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四人,军侯八人,如今都在兰池外等诏。
而秦时将手中宫务交接完毕,而后便吩咐:“请他们进来吧。”
十二人鱼贯而入。
能在如今的秦军中升职升爵,全无半点徇私可言。因为以此前战争的密集度,他们每个人都是实打实的军功拼上来的。
比如校尉,必定是参与过中等规模战役且立功的。
而军侯,位比【百将】略高,同样也具有战略组织能力。
此刻秦时高坐玉阶之上,静静看着他们。
四部私兵,按秦律,每一部校尉和私兵都在身上有做徽记。每一部的位置都统一,也与其他部属不同。
因而很容易分辨。
“来将请报上姓名。”赤女在一旁提示道。
众人神情紧绷,此刻依次上前:
“末将林。”
“炎。”
“黑豚”
“多粟”
“拜见王后。”
秦时一一对照着他们的名字,发现人如其名。
校尉林文质彬彬,看起来像是读过书识得字。
炎则面颊赤红,不知是激动还是天生如此。
黑豚长得确实黑,但更重要的是壮,很壮。
多粟也同样如此。
毕竟要持长戈剑戟杀敌,哪怕是持弓弩,也同样需要极大力气。军中肉食供应并不充足,因而普通贫民极难养成姬衡那样匀称劲瘦的好身材。
但这不代表,他们没本事。
秦时微笑起来:“诸位不必紧张,大王既舍得将尔等赐予我,自然是极看重你们的。”
“劳诸位在外久候,乌籽,上些吃食来吧。”
众人诺诺应下,又被安排在席上。
黑豚不着痕迹地摸了摸肚子:他们昨夜洗刷干净,天还没亮就从宫外入兰池,又等了大半时辰,如今……
总之为了不更衣,大家忍一忍也是常态。
只他饭量大,幼时又饿过,每次忍耐都觉得浑身难受。
如今听王后这么说,心神一松之余,还隐约有点感动:王后果然如他打听来的那般,是个仁善的。
他有这种感觉,其余诸人自然也有,此刻安置席上,大家不约而同地缓了缓紧绷的神经。
王后说得没错,他们的秦王既然立了王后,还赏赐私兵,必定是极重视的。
倘若他们有冒犯不从,秦律当斩。
但如今看王后仁爱体贴,大家心里的忐忑也少了许多。
宫人们陆续上了吃食。
热腾腾的红糖豆浆,皮厚肉也多的大肉包子,红糖麦饼,老鸭汤饼……
大约是充分考虑了从军之人的胃口,十二人面前的饮食都很大量,尤其糖油充足,让在心里默念不可失了规矩的众人,都不约而同的咽了咽口水。
秦时的声音适时传出:“不必拘谨,诸位都是为我大秦一统立下赫赫战功之人,些微餐食,权当是犒劳各位将士辛苦。”
这话一说,阶下众人对视一眼,肉包子蒸腾的淀粉香气,红糖麦饼让人难以拒绝的甜香……
黑豚首先忍耐不住,直接抓住了麦饼。
他这辈子除了挖草根含饴糖,再没闻到过这种见不得的甜香!
吃一口,灵魂都酥掉了!
再喝一口旁边壶中的汤水——黑豚一愣,一口缓缓下肚,又默默放下去了。
而后他犹豫好久,最终又选了另一碗豆浆。
从军之人吃饭很快,秦时在上头看着,不过七八分钟,大家就已经尽可能不发出声音的将满桌吃食都吃完了。
唯一不同的,就是有些人面前的酒壶一口便放下,有些人却是连喝几口。
没错,那一壶,是宫厨不久前才进上来的酒浆。
有杂质,也有些酸涩,不是米酒,而是真正酿造的酒液,甚至宫厨改良过后,度数已经在 10°以上——如今发酵酒的顶格了。
在当今秦国,这算得上是好酒,烈酒。
在军中,这样的好酒极难遇到,没有人不爱。
但众人最克制不过的,也不过连喝三口,随后就放下了。
秦时心中很是高兴。
因为由此可见,这四部私兵,军纪仍旧严格。
至于说军中戒酒……
在如今,极难做到。
因为取暖手段不足,冬日里,边军无酒暖身,恐怕要冻过去许多。咸阳周边的军队稍好一些,但是没有棉花用不起丝绸,大家受冻也是寻常。
再有战争杀人之后,若不及时缓解恐惧,很多人会在夜间发狂,进而引发营啸……
因此哪怕严格如秦律,对酒,也是允许的,不过稍作限制罢了。
秦时上酒,没有考核他们的意思,毕竟十度的酒,在她看来当真不算什么。
精酿啤酒能有的度数,甚至好些米都能达 16°。
但是众人能克制,仍旧让她十分开心。
因为这代表属于她的私兵,仍是克制己身,精兵悍将。
等众人吃饱喝足,眼看着气氛渐渐又冷静下来,她因此直奔主题:
“诸位能为我私兵,自然未来也是有一番规划的。最近的明年春,最远的两年之内,都需要大量人手来办。”
“因此诸位只需要强健自身,随时待命,就已经能报君恩了。”
“只一点,我所要求的是,非精兵强将不可得。”
众校尉顿了顿,齐齐拱手:“请王后放心!”
