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青走上前看了一眼棺木,“这棺木是扶桑国的桧木制作。
这很符合当时扶桑国王族和贵族的情况。”
“扶桑国古代王族和贵族常用桧木制作棺材。
因为桧木耐腐蚀、质地轻且带有香气,被扶桑国视为神圣木材。”
“据记载,扶桑国传统棺材多使用桧木,但是成本高昂且依赖进口。
卑弥乎作为扶桑国的女王,用桧木更适合她的身份。”
唐青说完环顾了一眼四周,“卑弥乎作为女王,主墓室的陪葬品还是挺多。”
“古先生,你的右手角落里,那里是不是立着一块碑?”眼尖的泉哥提醒道。
如果在古墓里发现石碑,大部分都是墓主去世后的墓志铭石碑文。
古墓里有墓志铭更好,就能确定墓主的真实身份。
【如果是石碑,那就肯定是墓志铭碑文。】
【哈哈哈,现在有碑文,肯定记载了是谁的墓。】
【你们说,如果碑文记载是卑弥乎的古墓,扶桑国的人会不会以为古先生作假。】
【兄弟,还真有可能,扶桑国的人肯定不会认账。】
【要是卑弥乎女王知道,一千多年后的子孙不认她。
你们说卑弥乎女王会不会跳出来抽他们,嘿嘿!】
扶桑国:【你们夏国人集体作假,居然敢侮辱我们伟大圣洁的女王。】
唐青懒得看他们争吵,直接来到石碑前开始擦拭。
“这是扶桑国字嘛?”泉哥疑惑的问道。
“我懂点扶桑国字,我怎么一个都看不懂?”
唐青会扶桑国语,但是他也看不懂。
“这应该是古代的扶桑国语,经过历史的变迁。
现在的扶桑国语有很大不同,所以我们不认识。”
唐青虽然不认识,可是系统认识,直接给他翻译出来。
扶桑国:【八嘎,这是古老的扶桑国语。
快去叫研究古学的教授来。】
扶桑国:【真的是古老的扶桑国语嘛?
难道这里真的是卑弥乎女王的古墓?】
扶桑国:【先不急,让专门研究古学的教授看了之后才知道。】
【哈哈,扶桑国的人装着一副清高,现在开始急眼。】
【我要是古先生,直接去其它地方,不给扶桑国人看碑文。】
扶桑国:【古先生,之前有冒犯的地方,请你原谅。
麻烦你在碑文处多停留一段时间。】
唐青说道:“我其实就是宣传古墓文化。
大家有什么需要讲解,或者考证的地方,我能够配合都可以适当配合。”
“其实石碑上的扶桑国碑文,我是认识的。”
“扶桑国的专家应该来了,我翻译给大家听,你们看对不对?”
“天照之裔,神权所归。
十七承命,乱世立威。
鬼道服众,魏印生辉。
黄幢慑敌,九州同晖。
百年纷争止,千载谜云垂。”
扶桑国:【感谢古先生翻译。
我研究扶桑国古语半生,上面有一些我都不认识。
根据古先生翻译,还有我认识的一些扶桑古语。
这座古墓就是扶桑国卑弥乎女王的古墓。】
【哈哈,打脸嘛?
之前有多少扶桑国人,叫嚷着让古先生好看。
又有多少扶桑国人说古先生在作假。】
扶桑国:【教授,你确定是卑弥乎女王的古墓?
这有可能是古先生胡乱刻上去的。】
扶桑国:【对,教授一定搞错了。
夏国人怎么可能出现在扶桑国女王的古墓里。】
【哈哈,一群愚昧的扶桑国人。
卑弥乎女王都要跳出来抽你们。】
唐青翻译完后站起来,突然整个人都在摇晃。
直播间的摄像镜头也在摇晃。
“轰轰轰…!”
“古先生,你那边怎么回事?”泉哥直接从椅子上站起来惊叫道。
“古先生,你没事吧?
怎么还有轰隆的垮塌声?”
【古先生,古墓里发生了什么?】
【古先生,你没事吧?
是不是古墓垮塌?】
【镜头怎么还在摇晃?
扶桑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扶桑国:【我国发生地震了。
刚刚接到通知,6级地震。】
扶桑国:【6级地震对我国没影响。】
扶桑国:【幸好地震等级不高,没什么大事。】
扶桑国:【古先生那里也发生地震,难道他真的在我国古墓里?】
唐青非常确信,古墓离地震中心很近。
因为唐青实在是被摇的厉害,而且小余震不断。
“泉哥,直播间的各位,卑弥乎古墓的位置,确实发生了地震。
幸好地震等级不高,卑弥乎的主墓室没事。”
“刚才垮塌的声音,应该是其它侧墓室垮塌的声音。
看来扶桑国卑弥乎女王的古墓要现世了。”
【这是卑弥乎女王在发怒引起的地震。
因为刚才扶桑国人不认她,哈哈!】
【卧槽,兄弟,你这么说,说的我全身起鸡皮疙瘩。】
扶桑国:【刚才的碑文,再加上刚才同时的地震。
我非常确信古先生在卑弥乎女王的古墓里。】
扶桑国:【快让人找到垮塌的地方,那里是卑弥乎女王的古墓。】
唐青无奈的摊摊手,“各位,没想到扶桑国地震这么频繁。
看来我只有加快速度。
在扶桑国没找到位置之前,尽量给大家介绍里面的文物。”
唐青接着说道:“我给大家快速解释一下碑文。”
“第一句:天照之裔,神权所归。
卑弥乎常被推测为扶桑国神话中太阳女神,也就是“天照大神”的原型。
扶桑国学者认为,她以巫女身份通过鬼神之道统治扶桑国。
其实是神权形象与天照大神的太阳崇拜相呼应。”
“第二句:十七承命,乱世立威。
卑弥乎在17岁时,因倭国内乱被拥立为女王。
凭借政治智慧与鬼神之道影响力,统一了大部分诸侯国,结束了长期战乱。
这一记载凸显了她年少掌权的传奇人生。”
“第三句:鬼道服众,魏印生辉。
“鬼道”指其巫术与宗教统治手段。
而“魏印”指曹魏授予的“亲魏倭王”金印。
卑弥乎通过与曹魏的外交结盟,借助中原王朝的权威巩固统治。
金印成为其合法性的重要象征。”
“第四句:黄幢慑敌,九州同晖。
魏国赐予的“黄幢”,帮助卑弥乎威慑敌对势力,进一步稳定政权。
卑弥乎所在的邪马台国,它的地理位置存在“九州说”与“畿内说”之争。”
“第五句:百年纷争止,千载谜云垂。
卑弥乎去世后,邪马台国再度陷入内乱,最终由13岁的壹与继位恢复稳定。
她的墓葬具体位置,以及邪马台国与大和政权的关系,仍是未解之谜。”
……
喜欢听泉鉴宝:开局进秦始皇陵墓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听泉鉴宝:开局进秦始皇陵墓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