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下午一点的时候姜禾让两个小娃娃在屋内午休。
这泥巴建成的房子在夏日里也是清凉得很。
睡觉都要用薄被子盖着,姜禾摸着薄薄的被子心道还好不是冬日里穿来要不然都要冻死了。
她戴好草帽循着原主的记忆去看看自家那三亩田地。
大周的田地分级按照上,中,下,下下的等级来划分田地,上等的农田不管是肥力还是占地都是极好的像这种上级的田地自然是轮不到他们这些人的。
是以姜禾他们家的地乃是一块一亩的中等田地靠近河道里面种植着水稻。
在原主的记忆里大山村的水稻就是一季稻,春季种植,秋季丰收,当时写的断亲书这一季的水稻同姜禾是没关系的,由姜家收毕竟是人家种植的。
姜禾也没什么意见,田里的稻穗姜禾估摸着一亩水田也就最多一百斤的样子了。
而且姜老大参军后这姜家种地的任务就让姜虎接了过去,他那几个儿子帮也帮不上忙,媳妇儿除了那个倒霉的银屏(姜石的媳妇)
姜祭祖的媳妇那可是从来都不做活计的,是以这田地里姜禾看着又不少杂草,甚至有些草比稻子都高了,姜勇在的时候他们家田地那可是一根杂草都没有的。
姜禾看了一会儿就去看了别的田地,其中一亩就是旱田了,姜家人在上面种了豆子,最后一亩也就是的姜家人懒得种的一亩乃是下下等田地,姜禾循着记忆找去。
这一亩在半山腰,是很典型的沙地,沙地保水性差,肥力也不足,姜禾看大部分的人家都种植的萝卜,红白都有。
倒是可以可实际上沙地最好的就是种花生,西瓜,棉花什么的,不仅高产经济价值也高。
“小禾,这大中午的你来干啥?小心可别中了暑气了。”
姜禾循声看去是李老头的媳妇赵婶子她带着草帽扛着锄头眯着眼道。
姜禾道:“婶子好。我来来看看我家的地,想着种点啥。”
赵婶子一边除草一边道:“这块沙地能种点啥?还不是种点萝卜豆子啥的。”
姜禾一边帮着赵婶子把铲掉的杂草归拢在一起一边问道:“婶子,咱们不种花生,棉花,西瓜,红薯,土豆啥的吗?”
赵婶子杵着锄头想了好大一会儿才疑惑的问道:“花生是种的,可花生苗苗贵得很,我们可舍不得买,小禾你说的其他的是些啥?”
“啊,我听说的随便问问。”
这样就是在说其实这里没有这些东西吗?
赵婶子又动了起来道:“棉花婶子倒是知道,你爹以前也种过,不成呀,苗子还没长大都虫给吃了,咱们村就没有人敢种了,而且棉花你晓得不?贵得很,婶子冬日里去做棉衣,那棉花都是一两一两卖的,一两二十文,贵的很,贵得很。”
姜禾接话道:“那我怎么不知道我爹还种过棉花呀?”
她笑呵呵的道:“你晓得个啥,你那个时候才四五岁吧。”说着他比划了一下:“就这么高点,那能记的住?”
姜禾呵呵一笑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这话,赵婶子是个健谈的,当着姜禾的面把姜禾骂了个狗血淋头随后说道。
“小禾呀,你也不小了,可想过自己的婚事?”
姜老大不小十三岁禾哭笑不得,前世十三岁也就是上初中的年纪到这里就是老大不小了?不过也是古代女子成婚都是很早的。
赵婶子见她不说话还以为小姑娘害羞呢呵呵一笑道:“有啥好害羞的,咱们女人呀,嫁人可要睁开眼好生看着,像你婶子我,当初我爹娘都觉得你李叔穷得很,但我把就看重你李叔老实肯干,家里也和谐,这不,也算是过得不错没得那些糟心事。
所以呀小禾婶子跟你说这找男人可要好好看,哎,十三了,婶子我十五的时候都生了你李寻哥了。”
赵婶子也就生了一个儿子就是李寻按她的话来说她又不是老母猪生那么多干啥?而且当时家里也穷得叮当响一个娃都要养不活了还要生来饿死不成?
如今赵婶子也三十了,这个年纪前世还是姜禾的姐姐呢,到了这里就成了姜禾的婶子了。
赵婶子说李寻话就停不下来:“你说这小子,就非要出去闯荡,做生意,咱们乡里人,出去做生意不被人骗的裤衩子都不剩呀。”
姜禾噗呲一下笑出声了赵婶子严肃道:“小禾,你可别笑,婶子跟你说的都是真心话,你做些小吃食倒是好,但可别赚了钱就到处说,可要捂紧自己的荷包 。”
当家的说了小禾的生意好得很一天到头来怕是赚得不少的:“你不捂紧了,担心你阿爷阿奶打你主意。”
“知道的婶子,我可不是我爹,他们说几句我就把钱给出去,我还有弟妹要养呢。”
赵婶子叹了一口气,娃娃是个好娃娃,心里有主意,又是个能赚钱的,长得也好,就这条件是极好的,可惜带了两个弟妹,多少人家就是想来说亲人家都是要想想的。
就像他们家,就觉得小禾很是不错,但是一想到姜禾还有两个弟妹要养,也是不成的,负担不起呀。
哎~~
等姜禾帮了赵婶子后又背着背篓去山里了。
她想买香料去了杂货铺子看了没有,去了药铺子倒是有些是有的,但是贵呀,都是当成药材来售卖的,平均下来一两那都是要十几个铜板的。
姜禾现在还舍不得用这个钱去买香料,便想着去山里看看。
顺着踩出来的小路姜禾一边走一边采集蘑菇向上走去。
约到了深处一点姜禾明显就感受到了其中气温湿度的变化像这样的山林里面植被丰富或许就是有她要找的东西。
姜禾吸了吸鼻子一股酥麻的味道直往人鼻子里面钻,姜禾寻着味道去。
一碗口大小的花椒树,上面结满了一簇簇的红花椒,旁边还有颗更大的花椒树。
姜禾乐了,也不管花椒树上面是不是有虫子,丢下背篓就开始摘花椒。
在大周自然是有花椒的,但是价格贵,多是像酒楼里,大户人家做饭才用,而且都是特供的,大多数平民百姓都不怎么认识的。
姜禾毫不客气,摘了许多,反正到时候成熟了也是要掉的不如就先摘回去晒干再说。
可惜背篓装了一半菌子,花椒只能装着一半,剩下的姜禾脱下外衫把剩下的都包裹了起来。
也不管自己的手被树上的刺都刺伤了,心里就剩下高兴。
她一路向前走找肉桂树肉桂树属于樟科植物喜温暖气候,喜湿润,要求雨量充沛,属半阴性树种。
山中越往上走就越是湿润想来应该当有的,肉桂树除了树皮是我们常见的桂皮外,就是皮肉都是好东西,可以榨油但出油率极其的低,一般100斤的枝叶只能出个200-300克的油当初她去采风做科普视频的时候还去剥过树皮,榨过油呢。
姜禾寻了好大一会儿才从山沟沟看到了肉桂树,这树在野外长得不会太大一棵约莫就手臂般大小,好在这里长了一丛,还有一些小苗苗,姜禾也不着急想把小苗苗全都挖了出来约莫有十几颗的样子。
喜欢农门长姐的发家路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农门长姐的发家路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