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好那句“放开胆子吹”的指示,让李墨涵领命而去后,在煤油灯下枯坐了半宿。
啥叫“五年规划”?五年之后这黑北行省自治区啥样,天知道?大帅的心思,真是越来越难猜了。
他苦思冥想,把《黑风之声》上连载的“林大帅思想”翻来覆去地看,特别是那篇“实业兴邦”,越看越觉得里面字字珠玑,蕴含深意。
“有了!”李墨涵一拍大腿,思路豁然开朗。
他不再纠结于现实,而是将“实业兴邦”的理论无限拔高,结合自己道听途说的一些西洋景,再加上对林好那些“土味黑科技”的“深刻理解”,奋笔疾书。
什么“龙腾三代全地形作战单位”、“黑风系列垂直起降飞行器”、“沼气动力超远程无线电通讯基站”、“土豆淀粉基生物装甲材料应用前景展望”……写到最后,李墨涵自己都热血沸腾,仿佛看到了黑北行省自治区称霸世界的未来。他甚至大笔一挥,加上了“五年内初步建成黑北行省宇宙舰队,实现载人登陆月球”的宏伟目标。写完,他自己端详半天,满意地点点头:“嗯,这下够宏伟,够震撼了!”
第二天,这份新鲜出炉,墨迹未干的“大帅工业区五年发展规划”就被送到了欧罗巴观察团的临时驻地。
观察团的几位专家,包括那位严谨的德民帝国工程师,围着这份手写的规划,表情从好奇变成了困惑,最后变成了深深的震惊。
“蒸汽…动力…装甲飞艇?”一位经济学家指着规划书,结结巴巴地念道,“还有这个…沼气驱动的无线电台?这…这可能吗?”
德民帝国工程师汉斯,则死死盯着那几页关于“黑风战机”的设计草图。那图画得极其潦草,线条歪歪扭扭,旁边标注着一些他完全看不懂的汉字和符号。
他指着一个看起来像是风车结构的东西,用蹩脚的中文加比划,问陪同的李墨涵:“李先生,请问…这个,‘风力涡轮增压器’…它的动力来源,是…是风车吗?”
李墨涵捋了捋胡须,脸上带着高深莫测的笑容,微微摇头:“这位先生,此乃我黑北行省自治区独门绝技,非三言两语能解释清楚。其中蕴含着东方古老的智慧与大帅的超凡洞察力,不可妄议,不可妄议啊!”
德民帝国工程师碰了一鼻子灰,但心里却更加嘀咕:东方神秘力量?难道这个林大帅,真的掌握了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技术?
这份“五年规划”在观察团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但在黑风寨内部,却点燃了一个人的梦想。
德民帝国工程师汉斯,本来只是为了躲避战乱和赚取黄金才来到这里,但看到规划中对“黑风战机”的重视,他内心深处对航空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了。
他主动找到了林好,表示愿意负责“黑风战机”的研发工作。
“大帅!”汉斯激动地说,“虽然条件艰苦,但我有信心,能为您造出飞机!真正的飞机!”
林好看着汉斯眼中的光芒,再想想自己那点模糊的航空知识,心里有点虚。但他还是拍了拍汉斯的肩膀:“好!汉斯同志,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得硌牙。
要造飞机,发动机、铝合金、高强度钢材、精密仪表…这些东西,大帅工业区一样都没有。
汉斯只能带着几个刚从农民转行过来的“技术工人”,开始了真正的“土法造飞机”。
他们在废品堆里翻找,从击落的东岛军飞机残骸上拆下几个还能用的仪表盘,从报废的卡车上卸下发动机,又找来最好的木匠,用桦木和松木搭建飞机骨架,蒙上刷了桐油的帆布当机翼,甚至用竹条来加固结构。
几天下来,一架造型极其古怪的“飞机”雏形出现在了工业区角落的 makeshift “机库”里。它看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木头风筝,后面拖着个铁疙瘩发动机,翅膀软塌塌的,仿佛随时会散架。
为了给这架“宝贝疙瘩”提供防空掩护,陈博文那边也没闲着。他正带着人捣鼓他的“高射机枪pLUS’…二号原型机”。
汉斯的飞机团队和陈博文的防空团队,很快就因为抢资源吵了起来。
“陈博士!你那个铁疙瘩射速太慢了!”汉斯吹胡子瞪眼,指着陈博文的“高射机枪pLUS”。
“汉斯先生!你那个木头蜻蜓飞得太慢了!跟靶子一样!”陈博文也不甘示弱,“我的机枪手都抱怨,瞄准你的飞机比拉屎还简单!”
两人用夹杂着德语、汉语和各种手势激烈地争论着,唾沫星子横飞。
王大彪正好路过,看到这情况,赶紧上前和稀泥:“哎呀妈呀,吵啥呢?都是为了打鬼子,打飞机嘛!我看都挺好,都挺好!”
汉斯和陈博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语。
飞机造出来了,但最大的问题是发动机。那台从旧卡车上拆下来的发动机,修修补补,勉强能转,但马力小得可怜,别说带动飞机,连它自己都喘得厉害。
汉斯对着这堆废铁唉声叹气,尝试了各种办法,都没法有效提升功率。
林好来看进度,看到汉斯愁眉苦脸的样子,又瞅了瞅那台冒着黑烟、抖得像筛糠的发动机,心里也着急。他不懂发动机,但【万物皆可盘·土味黑科技】的本能让他觉得,这玩意儿还能抢救一下。
他脑子里强烈地想着:“飞起来!必须飞起来!就算蹦一下也好啊!”
