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银枢初探:极端天体下的突破契机
地球历2925年秋,星际旅途仍在延续,华夏舰队行至“天枢56星区”时,遭遇了一颗特殊的天体,通体覆盖暗银色物质的中子星“银枢”。
作为大质量恒星坍缩后的产物,“银枢”的引力强度高达地球的1000亿倍,足以扭曲光线、牵引星尘,形成三层分明的引力圈。
外层星尘被拉成螺旋光带,中层陨石能进入稳定环绕轨道,内层则是可撕裂一切常规物质的“引力禁区”。
“银枢”作为一颗自转稳定的中子星,其引力圈呈现出极为罕见的“梯度分层”特性,而中层引力圈中,更是出现了宇宙中难得一见的“三力平衡”。
陨石在“银枢”引力、自身惯性力与星际气体阻力的相互作用下,既不会因引力过强碰撞在一起,也不会因惯性力失衡脱离轨道,始终保持着稳定的环绕轨迹。
这种动态平衡并非偶然,而是极端天体环境下的精准规律体现,对长期受困于“强行对抗引力导致念力溃散”的林轩而言,无疑是突破瓶颈的关键线索。
维克斯盯着观测屏里陨石稳稳绕着“银枢”转的画面,手都忘了挪开:“我去!这石头咋这么邪门?换别的地儿早撞碎或飞没影了,在这儿居然能稳住!”
泽尔手指飞快敲着键盘,声音都发紧:“是啊,这平衡也太精准了……要是引力再偏一点,或者阻力变一丝,立马就得乱!想想都后怕,这宇宙里的规律也太吓人了!”
林轩望着观测屏上陨石平稳转动的画面,自言自语道:“之前在模拟舱里,我总想着用念力对抗引力,结果每次都功亏一篑。可看看‘银枢’中层的陨石,它们没跟引力硬刚,反而借着三种力的平衡稳住了自己……这不就是我一直在找的适配方式吗?这种宇宙级的动态平衡,说不定就是我突破七曜阶的关键!”
他眼中闪过一丝明悟,此前的困惑仿佛被瞬间解开,一个全新的念力调整思路在脑海中逐渐清晰。
林轩当即转身走向指挥舱:“Rob1号,准备科研舰,我要去‘银枢’引力圈中层做实战验证!”
林轩话音刚落,指挥舱里的气氛瞬间僵住。埃隆第一个冲上前,伸手拦在他身前,嗓门都拔高了几分:“老林头儿!你疯了?‘银枢’中层那引力能把合金拧成麻花,适配舱再结实也扛不住啊!万一……”
伊芙也跟着攥紧了林轩的胳膊,眼眶都红了:“是啊林老头儿,那地方连星尘都得顺着引力跑,你这一出去,要是引力突然乱了……咱再想想别的办法,别冒这险行不?”
“嗨,你们俩别这么紧张啊!”林轩笑着拍了拍埃隆和伊芙的肩膀,“咱不是还有四级战舰护航吗?出不了啥岔子。你们啊,先歇会儿,等我回来给大伙儿带好消息!”
华夏舰队立即悬停在“银枢”外围安全区,舷窗外,星体表面不时闪过磁暴引发的蓝色电弧,中层引力圈里,几颗橄榄球大小的陨石正随着螺旋光带缓缓转动,表面的矿物结晶在“银枢”光晕下折射出规律的光斑。
林轩乘坐的“KY-22”小型科研舰,是华夏舰队专为恒星耀斑、超强引力圈等极端宇宙环境研发的特种舰船。其舰体呈流畅的银灰色梭形,既能减少星际尘埃摩擦,又能降低特殊力场对舰身的冲击;外层叠加了三层暗物质缓冲涂层,可主动吸收并中和外界的高能辐射与力场波动,为舱内设备和人员提供基础防护。舰内核心区域设有念力监测系统,能同步显示念力状态切换数据,一旦出现极端情况前兆便会立即触发预警。
“KY-22”小型科研舰周身环绕着二十艘护航舰,由智能程序“华夏之智”同步操控,形成紧密的防御阵列。
众人知道劝不动林轩,只能围着“KY-22”小型科研舰的全息投影反复叮嘱。
艾丽娅指着投影上的武器系统:“你可别硬扛,有陨石冲来就让‘华夏之智’调护航舰开防御炮挡,不行就赶紧撤!”
