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白话三国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4章 是仪胡综传(二)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天地刚形成时,天、地、人三才就诞生了。天上的狼星、弧星呈现出象征兵戈的星象,这其实是精锐军队的预兆。圣贤观察这些天象,效仿天意经营天下,开始制作兵器,力求成就大业。黄帝、神农开创朝代,奠定帝王的基业,对上顺应天意,对下消除百姓的灾祸。高辛氏诛杀共工,虞舜征讨有苗部落,夏启在甘水之滨出兵,商汤在鸣条大败夏桀,周武王在牧野击败商纣,汉高祖在垓下消灭项羽 —— 这些成就没有一个不是靠军队实现的,都是靠武力平定天下、延续大业。

我们圣明的大吴,实在是承受天命、拥有德行的国家,以神武之道治理天下,遵循帝王的准则。追溯往昔,我们以黄帝、虞舜为祖先,历经五个朝代,如今在南方崛起,承接天命开创基业。我们要弘扬治国大道,改变天下的格局。顺应天时,组建神圣的军队,效仿太一神的阵法,设置五将三门的军阵;军队行动快时像闪电,慢时像行云,进退都有章法,简约而不繁琐。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的旗阵已经布好,黄龙旗处在中央,像周朝制度里象征君主的日月太常旗一样,高高竖立,是六路大军敬仰的标志。仙人在天上,俯瞰观察四方,黄龙旗其实是神灵所使,为国家带来吉祥。军队想要转向,黄龙旗会先移动,不用敲响金鼓,军队就能安静地变换阵形,其中的谋略像神灵一样玄妙,可称得上是隐秘神奇。

从前周朝时,有赤乌衔着丹书飞来,预示周朝兴盛;如今我们大吴,有黄龙吐出符瑞,象征天命所归。这与河图洛书的预言相合,行动都与天道相符,上有上天相助,下得百姓拥护,众人都说这是美好的征兆。”

蜀汉听说孙权登基称帝后,派使者来东吴,重新巩固之前两国订立的盟约。胡综奉命撰写盟约文书,文中文辞优美、义理清晰,详细内容记载在《孙权传》里。

后来孙权把都城迁回建业(今江苏南京),徐详和胡综都被任命为侍中,进封为乡侯,还兼任左右领军,手里掌握了兵权。当时有从魏国投降过来的人说,魏国的都督、河北振威将军吴质,在魏国很受猜疑,日子不好过。胡综觉得这是个可以利用的机会,就伪造了三篇吴质的投降文书,想以此扰乱魏国军心。

第一篇投降文书是这样写的:“如今朝廷的法纪已经松弛断绝,天下四分五裂,百姓生活困苦,士人四处流亡。战乱所到之处,城镇里没有常住人口,到处都是战火留下的烟尘,这种景象从夏、商、周三代以来,大乱的程度没有像现在这么严重的。我吴质志向浅薄,身处乱世却没有应对的办法,被故土束缚,没法脱身投奔明主,只好给曹氏效力,担任军中职务,驻守在黄河以北的地区。我与您(指孙权)相隔遥远,像被上天隔绝一样,虽然我早就仰慕您的道义,想托付性命归顺大吴,却可惜没有机会,没法实现这个心愿。

每次有从南方来的人,我都会偷偷打听大吴的教化德政,得知陛下您的德行与天地齐平,光明与日月等同,神武的姿态是天生的,您弘扬帝王的治国之道,教化传遍万里,长江以南的百姓,都受到您的庇护。天下的英雄俊杰、有才能的士人,没有不发自内心歌颂您,乐意归附大吴的。今年六月底,我听说陛下您在吉日登基称帝,弘扬治国大道,整顿朝廷法纪,要让流亡的百姓,看到稳定的君主。

从前周武王讨伐商纣,商朝百姓反过来帮助周武王;汉高祖诛杀项羽,楚军四面唱起楚歌。拿这些事和现在相比,都不足以形容大吴的兴盛。我吴质怀着对上天的最大愿望,特意派亲近的同乡黄定,恭敬地献上表章,借着假装投降叛乱的名义,历经艰险前来投奔。我想陈述的事情,都写在下面了。”

第二篇投降文书里,胡综继续以吴质的口吻,把 “归降” 的理由说得情真意切,还悄悄给孙权递了 “破魏” 的关键信息:“从前伊尹离开夏朝投奔商朝,陈平背弃楚国归顺汉朝,他们的功劳被写在竹简绢帛上,名声流传到后世。君主们没说他们是背叛之人,反而认为他们懂得天命、选对了明主。我以前和曹氏打交道,表面上是君臣,私下里亲如骨肉,恩情道义深厚,从来没想过要分开。后来他们让我负责一方事务,统领黄河以北的军队,那时候我志向远大,满心想着要和曹氏同生共死,只担心自己立不了功、成不了事。

