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外的喧嚣似乎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在外,中军大帐之内,气氛肃穆而凝重。
孙权端坐于主位之上,这位年未及三旬的江东之主,经历了赤壁大战的洗礼,眉宇间少了几分昔日的青涩,多了几分沉稳与威严。
他那双碧绿的眼眸深邃难测,此刻正缓缓扫过帐内众人——周瑜、鲁肃,以及忝列末座的我。
周瑜侍立在侧,一身儒将常服,却难掩其锋锐之气。
赤壁的大胜并未让他有丝毫松懈,眼神依旧锐利如鹰,仿佛随时能洞察人心。
鲁肃则坐在我的上首,神色比方才在帐外时更加严肃,微微蹙起的眉头显示着他内心的不平静。
这里没有外人,都是孙刘联盟中江东方最核心的决策层(或者说,至少是孙权此刻愿意纳入核心讨论圈的人)。
我的“江东参军”身份,此刻显得尤为微妙。
既是孙权给予的信任和拉拢,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刘备集团的“在场”,尽管我内心效忠的目标早已超越了单一的势力。
“公瑾,子敬,子明,”
孙权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沉默,
“赤壁一战,赖诸君之力,我江东将士用命,方能大破曹贼,保全江东基业。此诚我江东百年未有之大捷。”
他先是定下了基调,强调这是江东的胜利。
周瑜和鲁肃皆躬身应是,我亦随之行礼。
“然,曹贼虽败,其根基未损,北方未定,天下之势,仍未明朗。”
孙权话锋一转,目光落在悬挂在帐内的一副巨大的荆州地图上,眼神变得格外专注,
“此战过后,荆襄之地,已成无主之犬。
如何处置,关乎我江东未来百年之安危,亦关乎能否真正与曹贼划分天下。
今日召集诸位,便是要议定此事。”
来了。
我心中暗道,挺直了身躯,凝神细听。
关于荆州归属的最终博弈,正式拉开帷幕。
周瑜上前一步,目光同样投向地图,声音铿锵有力:
“主公明鉴。荆州九郡,其核心在南郡,而南郡之要害,则在江陵。
江陵城高池深,粮草丰足,控扼长江天堑,西可图巴蜀,北可拒襄樊。
此地若在我手,则长江天险固若金汤,江东可高枕无忧;若落入他人之手,则如鲠在喉,寝食难安!”
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江陵”的位置,语气斩钉截铁。
“此番赤壁大战,我江东健儿抛头颅、洒热血,十万大军浴血奋战,方有今日之胜局。
黄公覆老将军,更是身受重伤,险些殒命沙场!”
周瑜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激动,目光扫过我和鲁肃,
“此战,我江东付出之代价,可谓倾尽所有!
南郡,尤其是江陵,理应归我江东所有,以为酬功,更为江东万世基业计!”
他的话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敲打在帐内紧张的空气中。
这番话,既是说给孙权听,也是说给我和鲁肃听,更是代表了整个江东主战派将领的心声。
功劳最大,付出最多,自然理应获得最重要的战利品——南郡。逻辑清晰,理直气壮。
孙权微微颔首,显然对周瑜的发言极为认同。
他看向我,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子明,玄德公在此战中,亦有牵制之功。江东非是寡恩薄义之辈。
待攻下南郡之后,孤自当有所封赏,钱粮、布帛,绝不会吝啬。
至于驻地,玄德公可在江夏或荆南四郡暂作休整,待日后时机成熟,再图进取。”
孙权的话说得很漂亮,既肯定了刘备的功劳,也表达了犒赏的意愿,
但在最核心的问题上,却划下了一条清晰的红线——南郡是江东的,刘备只能去别的地方。
所谓的“暂作休整”、“再图进取”,不过是外交辞令,潜台词就是:荆州的核心地盘,你刘备别想染指。
我心中一沉。
孙权的态度比我预想的还要坚决。
他显然与周瑜达成了高度一致,将南郡视为江东的禁脔。
这几乎堵死了刘备集团通过正常谈判获取南郡的可能性。
此时,鲁肃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他起身,对着孙权和周瑜长揖及地,语气恳切:
“主公,都督,肃亦知南郡之重要,亦知江东将士之功勋。
然,曹操虽败退,其势仍强,北方未平,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孙刘联盟,乃对抗曹贼之根本,若因此番利益划分而失和,岂非正中曹贼下怀,令亲者痛仇者快?”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玄德公乃汉室宗亲,仁义之名播于四海,赤壁之战亦有功劳。
若此时对其过于苛刻,恐寒天下归心之士之心。
肃以为,或可……或可暂借南郡部分与玄德公屯驻,以安其心,共拒曹操,待日后……”
“子敬!”
周瑜猛地打断了鲁肃的话,语气带着明显的不悦,
“此言差矣!刘备非池中之物,枭雄也!昔日辗转诸侯,寄人篱下,未尝有真心相待者。
如今稍有兵力,便欲图谋荆州。若将南郡借与,无异于养虎为患!
待其羽翼丰满,第一个要对付的,恐怕就是我江东!”
周瑜对刘备的戒心和敌意,此刻毫不掩饰地暴露出来。
他显然不信任刘备,更不认为应该给予刘备任何发展壮大的机会,尤其是在江东的卧榻之侧。
“肃并非此意……”鲁肃试图解释,脸色有些涨红。
“够了。”
孙权抬手制止了两人的争论。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地图,最终定格在江陵的位置,语气沉凝,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孤意已决。南郡,必须由我江东掌控。此事,无需再议。”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君主的威严,让帐内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周瑜眼中闪过一丝得意,而鲁肃则面露无奈和忧虑,最终低头退回了座位。
我的心沉到了谷底。孙权和周瑜的态度如此强硬,鲁肃的斡旋显然起不到任何作用。
看来,想要为刘备争取南郡,已经不可能通过这种正常的途径来实现。
我始终保持着沉默,将这场交锋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在心里。
孙权的决绝,周瑜的警惕,鲁肃的无奈……这些都将成为我后续行动的重要参考。
“子明,”
孙权忽然看向我,语气缓和了一些,但其中的分量并未减轻,
“你是聪明人,当知孤之苦心。江东基业,来之不易,不容有失。
还望你能将孤之意,转达玄德公与孔明,望他们能以大局为重,体谅江东之难处。”
这番话,名为嘱托,实为施压。
他希望我利用与诸葛亮的关系,去“说服”刘备接受这个安排。
我心中冷笑,面上却恭敬地拱手道:
“昭,谨记主公之意。
然,此事关乎联盟根本,亦需玄德公与军师详加考量。
昭会尽力从中沟通,以求两全之策。”
我没有直接答应去“说服”,而是用了“沟通”和“两全之策”这样模糊的词语,给自己留下了回旋的余地。
孙权深深地看了我一眼,似乎想从我平静的表情下看出些什么,最终只是微微颔首:
“如此甚好。此事,便先议到这里。
公瑾,即刻整备兵马,待曹仁稍有松懈,便挥师西进,务必一举拿下江陵!”
“末将遵命!”周瑜慨然领命,眼中战意勃发。
我知道,关于南郡归属的争夺,已经从口头上的博弈,转向了实际的军事行动。
而我,必须在这场新的风暴中,为刘备,也为我自己,找到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
吴侯心意已决,南郡为重。
看来,那经典的“借荆州”戏码,终究还是难以避免要上演了。
只是这一次,我陆昭身在局中,绝不会让历史简单的重演。
喜欢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