他们行军打仗,可是半点都不虚的!可恨如今不在演武场,不能叫王后看看他们冲阵杀敌的本事!
秦时又笑起来。
她实在很爱姬衡为秦国打下的基础——上下皆从王命,老秦人又对大秦忠心耿耿,甘效死力。
而王后权柄理所应当,谁也不会因此觉得自己不被看重了,因而奋发精神永远拥有。
不过,前途的饼画完了,还得来点实际的。
不然只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挂在眼前,指望人们自己约束提升自己,本身就违逆天性,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大毅力的。
因而她又说道:“不过,既为我的私兵,我已禀明大王,每部调医令一名随军驻扎。”
“私兵一应调理,皆由宫中供应。”
如此,基础医疗保障就差不多了。
再有……
“每七日一考课,具体考课内容,由校尉商量呈报于我。每曲优胜前十名,赏鸡鸭一只。”
“每月前三名,再加红糖一罐。”
“每部优胜前十名,除红糖与羊,还赏金一两。”
“每三月四部同时进行比赛,前十名,再金五两。”
“校尉所带队伍倘若优胜,校尉得金饼一枚,荣誉徽章一枚。”
“具体细则,稍后长史会将帛书交于尔等。”
她没详细说,但尽管如此,每七日,每月,每三月的各种赏赐,已然令人头晕目眩了!
要知道,他们五部,总共才一万人啊!
一万人之间的竞争,对于他们这群人来说,那叫事儿吗?
这样赏……
王后果然多金爱赏!
总之众人大喜,此刻下定决心,回去就操练起来,无论如何不能丢了脸面!
还有那金饼,他\/们拿定了!
而玉阶之上,王后吩咐完这些事后,就又大方道:“既如此,尔等便退下吧。”
还在细则中加了每晚识字5个的文化课,且在考课之中。如今大家这么高兴,还是不说了吧。
众人又是一愣。
历来新官上任三把火,王后宽仁大度先把甜枣给完,他们自然感激不尽。
可,棍棒呢?
就如此结束了吗?
众人颇有些惶然。
秦时却没打算对私兵制度指指点点。
事实上,如今秦国能横扫六国,正是因为他们的军队制度已经格外完善了。
姬衡在手机里看到的大典,确实威武雄壮,一丝不苟。
但是阵列训练,本就是如今秦军的基础训练。
只是做不到那样枪出如线的整齐罢了。
还有军号训练,鸣鼓鸣金,军阵训练,以及日常举重、跳远跳高、摔跤格斗等……
这些在秦军中,都已经形成系统了。
她想拿出现代军阵训练方法来令人拜服,属实不太可能。
再加上如今的“耕战”制度——秦军服役结束回到家乡,每年还需要定期参加训练跟比赛考核。
一旦成绩不合格,当地的里长亭长就会受罚。
全民皆兵,不外如是。
秦时自认自己与军纪最大的接触就是军训,又怎么好外行指导内行呢?
她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提高伙食待遇。
就先从考核开始吧。
她因而又笑道:“退下吧。”
众人不知她心中所想,此刻拿着受赏的诏书,到底惶惶然退下了。
而在兰池殿外,他们对视一眼,此刻终于发了狠——
王后赏脸,不对他们多说什么。但连医令都送去军营,非大王支持不可!
如此,他们倘若受了赏却不肯用心,别说是大王王后还没使出的雷霆手段,就是其余兄弟们看着,又岂能不眼红?!
恐怕拼了命都要拉拽他们,好自己享受这福利吧!
