很赞同。
“大概是因为从小,家里人就跟我讲过很多关于社会方面的问题,接触的多了,所以对这些方面就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其实也没有多出奇的,只不过在看问题的时候,留出些地方用来思考,有些自己的想法和分析。”高唱秋道。
“只要每个人用心去观察,去思考,去体会,去分析,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她把这份原因归结于多思考,多分析。
看似很简单的东西,但往往好多人都不明白。
要么没时间思考,还只停留在一日三餐,包括繁衍方面,都只是生物的本能,再要么懒得思考,别人给自己呈现出来的是什么,自己全盘照收,不会有其他方向的思考。
多角度,多视角的去观察,去分析,这样的人才会有独立的认知。
“你跟浩哥一样厉害。”陈小婷道。
“我可比不上他,他做的每一样事,我都做不到,我跟家里人提过他,我父母对他也很佩服,就是我父母,当干部,接触的信息多,却也不敢踏出去那一步,你的浩哥,没几个人能比的了。”高唱秋道。
“我如果去别的地方,父母多半不会同意,不放心,但说去红旗生产队,去见陈浩,他们多半会同意,还会帮我把票买好。”
喜欢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