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十九)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林小珊再次获得一等奖

那几年,林小华的家乡被纳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保护地,县里和镇上在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工作,号召群众把一江清水送到北京,让北京市民喝到来巴山楚水的优质水。根据环境保护宣传的需求,县教育局决定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以“保护水源地”为主题的主题画展。

谢校长在县教育局开完会之后,就立即回到学校,召集校党支部班子成员安排布置工作。在林小华的班里,李月华自然是要参加画展的,所以孙老师就给她布置了任务,要求她尽快完成,以便完成学校安排的工作。

得知消息后,李月华又找到了林小珊,把县里举行画展的消息告诉了她,建议她也完成一幅比较好的作品。当然,李月华也会帮助她完善作品,希望她再次获得比较好的名次和奖项。

可是李月华却为画展的事情发愁,她不知道自己究竟该画什么,毕竟这一段时间她一直在抓紧学习文化课。想到这里,李月华和林小华商量,想在清明节时带着林小珊一起去古梯田找一点线索,毕竟那一段时间人们已经开始插小秧,如果早晨去的时候再有一点雾气,那景色就更美了。

清明节当天早晨,李月华和林小华带着林小珊去了外公外婆家,那天他们家正好在插小秧,三个人赶紧去帮忙。春天的水已经不冷了,脱掉鞋袜,三个人立即动手插秧,林小华忽然想起了一首诗,他不自觉地吟咏起来。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看着蓝天白云、青青秧苗、劳作人们等画面,林小华深深陶醉其中。

“小珊,你看这蓝天白云之下,溪流河畔之间,人们种田插秧,多美的画面,我们不如就画这个场景吧!”李月华开心的对林小珊说。

“那我们究竟该怎样构图呢?”林小珊不解其意。

“我们干脆就画大一点的画面,可以把农民、耕牛点缀进画面,这样画面就更生动了,再加上薄雾掩映的农家房舍,这样的画面素材就更丰富了。”李月华一边思考,一边回答。

“月华姐,你说的这个太难了,我感觉画不了,要不我再选一个我喜欢的画面吧?”林小珊瘪着嘴说。

“那好吧,我们下午再转一转,看看有没有其他的可以画。”于是三个人继续插小秧。

中午吃过饭,李月华和林小华带着林小珊帮外公外婆在附近的池塘放鸭子,外公外婆总共养了100多只鸭子。只见圈门一打开,所有鸭子都争先恐后的向着池塘飞奔,有的还在岸上,有的已经下了池塘,画面很是灵动。

“月华姐,我画这一个画面好不好?”林小珊就决定画这个画面。

“还不行,你想想这个画面还缺少点什么呢?你等一会就知道了。”李月华让林小珊别着急。

一会,李月华的外婆拿着一根棍子走出圈门,剩下的鸭子也往池塘里游去,有的鸭子在水面拍打着翅膀,有的鸭子低头欣赏自己的羽毛,还有的鸭子把头伸进水里捉小虫子,画面比刚才更加灵动。

“小珊,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你可以画一幅水彩画,好不好?”李月华向着林小珊会心一笑。

因为带着草稿纸和画夹,李月华就坐在池塘边的树桩上画下了一幅草图交给林小珊,让她加一点自己看到的细节,之后再帮助林小珊完善,作品草图也就定稿了。

下午吃过晚饭回到家,李月华和林小珊就在林小华家里正式开始画。不多时,两个人的画构图就已经完成了,但是在林小珊画的一些具体细节上,两个人有不同意见,于是她俩让林小华做一下评判。

接过林小珊的那一幅画,林小华沉思了好一会,“我觉得吧,这幅画主题是鸭子在春天的池塘里戏水,养鸭人在赶着鸭子,这样的画面富有生活气息,既有自然美也有生活美,所以月华说不凸显天空这个背景是对的,但是你可以通过水面倒影的形式反映。”

“可以呀,还有点想法!小珊,那我们就说定了,就这么画!”了一个奶开心地说。

只用了一个星期,两个人的作品都完成了,在学校美术老师的指导下,两个人提交的作品被学校报送到县教育局。两个星期之后的升国旗仪式上,谢校长亲手把两个鲜红的一等奖荣誉证书,两个200元奖金的信封递到了李月华和林小珊手里,她俩的劳动成果得到了学校的认可。

下午放学,林小珊迫不及待地把荣誉证书和奖金带回了家,一家人格外开心。林小华爸爸让林小华去李月华家里请她爸爸妈妈到家里来吃晚饭,一来庆祝林小珊拿了一等奖,二来李月华他们家当天生意不忙可以来家里聚一下。

晚饭开始了,林小丽和妈妈做了一大桌子菜,林小珊更是把一等奖荣誉证书拿给大家看,还用奖金给爸爸买两瓶好酒,一桌子的人对林小珊的做法很认同。

“老李,医生说你能喝酒吗?要不你喝点其他什么?”林小华爸爸问。

“医生也没说不能喝,今天月华也拿了一等奖,加上我又出院了,真的是三喜临门,我就少喝一点。”李月华爸爸格外开心。

“小华,那你负责倒酒,要给你李叔叔少倒一些。”林小华爸爸赶紧叮嘱,“那我们大家先共同端一杯!”

喜欢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