为今之计,只有拼命罢了!
……
八月下旬,气温明显逐渐转凉。
甘泉宫的修建进度不必秦时询问,就已经默默加快许多。
否则天寒工作,且不说匠人们会不会冻伤冻坏,只耽误了王后迁宫,他们就没有活路。
因而在秦时不知道的时候,她想改良的火墙壁炉等,都在秦国原有基础上,狠狠改良过了。
上位者所能享受的资源,属实不是贫民百姓能幻想的。
与此同时,向外拓展的巴夫人与乌由,却是已经在路上了。
与秦时所想的不同,他们并非从咸阳向四周辐射扩散,反而是准备简单行李,直奔如今秦国苦寒之地的最远处。
“可惜了。”
巴夫人乘坐马车飞快地行走在秦直道上——直道原为传军令所用,管理比驰道又更严格。
像他们这等身份的人,只能在重重申请之下短途行走。
而如今有王后手书命令在身,行走间畅通无阻,于巴夫人而言,也是格外畅快的一件事。
但如今,这畅快之中又夹杂了些许不安。
“待新年回禀,还望王后能宽容些许……”
她和乌尤各自划分片区,但两人是做惯了生意的人,因而知道像王后那样说的,从咸阳向外辐射推广蜂窝煤,其实当属下策。
在不冷的时候,底层百姓囿于填饱肚子,根本不会把这个当回事。
想要一样东西最快被人接受,那自然要急人所急,需人所需。
由此,非得等到天寒地冻时才更有效。
也就是说,年后十一二月,方才是中原地带最好的时机。
那时天气虽寒冷,却不至于冻死人,却又叫人十分难熬,如此,方能高效。
这并非他们功利至上,而是秦国幅员辽阔,两个家族加起来,也着实没那么多人手。
因而,他们不约而同选择先从更远处更寒冷的地方开始,慢慢再回到咸阳。
只是这苦寒之地,他们思来想去,仍是不约而同地先放弃了辽东郡。
这也是无法之事。
辽东郡再后世吉林一带,不仅幅员辽阔,更是距离咸阳约有3000多里。
哪怕是行走在驰道直道上,他们也需 3~6个月才能抵达,且还是在一路畅行无阻的情况下。
若当真带着大宗货物前去,彼时别处都要入夏了,他们恐才去到辽东,刚好赶上此地春暖花开,那又要如何推广呢?
无法之下,哪怕辽东郡对秦国而言格外重要,今年也实在赶不上了。
他们只能优先排除。
并决定回禀王后之后,待明年春开始着人前去。如此,既能一次备齐大宗蜂窝煤,又能刚好赶上下一年寒冬。
此地既幅员辽阔,林木资源也丰富,王令不得私自砍伐,在此地自然也因地制宜的放松。
总之,放弃乃是无法,非是他们不尽心尽力。
还望王后知情之后,多有宽恕。
而如今,巴夫人所要走的,则是陇西郡。
他们从蜀地出发,或从咸阳出发,自然是将全部资源都带上。
只不过一路行走,一路人员便分散留在当地。
如此多线并行,才能最快最高效率的完成王后使命。
因此,巴氏族人虽往外域扩张生意的本领不如乌由,却仍是靠家族人口占得先机。
而巴夫人作为要亲见王后的人,此刻自然就优先选择如今已要入冬的,最远却也战略意义十分重要的陇西。
陇西包含青海甘肃等地,幅员也十分辽阔,但却地广人稀。
若从人员价值上论,自然是不及中原的。再过月余,此地也将大幅度降温结霜,到时衣甲难护,冬日只能住在深洞中才能勉强度日。
但此地又格外重要。
大王每隔数年便要西巡,也是为了加强掌控。
在此地筑长城,部署兵力,设置障塞。
还有昔日燕将军的长子燕琅驻扎在此,为大秦守住国门。
北抗匈奴,西守羌人,西北还有月氏部落等。
如此重要之地,王后千万吩咐,第一批蜂窝煤,务必要交给边军。
如此,巴夫人自然义不容辞。
? ?本月全靠止痛药活命。好在再吃两天应该就差不多了。
?
【放弃辽东,当真是不得已。虽然也是重要的战略之地,但真的太远了,以秦国的速度走驰道直道都需要三~六个月,等货物运到,黄花菜都凉了。但明年一定安排!】
喜欢秦时记事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秦时记事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