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莫先于食,莫重于眠,莫急于动,莫忽于心。
随着秋风送爽,我们迎来了白露时节。俗话说,“一场白露一场霜”,这时候的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夜晚会明显感受到秋凉。
秋季养生,不仅是为了应对季节变化,更是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储备能量。在这个天高气爽的季节里,如何通过科学的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调整来保持健康呢?
一、防秋燥,润养为先
秋季气候逐渐变得干燥,容易损伤人体的津液,进而影响肺脏功能。很多人一到秋季就容易出现口干、唇干、皮肤干,甚至咳嗽等症状,这都与空气中水分减少、燥邪盛行影响肺脏有关。
饮食调理是应对秋燥的关键。中医认为,秋季养生应该以养阴润燥为主,在饮食上宜常吃养阴生津、润燥润肺的食物,如梨、银耳、莲子等。
推荐食疗方:
· 梨膏糖水:将新鲜梨子去皮去核,加入适量冰糖和清水,慢炖至梨肉软烂。梨子性凉味甘,能清热化痰、生津润燥,对秋季干咳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 银耳莲子羹:取银耳、莲子、百合各适量,加入冰糖慢炖。这道甜品能润肺生津、滋阴养胃,适合秋季经常食用。
· 蜂蜜柚子茶:柚子去皮取肉,加入蜂蜜浸泡。饮用时取适量冲水,能润肺化痰、健脾消食。
二、调整作息,缓解秋乏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注意体内阳气的收敛[@citation:10]。因此,在作息上应遵循秋季\"收敛\"的规律,避免熬夜耗伤阳气。
睡眠建议:
· 尽量22:00-22:30入睡,保证充足睡眠。
· 午后若感疲倦,可闭目休息15-20分钟,不建议久睡,以免影响夜间睡眠。
· 睡前用热水泡脚,能起到暖身助眠的效果,尤其适合体寒的人群。
三、科学运动,增强体质
秋季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脏收缩力增大。但对于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要采取适量锻炼的原则,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推荐运动:
· 散步:简单易行,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
· 太极拳:动作舒缓,注重意、气、形的协调,非常适合秋季养生。
· 瑜伽:通过拉伸和呼吸配合,能够缓解压力,提高身体柔韧性。
· 慢跑: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耐寒能力,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好准备。
四、保暖防寒,预防疾病
白露时节,天气冷暖多变,早晚温差较大,应及时添衣加被。注意温水洗澡,不要赤膊,睡卧不可贪凉,避免夜里的寒凉之气侵入,损伤人体的阳气,从而诱发疾病。
重点保暖部位:
· 脚部保暖:不建议继续穿凉鞋,尽量不露脚踝。
· 腹部保暖:尤其要注意肚脐的保暖,一旦受凉,易引发腹痛、腹泻等。
· 颈部保暖:平常将手搓热后捂在颈部,不仅可以祛除寒冷,也能起到预防肩颈受凉的效果。
五、养护呼吸道,预防过敏
秋天空气干燥,皮肤和呼吸道受到的刺激增大,过敏性疾病逐渐增多,其中以过敏性鼻炎、皮炎、哮喘为主。
防护建议:
· 外出可戴口罩,室内避免频繁开窗,尤其是早晚花粉、粉尘浓度较高时。
· 平时可使用加湿器,将湿度维持在40%-60%。
· 有条件的可以安装家用空气净化器。
六、药膳养生,食疗同源
药膳是在食疗的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药配膳,即将药物和食物配合在一起,通过烹调加工而成的一种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特殊方法。
常见药膳食材及功效:
· 核桃:性温,具有补肾助阳、润肠的功效。易口烂的燥热体质者,勿单独食用核桃。
· 枸杞:能补血及明目,有助降血糖、血压、胆固醇。易腹泻虚寒体质,建议搭配温性、热性食物入菜;易便秘燥热体质,应搭配寒、凉性食物。
· 黄精:可润肺止咳、滋补脾胃,具有凉润作用。因性质寒凉,较适合燥热体质者。
· 黄芪:能强心、提升阳气,可预防感冒、增强免疫。便秘燥热者不宜。
七、腰部养护,告别酸痛
腰痛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困扰,久坐办公、缺乏运动、姿势不良等因素,都可能引发腰部疼痛。
护腰小贴士:
· 保持正确姿势:选择高度合适、腰部有支撑的座椅,保持腰背挺直,膝盖与臀部呈90度,双脚平放在地面。
· 避免久坐久站:工作或学习时,每隔30-40分钟起身活动5-10分钟,可进行简单的腰部伸展、转体动作。
· 合理使用寝具:床垫不宜过软或过硬,中等硬度的床垫能更好地支撑脊柱生理曲度。
· 腰部保暖与放松:可使用热水袋、热毛巾或红外线理疗灯对腰部进行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
八、健康生活方式,\"三减三健\"
\"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核心内容,对于提升国民健康水平、预防慢性疾病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实践建议:
· 减盐:建议在烹饪时使用限盐勺控制盐量;少吃咸菜、酱菜等腌制食品,多选择新鲜食材。
· 减油:倡导选择蒸、煮、炖、凉拌等少油的烹饪方式,少吃油炸食品;使用控油壶,控制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30克。
· 减糖:平时应该多喝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少吃糕点、巧克力、蜜饯等高糖食物。
· 健康骨骼:要多吃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食物,预防骨质疏松;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帮助钙的吸收。
九、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人们面临的学业、工作、人际关系等压力逐渐增加,需要进一步关注并保障心理健康。
心理调适方法:
· 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情绪调节、压力应对等方法。
·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坚持体育锻炼,通过运动释放压力。
· 遇到困惑或烦恼时,及时向信任的人表达,避免问题积累。
· 每天留出固定时间与家人、朋友交流,倾听彼此的想法与感受。
十、养生禁忌与注意事项
虽然养生方法很多,但也需要注意一些禁忌和事项,以免适得其反:
药膳食用注意事项:
· 辨证施膳:根据个人体质和当前的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食材和药材。
· 平衡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偏食。
· 适量食用:不宜过量,以免引起不适或副作用。
· 确保食材新鲜:避免使用变质或发霉的材料。
· 特殊人群注意:对于某些特殊体质或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在尝试新的药膳之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
温馨提示:本文提供的养生建议仅供参考。个人体质各异,养生方法需因人而异。如有特定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师或健康顾问。
总之,秋季养生应当顺应自然规律,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运动有度、情志有衡。只有这样,才能在享受秋高气爽的同时,拥有健康的身心状态。
喜欢日常养生常识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日常养生常识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