洛克斯拍了拍操控台:“护航舰的武器能源我全给你满上了,能量不够了就用应急能源!”
林轩笑着应下,转身登上“KY-22”小型科研舰。
舱门闭合的瞬间,舰内中控屏自动亮起,显示出“银枢”的实时坐标与环境参数,他指尖在屏幕上轻点,确认暗物质缓冲涂层、念力监测系统均处于待命状态,才按下启动键。
随着“KY-22”缓缓驶离华夏号,外围二十艘护航舰迅速展开阵型。
四艘在前开路、八艘分列两侧、八艘殿后,银灰色的舰群在星光下形成严密的防护圈,起初星际空间还算平缓,舷窗外只有稀疏的星尘缓缓掠过,护航舰的引擎尾焰如同淡蓝色光带,稳稳护着中间的科研舰前行。
可刚驶出华夏号的引力防护圈,林轩忽然瞥见舷窗外侧的星尘流速骤然加快,原本零散的星尘像是被无形力量聚拢,瞬间形成密集的星尘流,朝着舰群猛扑过来。
“怎么回事?刚才监测还没这么大动静……”他眉头微蹙,刚凑近屏幕想调取星尘流数据,就听见舰体外壳传来细密的“滋滋”声,像是无数细沙在高速摩擦金属。
抬头一看,无数半透明的细小结晶体正狠狠刮擦着“KY-22”的舰身,两侧护航舰的外壳也覆上了一层流动的“星尘雾”,有的晶体甚至在涂层表面留下短暂的划痕。
他急忙看向监测屏,只见“KY-22涂层损耗率”的数值眨眼间从0%跳到5%,红色预警灯在屏幕角落不停闪烁,连前方护航舰传来的实时数据里,也标注着“外层涂层轻微磨损”的提示。
“好家伙,这星尘流来得也太突然了,”林轩咂了下嘴,手指迅速在操控面板上操作,同时接通护航舰通讯,“各舰注意,星尘流密度异常,先调大能量输出稳住航向,左侧护航舰留意填补空隙,别让星尘流冲散阵型!”
话音刚落,“KY-22”的引擎喷出更亮的淡蓝色离子焰,二十艘护航舰也同步调整动力,舰群在汹涌的星尘流中勉强稳住身形,可舷窗外的星尘还在不断聚集,那“滋滋”的摩擦声越来越密集,连护航舰的防护力场都泛起了细微的波纹,仿佛下一秒就要被星尘流撕开缺口。
他没慌,立刻给“华夏之智”下达指令:“开启护航舰四力耦合炮,清出安全航道。”
瞬间,周围二十艘护航舰同时侧转舰身,舰炮“嗡”地射出淡蓝色光束,在密集的星尘流中炸开一片缺口,“KY-22”小型科研舰紧随其后,顺着缺口稳步前行,涂层虽仍有损耗,但速度明显加快。
当舰队缓缓驶向“银枢”引力圈中层时,华夏号指挥舱内的气氛瞬间紧绷。
所有人都清楚,“银枢”中层引力足以将常规合金拧成废铁,哪怕一艘护航舰出现一丝裂痕,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那几十艘小战舰看着跟玩具似的,真能扛住‘银枢’的引力拉扯?”伊芙盯着观测屏,指尖攥得发白,屏幕上的舰队在螺旋光带中不断缩小,像被宇宙吞噬的微小光点。
马洛克双手抱胸,眉头拧成疙瘩,目光紧锁力场监测数据:“目前‘银枢’引力波动稳定,但中层有未知的引力湍流,万一撞上……”他没继续说,却下意识加快了呼吸频率。
埃隆则盯着全息屏幕:“他在强压下还能保持专注,‘华夏之智’的护航阵列也没乱,但咱们得随时准备应急支援。”
话音刚落,一股引力湍流猛地向舰队撞来!湍流里裹着拳头大的碎石,正朝着“启光号”侧面砸来。
林轩立刻下令:“‘华夏之智’,护航舰前置防御,启动炮阵火力进行防御!”
