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姑娘出嫁之后,陈夫人也有了时间,腾出手来,开始为七姑娘八姑娘准备陪房。
夏蝉便道:“七姑娘这边早就寻摸起来了,奴婢瞧着这外院的花妈妈这一房,还有厨房的陈家的,都不错。最关键的是花妈妈的姐姐柳妈妈还留在咱们家,陈家那边也有三房,这边是要留两房的。”
陈夫人听明白了夏蝉的话,这是在说这两房人都有亲友在,日后方便联络。能更及时的得到李家那边的消息,同时还不怕七丫头脱离了控制,对于七丫头来说,是监视也是一种保护。
陈夫人点点头道:“既如此便叫了他们两房人来正院,我瞧瞧,若真是个好的,便叫他们随七丫头出门子。八丫头那边想必莫小娘已经找好了,我就不做多余的事情,惹人厌烦了。”言语间,透露出对莫小娘的不喜。
夏蝉应声,便叫婆子去传话。
花妈妈与陈二嫂子连忙收拾齐整,走在路上时,陈二嫂子还拿竹签子挑指甲缝隙里的油泥。
挑干净了手指甲,又从荷包里拿出一个蛤蜊油,抠了一些油出来,在手心搓化,抹在鬓发上,整理了一下有些杂乱的碎发。
在厨房里做活的,蓬头垢面是避免不了的。
到了正房的时候,花妈妈在院外等着,瞧见了她,就喊了一声:“陈大妹子。”
陈二嫂子见了,也喊道:“花二姐,劳花二姐等我了。”
花妈妈笑道:“这话哪里说的,我也刚到,不过前后脚的功夫。”说着,就看看正院门口站着的两个婆子,不好多絮叨,便道,“夫人那边还等着呢,咱们赶紧进去。”
陈二嫂子连忙点点头,与花妈妈前后脚走,到了门口,跟看门的婆子说了,一个婆子进去通禀,随后小跑出来叫她们进去。
两人进了正院,有小丫头瞧见了,便进内禀告,没多久,夏蝉出来了,叮嘱了两句话。
“到了夫人跟前,别多话,夫人若是问你们家人,就多想着点家小。”
说罢,夏蝉就转身进去,嘴里只道:“夫人,花妈妈与陈家的到了。”
“叫她们进来。”夫人的声音传了出来。
花妈妈与陈二嫂子就跟着夏蝉进了内间,才瞧见人影,就连忙屈膝行了万福礼“给夫人请安,夫人万福。”
陈夫人打量了两人,平平无奇,跟其余的仆妇没甚区别,就叫她们起身,又问道:“你们平日里在哪里当差?”
花妈妈先回了:“奴婢暮花天在外院管着中庭的打扫与人员调配,手底下也有十来个人。”
听花妈妈自报名姓,陈夫人才抬起头来,细细的瞧她:“哦,原来是你,我有些印象,你与柳长春是双生姐妹。”
花妈妈带着谄媚的笑容恭维道:“夫人好记性,我们姐妹,当年还是夫人挑进来的丫头,名儿还是夫人赐的。”
陈夫人听了,便笑道:“是有这回事儿,柳长春、暮花天……当年我喜好听曲儿,头次见双生姐妹,便给你们取了一对词牌名儿。”
花妈妈满面带笑:“夫人当年赐名,是奴婢们的荣幸,奴婢时刻铭记夫人恩德,不敢忘怀。”
感恩的言语,谄媚的神情,让陈夫人有些满意,是个忠心的,可以跟着七丫头出门子。随后又看向陈二嫂子,问道:“你又是在哪里当差的?”
陈二嫂子有几分紧张,忙回道:“回夫人,奴婢陈小花儿在厨房里做事儿,是个厨娘,男人在外院养马房,是个马夫。儿女年纪还小,还没能进府候差。”
吴家这边定的规矩,家生子六岁就可以当差,但家生子人多,哪能个个候上差事儿,因此大多十二三才能得个粗使的差事,平日里就在附近的庄子做活。
陈夫人瞧她也算憨厚老实,又是府里的家生子,知根知底,也算不错,又问道:“家里有几房人?”
陈二嫂子回道:“回夫人,奴婢父母公婆都是家生子,父母这边有两房,公婆这边有三房人。”
陈夫人点点头,看向夏蝉,对夏蝉道:“她们两房人,你叫大管家,每人多给三个月的月钱,赏两身衣裳,将花名册统计一下,送到七丫头处,日后这两房人,就是七丫头的陪房了。”
夏蝉应道:“奴婢记下了。”
花妈妈与陈二嫂子两人,也连忙谢恩。
随后,陈夫人叫她们下去,又问夏蝉:“七丫头、八丫头的教养嬷嬷,是跟七丫头走,还是八丫头走?”
夏蝉回道:“何妈妈那边,说八姑娘年幼,脾气又冲动,便想随着八姑娘走,也好时时劝诫。”
陈夫人点点头,就道:“她既然有这份心,便成全她,她家还有什么人?”
“她有儿有女,男人去得早。”
夏蝉隐约明白了陈夫人的打算,果然就听到陈夫人下一句话:“叫她将女儿一家带走,儿子媳妇就留在蜀地,守住家里的香火。”说是守香火,不过是捏着人,让何妈妈听话。
夏蝉应声,叫人去传话。
何妈妈听了这话,心中也明白,这是惯常的规矩,也只得去正院谢恩。
莫小娘那边知道后,还叫人送了一些布帛,算是安抚。
夏蝉叫人统计好花妈妈与陈二嫂子人员的名字,遣人送到七姑娘处,两家人一共二十六七人,就来并茂园跪拜新主子。
乌压压的一片人,挤满了不算大的厅子,七姑娘坐在藤椅上,有一下没一下的喝茶,想让他们清楚,日后谁才是他们的主子。
无声的压迫感,让门口跪着的几个小孩子,有些沉不住气,身子微微颤抖。
七姑娘瞧见了,心下满意,觉得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便对众人道:“今日拜了山头,日后你们心里就要有个数,谁才是你们的主子。”
花妈妈与陈二嫂子齐声道:“奴婢见过姑娘。”
后面的人也随着喊人。
“奴才见过主子。”
“老奴见过主子。”
“奴婢见过主子。”
七姑娘点点头,对小菊道:“菊瑛,看赏。”
小菊便出列应声,小梅与桂瑛端着托盘,随着小菊给众人看赏。
一个人一个荷包,领头的花妈妈与陈二嫂子,荷包里包的是银锞子,其余的,已经当差的,给的两个银珠子,可兑五、六百个大钱,没当差的,就只有一个银珠子,可兑二三百钱。
众人领了赏,就齐声谢恩。
此后,他们原先的差事全卸了,只听七姑娘吩咐。
七姑娘哪里懂这些,只叫小菊管着,小菊便叫花妈妈、陈二嫂子进院子里行走,帮着整理七姑娘的嫁妆。
喜欢乱世双姝:丫鬟的后宅生存录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乱世双姝:丫鬟的后宅生存录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