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禾担忧的是饶军:“小军怎么想的?”
张良嘿嘿了一下:“要娃娃这件事情我们肯定问了小军的意见呀,小军不同意小若能给我生呀?她的性子烈性得很,小若怀上小军也高兴得很,我找了姜二哥把我屋后面的地儿扩建几间屋子出来到时候给小军用来藏书。”
他不好意思的挠头道:“要不说我眼光好呢?小军这孩子读书实在厉害,不久我就要去走商了,小禾呀你帮着照顾照顾你李姨还有小军,小军给了我好些个书单,我除了走商还得给他寻摸书呢......”
张良絮絮叨叨的说起就家长理短来虽都不是重要的事情却十足的温馨,
听得姜禾也觉得暖洋洋的。
村里的夫妻不会因为妻子怀孕了丈夫就在家里了的。
姜禾也不会让张良叔不去走商了,这是早就确定好了的事情,何况商队的人都还等着走商一趟赚银子呢。
姜禾应下他的话一路上交代了不少事情现在张良的商队的是挂在了姜禾这个郡主府门上的商队了。
是可以拿着姜禾的帖子和挂黄色旗帜的这无疑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又过几日。
姜禾在村里选择了手脚伶俐嘴巴严实的小伙子小姑娘一起研发竹纸了。
姜禾早就想做纸张了之前就直接就砍了不少两三年的嫩竹子丢进了村里的池塘浸泡了一个多月了。
浸泡好的竹子放入大锅中,加入石灰进行蒸煮。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煮好的竹子料需经过多次漂洗,将残留的石灰等物质洗净。
洗料后,竹子料被打散成丝状或片状,再进行舂捣将舂好的纤维浆放入水槽,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形成纤维悬浮液。
此时,需向悬浮液中添加一种特殊的植物黏液——杨桃藤汁。
抄纸师傅手持竹帘,熟练地从水槽中舀取纸浆悬浮液,轻轻摇晃竹帘,让纤维均匀地分布在竹帘上,形成湿纸页。之后,将湿纸贴在“火墙”上烘干。“火墙”温度均匀
烘干后把宣纸取消裁定便是宣纸。
姜禾嘱咐好他们谁都不能说宝贝的把多余的宣纸锁在自己房李吩咐谁都不能动后让李劲驾车直接去了书院。
让两位先生试试看。
南无先生和李先生虽疑惑还是沾墨写了字。
“还行,这也不算什么好的宣纸,这颜色也不白净,但写字画画没问题,也顺滑不沁墨汁,不错的,小禾呀你都是郡主了就给我用这样的纸呀?”李先生道。
南无先生道:“你多高贵呀?还想用一两银子一张的宣纸不成?”
李先生:“你这人,我就开个玩笑,你这么较真做什么?”
眼看两位先生又要吵起来了姜禾连忙道。
“不是,这纸张是我这几日新做出来的。”
“嗯?”南无先生掏了掏耳朵:“啥?你自己做出来的?咋弄的?”
不是他不信,只是造纸的技术都是江南那几家世家手里都是传了好些代了。
以前也有会造纸的人家或者作坊都被那几家给打压或者收购了。
姜禾点头:“是呀,我用嫩竹子做出来的,虽然比不上上好的宣纸,但是写字画画印刷肯定是可以的,而且竹子生长周期快,制作成本很低。”
姜禾干脆坐了下来两手撑着下巴两位先生也惊讶的两手撑着下巴盯着眼前的宣纸眼睛都不眨的看。
李先生道:“小禾呀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姜禾自然不知道她就是个村里的姑娘就算看了邸报也了解得不是很多最多就是知道大方向的政策。
“什么?”
李先生吞了吞口:“只要把这宣纸送到陛下案头,不出一个月江南世家便会倒大霉轻者抄家流放重者...”李先生比了一个杀头的动作。
姜禾惊讶看向南无先生。
南无先生也点了头:“江南富庶,但那些世家盘踞江南多年几乎成为半个土皇帝,从先帝起便想动他们了,可大周读书人所需的宣纸都掌握在他们手中,鱼死网破,大周文坛就是灭顶之灾,所以先帝和陛下都不敢轻易对他们动手,你这纸张对大周读书人来说是造福对那些世家来说就是催命符,小禾呀你可懂?”
姜禾听懂了,垄断行业不管在那个朝代那个地方都是可怕的,若政府有能力肯定不会让人垄断的。
姜禾咽了一口唾沫:“我就是想着和陛下换些钱修路来着没想那么多,那两位先生的意见是?”
这般情况两位先生唤来各自的学生,当然饶军除外那孩子满脑子都是读书没得那些弯弯绕绕。
姜海也惊讶得很怪不得阿姐半月来都见不到人影原来是去干了这样一件大事。
天下格局的两位先生自然是要教导的。
姜海道:“世家势大,就算陛下动手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若是逼急了他们不敢对陛下下手但是阿姐的安危就说不定了,咱们距离京城十万八千里的,万一出了事情那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心里没什么天下格局只有阿姐的安危他现在还太小根本护不住阿姐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秦时是的想法和姜海是不一样的他自小就学的是家族兴衰的那一套,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家族兴衰皱眉道:“富贵险中求,如今大周不是先帝在时的战乱。大周四海升平国力强盛,谁都能看得出来陛下对于世家已经开始行动了。
以往皇后娘娘都是选择的世家女,而当今皇后娘娘乃是清流文官的家世,陛下在有生之年最重要的策略就是解决世家,而江南世家乃陛心腹大患,小禾姐姐若是把这个法子交出去便是站了陛下这边,有陛下庇护日后谁敢小瞧姜家?小禾姐姐不会一直在村里迟早都是要进京的。”
姜海很是不高兴这番话实在理智得很,可富贵权势不是姜家所求,姜家能到今日全靠着他的阿姐,他无论如何都要不会让阿姐涉险不满道。
“权势我自然会给姜家争回来,阿姐的安危才是第一。”
秦时没说话他了解他们姐弟情深他只是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已。
姜禾:“小海不想让我说,那小时想要我去争一争,可我的安危怎么办呢?”
家世见地两个孩子如此明显,姜禾也觉得小海这么想很正常。
孟母三迁不是没有道理的。
小海从小到大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子阳县,孩子眼界狭窄十分正常。
秦时想了想道:“小禾姐姐想宣纸赚钱吗?”
姜禾点头:“当然,子阳县海运河运四通八达。”
喜欢农门长姐的发家路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农门长姐的发家路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