眨眼间,十艘护航舰迅速冲到“KY-22”小型科研舰前方,形成半圆形防御屏障,舰炮“砰”地一声轰在碎石群里,大块碎石瞬间被震成齑粉,小碎屑撞在护航舰涂层上,虽留下浅痕却未穿透,“KY-22”小型科研舰安然无恙地穿过湍流。
又往前挪了没多远,中层引力圈的“引力陷阱”突然冒头。
隐形的引力漩涡正把周围物质往中心拽,舰队刚靠近就被扯得偏离航线。
林轩急忙对“华夏之智”下达指令:“护航舰启动反向推进,稳住阵列,我要沿引力切线方向调整航向!”
20艘护航舰同时开启尾部粒子推进器,释放反向推力抵消引力拉扯,稳住整体阵形。
“KY-22”小型科研舰则精准切入引力切线,顺着漩涡边缘稳步前行,虽被引力拽得轻微晃动,却始终保持在预定航线上。
折腾了快二十分钟,舰队终于冲进“银枢”中层引力圈。
林轩看着窗外平稳转动的陨石,松了口气,几艘护航舰的涂层虽有磨损,防御武器能源也耗了三成,但“KY-22”小型科研舰完好无损,稳稳停在预定坐标,监测屏上跳出绿色提示:“已抵达‘银枢’中层目标区域。”
20.2 七阶圆满:顺应规律的实战突破
亚瑟缓缓按下通讯器:“老林头儿,你已抵达‘银枢’中层预定坐标,是否开始监测验证?”
通讯器那头传来林轩沉稳的声音:“确认,同步开启念力监测,‘华夏之智’维持护航阵列。”
话音刚落,观测屏上突然闪过红光,舰队周围的星尘流瞬间加速,几颗陨石猛地向“KY-22”小型科研舰冲去,又在距离10米处被“银枢”引力弹开。
洛克斯猛地攥紧拳头:“‘银枢’这引力也太邪门了,老林头儿可得稳住!”
此时,林轩刚调动念力就遭遇了“银枢”引力的猛烈反扑!
他凝神将强核力聚成淡金色光团,可光团刚在掌心成型,就被一股无形的巨力拽向舱壁,像要被生生扯碎。
电磁力仓促筑起的淡蓝色防御场,瞬间被拧成褶皱,表面甚至出现了细密的裂痕,监测屏上的力场稳定度从初始的80%断崖式跌至50%,红色警报灯开始闪烁。
“不行,这样对抗根本撑不住!”林轩能清晰感受到念力在引力撕扯下不断溃散。
要知道,他此前为突破七曜阶已筹备许久,年初时,七曜阶念力就已触及圆满门槛,只差莱拉夫人残页中“七曜需有‘针对性’,能精准匹配目标需求”的关键条件,此次“银枢”实战,本就是为验证这一条件而来。
就在这时,“KY-22”小型科研舰突然轻微震颤,一颗拳头大小的陨石擦着舰壁掠过,被“银枢”引力瞬间拉回轨道,稳稳回到螺旋光带中。
这一幕像道惊雷劈进林轩脑海!他猛地抬头盯着舰外,那些陨石没有对抗,没有硬撑,只是顺着引力轨迹调整姿态,反而在极端环境中稳住了自身。
这不正是“贴合目标特性”的具象体现?如今面对“银枢”引力,又犯了“强行对抗”的老毛病,碰壁的根源,不正是没摸准“目标需求”,非要用自己的节奏硬套环境规律吗?
