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商海惊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7章 茶船古道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谷雨前的梧州总被西江的水汽浸得发亮,骑楼城的青砖墙生满苔衣,砖缝里嵌着的碎茶末在晨露里泛着陈香,像谁把百年茶韵揉进了时光的褶皱。沈青禾踩着湿漉漉的麻石街,鞋跟叩在“同兴号”老茶栈的门环上,铜环的包浆映出她鬓角沾着的江雾,竟与门楣上“茶船古道”的匾额一样,蒙着层温润的光。

“沈姑娘瞧这砖缝,”守栈的周伯用竹帚扫起碎茶,深褐的茶末混着西江的泥沙,“光绪年间的茶船靠岸,茶篓蹭落的茶叶就着水汽生根,现在每块砖都是会呼吸的茶窖。”他指向墙角的凹痕,那里的苔藓呈不规则的弧形,恰是当年茶船缆绳摩擦留下的印记,“西江的潮水涨三次,砖缝里的茶香就浓三分。”

沿江而下的老码头泊着半艘残破的龙舟,船身的桐油味混着水草腥气,却被舱底积着的陈茶末盖过。沈青禾蹲下身,指尖触到舱板缝隙里的泥土——潮润、粘重,带着江水的咸涩与茶香的沉厚,忽然想起在安化见过的窖泥,竟与这码头的土气脉相通。“六堡茶的窖藏密码,原来藏在西江水汽里。”她喃喃道,指甲缝里嵌着的泥粒,在阳光下竟显形出小船的轮廓。

周伯从舱底取出片老茶饼,饼面的竹篾纹与龙舟的木纹惊人相似:“早年茶船出南洋,茶篓就堆在这舱里,江水漫进船板,潮气裹着茶香,把整艘船泡成了移动的茶窖。”茶汤入盏时,红浓的液体里漂着细小的木屑,那是百年前船板的碎屑,与茶叶共同陈化,竟在汤面结成“茶船”二字,随波晃动时,又化作西江的粼粼波光。

午后探访冰泉冲的老茶窖,沈青禾发现窖壁的青砖上布满细密的气孔,手指按上去,竟能感受到轻微的震颤——那是西江水通过地下暗河,与窖内的茶叶在时光里对话。“老辈人说,窖藏要喝西江水的‘阴阳水’,”茶农陈叔敲了敲窖底的排水孔,“涨潮时引江水润窖,退潮时让地气透砖,茶叶在里头,比在娘胎里还养人。”

沈青禾忽然想起在骑楼城看见的“茶船宴”老照片:船型的木桌上摆着九道茶点,每道都用茶船的部件命名,船头的锡壶里,六堡茶汤正咕嘟作响。她取下随身携带的速写本,笔尖在纸上勾勒出茶船的轮廓,船舱化作茶台,船桨变成茶勺,船帆则是悬挂的茶挂——“就用西江的活水,在老码头上摆茶船宴,让茶香顺着当年的水路,再走一遍。”

茶宴筹备的半月里,沈青禾走遍西江沿岸的老作坊,收集了十二只不同年代的茶船锚,铸造成茶席间的烛台。周伯贡献出压箱底的“同兴号”茶旗,褪色的蓝绸上,“茶船古道”四字被江水泡出独特的晕染,竟与六堡茶的汤色一无二致。陈叔则从老茶窖取出百年茶梗,编作船型的茶漏,滤出的茶汤,竟带着岁月的经纬。

宴开当日,西江的暮霭给茶船披上薄纱。沈青禾将主茶台设在龙舟残骸旁,用西江的潮水烹茶,当第一壶茶沸,水汽漫过船头的铜铃,铃声竟与百年前茶船启航时的响完全相同。茶客们捧着船型茶盏,茶汤入口时,陈皮香混着水草味在舌尖炸开——那是西江水土与六堡茶共舞的滋味,是茶船古道在茶汤里的重生。

“沈姑娘看那茶汤!”陈叔忽然指向江面。月光下,茶船宴的灯火映在西江水面,竟显形出当年的茶船队列:船头立着戴斗笠的茶商,船尾堆着编有“六堡”二字的茶篓,江鸥的影子掠过船队,与茶盏里的茶叶舒展的轨迹奇妙重叠。沈青禾忽然明白,所谓“茶船古道”,从来不是消逝的航路,而是融进六堡茶骨血里的,关于迁徙、储存与重生的,永恒的水脉。

是夜,西江的潮水漫上码头,将茶船宴的残茶冲入江中。沈青禾望着随波而去的茶末,忽然梦见自己化作一片六堡茶叶,在茶船的舱底沉睡,听着江水拍打船板的节奏,看着窖壁的青苔在潮水里生长,最终在某个清晨,随着茶香一同苏醒,顺着西江的水流,漂向遥远的南洋,漂向每个揣着乡愁的茶客的杯底。

从此,梧州的老码头上,茶船宴成了活的历史书:龙舟残骸旁的茶台永远煨着六堡茶,茶漏里的老茶梗编着新的故事,连西江的浪花,都带着窖藏陈化的秘语。而沈青禾设计的茶船主题文创,船头船尾刻着的,正是周伯讲的茶船故事——让每个捧着茶盏的人,都能在水汽氤氲中,看见茶船古道的波光,听见百年前的桨声,以及,六堡茶与西江水,在时光里,永不褪色的,温柔对话。

喜欢商海惊龙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商海惊龙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