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天万界革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3章 刘备的决心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刘备顿了顿,语气转为深沉:“惑,亦有之。吴并州所言,域外魔神,以世间怨气为食粮,待其成熟便要收割此界……此事实在骇人听闻,超出备之想象。然观并州景象,百姓安乐,灵气充盈,又由不得我不信。若其所言为真,那我等往日之争斗,岂非正如郭奉孝所言,是在自掘坟墓,为魔神圣宴添柴加火?”

说到此处,刘备猛地转身,目光灼灼地看向诸葛亮,那眼神中压抑许久的火焰终于燃烧起来,那是一种混杂着羞愧、醒悟和极度渴望的光芒:“但最多的,是动!孔明,我心动了!并非心动于并州之强兵仙法,而是心动于其‘救世’之志,心动于其‘人人如龙’之景!我刘备,漂泊半生,总以‘匡扶汉室’为己任,自问心系黎民,可见了并州,方知自己眼界何其狭隘!汉室为何要扶?不正是为了天下苍生能得安宁?若有一途,能直达本源,根除乱世之苦,让百姓不再流离,不再易子而食,更能如并州百姓般身强体健,乃至追求长生久视……这,难道不才是真正的大道吗?”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我不想再只是偏安一隅,苟延残喘,更不愿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滋养魔神的帮凶!我也想……我也想如吴并州那般,做一番真正能救世济民的事业!哪怕……哪怕只是在我力所能及之地,播撒下希望的种子,生成那驱散魔气的仙灵之气!”

刘备的目光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决绝与真诚,甚至带上了几分恳求,望着他亦臣亦友的军师。

诸葛亮安静地听着,羽扇轻摇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他看着眼前的主公,这位他倾心辅佐、相信其仁德能安天下的皇叔,此刻身上焕发出一种新的光芒。他看到了刘备眼中那并非一时冲动的热血,而是一种历经沧桑、洞见真相后的深切觉悟与担当。

良久,诸葛亮轻轻叹息一声,这声叹息中包含了无尽的感慨、审慎的评估,以及最终化为坚定的支持。

“主公之心,亮已知之。此志至诚,可昭日月,亮……深感敬佩。”诸葛亮缓缓道,语气无比郑重,“然,主公可知此路之艰险?”

他走到刘备身前,目光如炬,开始冷静地剖析:“吴并州,非此界之人,身负天仙修为,更手握超凡之力与知识。他从黄巾之乱前后便开始经营并州,至今已近三十载。其所行之事,乃是从无到有,在一片胡虏肆虐、十室九空的边陲之地,以绝对力量破旧立新,其烈度,堪称刮骨疗毒,其强度,犹如再造乾坤。”

“而主公如今所有,不过荆州数郡,加之新得益州,人心未附,根基未稳。荆州世家盘根错节,益州豪强观望摇摆。若要效仿并州之法,其难度,无异于将荆、益二州之地,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彻底翻耕一遍!不仅要破其旧观,更要塑其新魂。其间触动之利益,遭遇之阻力,将远超赤壁之战、入川之艰。稍有不慎,便是内外交困,基业倾覆之危。”

诸葛亮的声音沉静却极具力量,每一个字都敲在刘备心上:“且,主公年岁已长,不比吴并州仙人之躯,时光无穷。此等宏业,非一朝一夕可成,需持之以恒,耗费无数心力。主公……果真已有觉悟,能承受此等强度,能坚持此等韧度,直至功成之日吗?”

这一番话,如同冷水浇头,将现实的艰难赤裸裸地摆在刘备面前。刘备脸上的激动之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凝重。他再次沉默,目光低垂,看着地上如水的月华,仿佛在看自己不再年轻的岁月和前方荆棘遍布的道路。

许久,许久。他缓缓抬起头,脸上已无比平静,只有那双眼睛,里面的火焰未曾熄灭,反而沉淀为一种更为厚重、更为坚定的光芒。

“孔明,你所言,字字珠玑,皆乃实情。”刘备的声音平稳而有力,“备,自知才疏学浅,更无吴并州通天之能。亦知年过半百,时日或无多。”

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昂扬:“然,正因如此,更觉时间紧迫!正因见并州之景,方知民生可至此境,世间可有此路!若因艰难而望而却步,因年岁而固步自封,我刘备与那苟安一隅、碌碌无能之辈有何区别?与那罔顾百姓、只知争权夺利之徒又有何异?”

“纵前方是千难万险,备,亦愿往矣!”他斩钉截铁地说道,同时向前一步,紧紧握住了诸葛亮的手,“这条路,或许备看不到最终功成之日,但只要能开其端,播其种,后继者亦能循此前行。总好过坐视世间怨气日深,最终引来魔神,万物俱焚!”