“对!顺着它!不是对抗,是顺应!”林轩双眼骤然亮了。
这瞬间的顿悟,恰好与他钻研莱拉夫人残页时的困惑形成了呼应。
此前他对着残页上“七曜对应聚能、防御、修复、干扰、导航、拆解、融合七种功用”的记载愁眉不展,批注里“力场需如星辰错落,各守其位又能互助”的描述更是让他无从下手,当时还忍不住皱眉吐槽“连个参考方向都没有,只能自己瞎琢磨”。
如今面对“银枢”引力,反倒摸到了“各守其位”的关键,不是让所有力场拧成一股劲硬抗,而是让每种力顺应环境规律,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
他瞬间撤回对抗的念力,转而让四力贴合“银枢”的引力规律。
自身引力主动与“银枢”引力形成共振,像锚链般稳住坐标,承担起“导航”功用的基础;强核力不再逆势聚拢,顺着引力方向延伸,淡金色光团瞬间舒展、稳定,完美发挥“聚能”的核心作用;电磁力防御场模仿星尘流的弧度,随引力波动灵活调整,之前的裂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淡蓝色光膜重新变得平滑坚韧,将“防御”功用落到实处。
三种力场各守其位又彼此支撑,恰好印证了残页中“互助”的批注。
短短十秒内,监测屏上的数值发生惊天逆转,力场稳定度从50%飙升至92%,四力协同效率突破130%,七种念力状态在“银枢”引力场中完美同步。
这正是他此前摸索“能量联动”突破四力协同难题后,首次在极端环境中实现高效应用。
尤其是“融合状态”,在引力势能加持下,能量波动与“银枢”引力波严丝合缝地重合。
这时候,“KY-22”科研舰周围的太空突然变了样,肉眼都能看得明明白白。
原本乱飘的星尘,像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捋顺了似的,跟着林轩念力和“银枢”引力波凑一块儿的方向走,拧成了一道淡金色的螺旋光带。
旁边绕着转的几颗陨石也慢了下来,表面的矿石结晶还透出跟念力光团一样的亮光;就连“银枢”往外冒的蓝色磁暴电弧,都跟这光带短暂连在了一起。
这诡异又壮观的景象,通过观测屏传至指挥舱,所有人都猛地站起身,眼睛瞪得溜圆。
埃隆攥着拳头低吼:“这……这念力居然能影响引力场?怎么可能啊!”
泽尔手指头在键盘上敲得飞快,声音都发颤:“所有参数全超预期了!没乱套,也没散架,妥妥的完美适配!可这周围环境的变化,压根不在我之前算的范围里啊!”
就在众人震惊得说不出话时,Rob1号的机械音突然响起:“报告,检测到指挥官的念力与‘银枢’引力波形成共振,引发周围星际物质能量同步,属于‘极端环境下念力-引力协同效应’,符合理论模型推导结果,属现实中首次观测到!”
几乎是Rob1号话音刚落的瞬间,泽尔的手指就在键盘上敲出了残影,屏幕上瞬间跳出行行数据。
洛克斯眼疾手快凑上前,大嗓门儿念起了泽尔的数据分析:“念力波动频率跟‘银枢’引力波完全重合,数值稳在2.37赫兹!还有还有,周围星尘的能量响应延迟不到0.01秒,陨石表面的能量反射强度比之前高了40%!”
这话一落地,指挥舱里瞬间静了两秒,接着就响起此起彼伏的“懵圈”声。
亚瑟挠着后脑勺,一脸茫然地看向身边同样满脸困惑的马洛克:“这说的是啥呢?‘念力-引力协同效应’?听得我脑子都打结了,到底是啥意思啊?”
马洛克眉头拧得更紧,语气里满是迷惑:“鬼知道这玩意儿说的是啥!我只听明白‘首次观测’几个字,合着老林头儿这操作还整出新鲜事儿了?”
林轩坐在“KY-22”小型科研舰的操控舱内,目光刚锁定前方华夏号轮廓,正准备启动返航程序,舷窗外的宇宙环境突然骤变。
原本温顺的星尘流瞬间狂暴,无数冰晶碎屑如同失控的箭矢射向科研舰队。
更可怕的是,“银枢”外围突然逸散出一股强引力脉冲,监测屏上的引力数值瞬间飙升,二十艘护航舰的阵形当场被扯得有些松散,警报声刺耳地响起。
华夏号指挥舱内,众人瞬间慌了神。
伊芙攥着衣角,声音发颤:“怎么突然变天了?那星尘流密度这么大,‘KY-22’的涂层能扛住吗?”
洛克斯盯着屏幕上偏移的护航舰,拳头攥得发白:“引力脉冲把阵列都扯散了!老林要是没及时反应,非得被碎石刮到不可!”
埃隆急得来回踱步,指着数据面板:“这引力强度超出预判三倍!就算老林念力强,怕也得费不少劲……”
话没说完,就见泽娜盯着念力波动曲线,眉头微微舒展:“大家看,他的念力波动很稳,没乱……”
林轩非但没有惊恐,眼底反倒闪过一丝兴奋,暗自窃喜:“来得正好!刚把这七矅阶念力理顺,正好检验检验!”