瞬间,一些模糊的、不连贯的画面闪过:拖拉机喷油嘴的粗糙结构图,小时候看过的二冲程摩托车发动机的简化模型,还有街边爆米花机那“嘭”的一声巨响和喷出的气流!
林好猛地一拍汉斯的肩膀,把他吓了一跳。
“汉斯!”林好指着发动机,眼睛放光,“别死盯着原来的结构!试试!试试简化喷油嘴,用…用高压空气把煤油吹进去!对,就像吹墨水一样!点火…点火就用电打火装置,肯定够劲儿!”
他又比划着:“还有排气管!别让它直着排气,给它绕几圈,弄得像个弹簧似的,说不定能增加点回压什么的!”
汉斯听得目瞪口呆。高压空气喷射煤油?电打火装置点燃煤油混合气?把排气管绕成弹簧?这…这完全不符合他学过的任何内燃机原理!这简直是胡闹!
但他看着林好那副“我早已看穿一切”的笃定表情(其实是林好在努力回忆和组合那些模糊的碎片信息),加上之前见识过的种种“奇迹”,他犹豫了。
“好吧,大帅…”汉斯擦了擦额头的汗,硬着头皮答应下来,“我…我们试试。”
机械厂的工棚里,叮叮当当响了几天。在烧坏了三个喷油嘴,差点引发两次火灾之后,那台经过“魔改”的发动机,居然真的被重新组装了起来。
启动的瞬间,整个工棚都震动了起来!
“轰隆隆——呜呜呜——突突突——”
发动机喷吐着滚滚黑烟,发出的噪音简直震耳欲聋,如同几百头猪在同时嚎叫,几里外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整个发动机剧烈地抖动着,仿佛下一秒就要散架。
但是,它确实转得比以前更快了!更有力了!
汉斯捂着耳朵,看着眼前这个“咆哮怪兽”,感觉自己的工程学信仰正在崩塌。他喃喃自语:“不…这不科学…这违反了热力学定律…但它…它真的更有力了…上帝啊…林大帅…难道您还是一位隐藏的内燃机巫师?”
这惊天动地的噪音,自然也传到了正在附近“被允许参观”的欧罗巴观察团耳朵里。
他们刚刚“有幸”观摩了“高射机枪pLUS’…二号原型机”的试射。那场面相当混乱,四挺机枪同时开火,巨大的后坐力让整个木制底座摇摇欲坠,水冷管爆了一根,热水溅得到处都是,差点把操作手烫伤。靶子倒是没打中几个。
现在,又听到远处传来这种如同地狱咆哮般的发动机噪音。
观察团成员们交换着震惊的眼神。那位德民帝国工程师脸色凝重地对领队说:“上校,结合那份‘五年规划’,还有我们看到的这些…这些‘武器’…我得出一个初步结论。”
“说。”领队示意。
“这个林帅,和他领导下的这片区域…他们走的,是一条我们完全无法理解的技术道路。非常…原始,非常…野蛮,但…似乎又蕴含着某种可怕的潜力。他们好像根本不在乎原理,只在乎结果!”
领队点了点头,在笔记本上写下:“目标人物:林好。评估:极度危险,技术路线诡异,潜力巨大,建议提升关注等级,列为‘不可预测的东方技术狂人’。”
就在欧罗巴观察团对林好和黑风寨的“技术实力”产生严重误判的时候,“咆哮怪兽”发动机被小心翼翼地装上了那架“黑风战机”原型机。
在一个相对平坦的场地上,汉斯亲自坐进了简陋的驾驶舱。几个士兵用力摇动一个巨大的手摇曲柄,给发动机点火。
“轰——!”
发动机再次咆哮起来,黑烟弥漫。飞机在剧烈的震动中开始缓缓向前滑行。
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在众人的惊呼声中,这架“四不像”飞机颤颤巍巍地抬起了机头,真的离开了地面!
它在离地几米高的空中,像喝醉了酒一样扭了几下,螺旋桨带起的狂风吹得地上的尘土飞扬。
然后…然后就一头栽进了旁边的玉米地里。
“咚!”一声闷响。
所幸飞得不高也不快,玉米杆起到了缓冲作用。灰头土脸的汉斯从驾驶舱里爬出来,除了有点晕,倒是没受什么伤。
林好站在远处,看着这壮烈而又搞笑的“首飞”,脸上哭笑不得。这玩意儿…也算是飞起来了吧?虽然只飞了几十米。
“土味航空,任重道远啊…”他心里嘀咕着。
就在这时,冷雨快步走了过来,脸色有些凝重。
“大帅,”她低声报告,“欧罗巴观察团那边,有新动向!”
“哦?”林好挑了挑眉毛,“他们又想看什么新鲜玩意儿了?”
“不是,”冷雨摇了摇头,“我们的人发现,他们似乎在试图绕开我们的视线,派人秘密前往靠近白熊联邦边境的区域,好像想和那边的人直接接触!”
喜欢摊牌了我真是土匪不过地盘有点大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摊牌了我真是土匪不过地盘有点大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