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跨过8900亿光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3章 当神学匕首刺破政治气球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俊仁在战后在宫邸办沙龙,来的人有cIA东京站站长布朗,三井财阀的掌门人和经理,英国大使乔治等人,美国人来混他的沙龙纯粹是为了要未来科技,财阀来混沙龙是看中了他的商业头脑,希望从他这里得到商业灵感。

俊仁的沙龙聚集这么多重量人物,刚开始让雍仁亲王欣慰之余,还有一点嫉妒因为这些人以前都是屡屡放他鸽子,尤其是财阀,以前根本不混他的沙龙欣慰是因为俊仁社交能力口才比他还好社交能力100+分。

俊仁过敏在床上躺了三个月等好了之后又办沙龙的时候,沙龙又来了新客人,有法国,瑞士等西欧各国的使节,还有中东各国的使节,因为真主和上帝是同一个人,所以教廷都说他是堕天使了,他们得来看看,有趣的是,战后中东阿以不对付,所以在他的沙龙里,这种别扭劲也能窥见一番。

俊仁对犹太人的心情是复杂的,另一方面,他敬佩爱因斯坦这样为了人类进步做贡献的科学家,但是讨厌犹太复国主义者,他觉得你们要建个国,你们怎么能把阿拉伯人赶出去呢?

于是俊仁开玩笑说:“你们的弥赛亚还没有降世,你们这建国是不是有点太着急了?”这是有历史依据的,因为圣经里就写了只有等弥赛亚降世时,犹太人才能复国。结果沙龙里的以色列大使很尴尬,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最后只能离开。

弥赛亚预言的绝对性

《旧约》但以理书9:25明确规定:

“弥赛亚降临 → 重建圣城 → 永久和平”

此为不可逆的时序链条,犹太复国主义跳过前两步直接建国,在神学上属僭越行为。

俊仁的“高维文明”嘲讽

作为十维生命体,俊仁视人类宗教为低维剧本,其发言本质是:

“你们连主演(弥赛亚)都没到场,

就敢自导自演大结局?”

大使的尴尬根源:

无法反驳神学漏洞(弥赛亚未降世);

无法洗白道德污点(驱逐75万巴勒斯坦人);

最终选择离场,实为神学政治双重溃败。

有趣的是,俊仁这样一句玩笑话竟然引起了一些宗教研究者的认真他们认真研究圣经,因为教廷认为俊仁是堕天使,那么他说的话可能就是上帝的旨意。研究半天,研究出个结论,俊仁的结论也许是对的。然后美国国内一些传统教派掀起了支持阿拉伯的运动。

传统立场:支持以色列建国(因《圣经》预言犹太人回归应许之地);

新解经结论:

俊仁暗示“真回归需待弥赛亚降临”→ 当前以色列国是人为篡改神谕;

支持阿拉伯人成为“守护圣地的临时管家”。

标语反转:

“过去:支持以色列是践行神约!

现在:反对复国是扞卫神权!”

对俊仁来说他并没有撒谎,这是人类圣经自己写的弥赛亚拯救犹太人。而且是人类封他做天使,归根结底,如果以色列人不把阿拉伯人搞得流离失所,他也不会去提这件事。

不过阿拉伯人倒是欢呼两次中东战争打不过以色列人,要知道那时候是1957年1月,苏伊士运河危机过去没多久,第二次中东战争的硝烟还历历在目,没想到俊仁会帮他们果然是真主与我们同在。

在欧美各国的犹太人纷纷与犹太复国主义者切割说:“我们不是一伙的!”

从历史角度看,二战后的犹太社区本就存在复国主义与反复国主义的路线之争,俊仁的言论只是给了后者一个神学武器。

首先是神学层面,改革派犹太人一直主张“精神复国”而非政治复国;其次是伦理层面,许多犹太人确实反对驱逐巴勒斯坦人;最后是现实层面,切割能避免被贴上“殖民者”标签。

1948年以色列建国时,美国犹太复国主义者只占社区三成左右。现在俊仁的言论让沉默的大多数找到了发声契机。

这种切割运动其实早有苗头。比如爱因斯坦1948年就批评过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极端行为。俊仁的言论只是让这些声音获得了“神学认证”的光环。

有趣的是,在欧美各国的犹太人并不仇恨俊仁这样的言论因为他没有否定整个民族只是问“为什么弥赛亚还没来你们复国了”,他批判的只是锡安主义。

俊仁的言论之所以能被欧美犹太人接受,核心在于三点:第一是严格遵循犹太教经典教义,用他们自己的经文质疑复国行为;第二是区分民族与政治,避免全盘否定;第三是触及了二战后的道德困境——从集中营幸存者变成驱逐者。

复国主义者担心,难道魔咒又要应验了吗?以色列有个魔咒建国不会超过80年,两次建国都是如此,然后全世界流浪。问题是,从1948年到今天1957年才9年,前两次至少存在了78年和79年,这次难道九年就要灭了吗?

喜欢跨过8900亿光年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跨过8900亿光年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