他指尖猛地收紧,念力顺着舰体轰然铺开,比之前更迅猛地调动起各项能力,在舰队外围织出一张更紧密的“动态防护网”。
他先稳住自身引力,强行与狂暴的引力脉冲呼应,指尖在操控屏上飞速点动,将紊乱的航线数据瞬间修正,屏幕上的最佳航线重新亮起。
林轩对“华夏之智”下达指令:“稳住护航阵列,跟着‘KY-22’的轨迹走!”
二十艘护航舰立刻调整推进方向,借着“KY-22”的念力牵引,勉强重新聚拢。
指挥舱里,维克斯盯着逐渐归位的护航舰,松了口气:“还好老林反应快,这导航精度是真高,换别人早偏航了。”
伊芙仍攥着心:“但星尘还在撞,他的念力能顶住这么密集的冲击吗?”
紧接着,林轩催发念力蓄积能量,淡金色光团在掌心暴涨,瞬间为后续操控蓄满力。
同时让念力化作一层贴合舰体的光膜,还特意跟着引力脉冲的频率快速震荡,把袭来的冰晶碎屑震成粉末,连几枚拳头大的碎石也被光膜弹开,舰体只传来轻微的震颤。
“成了!”洛克斯拍了下桌子,声音都拔高了,“那念力光膜居然能跟着脉冲调!碎石全弹飞了,老林头儿这控力本事没谁了!”
埃隆凑到屏幕前,脸上的焦急褪去大半,语气里多了几分赞叹:“何止啊!你们看,之前他防星尘还得靠护航舰搭手,现在自己就能扛住,进步也太快了!”
而此时,一股更强的引力湍流裹挟着金属残片,从舰队侧后方猛冲过来,几艘护航舰的涂层当场被刮出深痕,警报声更急。
林轩不慌不忙,指尖一转,念力化作高频波动,不仅打乱了湍流的节奏,还短暂抵了抵引力拉扯,让残片轨迹大幅偏移。
同时摸透湍流的薄弱点,厉声对“华夏之智”下令:“护航舰集中四力耦合炮,轰湍流中心!”
二十道淡蓝色光束同时射出,精准命中,湍流瞬间溃散。
泽娜眼底满是赞赏:“他居然能同时用念力挡着,还能找出湍流弱点指挥开火,这一心二用的本事,比以前稳多了。”
维克斯点头附和:“是啊!连湍流的脾气都摸得透,老林头儿对力场的理解,真是越来越深了。”
待险情稍缓,林轩又让念力顺着“KY-22”舰体游走,眨眼补全了涂层划痕,还分出部分念力,帮受损的护航舰暂时封住破损处,避免能量泄漏。
“还能修涂层?”伊芙瞪大了眼睛,语气里满是惊喜,“之前只知道他能简单做些外物变形的事儿,没想到现在连战舰损伤都能修啦!”
洛克斯嘿嘿笑了:“可不是嘛,我就说老林头儿靠谱吧,再险的情况他都能掰回来!”
接下来,林轩把蓄积的能量、防御的光膜、精准的航向、干扰的波动揉到一起,念力如同无形的屏障,一边抵着持续的引力脉冲,一边校准方向,还同步给护航舰补着能量,甚至能抽空预判下一处危险。
整套操作流畅得没一丝卡顿,仿佛这些能力本就该这样配合。
整套操作流畅得没一丝卡顿,仿佛这些能力本就该这样配合。
林轩心中也愈发清晰,如今的念力,比单纯靠量子态意识流操控舰队,多了太多关键的强处。
以前单用量子态意识流,最多只能做到“分身应急”,比如同时操控舰队调整方向,或是在险情突发时快速切换防御模式,但本质上都是跟着危险走,被动周旋。
就像之前遇到引力湍流,只能靠意识流分神指挥护航舰硬抗,往往顾此失彼,还容易耗空精力。
可现在念力一加入,完全是另一番光景,念力能主动顺着环境规律铺展开,先一步用引力共振锁定航向,再用能量光膜筑起防线,连湍流的弱点都能主动拆解。
不再是“危险来了才应对”,而是“提前布防、主动引导”,真正把被动的周旋,变成了主动的掌控。
就像此刻,哪怕后续还有零星的星尘冲击,他也不用再分神调动意识流应急,只需让念力自然流转,就能同步完成防御、蓄能、校准航向,甚至还能分出精力帮护航舰修复小损伤。
这种“化被动为主动”的从容,是以前单靠量子态意识流,根本达不到的境界。
琢磨出这些情况,林轩心中大喜,指尖的淡金色光团都跟着亮了几分。
他望着舷窗外渐渐平息的星尘流,嘴角忍不住上扬,原来念力与量子态意识流的配合,能有这么大的突破!以前总觉得意识流不够灵活,总被危险推着走,现在有了念力掌舵,才算真正握住了主动权。
他忍不住在心里感慨:“早知道这么顺,之前还担心什么!这趟‘银枢’没白来,不光念力理顺了,连操控的思路都通了!”
