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法考备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8章 第五位,北魏崔鸿13(终)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孟棠看到这里,叹息复叹息。

张居正这个人,将改革的道业做到了极致。

于上。

有万历、李太后。

于中。

有徐阶、高拱、冯保。

于下。

有数不清的文官。

在他所在的位置上待着,必须小心翼翼周旋着。

因为稍不留意就会置他于死地。

张居正是权臣吗?

自然是。

是贪官吗?

自然也是。

宦海浮沉,能够做到内阁首辅的位置,即使他什么都不做,也是权臣。

在当时,几乎全朝皆贪,推行新政,势必要在权力中间游走。

否则,如何推行。

他的目标如此远大,势必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妥协,妥协清白之身。

与他们一起在宦海浮沉着、周旋着。

她这样想着,也把自己的这些观点说了出来。

*

另一旁。

崔鸿点了点头。

官场的确如此。

到现在,朝代的更迭,一代又一代。

可从未记载过,哪一个朝代中,哪一个时期,有一个清官做到了皇帝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步。

更何况,是干改革这种注定结局悲惨的事情。

*

明朝。

“朕没听错吧?全朝皆贪?!”朱元璋满脸不可置信,怒气直冲,青筋爆出。

在场其他人也满脸震惊。

他就不明白了,剥皮充萱,都到这种地步了,也阻止不了?!

当官的,要惩贪官?!

这张居正,所在的明朝,究竟是什么时候?

朕一心建立的明朝,会腐朽成这个地步?

……

他忽然有太多疑惑。

此时的朱元璋,对张居正的做法从不解,有了大转变。

大明如果到了这个地步,的确,改革必行!

否则,衰亡在即。

那张居正确了不起,在那个环境中还坚持改革。

勇夫!

*

孟棠继续说着自己关于张居正的看法:

张居正改革吏治,启用戚继光等人,怀柔边境、整治水利、清丈土地……

一条条事无巨细的改革细则,在执行的过程中,得罪的人是有一批接着一批。

藩王权贵,土豪劣绅,文官集团……

这些把权力和权利都吞了大半,而最底层的人被剥削的所剩无几。

如果不改革,重新划分,那大明的末路就差不多了。

所以,张居正得罪了太多的人,这样看来,他被抄家似乎不是一件让人意外的事情。

但让人愕然的事,决定的发出者,是张居正想不到的自己的学生。

*

汉朝。

刘彻眼下琢磨明白了,“是故,张居正是万历的老师,他坚持的改革让明朝延续的时间长了些。

可这对于当皇帝的人来说,不是好事嘛?

那这个万历居然……

看着孟棠姑娘的说辞,他是因为张居正因为时间紧迫等不得了所以严厉对他,而心存怨恨?

最后,在墙倒众人推的时候,也当了一把推手?!”

啧啧啧,他有些无语了。

这万历,蠢货一个!

好处都吃不明白……

*

孟棠一说起自己非常敬佩的人,就热情满满:

“……客观来说,评价一个人,是好是坏,要看立场。

立场决定最后的结论。

单纯站在阶段历史来看,张居正所促进的这场万历中兴,延长了大明的国祚接近百年。

我在前面说的饭圈话术,表达的我们现代人对张居正这个人的敬仰。

但角色换个位置,大明是明星,张居正是粉丝,

先解释一下。

“粉丝”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从英文单词 “fan” 音译而来的,意思是 “狂热的爱好者” 或 “忠实的支持者”。

但,饭圈能脱粉,历史不能回头。

张居正的这一生,粉的是大明江山,脱的是人心凉薄。

所以,有人说他是“大明王朝的最强打工人”,

也有人说他是“万历时期的救火队长”,

还有人说他是“活着时是擎天柱,死后成了背锅侠”。

张居正,不是饭圈人物,但他的人生,比饭圈,却更精彩,也更悲壮。

死在内阁首辅位置上的张居正,大明唯一的政治家,始终保持着初心。

权倾朝野是为了改革,他的努力,扶正了风雨飘摇的大明,续命百年。

可惜,万历,将本该完美的故事画上了遗憾的结局。

张居正,在大明的历史中,看的让人心酸。

所以有了一张爆火在历史圈的漫画,“漫天大雪送张公!”

这一画面,也被系统实时转播在天幕之上。

*

这一边,崔鸿看到这一幕,心像是被揪了一把。

大雪漫天,天地苍茫,张居正孤身一人踏雪而行,雪花纷扬,落满衣襟。

张居正可以不改革吗?

可以!

可以不得罪那么多人吗?

可以!

藩王权贵,土豪劣绅,文官集团……甚至还有皇帝?

有了权力,可以为所欲为,

土地?

财富?

党羽?

顺着这些人来,这样对于张居正来说,唾手可得。

可他却……

崔鸿心中对张居正,肃然起敬!

此乃国士也!

*

这一问,到了结尾。

崔鸿作揖致谢,作别孟棠后,身影消失在天幕之上。

喜欢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法考备战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法考备战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