可等到曹氏去世,他的后代继承王位,年纪轻轻就掌管朝政,朝堂上的谗言也越来越多。跟我地位相当的人,靠着权势互相陷害;想法不同的人,趁机说我的坏话。我生来性格直率,不擅长讨好别人,看那些人处处针对我,其实也有我自己的问题 —— 不该太刚直,没给人留余地。就这么着,我被坏人的谗言牵连,招来曹氏的猜疑,还诬陷我想背叛。虽然有明白真相的人帮我担保,可乱世里谗言总能占上风,他们对我的疑心还是没消。我整天担心,说不定哪天就平白无故遭了祸,心里又忧又痛,日子过得像踩在薄冰上、坐在炭火里一样难受。

从前乐毅帮燕昭王在齐国立功,燕惠王即位后,怀疑他还夺了他的兵权,乐毅只好离开燕国去赵国,可他的功绩和名声一点没受损。他哪是想三心二意,实在是怕功劳没建成,灾祸先落到自己头上啊!之前我派魏郡人周光,以做买卖为借口,假装叛逃到南方,想跟您传达我的秘密计划。那时候情况紧急,没敢写正式的奏表,只让周光口头转达。我心里清楚,天下最终的归属已经很明显了,天意要偏向的,除了大吴还能有谁?黄河以北的百姓,早就想归顺您做臣民,大家伸长脖子、踮着脚尖盼着,就怕您的军队来得太晚!

要是陛下能稍微相信我、接纳我的归顺,我肯定会在黄河以北接应您的大军,这份心意赤诚真实,天地日月都能作证。可周光走了一年多,我连他的一点消息都没听到,不知道我的心意到底有没有传到您这儿。我天天抬头远望、叹气不已,日子一天天地过,心里的急切,比鲁国人盼望高子来救急还强烈!而且我现在在魏国的处境越来越差,那些诋毁我的话从没断过,这灾祸早晚得落到我头上。

我私下琢磨,陛下没给我明确回应,说不定是觉得我吴质一向讲究仁义,不会做叛逃这种事,认为周光传的话大多是假的,也可能怀疑这里面有别的门道,却不知道我是被谗言陷害、遭人猜疑,随时可能大祸临头啊!再说,我要是真有罪,肯定会主动去受刑,束手待毙,这本来就是做臣子该有的本分。可现在我没罪,却平白被人诋毁,眼看就要遭遇商鞅、白起那样的下场 —— 商鞅帮秦国变法却被车裂,白起为秦国打仗却被赐死,都是有功却遭冤杀啊!

我仔细分析现在的形势,离开魏国才是正确的选择。要是为了不该坚持的道义死了,又不能成就功业,不离开还等什么呢?乐毅离开燕国,吴起逃离魏国,君子们都为他们没遇到明主而惋惜,没人指责他们。希望陛下能拿古代的事对照现在,别对我吴质有疑虑。我也知道,臣子要是获罪,该像伍员那样,就算自己受苦也要为君主效力,不该趁机谋私利。可现在的情况和古代不一样,南北相隔遥远,中间又有江河阻隔,我不主动谋划脱身,怎么能逃过这灾祸呢?所以我才放下志士的气节,想着要建功立业,再图个好前程。

而且我还知道,曹氏的后代根本不是天命所归的君主 —— 现在魏国朝政软弱、刑罚混乱,大权被大臣夺走,外面的将领各自专权,谁也不跟谁一条心,士兵人数减少、战斗力下降,国库空虚,法令纲纪全被破坏,上下一片昏乱。我之前多次从投降过来的人嘴里,听到过这些情况。现在正是吞并弱小、攻打昏乱之国的好时机,顺应天意的话,现在就是陛下进军的最佳时候,所以我才敢冒昧地献上我的计策。

要是您现在派兵进驻淮河、泗水一带,占领下邳(今江苏邳州附近),荆州、扬州的军队听到消息,肯定会立刻响应。我从黄河以北率军向南进攻,咱们形成夹击之势,局势就能连成一片,根基也会永远稳固。到时候,关西的魏军得守着自己的地盘不敢动,青州、徐州的军队也不敢撤走防守,许昌、洛阳剩下的兵力加起来不到一万,谁还能向东来跟陛下抗衡呢?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陛下能不仔细考虑、好好谋划吗?

喜欢白话三国志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白话三国志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