此时,华夏号指挥舱里彻底没了之前的惊慌,只剩下此起彼伏的赞叹。
埃隆感慨道:“老林头儿这念力操控,真是越来越得心应手了,这么乱的环境都能理顺。”
泽娜补充道:“他现在不光能应对危险,还能主动控场,比之前从容太多了。”
就在这时,华夏号指挥舱观测屏上跳出一行醒目的绿色提示:“极端环境适配率达到96%,七曜阶念力,达到圆满境界。”
这话像一道惊雷劈开了众人的困惑,大家瞬间恍然大悟。
埃隆猛地一拍桌子,激动得声音都拔高了:“敢情老林头儿这是念力进阶啦!”
亚瑟也忍不住笑起来,刚才紧绷的神情彻底舒展:“怪不得参数这么完美,不光适配了引力,还能跟引力波共振,原来是老林头儿这七曜阶念力,已经修到圆满境界了!”
指挥舱内的震惊瞬间转为狂喜,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伊芙捂着嘴,眼角的泪水止不住地流:“刚才看警报灯闪的时候,我心都快跳出来了,咱林老头儿太厉害了!”
艾丽娅盯着观测屏上“适配率96%”的绿色提示,兴奋得眼睛发亮,转头看见还在攥着参数表、耳尖泛红的泽尔,想起刚才他一直紧盯数据、反复确认安全的模样,一时忘情,伸手拉住泽尔的胳膊,踮脚在他脸颊上亲了一下:“小泽,你刚才监测数据的时候超靠谱!”
泽尔瞬间僵住,手还保持着攥表格的姿势,几秒钟后突然反应过来,猛地举起手里的参数表,原地蹦了一下,激动地冲周围喊:“你们看见没!艾姐亲我了!她亲我了!”
那股雀跃劲儿像得了糖的孩子,惹得伊芙笑着打趣:“知道了知道了,小泽,再喊全舰队都要听见了!”
另一边,马洛克把这一幕看在眼里,心里直发痒,搓着手凑到泽娜身边,故意挺了挺胸,还清了清嗓子,眼神里满是期待。
他暗示得明明白白:“那个……老娘们儿,你看咱们这突破多不容易,是不是也得……”
他话没说完,就等着泽娜有样学样,可泽娜却只是挑了挑眉,转身去检查生物监测仪,压根没接他的话。
马洛克脸上的期待瞬间垮下来,耷拉着肩膀,像只泄了气的皮球,小声嘟囔:“怎么就我没这待遇……”
话音刚落,泽娜突然转过身,一把抓住他的衣领,踮脚对着他的嘴唇就亲了下去,动作又快又猛。
马洛克瞬间瞪大了眼睛,全身僵硬,连呼吸都忘了,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猛地抬手捂住嘴,原地转了两圈,兴奋得差点撞翻旁边的椅子,嘴里还不停念叨:“亲了!老娘们儿真亲我了!比小泽那个还厉害!”
那副得意忘形的模样,把指挥舱里的人都逗得哈哈大笑。
当“KY-22”带着护航舰,终于冲破狂暴的星尘与引力脉冲,平稳驶入华夏号的停泊舱,舱门缓缓闭合的瞬间,林轩掌心的淡金色光团才渐渐消散。
他抹了把幻形体额头的薄汗,双手虽仍带着激动的微颤,眼底却满是狂喜与笃定。
这趟返程,不仅是死里逃生,更彻底检验了自己刚理顺的念力,真正做到了“念力随环境动”。
林轩快步走出舱门,迎上众人焦急又兴奋的目光,声音带着一丝难掩的急促与兴奋:“验证完成……我这念力,总算在七矅阶圆满了!”