“至于年岁……”刘备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大不了,我刘备拉下这张老脸,亲自去求吴并州,求他赐下那‘五倍血脉丹’!即便折寿,即便付出代价,也要换得时间,亲眼看到治下生出第一缕灵气,看到百姓脸上露出如并州子民般的笑容!”

君臣二人双手紧握,目光交汇,无需再多言语,彼此的心意与决心已了然于胸。

诸葛亮看着主公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坚定,终是露出了欣慰而敬重的笑容。他反手握紧刘备的手,沉声道:“亮,早已言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非虚言!今日主公既有此救世宏愿,亮,岂敢惜身?无论此路如何艰难,亮必竭尽肱骨之力,穷尽智计之所及,助主公成此不世之功业!”

就在这时,院门被轻轻推开。关羽和张飞二人并未走远,一直在外守候,隐约听到内中言语,心情激荡,再也按捺不住。

关羽丹凤眼微睁,赤面之上满是肃然:“大哥!孔明先生!此等大事,岂能少了我与三弟?大哥欲行救世之道,关某手中青龙偃月刀,亦可劈荆斩棘!”

张飞豹头环眼圆瞪,声音虽刻意压低,却依旧洪亮:“正是!大哥去哪,俺老张就去哪!管他什么世家豪强,什么妖魔鬼怪,谁敢拦大哥的路,俺就用丈八蛇矛给他捅个透心凉!”

刘备与诸葛亮相视一笑。刘备伸出另一只手,关羽、张飞大步上前,四只厚重、布满老茧的手——帝胄之尊、谋士之腕、武将之掌——紧紧地叠握在一起!

一股磅礴的信念与力量,在这小小的庭院中升腾,冲散了所有的犹豫与阴霾。

“好!好!吾得孔明,有如鱼得水!更有云长、翼德肝胆相照,何愁大业不成!”刘备朗声道,眼中已有泪光闪烁,那是找到终极目标后的激动与欣慰。

既定决心,刘备集团便开始悄然转向。

回到荆州后,刘备并未立刻大张旗鼓。他先是与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人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详细谋划,借鉴并州法度,结合荆、益两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更为循序渐进、但核心目标毫不妥协的改革方案。

与曹操在中原采取的“铁血狂风”式的激进手段不同,刘备的选择了“春风化雨,韧者长青”的策略。其烈度看似不如曹操酷烈,少了许多人头滚滚的恐怖景象,但其深入基层、教化人心的韧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首先从自己直接掌控的荆州南部四郡和益州北部开始试点:

1. 吏治为先,仁政感化:大力提拔重用如蒋琬、费祎、董和等清廉干练、认同新政的官员,组成“宣政使团”,深入各地,宣讲新政,核查田亩,倾听民怨。对于贪腐渎职者,严惩不贷,但对于愿意配合、主动交出非法所占田产的世家,则给予一定的政治补偿和经济优惠,分化瓦解,减少阻力。

2. 授田减赋,休养生息:将清查出的无主荒地、部分官田和从豪强手中赎买或罚没的土地,优先分给退伍士卒、流民和贫苦佃农。大幅降低农业税赋,鼓励垦荒,并提供粮种、农具支持。

3. 兴办乡学,教化民心:仿效并州,在各乡设立“蒙学堂”,要求所有适龄孩童入学。教材由诸葛亮亲自参与编订,强调忠义、仁爱、务实、守法。同时设立“成人宣讲所”,由官员或学者定期向百姓讲解政策、律法,甚至基础的强身健体法门(源自并州筑基法的简化版)。

4. 民兵自守,寓兵于民:在农闲时组织青壮进行军事训练,既维护地方治安,也储备兵源,更关键的是让百姓有自保之力,感受到新政带来的切实安全感。

这个过程,绝非一帆风顺。荆州、益州的世家大族反弹激烈,阳奉阴违、暗中阻挠甚至煽动小规模叛乱之事时有发生。刘备展现了其超乎寻常的韧性与政治智慧,时而强硬镇压,时而怀柔安抚,一次次化解危机。诸葛亮则坐镇中枢,协调各方,查漏补缺,将新政稳步推向更多地区。

关羽、张飞、赵云等武将,则不再是单纯的征战工具,他们轮流带队,负责清剿顽固土匪、镇压豪强叛乱,并保护“宣政使团”的安全,成为了新政的“护法”。

《诸天万界革命》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VIP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VIP小说!

喜欢诸天万界革命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诸天万界革命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