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只想种地,你们怎么帮我称帝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八十六章 京中巨变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通过镇南大将军的关系,各州州府同意了这个决定,派遣底下的县的人员来到幸福城详谈。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周粥考虑到了官府的立场,但她没考虑到各方个人的立场。

岭南许多官员上任之后就没发生过变动,包括桂平县的县令,当初被济世教所策反,如今又凭借着家族在当地的势力坐稳了位置,谁也不敢多说他什么。

就算朝廷来人,也不过是换一个家族里的其他人来坐这个位置而已。

对于他们来说,税收不税收的都无所谓,重点是他们自己能够拿到什么。

如果把那些钱变成了朝廷的税收,他们伸了手,那就叫贪污。

他们明明可以不需要过这一道手直接拿,现在照周粥这么说,反而还多了一层风险,所以就有不少人不愿意。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哪怕是州府让他们来的,他们有的是理由拖。

各个县城这边没有谈妥,就算那些世家商贾愿意出钱,想要成事也很难。

这件事一时间就僵持在了这里。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事都没有进展,半年时间,幸福城的商队到江南走了一遭,成功打通了岭西到岭南的商道。

可能是白糖这东西对于古代人来说过于新颖,而且经过一些人的吹捧,被包装成了人上人才能食用的物资,幸福城到江南的商队很快就打开了当地的局面,而且运气极好,一到江南就遇到了当地实力相当不错的商队,从而与对方达成了合作,得到了许多便利。

如此一来,幸福城的城民们需要外面的物资就无需看那些商队的脸色,幸福城对城内商品的物价也有了一定的掌控能力。

商人的行事作风就是比官府的行事作风要麻利,毕竟对于商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而对于官府这边,他们注重的只有利益。

江南那边的商队都来幸福城考察两趟了,修路的事还一直僵持着。

又等了两个月,周粥见几名县令丝毫不愿退一步,只得放弃他们,与其余几个愿意修路的县令商量起了修路的方案,只不过少了那几个县,修的路就只能绕一大圈了。

其中有一个县令纯纯是被家里人推上来的,他甚至点官话都说不麻溜。

这种情况在岭南这边很常见,有讲究的地方,好歹让人去考个科举,然后送钱找关系给安排回来。

不讲究的地方,直接到半路去截杀朝廷派遣过来的官员,然后换成自己人上任。

若是没被发现,那就一直干下去。

若是被发现了,三年之后再杀一次,反正底下老百姓对这些弯弯绕绕并不清楚。

当时开会的时候,周粥觉得这位可能是那几个很难说话的人之一,因为很多县令都是派遣自己的心腹过来,只有这位,是亲自到场,而且对幸福城的情况事无巨细地询问招待人员。

结果谈到后面,这位反而是所有人中最随和,最不要求什么的人了,基本上都是周粥说什么是什么。

后来周粥才知道,他所在的地方是岭西最偏远、人口最少的一个县,整个县只有两千余人,县里的人几乎都沾亲带故,随便来个生面孔都会被认出来。

而这名县令还真是考上来的,而且成绩还不错,一路考到了二甲第二十七名,可以说是穷乡僻壤里飞出来的金凤凰。

只是后来心系家乡,于是找关系回到了故土。

得到幸福城组织大家修路的消息后,这名县令第一时间便决定过来看看,他比其他县城派来的人提前出发了足足两天时间,就为了能按时抵达幸福城,参加幸福城的会议。

来到幸福城,他对这里的一切都惊为天人。

他亲自走到人民中去,去了解幸福城城民的日常生活,去了解幸福城的建立历史,去了解城民们对幸福城的真正看法,第一时间对周粥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哪怕其他人看到幸福城的“城主”并未出面,主持会议的只是一名女流之辈,并没有给予周粥足够的尊重时,他依旧对周粥礼度有佳。

在许多人看不到利益,对修路一事失去兴趣时,他依旧在与周粥探讨修路一事对地方发展带来的好处。

谈到最后,这位连官话都磕磕巴巴的县令,竟然是所有县令中给予修路政策力道最大的县城。

许多人不以为意,因为对方所在的县城非常偏远,路也很难走。

那边几乎没有商队会去,他的位置也捞不着什么油水,能修一条路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好处了,根本没什么别的可图。

然而两年时间过去,岭西大部分地方的路修好,当外来的商队绕开这些原本高高在上的所谓“上县”,去往那个过去他们看都不愿意多看一眼的贫瘠的下县时,许多县令慌了。

原本他们所在的县城是商队的必经之地,就算当地没什么特色产物,商队也会过来歇脚。

然而现在,由幸福城牵头,根据幸福城制定的指标新修建出来的官道宽敞又平坦,足以四辆马车并排行驶,再让那些商人走过去狭窄的小路,他们也不乐意了。

只有那种小型的商队不愿意放过任何一条蚊子腿,才会顺路到这边去赚赚。

没有了商队的往来,县城经济急速下滑,并不只有县城百姓的生活水平受到影响,县城的税收也出现了严重的缺口,而且人口外流严重,短短一年的时间,那些平头老百姓竟然以投奔亲戚的理由搬走了上千人。

上千人对于战争来说,只是一个小数字,可对于一个总人口不过几万人的县城,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

这个时候,他们忽然意识到了修路的重要性。

然而其他地方的修路工程,就算最慢的地方,也已经接近了尾声。

他们再想加入,已经来不及了。

几名当初咬死不松口的县令偷偷会了个面,准备一同到幸福城去,与那位城主谈一谈修路的事情。

也是同一时间,京中传来消息,先皇崩了。

先帝直到死,都没定下储君的位置。

两名皇子都没能忍到第二天,便开始对自己的手足动手,二皇子略高一筹,手下人马差点就活捉了大皇子,但大皇子的舅舅在京中是一位小有实权的将军,带人护着大皇子回到了母族所在的地方。

大皇子虽然棋差一手,但他趁二皇子还沉浸于胜利的喜悦中时,放出了二皇子不忠不孝的谣言,还将他当初在江南养私兵的消息放了出来,将了二皇子一军。

二皇子也不甘示弱,将大皇子坑杀楚大将军一家人的消息放了出来,斗了个不亦乐乎。

现在,双方自己才是父皇定下的正统,而他们手底下的力量又差不多,从此大宁一分为二,被两名皇子所分管,陷入了洗牌的局面。

喜欢我只想种地,你们怎么帮我称帝了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我只想种地,你们怎么帮我称帝了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