20.3 欢庆时刻:突破后的喜悦与温情
洛克斯攥着刚从兜里摸出的半块星际压缩饼干,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去,伸手就勾住林轩的脖子:“圆满了啊老林头儿!我就说你这趟去‘银枢’指定能成。你看我都提前给你备庆功粮了!”
林轩幻形体的脖子被洛克斯勒得有些紧,伸手扒开他的胳膊,哭笑不得:“庆功粮就这?好你个老洛头!你昨儿个跟我抢剩下的压缩饼干,还好意思拿出来?再说你轻点,再勒我念力刚稳下来又得乱!”
伊芙眼眶还带着点红:“吓死我了刚才,但你的操作也太酷了!”
林轩抬手轻轻拍了拍伊芙的肩,咧嘴一笑:“嗨呀,也不瞧瞧哥们儿是谁!不过你放心,下回啊……指定不让你再担这份心了!”
林轩的这次突破,不仅是个人念力水平迈入更高阶,更为华夏文明的四力应用提供了全新逻辑,在中子星“银枢”这样的极端宇宙环境中,顺应规律远比强行掌控更有效。
此后,这份“动态适配”的思路,将被应用到反制装置研发、星际航行导航等多个领域,成为华夏文明向四级高等文明迈进的重要基石。
20.4 战略深思:星际文明的困境与展望
华夏舰队正平稳航行在深邃的宇宙星海中,舰身划破稀疏的星尘,留下淡淡的能量尾迹。
傍晚,林轩、埃隆与亚瑟从科研攻关和战略部署的忙碌中抽出身,三人相约来到“华夏号”的观景舱,伴着舷窗外流淌的星带微光,随意闲谈起来。
“咱们现在就像推着一辆装着巨石的车爬坡,”埃隆先开口,“反制装置卡了两年多了,四力大一统高阶理论也没新突破,不是咱们不够拼,是能啃硬骨头的科研人员实在太少了。”
亚瑟点头附和,先是清了清嗓子,才慢悠悠开口,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掰扯”:“之前要不是……瑟伦·凡·德·拉姆斯菲尔德·冯·奥古斯都……”
念到此时,他明显顿了顿,喉结滚了滚才接上最后几个字,末了还长舒一口气,带着点“总算快念完”的庆幸,赶紧补充:“克里奇科夫斯基……嗨,说半天就是岳云鹏!要不是这小子横空出世,给咱们留下‘力场波动缓冲算法’的手稿,咱老林头儿哪能那么快破了解绑雾攻击的迷局?”
话音刚落,他又敛起神色,语气重了几分:“可现在呢?你瞅瞅基础科学团队,能独立推导四级高等文明力场公式的,满打满算不超过十五个人。真要往四级高等文明冲,就这点人手,根本不够用!”
林轩望着窗外的星辰,想起这段时间的科研瓶颈。
马洛克为了算准暗物质晶体的共振参数,连续熬了三周通宵。
泽娜为解决生物缓冲层的细胞畸变问题,把实验室当成了家,可即便如此,关键理论突破依旧迟迟不来。
艾丽娅和洛克斯调试护盾涂层,反复调整了27种材料配比,涂层抗超力场冲击时间仍没突破30分钟。
维克斯盯着强力解绑雾的控场加密协议,熬红了眼,却连第二层加密的破解逻辑都没摸透。
泽尔为量化四力参数关联,在超力场模拟器前守了整整一周,反复校准数学模型,可力场预测误差始终降不到10%以下。
伊芙调试棱晶传感器,想精准捕捉超力场与四力的交互节点,传感器却频繁受星际磁场干扰,关键数据总在采集时中断。
林轩轻轻叹了口气:“小岳岳这突然冒出来的变数,其实早给咱们敲了警钟。你们瞅瞅华夏文明这科研体系,太指着少数核心人员撑着了。看现在,文明规模一个劲儿往大了扩,要研究的领域也早不是过去行星文明那点儿狭窄范围了,都拓展到广袤星际生态的多维度了。层次越来越深,覆盖的面儿也越来越广,可真能跟得上这节奏、扛得起研究担子的人,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
林轩顿了顿,语气更沉:“这种‘单点依赖’的局面,要是遇上更复杂的文明挑战,迟早要出问题。”
埃隆揉了揉眉心,语气添了几分无奈:“不光是科研后继乏人,社会组织结构的单一化也是大问题。咱们族人虽靠伊瑟拉文明的寿命熵逆装置,把寿命延长到了两千多岁,可整个华夏文明的组成太单薄。满打满算就一千多人,还是科研、工程和医务这些核心人员加他们的家眷。”
