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5章 二战风云-【德国-狼群战术】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6,德国海军】

【俗话说得好,“百年海军”,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在二战时期,德国陆军以其着名的闪电战而声名远扬,但相比之下,德国海军的战绩就显得有些黯淡无光了】

【凡尔赛条约的签署,给德国军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限制】

【为了发展,德国可谓是采取了很多措施】

【而德国海军为了欺瞒英格兰的监视,让英格兰放心德国海军的发展,一直都在想尽办法示敌以弱】

【就比如说在正常交战情况下,同级别的德国战舰火炮口径都要比英格兰小上一些】

【这样的设计使得德国战舰在火力上稍逊一筹,给英格兰海军一种德国海军实力较弱的印象】

【这也让英格兰海军很放心地任由德国海军完成自己的造舰计划】

秦朝

秦始皇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缓缓地说道:“要不是英格兰拥有强大的海军,德国恐怕早就能够取得胜利了。”

扶苏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接着说道:“父皇所言极是,可惜的是,德国最终还是失败了。”

秦始皇微微叹息一声,回应道:“确实如此啊,不过这也并非毫无缘由。德国的陆军实力相对强大,因为英法要其去对抗苏联。然而,海军方面却始终是他们的软肋。”

扶苏若有所思地问道:“父皇,您说德国难道就没有为此做过任何准备吗?”

秦始皇沉默片刻,似乎在回忆天幕的细节,然后说道:“或许他们有过一些计划,但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显然是失败了。”

【然而,德国海军心里非常清楚,他们真正的敌人是无比强大的】

【这种强大不仅体现在战舰的规模和训练有素上,还体现在英格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上】

【因为英格兰横亘在一个恰到好处的位置,其舰队分布在本土、直布罗陀和地中海,几乎将整个欧罗巴洲都包围了起来】

【任何一个欧罗巴洲国家的舰队,想要挑战英格兰,都要面对这个包围圈】

【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宛如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横亘在德国海军面前,使其直至灭亡都未能如愿以偿地凑齐雷德尔心心念念的那种规模庞大的海军舰队,更是至死都未能多掌控哪怕仅仅一分钟的制海权】

明朝

朱棣凝视着天幕上的地图,不禁感叹道:“这才是真正将海洋利用到极致啊,不愧是日不落帝国。”

一旁的太子附和道:“父皇所言极是,不过您可别忘了,英格兰还有众多殖民地需要威慑。”

朱棣补充道:“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你看这四支能够相互支援的舰队,它们能使英格兰海军在局部地区形成优势。”

太子面露忧色,追问道:“那岂不是毫无办法了吗?”

朱棣沉思片刻,然后指着地图上的某个位置,说道:“倒也未必,你看这里。”

太子顺着朱棣手指的方向看去,惊讶地叫道:“竟然是隆美尔的北非战场!”

朱棣嘴角泛起一抹微笑,说道:“没错,就是这里。这场战役真是越来越有趣了。”

【德国海军失败的一个关键因素便是xtL过早地发动了战争】

【尽管雷德尔的海军发展蓝图即使到战争终结也难以完全实现,但1939年的开战无疑将海军方面推入了困境之中】

【然而,英格兰也不是没有问题】

【战前,虽然英格兰坐拥13艘战列舰和7艘航空母舰的雄厚家底,但由于受到经济大危机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海军装备最后逐渐走向落后】

唐朝

李世民听完杜如晦的话后,不禁感叹道:“这倒是出乎朕的预料了。”

杜如晦接着解释道:“陛下,其实英格兰和法兰西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它们都受到了经济大危机和绥靖政策的影响。但是英格兰海军的基础还在,这或许是他们能够保持一定实力的原因。”

李世民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他又看了看天幕,说道:“现在看起来,还是德国海军不行啊。”

杜如晦连忙附和道:“陛下所言极是,毕竟英格兰曾是日不落帝国,其海军实力一直都很强劲。”

此话一出,李世民脸色沉重地说:“日不落……”

【例如,其装备的剑鱼攻击机就显得颇为陈旧,与其他主流国家产生了巨大差距】

【如果太平洋海战是东洋和白头鹰国海军比狠的话,那么大西洋海战,就是英格兰和德国海军比烂的一个过程】

【事实证明,德国的表现更差劲】

【挪威一战,其原本就不算丰厚的家底几乎在这场战役中消耗殆尽,海军的士气也因此一落千丈,彻底丧失了斗志】

【此后的数次作战,德国海军基本上只能以一换一的方式与英格兰海军交换战果】

秦朝

扶苏眉头微皱,继续追问:“这德国为何不寻找一些新的战术呢?如此硬拼,又怎能取得胜利呢?”

