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经过了合法合规的领养手续,那双方之间的拟制血亲关系在法律上是认可的。
在古代,民间收养有顺理成章的道德约束。
但现代法律,其与道德分割开来,虽然不至于泾渭分明,但法律作为最低标准的国家强制性要求每个公民都遵守的规范要做到,给每个公民的权力保护——
于法有据,规之有依!
将收养定性明晰,才能将其纳入国家手段的保护范围当中。
在华国目前的法律中,
按着法理,“拟制血亲”指本来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通过法律行为被赋予与有血缘关系的“自然血亲”同等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
孟棠对《民法典》的这条记忆:“……第一千一百一十一条……
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1)……
所以,根据法律条文及其司法解释可以理解为,
养父母子女在法律上会享有和生父母子女完全相同的身份、权利和义务,
比如养父母子女被养父母抚养,养父母子女赡养养父母,养父母子女与养父母之间的继承等。
同时,法律还规定……收养关系成立后,养子女与其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告消除。(2)
也就是大众普遍认知中的“断亲”“断地一干二净”!
所以,这很重要,也就有梁律专门这样一问。
“是的!”
“可那就奇怪了!有你这个女儿,还有一个儿子,那你的父母为什么会把财产捐出去呢?”
*
天幕之下,无数人被这个提问人的话语惊呆。
片刻后,惊涛骇浪般的议论骤然炸开。
“养恩也是恩啊?!”一个苍老的声音颤抖着响起,带着难以置信的痛心,“滴水之恩尚且涌泉相报,何况是养育之恩!
十月怀胎虽无,但十几年含辛茹苦,一口饭、一件衣,哪样不是恩情?
她……她居然对养她、教她、护她的父母做出这等伤天害理之事,简直心眼坏到和伤口流出的脓水一般!
老天有眼,怎能容此等忘恩负义之徒逍遥法外?
真不怕遭天打雷劈、永世不得超生吗?”
“蛇蝎心肠!蛇蝎心肠啊!”一名中年妇人掩面低泣,
“这哪是女儿,分明是家中养出的白眼狼,专噬亲恩的恶鬼!
我真都恨不得传到天幕那边,举起一把砍柴刀把她从这头看到那头啊!太可恨了!”
但也有人继续怀疑着这是杜撰的虚假。
也有一波少数人揣测,这其中是不是另有隐情。
或许,这个提问人也有自己的迫不得已。
但是看着太多人的义愤填膺,此时默不作声。
等待着,等待着。
他们想着,万一,之后会有反转——
或许,这个提问人遭遇养父母的折磨而施加的报复,这也说不定。
如果真是如此,到时候就可以站出来做一个马后炮。
至于前面梁律的话,持这一意见的少数群体却视而不见,沉浸在自己的猜测当中不可自拔。
自认为众人皆醉我独醒。
……
也有人好奇另外的问题。
他的关注点在——
“等等……这顺序是不是乱了?”一个书生打扮的男子忽然皱眉,声音中是呆呆的困惑,
“刚才不是已经历数了她种种恶行吗?
怎么现在又是这样?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人群当中有明白人,为他解析:“哈哈!
这就像说书人讲古一般,先抛出一个惊世骇俗的开头——
‘这世上还有比她更坏的人吗?’
激起众人好奇,吊足胃口。然后再娓娓道来,细数她如何狠毒、如何忘恩,层层递进,令人发指。
如此一来,听者顿足,一觉震撼,在驻足细闻,带着疑惑一步步接触那个引人眼球的开端,更能体会其中是非善恶。”
“哦哦!原来如此!”先前困惑的书生拍案叫绝,
“是我迷顿了!也对!
先立奇峰,再铺陈事实,果真是高明!
若先说恶行,再发此问,便少了这惊心动魄之感。
这般叙述,才叫人听得心惊肉跳,久久不能平息!”
众人目光灼灼,盯着天幕,想听关于这个惊世骇俗的人干的恶事的更多细节。
*
天幕那边。
视频继续。
提问人继续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压抑的委屈:
“我一直以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家庭里。
可这份平静,在我刚上小学的时时候被打破。
母亲突然怀孕了。
那时的我,无法理解这意味着什么,只本能地感到恐惧和不安。
我害怕失去父母全部的爱,害怕自己不再是唯一的中心。
于是,我开始在家里又哭又闹,用尽一个孩子能想到的所有方式,试图阻止这个新生命的到来。
可我的父母最终还是决定留下这个孩子。
他们都是单位里的正式职工,而那个年代,咱们国家正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政策鼓励优生优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
尤其对双职工家庭要起到带头模范作用,所以要求更为严格。
一旦超生,不仅会面临高额罚款,更严重的后果是——可能直接被开除,失去来之不易的生计。
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生育不再仅仅是家庭的选择,更牵连着生存与生计。
可因为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两个人,就属于双职工,如果再要一个孩子属于超生。
所以,我就直接去了他们工作的地方。”
梁律眼神中带着惊奇,“你不是说,你才一年级吗?”
喜欢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法考备战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法考备战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