他顿了顿,想起文明初创时的考量,又补充道:“当初选这条精英路线,也是没办法,怕庞大的社会组织、巨量的成员,会在生活维持、社会治理上耗掉太多精力,进而拖慢发展节奏。可现在回头看,这种精简化确实代价不小,不光文明繁衍生息的基础削弱了,更可惜的是,少了海量人口的基数,那些可能改变文明走向的科学奇人,连出现的机会都大大减少了。”
亚瑟接过话头,指尖在桌沿轻轻敲着,语气里带着现实的考量:“老埃说的没错,咱这精英路线不是不想改,是真没条件改。你想啊,咱们现在是啥?是星际流浪文明,飞船就是家,今天在这片星尘带落脚,明天说不定就得往另一个星系挪,居无定所的日子,哪有底气供养庞大人群?”
他顿了顿,掰着手指头算:“就咱们现有科技,维持现状都得精打细算,要是再添上几亿张嘴,光粮食培育、水资源循环、居住空间改造,就得占掉舰队半数以上的能源和资源。到时候资源都砸在人群供养、社会管理上,科研这边别说攻克四级高等文明理论,能不能保住现有进度都难说。这么算下来,现阶段精英路线确实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虽然憋屈,却没更好的法子。”
林轩听着两人的话,良久才轻轻叹息:“我倒盼着哪天咱们的科技能再往前迈一大步,能把那些不重要的资源消耗、繁琐的管理流程比重降下来。比如让生命维持和生态循环等系统实现高效运转,让社会治理靠智能体系就能精准落地,到时候不用再为‘养不起人’发愁,就能实现海量人口的稳定存续和有序管理。”
林轩眼神亮了亮,继续顺着这个方向展望:“而且现在咱们的问题不只是资源,舰队体量也太受限了,单艘战舰空间就那么大,连科研设备都得挤着放,哪有空容纳‘闲人’?真要支撑庞大人口基数,靠现在这点家底儿根本不够。”
他抬手在虚拟面板上划出一艘巨型舰船的轮廓,语气里满是憧憬:“等以后科技跟上了,咱们得造宇宙尺度真正的巨型舰船。专门搞几艘‘生活巨舰’,功能不用多复杂,就是为了让人好好生活。一艘舰船里就能装下几百万、上千万人口,有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有政府、学校、医院、工厂,甚至巨舰上能有繁华的生活区、规整的商务区,连供人休闲的人造景区都得配齐。总之,跟咱们以前在行星上的现代城市一样,就是把城市搬到宇宙里,跟着舰队一起走。”
这话刚落,埃隆眼睛瞬间亮了,身子不自觉往前凑了凑:“要是真能建成这样的生活舰,咱们就不用再纠结‘养不养得起人’了!到时候人口基数上来,说不定每隔几十年就能冒出个像小岳岳那样的奇人,科研哪还会缺人手?”
亚瑟也跟着点头,脸上的凝重散了大半,语气里满是期待:“可不是嘛!到时候咱们的文明才算真正扎下根了。既有能打硬仗的科研舰、战斗舰,又有能让人安心生活的生活舰,这样的文明才能在星际里长久走下去!”
林轩抬眼望向窗外的星海,眼神里多了几分期待:“真到那时候,咱们文明就不用再困在精英单一化的圈子里,能真正敞开大门吸纳各类人才,建成一个海纳百川的星际文明,那才是华夏文明该有的样子。”
星尘带的光芒依旧柔和,可观景舱内的三人都清楚,文明发展的下一程,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稳扎稳打。
既要攻克眼前的技术难关,更要补上后续人才与社会结构的短板,才能在星际文明的竞争中,真正站稳脚跟。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VIP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VIP小说!
喜欢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请大家收藏:(m.vipxiaoshuo.com)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VIP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