话刚出口,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言语有些不妥,连忙跪地请罪:“父皇恕罪,儿臣失言了。”

秦始皇摆了摆手,宽容地说道:“无妨,起来吧。其实朕对此也颇为好奇。”

【在此之后,xtL对于海战的信心遭受重创,他开始对传统的海战战术产生怀疑,并逐渐将注意力转向了潜艇】

【要知道,英格兰作为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庞大海外殖民地的国家,其对海外殖民地的依赖程度也是首屈一指的】

【可以说,英格兰本土的发展几乎完全依赖于海上运输所带来的资源和物资】

【因此,对于这样一个极度依赖海上运输线的国家来说,最令其恐惧的事情莫过于运输补给线被敌人切断】

明朝

赵德昭插话道:“可是这本身就相互矛盾啊,既然没有掌握制海权,又该如何去打这场仗呢,靠偷袭吗?”

赵匡胤凝视着天幕,缓缓说道:“就这么打。”

赵德昭满脸狐疑,不解地问:“这怎么可能?这船居然还能潜入水中,这玩意儿岂不是拥有了无限的可能性?”

赵匡胤慨叹道:“是啊,以后的人,真可谓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然而,二战时期的潜艇技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尽管潜艇在水下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它们的航速却明显低于水面舰艇】

【这意味着潜艇在猎杀目标时,往往难以迅速发现目标并占据有利的攻击位置】

【面对这一难题,邓尼茨提出了一个颇具创新性的改进方案】

【他主张充分利用间谍情报机构,甚至是本国的渔船、商船、袭击舰等各种力量,来搜集敌方船只的活动情报】

【通过这种方式,潜艇可以提前了解目标的位置和行动轨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伏击和攻击】

【如果拥有了侦查和情报,那么就能够根据这些重要的信息,提前在关键地点埋伏几十艘潜艇】

【而德国的那些“饿狼”们,由于经过训练,对于各种军舰的剪影都有着深刻的记忆】

【一旦他们发现目标,就会发动进攻】

【此外,还有一种更为直接的策略,那就是将潜艇埋伏在盟军运输舰队的必经线路上】

【这些潜艇会密切监视周围的情况,并通过无线电将自己所发现的情报迅速传递给周围的其他潜艇】

【与此同时,剩下的潜艇部队则会提前赶到盟军运输舰队的航线上,设下埋伏并组织起攻击】

【由于潜艇们可以群起而攻之,从理论上来说,这样的攻击方式能够取得更大的战果】

明朝

朱棣一脸凝重地说道:“朕只能说这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这竟然就是xtL手中的牌!想当年,英格兰在一战中直接切断了德国的运输线,现在这一招简直就是对英格兰的反击。”

太子在一旁附和道:“是啊,只可惜最终还是失败了。”

朱棣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从战术上来看,朕目前还真没瞧出有什么太大的问题。那么,问题很可能就出在技术层面上了。”

太子若有所思地问道:“父皇的意思是,问题出在了盟军技术的更新上?”

朱棣点了点头,肯定地回答道:“正是如此。”

【然而,尽管德国潜艇王牌们竭尽全力发动攻击,但英格兰的海上运输船队总体依旧在扩大】

【在整个二战期间,德国只有两个月击沉的英格兰运输船数量超过了英格兰和白头鹰国补充的运输船数量】

【至于说后来,德国潜艇再也无法大规模击沉英格兰运输船的时候,战争的结局就无可避免】

【造成这样的后果,一方面是邓尼茨得到了xtL的器重,但他始终未能获得足够数量的潜艇来满足作战需求】

【这使得德国潜艇部队在规模上受到限制,无法持续对英格兰运输船构成威胁】

【其次,德国海军潜艇的作战方式过于单一】

【这种单一的战术使得英格兰海军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技武器的研发,例如刺猬弹的出现,很快就压制住了德国潜艇的战术技术优势】

【在最后的两年时间里,德国的潜艇部队所采取的行动简直就像是在进行一场自杀式的攻击,他们以一种近乎疯狂的方式与盟军进行着等比例的交换】

【巨大的产能优势,让盟军可以从容地用几十艘运输船来换一艘德国潜艇,即便换到最后,德国海军全军覆没,盟军都不会伤筋动骨】

三国

这时,周瑜插话道:“德国还是牌太少了啊。”

鲁肃也表示赞同,他说:“是的,大都督,这是因为奇兵虽然在一开始取得了一些战果,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反制措施,最终还是走向了失败。”

周瑜听后,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

喜欢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